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加拿大历史上重要事件
1独立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了,意义重大2颁布加拿大宪法,自己人有了自己的法律专3.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赢了属VImy Ridge ,加拿大部队从此有了自信4.198几年,颁布了个移民法,使加拿大彻底进入多元文化社会5.1965年,加拿大制定了自己的国歌,国旗
② 加拿大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986年 欧洲人比亚德尼·赫约尔弗松到达纽芬兰。
1000年 威金人在纽芬兰、拉布拉多和魁北克等地探险。
1001年 莱夫·埃里克森到达纽芬兰海岸,并在岛上小住。
1497年~1501年 意大利探险家J.卡博特船长率领的探险队发现加拿大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
1500年 巴斯克人来到北海岸一带捕鲸和捕鳕。
1524年 意大利航海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从北卡罗来纳出发到纽芬兰。
1534年 法国探险家J.卡蒂埃首次探险,发现圣劳伦斯湾。
1535年~1536年 卡蒂埃第二次探险,发现圣劳伦斯河。
1541年~1542年 卡蒂埃第三次探险。
1603年 法国探险家德蒙、尚普兰等探察圣劳伦斯河。
1604年 德蒙和尚普兰在阿卡迪亚定居,建立法国在北美的第一个居民点皇家港。
1608年 尚普兰建立魁北克(现魁北克市)。
1610年 英国人亨利·哈得孙发现哈得孙湾。
1612年 尚普兰被任命为新法兰西首任总督。
1627年 新法兰西公司成立。
1642年 迈松纳夫修建玛丽城(现蒙特利尔)。
1663年 新法兰西正式成为法国殖民地。
1670年 英国建立哈得孙湾公司。
1682年~1713年 英、法争夺哈得孙湾。
1713年 英、法签订《乌得勒支和约》,哈得孙湾地区、纽芬兰和阿卡迪亚割让给英国。
1744年~1748年 英、法争夺新斯科舍。
1749年 英国人康沃尔斯建立哈利法克斯城。
1756年 七年战争爆发,北美成为英、法交战主战场。
1759年 英军占领新法兰西首府魁北克。
1762年 英军攻克蒙特利尔。
1763年 英、法签订《巴黎条约》,新法兰西转归英国管辖。
1769年 爱德华王子岛设立省督、省总理、行政委员会和议会,正式成为单独的英国殖民地。
1774年 英国议会通过《魁北克法案》。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美军首次入侵加拿大。
1776年 蒙特利尔商人成立西北公司。
1783年 英、美签订《巴黎和约》,亲英派大批迁入加拿大。
1784年 新不伦瑞克成为英国殖民地。
1789年 亚历山大·麦肯齐沿今马更些河到达北冰洋。
1791年 英国议会通过《宪法法案》,把原魁北克分为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两省。
1792年 探险家乔治·温哥华到达不列颠哥伦比亚海岸。
1793年 约克城(即多伦多)建立。
上加拿大宣布取消奴隶制。
1798年 新西北公司成立。
1812年 英、美开战,美军第二次入侵加拿大。
1821年 哈得孙湾公司吞并西北公司,组成新哈得孙湾公司。
1836年 第一条客运铁路通车。
1837年 上、下加拿大发生以帕皮诺为首的改革派起义。
1838年 德拉姆勋爵被任命为加拿大总督。
1839年 德拉姆提交《英属北美事务报告》。
1840年 英国议会通过《联合法案》,上、下加拿大合并。
1847年 第一条电报线开通。
1851年 创办邮政业,发行第一枚邮票。
1854年 美、加签订《贸易互惠条约》,正式废除庄园制度。
自由保守党成立。
1858年 渥太华被定为加拿大新首都。
不列颠哥伦比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1862年 英国从加拿大撤军。
1864年 自由保守党与自由党组建联合政府。
1866年 美国单方面中止美、加贸易互惠条约。
温哥华岛并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1867年 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案》;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组
成加拿大自治领。
蒙克爵士任加拿大总督,J.A.麦克唐纳任第一任联邦总理。
1869年 以路易·里埃尔为首的梅蒂人发动红河起义。
联邦议会筹划从哈得孙湾公司手中购买鲁珀特领地和西北地区。
1870年 马尼托巴省成立并加入联邦。
西北地区加入联邦。
1871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加拿大被迫接受《华盛顿条约》。
1872年 联邦议会颁布《土地法》。
1873年 麦克唐纳因“太平洋铁路丑闻”被迫辞职,自由党领袖A.麦肯齐接任联邦总理。
1875年 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建立。
1876年 长途电话首次开通。
1878年 J.A.麦克唐纳再度出任联邦总理。
1879年 保守党政府宣布实施新的关税政策。
1880年 太平洋铁路动工兴建。
C.拉瓦莱为加拿大国歌《啊,加拿大》谱曲。
1885年 “西北起义”失败。
太平洋铁路竣工。
1893年 首次颁发“斯坦利杯”。
1896年 第一位法裔加拿大人威尔弗雷德·劳里埃爵士就任联邦政府总理。
举办首届电影展。
1897年 签订《克罗斯内斯特山口协议》。 “克朗代克淘金热”兴起。
