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学应星

历史学应星

发布时间:2021-02-07 23:00:15

Ⅰ 中国大学的社会学

社会学国内最好的在北京,社科院的社会学所和北大最好,其次,人大,再则好的大学比如:南京大、清华、中山大、厦大、南开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
1、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应用型方向和理论型。如果说到实用性,应用型强一些。
2、三农问题被重视后,乡村社会学日益成为社会学的显学,在国内农村社会学方向许多学校都有,而且占据重要位置。本科阶段主要是多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学好研究方法,打好基础。同时最重要的是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也就是对哪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了解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动态。然后以此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
3、社会学在国外是显学甚至是基础学科,如果能出国学习,那么是很好的。现在985高校,211高校都有出国的项目。美国、英国都是社会学比较不错的。
4、如3所说,近年来,尤其985高校都有出国的机会和名额,早些准备,争取出国。
5、论文的方向就是选题一定要自己感兴趣的,其次因为兴趣去了解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然后选择切入点作为论文题目,当然选题一般是细化,比如农村问题,问题太多,不适合作题目,假如能细化成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等这样就把题目明确了。范围小,便于深入研究。只是举个例子。题目很多很多。
6,社会学方向:社会心理学(中山杨中芳《心理学系》、南大周晓虹,翟学伟、人大沙莲香、南开乐国安,北大方文,按实力排序,下同)、社会学研究方法(南大风笑天、北大郭志刚、林彬;陈向明《北大教育系》)、经济社会学(北大刘世定、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武大周长城、南大汪和建,宋林飞、中山丘海雄,王宁、吉大刘少杰)、组织社会学(北大刘世定,丘泽奇、社科院李汉林、人大于显洋、武大刘祖云、上大李友梅)、城市社会学(中山蔡禾、华东师大陈映芳)、社会政策(人大郑杭生、清华李强、南大宋林飞、北大丘则奇、南开关信平)。
其余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社会学(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贺雪峰,吴毅,徐勇、社科院社会学所陆学艺、折晓叶、南大宋林飞、清华仝志辉、川大袁亚愚、湖南师大于建嵘、华东理工曹锦清)、政治社会学(北大张静、中国政法应星、华中师大政治系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人大景跃进《国关院》、厦大胡荣)、法律社会学(北大李猛;朱苏力,强世功,赵晓力,郑戈《北大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梁治平、中国政法应星)、社会学理论(北大李猛,李康、社科院渠敬东、苏国勋、霍桂桓、中国政法应星、清华孙立平、南大成伯清、山大林聚任、吉大刘少杰)、社会分层(清华李强、人大李潞潞、北大王汉生、社科院)、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北大王思宾、复旦《与香港合作》、华东理工徐永祥、厦大张友琴)、婚姻、家庭与性社会学(社科院李银河、人大潘绥铭、北大杨善华、南大风笑天、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天津社科院潘允康、上大刘达临)、科学(知识)社会学(南开刘郡郡,赵万里,社科院黄平、北大郑也夫)、中国社会思想史(南开王处辉)、休闲(生活方式)社会学(哈工大王雅林、武大周长成、中山王宁)、发展社会学(清华孙立平、社科院景天魁,李培林)。

7就业方向:a.高校、党校、社科院系统;b.政府机关,特别是民政、劳动、计生委、共青团、政策研究室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附设的研究所;c.各类公司、银行的人事,市场部门、管理咨询公司、文化新闻出版单位;d.出国。
其中,a需要博士学位,高校轻松稳定,有时间在外兼职,弄得好的话收入并不少,可与外企比肩(博士毕业两年就是副教授了,年薪4万多,加上兼职收入,一年6-8万是有希望的)。b要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成败难料,属可遇而不可求(普通公务员年薪5万左右,处级以上大幅度增加,但提拔很难,除非你朝中有人)。c收入很难讲,一般好的外企员工年薪8万左右,升职后更高,但很辛苦,稳定性差,风险较高。d.考GRE,可以试试。这里面,a,c,d都要名牌大学,b不一定。

Ⅱ 历史上姓包的名人有哪些

包拯:

字希仁(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版。累迁监察御史,权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康

包康,安徽合肥人氏。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五世孙。

包孝

包孝,明代官吏。字元爱,包节之弟,嘉靖十四年进士。

包万有

包万有(1590~1657),字似之,号敬衡,县城北隅人,一代文豪。

包壮行

[明]字穉修,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包世臣

Ⅲ 征集历史趣事明人故事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版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权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鸡鸣狗盗 势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 脱颖而出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精卫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过海
人琴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门可罗雀 寸草春辉 天衣无缝 不名一钱
未雨绸缪 出尔反尔 乐极生悲 乐不思蜀 礼贤下士 对牛弹琴 曲高和寡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囫囵吞枣 投笔从戎 敝帚自珍 余音绕梁
杯弓蛇影 画龙点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吐哺握气 夸父逐日
抛砖引玉 围魏救赵 过门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断流 为虎作伥 一衣带水
车载斗量 分道扬镳 开卷有益 天经地义 井底之蛙 马革裹尸 ……

