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选修1历史知识点总结

选修1历史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1-02-08 10:19:25

⑴ 历史选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 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 后世 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
2、变法的历史作用
北宋积贫局面的改善: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国库充裕
北宋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取得重大胜利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危机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宗教“异端”思想
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蔑称
实质: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矛头:天主教会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异端”
表现:12世纪法国纯洁派 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战争
影响:打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欧向近代过渡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 国 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四、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要点: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 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 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 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① 结束埃及长期混乱,确立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奠定近代埃及民族国家基础。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促进了文化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了埃及的独立与主权
② 埃及实际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欧洲列强侵占进程
③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埃及进步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 封建 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要点:
一、历史条件:
1、国际背景:
2、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锁国时期的日本:
政治:幕府统治、等级制度、矛盾尖锐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锁国政策
(2)被迫开国的日本
黑船事件,签订不平等条约
影响:消极:社会危机加剧;积极: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妥协退让、恐怖镇压
主要参加者:中下级武士
(2)倒幕运动兴起
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国内形势: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
准备工作:增强经济、军事力量;建立根据地;联络其他藩国;密切同英国关系;获得天丘支持
结果:“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过程:京都政变—鸟羽、伏见战役—讨伐幕府
结果:幕府统治被推翻
二、明治维新:
1、政治(废除旧体制)废除旧体制
(1)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武士改称“士族”;平民;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2、经济(发展新经济):
改革币制、土地制度、地税;推行“殖产兴业”;拓展海内外市场
作用:
①利于经济发展
②确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发展
③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提高
④发展了资本主义新经济
⑤支持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文化(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结果: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
特点:地位特殊,效忠天皇,富有军国主义思想
5、改革的扩展: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确立二元君主立宪制
原因:自由民权运动 农民暴动
内容:天皇专制 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 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评价:局限性;浓厚的封建性
积极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三、历史地位:
1、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2、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表现:经济发达 军队加强
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善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原因: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军国主义传统
表现:侵略琉球、侵略台湾、侵略朝鲜、侵略中国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要点: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必要性
(1)《马关条约》签订,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经济掠夺(资本输出)奴役性借款: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银行《马关条约》
(3)列强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3、清政府统治危机:危机感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朽
表现:财政危机 原因:偿还外债;自然灾害
措施:增收节支
结果:成效甚微,政府支出有增无减
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4、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表现: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资本额都有较大增长,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问题: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其发展困难重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5、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6、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1、康有为的活动:
(1)康有为的思想:
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青年时期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
萌发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自强
阐述变法理论:人类社会三阶段理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和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
①公车上书
起因: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性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举人”)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爱国政治行动
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社会影响极大。
②《中外纪闻》
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争取更多支持
创办:康有为等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③强学会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成立、发展: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强学会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影响: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在上海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在上海掀起声势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4、谭嗣同在湖南活动:发表《仁学》,参与时务学堂、办《湘报》、学会等培养维新人才
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发展
5、严复在天津活动:发表《原强》等文章、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等
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维新活动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剩下的用网络给你发过去,我还有些其他的资料,你要的话给我你的邮箱地址

⑵ 高中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试重点 复习策略 谢谢!!!

国名党和抄共产党我想袭你应该是学理科的,对于高中的历史我对你的建议是重点是现代史和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再就是国名党和共产党的崛起和他们做的一些列的事情和斗争,其中重要的是国名党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国民党的北伐,国共的两次合作,共产党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理论,也就是马列主义思想。