1898年 就禁酒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育空地区脱离西北地区。
1899年 因阿拉斯加边界问题与美国发生争端。
派兵参加布尔战争。
1901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实用无线电报系统发明人马可尼在锡格纳尔山首次收到横越大西洋
的 无线电讯号。
1905年 艾伯塔、萨斯喀彻温省建立并加入联邦。
1908年 魁北克市庆祝建市300周年。
1909年 约翰·道格拉斯·麦柯迪驾驶英国“银箭号”飞机首次试航。
1910年 组建海军。
1911年 保守党人罗伯特·博登爵士反对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互惠协定,获胜后当选为第九任联邦总
理。
1914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发现特纳谷油田。
希尔克雷斯特煤矿发生爆炸,189人遇难。
1915年 约翰·麦克雷发表《弗兰德战场》。
1916年 渥太华议会大厦毁于火灾。
1917年 博登组建联合政府。
首次在全国征收个人所得税。
满载弹药的法国货船在哈利法克斯被撞,发生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的惨
剧。
实行义务兵役制。
国家曲棍球队组建。
1918年 魁北克因征兵问题发生骚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妇女获得联邦普选权。
1919年 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并加入国际联盟。
温尼伯发生工人大罢工。
首家特许广播电台建立。
组建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
1920年 罗伯特·博登辞去总理职务,阿瑟·米恩继任。
“七人画派”举办首次画展。
1921年 麦肯齐·金当选为联邦总理。
皇家骑警在巴芬岛设立哨所,以保障加拿大对北极群岛的主权要求。
1922年 弗雷德里克·班廷爵士和查尔斯·贝斯特博士发现胰岛素。
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和横贯大陆铁路公司并入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
加拿大共产党建立。
1923年 班廷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在伦敦举行的帝国联邦总理会议上,麦肯齐·金拒绝对英国的防务和外交政策承担任何义
务。
美、加签订《比目鱼条约》。
1926年 《贝尔福报告》宣布加拿大在外交上同英国享有平等地位。
麦肯齐·金政府因海关丑闻辞职。
自由党重新组阁,麦肯齐·金再次就任联邦总理。
加入《洛迦诺公约》。
1927年 在美国开设加拿大第一个公使馆。
1928年 加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非战公约》)。
1929年 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加拿大。
1930年 R.B.贝内特当选为联邦总理。
凯里娜·威尔逊被任命为第一位女参议员。
1931年 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2年 平民合作联盟成立。
横贯加拿大电话系统开通。
1934年 组建加拿大银行。
1935年 贝内特推行“新政”失败。
麦肯齐·金第三次当选联邦总理。
组建加拿大小麦局。
艾伯塔省成立社会信用党,该党控制了省议会。
1936年 加拿大广播公司成立。
魁北克省民族联盟执政并积极维护该省权利。
1937年 全加航空公司组建。
1939年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家电影委员会成立。
1940年 与美国签订协议,宣布成立加、美联合防务常设委员会。
1941年 开始实行失业保险制度。
1942年 加拿大军队在法国迪耶普登陆。自由保守党更名为进步保守党。
1943年 “魁北克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加拿大总理金等人参加的战略会议)举
行。
1944年 “征兵危机”爆发。
加拿大军队在盟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当天在西欧登陆。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发生古曾科间谍事件。
开始发放家庭补助金。
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始运行。
加布里埃尔·鲁瓦发表《转手的幸福》。
1947年 颁布《加拿大国籍法》。
发现勒杜克油田。
1948年 麦肯齐·金辞职,路易斯·圣劳伦特继任联邦总理。
1949年 纽芬兰省加入联邦。
马西委员会成立。
参与缔结《北大西洋公约》。
修订《英属北美法案》。
1950年 参加朝鲜战争。
国营铁路大罢工发生。
1951年 加拿大北约分遣部队赴欧。
颁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52年 第一位加拿大人文森特·马西就任加拿大总督。
加拿大原子能公司成立。
首次传送电视节目。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
斯特拉特福德国际艺术节开幕。
1954年 第一条地铁在多伦多建成。
1957年 约翰·迪芬贝克成为联邦总理。
加拿大文化委员会成立。