Ⅳ 你都看了哪些书,能介绍一下吗,你是法本专业的吗,学了多长时间啊

法学专业必读书籍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2. 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8.冯向:《木腿正义》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16.柏拉图:《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大学二年级可读书目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选》
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
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2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21.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22.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2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5.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清代习惯法—— 社会与国家》]
2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28.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2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3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

Ⅳ 应星楼的历史资料

少微星,《辞源》注释:“一名处士星,共四星,在太微西南,今属狮子座。”而古人认为“少微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曰‘处士’,明大而黄,则贤士举。”(叶宋鲁《应星楼记》)认为郡与少微处士星对应,吉星高照,处州大地将人才辈出,科甲兴隆。故建有多处对应天文的建筑。除少微星君祠外,还有少微阁(北宋郡守关景晖建,在州治后厅西,今万象山烟雨楼附近)、应星楼(南宋郡守王庭芝建,在厦河门应星桥边)。而今这三处古建筑都已不复存在。少微星君祠、少微阁都在城外,原址确切位子已很难认定。唯在城内的应星楼,旧志书有明确记载:“在府学(今丽水中学之地)东南……城内水南流者出其下。”至今城内这一条南流的水依旧在,而且在出口水闸处还有一座应星桥。这应星楼是否建在桥上?有熟悉丽水地方历史的老师认为,从《应星楼记》中有“就桥立屋”,“撤旧图新,敞以高楼”的记载,楼应建在应星桥上,但经实地考察,桥长不到三米,又不可能在桥上“敞以高楼”。因此应星楼的原址到底在什么地方,难以确定。此外还有清代道光年间李金澜所著《栝苍金石志》记载,当时楼就已毁,《应星楼记碑》是从一个小庙里发现的。这就使人感觉更遥远,更模糊了。但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即叶宗鲁的《应星楼记》中写的“就桥立屋”与“撤旧图新,敞以高楼”时间相隔一百余年,前者为宋嘉祐年间(1056-1063)郡守崔公愈作石堤时所建;后者是宋开禧三年(1207)郡守王庭芝建。前者为桥上建屋,可以想像是一座亭桥。后者“敞以高楼”,并立了《应星楼记碑》,显然应星楼从此才有。而地点决不会选在丁点大的“就桥建屋”原址。会不会建在桥头边上至今还空着的地方?前不久我从三方面得到证据,证实了这一推断。
其一是发现了一张1935年版的丽水县城地图,图上明确标明应星楼当时还在,位置在今应星桥东头路后边。当时从厦河门到大水门这条街叫应星桥街。1940年为激励抗战斗志,丽水以明代戚继光、卢镗、俞大猷三位抗倭名将命名三条街时,应星桥街和大水门至小水门的南明门横街,合为一条街,命名为大猷街。这张地图首先证明应星楼不在应星桥上。
其二是在厦河门向当地老人作调查,八十一岁的叶连清老人告知,应星楼他印象很深,三层楼,中间空,顶楼立着魁星全身立体雕像,里面常有做戏人住。1944年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占领丽水期间,被日本兵烧毁,连楼边一株大樟树也一起被烧了。老人亲自将原址指给我看,即今应星桥东边后侧,有简易工棚之地,与地图标明的地点完全一致。
其三是查阅民国十五年版《丽水县志》,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原来应星楼曾于清末重建过。县志记载:“楼旧无存,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郡守赵亮熙就遗址重建。嗣后被迭次水冲又将就圯。今由邑绅孙寿芝、谭骐等请款重修。”从民国十五年(1927年)到1944年只有十七年,可见被日军烧毁的应星楼是完好的。
至此,应星楼的原貌和兴衰历史终于搞清楚,原址已准确无误找到,而今只待来日重建了。这座象征古处州文化标志性建筑,如能再现,必将为丽水中心城市增添新的亮点。

Ⅵ 大学推荐读什么书 我是学法学的 谢谢

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

[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点介] 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点介] 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点介] 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点介] 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