⑶ 历史选修1知识梳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第4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背景 政治:宗法分封制遭破坏,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经济: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确立.
军事: 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动力: 称霸天下的欲望.
目的: 富国强兵.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内容 春秋 齐桓公: 管仲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鲁国: 前594 “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
战国 魏文候: 李悝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楚悼王: 吴起 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影响: 管仲改革: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鲁国改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实质是废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李悝改革: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吴起改革:楚国经过改革,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评价:①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从改革的内容来说:政治上,改善了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③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看: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内部阶级力量的差异,其效果是不同的。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总起来看,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5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背景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③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④君权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⑤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时间:公元前356年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内容 ①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②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
③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⑤改革旧俗:
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败因 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③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
成功的原因:①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③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④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 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
⑤秦孝公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对商鞅支持、重用
影响 积极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发展地主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③壮大了军事力量;
④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⑤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消极作用 ①轻罪重刑, 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特点①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③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
④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第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背景 ①鲜卑族拓跋部的崛起与强大
②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
③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
④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⑤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内容: 经济: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受田农民纳租、纳调;受田农民服徭役和兵役
政治: 三长制 ;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文化: 汉化政策: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学说汉话; 提倡与汉族通婚; 迁都洛阳
作用 ①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②吸取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性质: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⑷ 谁有新课改高中历史选修1的知识要点

这是山东青岛的课标:
第一课: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第三课: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四课: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五课: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六课: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第九课:(个人认为较难搞定的一课)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综合叫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十二课:(个人认为最难搞定的一课)
1、简述181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十三课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第十四课:(个人认为极难搞定的一课)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第十五课: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任务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⑸ 谁有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⑹ 高中岳麓版历史选修一1~10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察使,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权分为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⑦从汉至元,中央严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确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
中央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汉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汉初,三公九卿。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央造成威胁。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 州、县两级

唐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 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门下 二府
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院
分割宰相财政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权 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

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


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中书省(行政,统领六部),枢密院(军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务)。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行省拥有大权。边远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高峰。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顾问。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
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

清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②明太祖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第二单元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腊文明的摇篮
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由于航海与海军对古希腊有重要意义,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都可参加,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发放观剧津贴,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意义: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意义:①是平民的胜利;(原因: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 光荣革命
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权利法案》:1689
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
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义:
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
责任制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强;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
③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严重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掌握兵权
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③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
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1787年,颁布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
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宪法否决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
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二三时年代,是美国两党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九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发
1791~~1792 君主立宪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第一帝国
1815~~1830 复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第二帝国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
影响:共和体制最终确立,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总之,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政体 国家元首及权力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权力
与地位 权力
中心
英 君主立宪制 国王世袭;
国王仅扮演仪式性角色,是国家的象征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拥有最高行政权和创意立法权;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德 皇帝是帝国元首,世袭;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公布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统帅军队,任命军官; 皇帝任命首相与官员,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 直接选举产生,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只有批准预算权。 皇帝
美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民选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军事指挥权、部分立法否决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的权力; 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政府对总统负责 拥有有立法权、财政权,与总统、联邦法院相互制约 总统
法 民主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具有创议法律权、解散众议院的权力;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 拥有选举总统权、立法权、创议法律权;总统和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 议会
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
议会拥有的共同的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鸦片战争
1背景:(1)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3)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中国的禁烟运动:(1)原因: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对虎门销烟的评价: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3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 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鸦片战争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机会,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内容:(1)增开天津为商埠;(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响: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的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十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①兴起:金田起义 1851年
②发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③全盛:1853-1856年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
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
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
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领导人:赖汉英
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
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领导人:秦日纲
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主要内容:
①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 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原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失败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3)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它坚持14年,势力达18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模③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④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民主
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教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交流,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2)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3)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
(4)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
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危害: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
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⑺ 人教版历史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年级下册课本P3-4)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年级下册课本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年级下册课本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年级下册课本下P15)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年级下册课本P16)

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年级下册课本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年级下册课本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年级下册课本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年级下册课本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年级下册课本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年级下册课本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年级下册课本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年级下册课本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

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年级下册课本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年级下册课本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年级下册课本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年级下册课本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年级下册课本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年级下册课本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年级下册课本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年级下册课本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年级下册课本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年级下册课本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阅读全文

与选修1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