皮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
与美国签订《北美防空协定》。
1958年 斯普林希尔煤矿发生坍塌事件,74人死亡。
CF-105阿罗箭式战斗机试飞。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庆祝建省100周年。
1959年 圣劳伦斯河道开通。
联邦政府取消阿罗箭式战斗机计划。
1960年 英国女王批准《加拿大权利法案》。
魁北克省开始“平静革命”。
1961年 新民主党正式组建。
1962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云雀一号”发射成功。
横贯加拿大公路正式开通。
1963年 发生“博马克导弹危机”。
莱斯特·皮尔逊当选为联邦总理。
皇家双语与二元文化委员会成立。
1964年 社会保险号启用。
1965年 采用枫叶旗为新国旗。
加、美签署《汽车协定》。
批准向中国和苏联出售小麦。
1966年 议会通过《医疗护理法》。
开始实施养老金计划。
丘吉尔瀑布水力发电厂动工兴建。
“斯潘塞丑闻”曝光。
1967年 庆祝自治领建立100周年。
蒙特利尔举办“’67世界博览会”。
议会通过《加拿大军队组织法》。
1968年 皮尔逊辞去总理职务,皮埃尔·特鲁多接任。
皇家海军、陆军和空军正式合并为加拿大武装部队。
魁北克人党组建。
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1969年 颁布《官方语言法》。
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个加拿大人。
美国“曼哈顿号”油船穿过西北海上通道,成为穿过该航道的第一艘商船。
1970年 “十月危机”爆发(魁北克民族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绑架英国贸易专员和魁北克省劳工部长)。
在魁北克省实施《军事管制法》。
宣布实行公制计量制。
与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1年 魁北克省宣布兴建詹姆斯湾水电站。
1972年 开采第一口北极油井。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阿尼克A-1号”。
1973年 成立外国投资审查局。
特鲁多总理访问中国。
特鲁多总理访问法国。
1974年 与丹麦政府划定北纬61°以北边界。
1975年 联邦政府颁布新的国防建设“五年计划”,使
军队装备逐步现代化。
1976年 魁北克人党在魁北克省大选中获胜,勒内·莱维克出任该省总理。
在格雷文赫斯特市白求恩故居设立白求恩纪念馆。
蒙特利尔举办第二十一届夏季奥运会。
废除死刑。
1977年 魁北克省议会通过《一○一号法案》,宣布法语为该省唯一的官方语言。
维亚铁路开始客运服务。
1978年 13名苏联间谍被驱逐出境,加、苏关系冻结。
1979年 进步保守党领袖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当选联邦总理。
一辆列车在米西索加出轨,造成氯气泄漏,附近25万居民被迫疏散。
1980年 特鲁多再次当选为联邦总理。
魁北克省公民投票,拒绝接受“主权—联盟”方案。
公布“国家能源计划”。
特雷·福克斯开始“希望马拉松”跨洋航行。
1981年 联邦政府与除魁北克外的9省政府就修改联邦宪法达成协议。
众、参两院先后通过联邦宪法决议案。
1982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拥有独立立法权。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成为加拿大宪法组成部分。
伯萨·威尔逊被任命为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法官。
经济衰退至30年代以来最低点。
1984年 特鲁多辞职,约翰·特纳接任总理。
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当选为联邦总理。
加拿大人乘坐美国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
1985年 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加拿大,与马尔罗尼总理讨论酸雨、贸易等重大双边问题。
联邦政府宣布拒绝参加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
1986年 马尔罗尼总理访问美国。
马尔罗尼总理访问中国。
加、美签署《航空安全协定》。
1987年 “米奇湖谈判”开始。
“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暴跌。
总督让娜·索韦访问中国。
1988年 马尔罗尼总理和里根总统在《加美自由贸易协定》上签字。
卡尔加里举办冬季奥运会。
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刑法典中有关堕胎的条款。
1989年 武装部队允许女军人参战。
维亚铁路公司解雇2700名员工。
正式成为美洲国家组织成员。
1990年 《米奇湖协议》夭折。
《加美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施。
加拿大军队加入联合国多国部队参加海湾战争,对伊作战。
“奥卡危机”爆发。
1991年 开始征收劳务税。
继续参加海湾战争。
与美国在防治酸雨问题上达成协议。
1992年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③ 早期加拿大的历史,要关于17世纪到20世纪的!越详细越好!