中国大学法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Ⅶ 法学专业大一新生应该看些什么书

法学专业必读书籍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 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
[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 ,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
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
[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
[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
[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
[点介] 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
[点介] 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
[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点介] 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图:《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点介] 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
大学二年级可读书目
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选》
[点介] 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穿透力相信会让每一个读者发凉。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任何形容的言辞都是多余的。卡夫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宝贵的东西,失去以后,我们又将面对何种的生活。卡夫卡的一些有关法律的经典著述,是开启我们认识法律和现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门。
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
[点介] 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对法律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点介] 这本书对法学自身的一些范畴的分析是谨严的,是中国法学规范化的和体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许多概念和“权利-义务”模式对当下的法理学教材有很深的影响。就“学术”的标准看,本书虽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种建构的色彩,但从整体来看,仍是中国法学类的一本可供批判的优秀著作。
2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点介] 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
21.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点介] 他是一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学者。他的想法干净利落,简炼精当。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仅是“发现法律”,还应该是“创造法律”。他把创新和限制融贯一炉。他的热情和理智凸现出法律职业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为学者和法官的睿智与节制,使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22.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点介] 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的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中国的学术传统如何营造的一本书。
2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点介]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虽然作者的“分类和框架”与他提倡的社会考察的方法有某种裂痕,但这恰好是优秀著作的标志——确立了一个“范式”,供后继者超越。
2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点介] 本书与前一本书气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和对民主的洞见,充分展现了他横溢的才华。作者对自由的理解,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反思。关于美国法律职业和法律信仰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律建设,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25.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清代习惯法—— 社会与国家》]
[点介]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方法运用上的自觉。它是事实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辩异式的。重要的不是作者对多种史料的采用,而是对这些史料的解释。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决的问题,而是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本身。
2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点介] 和前一本书一样,也是法史研究上的经典。本书作者的功力深厚,语言平实。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当然,社会学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种,本书可能还属于“规范社会学”的进路。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视中国的社会,这一学术取向本身就让人尊敬。
27.哈特:《法律的概念》
[点介] 分析法学的代表著作。作者对语言与法律的关系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讨论了一系列当代法学的重要概念,对二十世纪乃至今后的西方法学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翻译稍微有些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可读的。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哈特的人,我建议大家都多关注本书和哈特的其他著作。
28.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点介] 是分析法学的经典文献。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奥斯丁恪守“应然法”与“实然法”的分离,试图把法律当成一种真正的科学。提出了主权、命令、制裁的法律模式。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分析法学。在今天,分析法学的初衷(法律的独立)似乎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扭曲(法律的意识形态化)。后书亦是分析法学代表作,但气质上与哈特的和奥斯丁的已是大不相同。记住:分析法学者内部的差异也许比分析法学和其他学派的差异还大。所以,读一本书时,重要的是看其问题,而不是“标签”。
29.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点介] 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书系统阐述的作者的权利观。是当今研究权利问题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对规则、原则和政策等的分析对我们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我们怎样关怀和尊重人的权利?这始终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3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
[点介] 在比较法里,这是本简洁而有特色的著作。作者更关心的是决定不同法律制度的内在的思想、观念等层面。易言之,本书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法律和传统。从论述方式上,本书也不同于其他的比较法著作,而是按涉及的问题,综合论述各个法系。

Ⅷ 从零开始学法律 望高手进来解答一下 谢谢

谁又不是从零开始的呢?
至于怎么着手,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专的情况对学习属时间、内容、方式作出选择。我个人是利用训练后(我是军人)的空闲时间,从中国法制史开始,向部门法,程序法逐步推进,最终通过律考的。
在我看来,大学时期的课程并不是很紧张,所以没必要报读学习班,既增加家庭的负担又不一定有实效。
JD当然不错,但并不表示你就一定有优势,关键还得要看你的综合素质。
祝你成功!