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七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冲突的年代】
一、财富的诱惑
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来到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山缪尔。迪尚普兰,以及这些人的追随时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财富,结果也确实不虚此行。欧洲人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为了毛皮交易而设置的。约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现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当时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是海狸皮,因为这种毛皮最适合十七世纪的加工程序。法国人建立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为印第安土著带来了许多他们前未所有的东西。其中有日用品,有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而且还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兰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之间经常发生流血冲突。英、法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不断加剧。双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来打击对方,争夺地盘。为便于收购毛皮,法国人在内陆建立了好些据点。英国人则把殖民点设置在沿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军力量。
二、 英法冲突
从一六八九年起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的武装冲突。
一七一O年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之手;法军则重新占领了皇家岛(如今的布列敦角)。法国人在那里修筑路易堡,来防御从对劳伦斯水道而来的英军,并以它为新生法兰西与西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军攻占,但到一七四八年双为法军所收复。英国人随后建筑了哈利法克斯城与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军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几了英国将领布拉多克的军队。消息传来,诺瓦.斯高莎的英国人总督查尔斯地劳伦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亚法裔居民乘机作乱,竟将这一万人强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纳。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确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的地位。在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将军率部于一七五八年再次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个英国将军詹姆士.沃尔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占领了魁北克城。一七六O年蒙特利尔也落入英军之手。至此英国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兰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使得新法兰西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当时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得孙湾。
英国的胜利意味着大约六万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从路易斯安纳倒流回来的阿卡迪亚人)必须适应与原来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的统治总的说来还相当温和。英国统治者采用英国刑法,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保留原来通行的法国民法。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规定两套法律同时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保皇派不分贵贱纷纷逃离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前来加拿大安家。这些新来的人与原来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两者之间产生了如何互相适应,究竟以谁为主的严重问题。
一七九一年这个问题获得部分的解决。殖民地政府将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两个部分 ,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议会。
原来的诺瓦.斯高莎省也逐渐划分成几个部分:一七六九年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英国直辖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来只是个渔业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孙湾公司(成立于一六七O年)的特许地,其地盘包括注入洽得孙海湾报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冲突
在一八一二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英美战争中,美军一度进攻加拿大,但未获胜。两国海军也几次交锋,都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最后双方于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签订协约,同意放弃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并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划定加美边境线。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军在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正结束。
这声战争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发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乱之前,和约使得加、美双方能基本上相安无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满有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的只是英国。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但到头来英国人还是情愿忘掉这声战争。
【联邦的兴起】
一、一八三O年代的动乱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经济问题丛生。下加拿大议会中法裔议员占多数,但议会的执行委员会却被英裔所把持。路易。巴皮诺为首的法裔一直企图要夺过执委会的大权。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耕作不当,土地贫化,下加拿大小麦减产,出现了农业危机。
一八三七年,整个北美地区民生了贸易危机,使得下加拿大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当年十一月,深具号召力的巴皮诺率众暴动,但造反者的军事力量远远比不上正规英军以及相当凶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区也发生了规模较小的叛乱。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大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杰克孙的民主思想,反对英国的统治,并发动了多伦多的暴动。这两场叛乱都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巴皮诺和麦肯齐在指令性之后都有逃到美国。后者在美国的支持下还继续制造了一些边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达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此人思想开放,精明能干,但独断专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职。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了英国政府治理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议使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同化,为此应该合并上、下加拿大。根据这个建议,原来的上、下加拿大两个殖民地一八四O年变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达勒姆更有深远影响的建议是,殖民地行政当局应该对民选的议会负责,而不受命于英国指派的总督。当时的伦敦保守党政府认为这样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后来保守党下台,而且诺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动的民众骚乱,英国政府才于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采用达勒姆建议的制度。
后来英国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同样的政治问题。
二、统一的过程
(一) 促成改革的压力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铁路也在这些年里开始通车。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不仅改变了农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铁路大大促进了英属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会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联合统一运动打下了基础。外来因素也起了促进加拿大统一的作用。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国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了英国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上的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
英国为此极为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因而对美宣战。第二年美国政府承认拦截英国船只是非法行动,还释放了那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觉到美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大英帝国本身也处于对殖民地幻灭阶段。
这一切使英属北美洲的许多人深切地意识必须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内部促进联合的势力主要来自西加拿大(即原来的上加拿大)。这里的人对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并时所定的条件越来越不满。
这时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经是东加拿大(即原来的下加拿大)人强烈要求他们的议员数目应该和人口成比例。
(二) 最早的联邦
保守党尽可能地抵制这一变革要求。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
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殖民地与加拿大省之间相隔着广阔的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缅因高地,相互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而且这几个殖民地不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也不一致。
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想法与大陆大有差距。但是诺瓦.斯高莎和纽布郎斯威克却与爱德华王子岛结成联邦有兴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属北美联邦的建议竟然取代了会议原来的议题。