Ⅸ 高姓氏的历史由来。

高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五大姓,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九。高姓出自姜姓,出自炎帝之后,是西周时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姜子牙的第六世孙齐文公赤,有一个儿子被封在高,称作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是齐国的重要大臣。他因为和管仲一起平定内乱,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桓公有功,被齐桓公允许他用祖父的字为姓,从此姓高。
高姓有许多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比如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的慕容氏曾改姓为高;鲜卑拓跋部的楼氏,也有人改姓高;高丽族的羽真氏,也有人改姓高。据考证,高姓最早出自河南,春秋之后在山东得到了很大发展,唐代时,高姓曾两次进入福建,并在清朝康熙年间,迁徙到台湾。高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渤海,辽东,广陵,河南,渔阳,有继,京兆,晋陵,安平等。
高适,唐朝诗人,德州(今河北景县)人。他年轻时贫寒潦倒,后来从军边塞,晚年才官居高位。由于他熟悉军事生活,因此他的诗多反映当时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与岑参同为著名的边塞诗人。《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
高姓起源参考之二
高姓最早出现在古黄帝时期。据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黄帝“居有熊”。有熊,即今河南新郑。这说明上古时期河南已有高姓。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子被封于高(今河南禹州市西南),称为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名傒,以他祖父的封邑为姓,叫高傒,其后代就姓高。清朝张澍《姓氏寻源》云:魏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贞碑铭云:其先盖炎帝之苗裔,昔在黄唐,是为四岳。爰逮伯夷,受命于虞舜,暨吕尚佐周克殷。俾侯齐国,世世勿绝,其公族有高子者,即其氏焉。”
高姓还有一部分属其他姓氏改姓。《北齐书》记载:“北齐文宣帝姓高名洋。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人,改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姓高,其后遂为高姓。”《魏书》又载:“后燕皇帝慕容之,本鲜卑族,自称高阳氏后裔,遂改姓高,名高云(亦在河南)。”据有关资料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是楼氏改为高氏。又,北齐时重臣高隆之,本性徐氏,因其父为高氏所养,又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姓,其后成为望族(见《中国姓氏起源》)。
东汉时,渤海太守高洪,因居渤海修县(河北景县),为当时望族,于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号。高洪的四世孙高褒为太子太傅。高褒的孙子高承为国子祭酒。因此,渤海高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大族。后来,高洪的后裔有人移居福建。至明末,有福建漳州府医士高寿觉迁日本长崎。寿觉的儿子高超方于1643年任日本唐大通事,因其属渤海高观之后,故改为日本姓名渤海久兵卫,成为日本人渤海氏。高超方的次子高玄岱,号称“日本才子”。(见《炎黄源流史》)
扬州广陵郡三姓有高氏(后来十一姓也有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瑞支系,其四世徒秣陵。战国时期,楚威王相高固建五羊城(广州),自称齐园高氏之后,此后在广东发展繁衍。
唐初,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校去福建开辟漳州郡,其中有河南高氏参加;唐僖宗时,又有高氏入闽,传六世至高镔、高镒、迁居安平(福建晋江安海镇),其后裔再迁至南安埕边和安溪太平。此支高氏的祖根也在河南。
还有高氏一支,早在汉末时由陇西南迁至滇中,成为白蛮大姓。宋绍圣元年,高升太夺取大理国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传于高太明,于绍圣三年,又将王位还给段氏,仍被封为中国公,自立年号,世为大理国宰相,控制大理国政权,被称为高国主。其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土官底簿》记载:楚雄土知府高政,传妻及女高冬梅。还有鹤庆军民土知府高隆,
明洪武十五年归附,传子高仲将、孙(高)兴;兴弟宝结,宝结子(高)伦。又有鹤庆府土千夫长高海,其先人高赐,元土千户。高海于明初归附,为千户长,九传至(高)玉,玉子藩臣,世袭指挥佥事。再传至高应星,即裁撤。又有北胜州土判官高亮,明洪武十六年任。传子琳、孙瑛、曾孙庆、广,广子珍。
广东梅州《客家姓氏渊源》中的“高氏渊源”里记:“汉代,高洪任渤海太守,其十一世裔孙高柴,唐赠共伯,宋封为供城侯,此为高氏‘供侯堂’号之来由。其祠联是:供侯世德,渤海家声。闽系高氏以高柴为大始祖。柴之裔孙高旷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随晦庵(朱熹)讲学福建武夷精舍,遂卜居邵武。旷之子谭,生子三:嶷、嵬、歧,嶷居闽之龙溪;嵬居邵武,生子三:文昭、文辉、文章。文辉迁居宁化县石壁村,生子一:(名)十郎,……元贞二年迁居上杭胜运里,生子四: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百一郎、百二郎之后裔迁居广东惠、潮、嘉各地;百三郎、百四郎之后裔多迁居四、赣各地。”
综上述得知,高姓根在河南,望在渤海、渔阳、辽东、广陵。随着朝代变迁。高姓不仅遍布全国各省市,而且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在中国历史上,高姓称帝王者有14人,曾建立过北齐、燕、荆南政权。其中,东魏时高洋代魏自立所建的北齐,历进28年;随末农民起义军高开道称燕王4年;五代时高季兴在江陵创建的荆南国,历时19年。
高氏还有些著名人物。如春秋时期的高柴,是孔子的弟子,性格仁和,且多孝心,蒯聩乱时,曾受到别人庇护。东汉时期有著名学者高诱。东魏时代有独揽朝政的丞相高欢。北朝北魏有大臣高闻。隋末有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士达。唐代宦官高力士,护唐明皇数十裁。还有诗人高适,大将军高崇文、高仙芝、高骈,等。
据有关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高姓是当今中国第15大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高姓始在北方,主要是汉族,后来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有不少高姓人融入少数民族,即有10多个少数民族中有高姓,其中尤以白族、土家族为最多。同时,由北往南迁徒中,进福建,入广东,去台湾,后又有一些人移居日本及东南亚和欧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应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