英国政府热烈赞成这一想法。五个殖民地的议会亦各自就这一建议进行了表决。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过了提案。但是纽布朗斯威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都有拒绝成立加拿大联邦。诺瓦.斯高莎则决定,只有纽丰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况下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变了立场。这既因为受到英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也因为面临外来的军事威胁--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国的爱尔兰的人反英秘密会社芬尼亚兄弟会两次袭击了这块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联邦。一八六九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英属北美法令,让加拿大省、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组成一个名为加拿大自治领的联邦。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从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国庆日。
新联邦把原来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一共有四个省份。
联邦政府有权否决省政府的法案。各省的宗教少数派在遭受侵害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就教育权向联邦政府提出上诉。联邦及各省都采用了英国的制度组阁,政府对民选的议会负责。
(三) 联邦的扩大
新加拿大联邦的首任总理是约翰.麦克唐纳。除了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八年之外,他一直联任,直到一八九一年逝世。
在约翰。麦克唐纳的任内,加拿大于一八六九年从英国哈德逊公司接管了西北领地,于一八七O年新设了明尼托巴省,于一八七一年合并了英属哥伦比亚,又于一八七三年使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联邦的新成员。
新入联邦的西部各省地广人稀,要治理本来就非常困难,加拿大政府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西部的实际上情况又缺乏了解。例如,只有在路易.李尔领导法、英与印第安土著混血儿举行红河起义之后,加拿大政府才迫于形势成立了明尼托巴省。
一八七一年,麦克唐纳政府为促使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联邦,匆忙许诺要在两年内开始铺设一条从东部直到太平洋岸的铁路,而且还预计一八八一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要通过四千八百公里宽的大陆,其间不仅有重重险山恶水,无边的森林沼泽,连绵千里的大草原,而且人烟极为稀少。要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勘测地形,开路造桥的任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尽管有许多私方的投资,整个计划连同麦克唐纳政府在腐化丑闻四出的情况下于一八七三年垮了台。
新上台的自由党总理亚历山大.麦肯齐企图使用政府的力量继续这项工程,但收效甚微。一八七八年卷土重来的保守党政府也无所作为。
直到一八八O年,才有一个私方财团承担了这一空前艰巨的工程项目。新组建的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运作。这公司有雄厚的财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位能力非凡的总裁威廉.范翰。结果不到五年,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就打下了最后的一颗道钉。
这条铁路反加拿大的东西两端联成整体,大大地促进了广袤内陆的开发。铁路沿线原来渺无人烟的大荒原出现了无数新的城镇和乡村。
一八八O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从一八七三年起,加拿大的西北皇家骑警为加拿大西部的治安作出了出色的工作,但这支警察力量不可能解决导致叛乱的种种政治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政府缺乏远见的西部政策。
一八八四年路易.李尔再次率众在沙斯卡曲湾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铁路,很快就能派军队到达那里,并于第二年击溃了李尔领导的梅梯斯大林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和印第安土著的联合武装力量。
保守党政府一八八五年将李尔处以绞弄,结果引起了纷纷抗议,而且东部的抗议之声比西部还要强烈。尽管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会谴责李尔叛教,但他的命运却触动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同情之心。,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英雄。为此在法裔占多数的魁北克省,保守党的势力大受削弱,并且长期不能恢复。
一八九一年麦克唐纳在总理的任上去世。保守党势力因此进一步削弱。新领袖约翰.汤姆生既能干又有魄力,尽力想保住保守党的政权,而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天不假年,一八九四年他也突然病逝。
一再受创的保守党终于在一八九六年因复杂而棘手的明尼托巴学校总是被选民赶下了台。一八九O年明尼托巴省废除按宗教分设学校的制度,并停止用法语充当官方语言。这个决定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联邦的保守党怕引火上身,迟迟不加干预,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受法庭之命提出恢复该省天主教学校的法案。国会反对派自由党成功地阻止法案的通过。而在随之而来的全国大选中获得胜利。
【完成现代化的时代】
一、联邦的继续发展
接下来的十五年加拿大总理是自由党领袖威尔弗里德.洛里埃。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法裔总理。此人身材修长,风度文雅,很有政治魅力,而且颇具真正的自由思想。
洛里埃当政之年也是加拿大急剧发展的时期。在一九一四年之前,加拿大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九O五年在西部增设了阿伯塔和沙斯卡曲湾两个省。
在一九一一年的联邦大选中,洛里埃的自由党被以罗伯特.博登为首的保守党击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间对自由党签订的,由美国首先提出的贸易互惠条约感到不满,而博登充分了选民的民族情绪。
博登政府因为提倡加拿大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维持与英国的密切关系,在民间颇有势力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博登的亲英政策受到严峻考验。一九一四年十月,加拿大派出三万三千名军人赴欧参战。其中许多人将丧生疆场。
接着又有更多的加拿大师团奔赴欧洲战场。很快加拿大军队成了协约在西线的突击力量。
一九一七年四月,加拿大一个军在英国名将朱里安,宾的指挥下攻克了德军重兵把守的维米高地。协约国曾多次攻打这一军事要地,但毫无进展,来自殖民地的一支军队却创造了奇迹。为此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队的伤亡都空前严重。仅仅在一九一六年的索姆战役,协约国方面就失掉了六十二万三千九百零七人。其中二万四千零二十九人为加拿大人。而在维米一战,就有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大人阵亡。
严重的伤亡使前往欧洲访问的博登总理意识到,要使加拿大军队继续战斗下去,只有实行强制征兵制度。但一九一七年五月他回到加拿大时,发现国内许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看法,而法裔中反对征兵者尤为众多。
为发避免人民的分裂博登邀请自由党领袖洛里埃参加他的联合政府,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虽然博登总算组成了有赞成征兵的自由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但总的说来因为这一政策疏远了法裔人民。
博登在外交上坚持加拿大在英帝国的战争政策上必须有发言权。由于他的努力,一九一九年加拿大能够以独立成员的身份在凡赛尔条约上签字。这使加拿大在实现完全自治的方向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三、经济动荡时期
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加拿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变成了寻常物;妇女在一九一八年获得了选举权;禁酒运动势头增旺;老式的牛仔酒巴,连同地上的锯屑和痰盂,成了世界大战和妇女运动的永久性牺牲。到了大战末期,全国各省份都禁止买卖酒精饮料。但加拿大并不象美国那样在和平时期也禁酒。一九二O年后在省级政府的控制下,各地逐渐恢复了各种酒类的合法销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加拿大通货膨胀,也使加拿大内部经济、政治关系失调。一九一九年五月温尼伯市爆发了总罢工。一九二一年的全国大选结果也显示各地区、党派之间分歧严重,意见纷纭。
这时候上台执政的是麦肯齐.金。他在一九一九年洛里埃逝世后成了自由党领袖。
二十年代后期加拿大深受股票市场起落的影响。加拿大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在股票价值猛升时染上了股票热,结果在一九二九年股票行情大暴跌时受到灾难的打击。不少人多年的积蓄顷刻化为乌有。
麦肯齐.金的政府也随之于一九三O年下台。新总理理查德.本涅特和他的保守党政府呼吁加拿大人民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紧缩开支。
加拿大完全自治的地位在一九三一年获得了正式确认英国在这一年颁布的威斯敏斯特条例规定,不列颠与加拿大等英帝国的自治领互相平等。加拿大于是正式成为独立和主权国家。
当时加拿大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的出口商品几乎没有买主。小麦价格从每浦式尔一无六十分暴跌至六十分。但更不幸的是,从三一年夏起发发生了持久的旱灾,原来无边的麦海变成了尘土滚滚的荒漠,数以万计的农家因之破产。
以股市崩溃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令人绝望。加拿大人民不禁对自由企业制度产生幻灭之感。他们纷纷向别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党派寻求出路。
一些的新政党于是应运而生,鼓吹社会主义的合作共同体联盟在一九三三年成立;一九三五年社会信用党在阿伯塔省的选举中获得了政权;以莫里斯.杜布莱西为首的民族联盟一九三六年也在魁北克上了台。
就连保守党的本涅特,在无他路可走的情况下也于一九三五年初仿效美联社国的罗斯福总统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的加拿大翻版。但这并未能挽救本涅特和他的政党。在同年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败在麦肯齐.金的自由党的手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战时总理
麦肯齐.金不公在一九三五年重新上台,而且一直保住政权直到四八年退休。在他领导下加拿大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看这个老单身汉圆滚肥胖,谈吐乏味,处事模棱两可,据说还经常就重大政事求教他母亲的鬼魂。但实际上他却精明过人,是个坚持主见,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且还有杰出的用人之道。
他远不是什么天生的战时领袖,然而他深有自知之明,能挑选最胜任的人才来承担各项要职。他的内阁可谓是人才济济,不拘一格。
麦肯齐.金对欧洲一向缺乏好感,并不热衷于为英国效力。一九三九年十日,在英国对德国宣战七天之后加拿大也宣布参战。但当时金只想让加拿大起有限的作用。
一九四O年六月战局恶化到极点,当时法国已经投降,而美国尚未参战。继续抵抗纳粹德国霸占欧洲的只有英国。加拿大在和其它的英联邦国家。于是加拿大在麦肯齐.金的领导下实行全民动员,在各方面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巨大有贡献和牺牲。
(二) 浴血奋战的陆军
战争爆发时加拿大人口约为一千一百二十六万七千,到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时也不过一千二百零七万二千。然而在这期间有一百一十万人先后在军中服役。在最高峰时加拿大陆军有兵员四十九万五千八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妇女。加拿大皇家海军大约有九万二千人;而空军人数在一九四三年达到二十万零六千三百五十,到一九四五年时加拿大空军的规模在全世界名列第四。
加拿大投入大量兵力,但是在加拿大政府的默许下,重大的军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的盟国决定。为此,在某些情况下加拿大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英军当局命令加拿大的一个师强渡英伦海峡,攻打德军重镇迪耶普海港(位于法国诺曼地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又是德军重点防守之地。加拿大军队英勇历战,但在寡不敌众,既缺乏英军曾许诺的空海军火力掩护,又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惨遭失败。五千名登陆者中竟有三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亡或被俘。当时苏联及美国都批评英国迟迟不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军统帅部命令加拿大军队发动这?quot;侦察性"攻击,显然主要是为了堵住苏联和美国的口。军事史家普遍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做登陆点是具显而易见的错误。但是同盟国从这一指令性中汲取了教训,更加意识到强行登陆必须有占绝对优势的空、海军支持。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同盟国军队发动世界军事史上空前规模的诺曼地登陆战役时就没再犯同样的致命错误。从这一角度来,加拿大人的鲜血并未白洒迪耶普滩头。
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诺曼地登陆之战中,同盟同军队的五个师(加拿大一个师,英、美各两个师)分别攻占了五个海滩。加拿大师不但攻破了德军的海防阵线,还朝内陆向喀安城推进了十英里。
接着加拿大第一军在数月连续苦战之后,又于九月末进攻比利时谢尔特河港口安特卫普。同盟国迫切需要用这个港口来供应军用品,而德军则利用沿河沼泽顽强固守。加拿大军队从陆军推进有极大困难,又无法利用登陆艇从水路进攻,因此伤亡非常严惩但经过两个月流血奋战,加军终于攻克安特卫普。
这个胜利使同盟国船只得以及时到达谢尔特港,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火及其他物资,为击退那年冬天希特勒在比利时东部孤注一掷的大反扑奠定了基础。
以后加拿大军队一直推进到德国荷兰边境的莱茵河,并强渡成功。接着又横扫北德平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五日到达北海之滨,切断了荷兰德国占领军的后退之路,迫使该地区的德军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随后加拿大部队又奉命回师解放了荷兰。当时荷兰人民正受饥荒之苦,许多人竟用郁金得球根充饥。加拿大军队及时到达,才使许多人不至饿死。
为感谢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他们的帮助,许多荷兰城镇至今仍每年举行解放日纪念仪式,表示对加拿大解放者的感激之情。荷兰王室每年赠送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十万枚郁金香球根,为这城市美丽的春天锦上添花。
此外加拿大还有一个军于一九四三年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在那里与英军并肩作战直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④ 加拿大有什么历史典故
加拿大无毛猫的历史典故
1966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路边的杂物堆里,不起眼的非纯种短毛黑白猫生出的一窝仔猫中,出现了一只无毛猫,后来人们便以这只猫为起点,开始努力培育这种猫。
百希腊神话中有一头可怕的怪物,它长着女人的头,狮子的身躯,还添上一对翅膀,名字叫斯芬克斯(Sphinx)。传说它生l生残酷无比,从智能女神缪斯那里学到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叫过路行人猜谜。谁猜不出,就把他当场杀死吃掉。一位年轻的勇士俄狄浦斯听到这些令人胆战心惊的描述,不但不畏惧,还勇敢地前去接受考验。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聪明的俄狄浦斯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地坠崖而死。
位于埃及开罗市西侧吉萨区的狮身人面像,坐落在距哈夫拉金字塔东北372米的一块洼地的中央,是按照法老哈夫拉的模样雕成,作为他的永恒住地——哈夫拉金字塔的守护神。传说公元前2610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是采石场。采石工们把场内上等坚硬的石块开采后建造金字塔,但中央一片岩石内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结构不严,故弃之不用。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上便遗留下一座小山。
哈夫拉法老前来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时,见此山挡于塔前,颇不雅观,龙颜顿时不悦。建筑设计师因此必须考虑:或是将小山运走,或利用它改建为陵墓的一部分。这时,设计师从埃及古代神话中汲取了灵感。古时候,负责保护部落安全、抵御外敌的酋长常被比拟作勇猛的狮子;而在神话中,狮子又是陵墓和庙宇等圣地的卫士。然而狮子也有野蛮不驯的一面,于是他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塑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象征着人的智能与狮子的勇猛结合于一身。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就这样诞生了。它凝视前方,表情肃穆,雄伟壮观。公元前二三世纪希腊人统治埃及时期,一批批希腊旅行家横渡地中海来到埃及参观旅游。他们一见到这座奇怪的石像,便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有人便脱IZl惊呼:“斯芬克斯!”于是,斯芬克斯之名在西方传开了,直到现在仍以此称呼它。
“斯芬克斯”在西方文化中,是“神秘”与“沉默”的代名词。而猫咪坐卧时高雅肃静的姿态,仿佛神游于遥远的沙漠,像一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亘古以来耽于幻想、陷入沉思,焕发着无以名状的神奇魔力,1 9世纪法国的天才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Baudelaire)、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Oscar Fingal 0"171ahertie Wills Wilde.1854—1900)都曾不约而同地以斯芬克斯来歌咏猫咪:它们在沉思时的高贵的风姿,像陷于孤独的巨大的人面狮.睡意沉沉地进入无边的梦乡:它们的丰腰发出魔术的火花,它们神秘的瞳孔完满像细沙一样的金粉,闪着朦胧的星光。
——波德莱尔《猫》节录,《恶之花》第69首
…-一这好奇的猫
蜷伏在一块中国地毯上
丝一般的眼睛镶着金边。
她蜷在毯上,斜着眼看那黄褐色的前颈
飘动着柔软的毛
像细浪涌向尖尖的双耳。
过来我亲爱的管家!
这么困倦,这么硕美!……
让我摸摸你黄象牙般
弯弯的爪让我握握你
宛如阿斯普的尾围着
你那硕大柔软的脚掌!
——王尔德《斯芬克斯)(The sphinx)节录
而在现今所有猫种中,没有比满脸皱纹、浑身光秃的加拿大无毛猫更像人面狮身兽的了,所以它的英文名就叫“斯芬克斯”(Sphynx)。最早培育无毛猫的是14、15世纪墨西哥的阿兹台克人
(the Aztecs),他们也培育出无毛狗,直到今天还看得到,但早期的无毛猫已经绝迹了。
法国也曾出现过无毛猫,但没有人培殖。
加拿大无毛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无毛的猫种,全身有99.4%赤裸无毛,问世以来一直是猫世界中最诡异、最引人注目、也最受人争议的一种猫,有些人认为不该再培育它们,因为无毛剥夺了它们控制体温的能力,可能有损健康;而且多数人并不欣赏它们的外貌,甚至觉得相当丑怪。不过在喜爱它们的猫爸猫妈眼里,却觉得这种猫像赤裸的小婴儿,非常惹人爱怜呢1998年获得CFA接受注册,并以“混杂组”参加猫展。近年来对它们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欧洲和北美都有繁殖家在培育这种猫。
⑤ 介绍加拿大历史
加拿大历史可追溯至大约33,000年前。当地的原住民由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组成,大约在33,000年前移居到北美洲。北欧的斯堪地纳维亚人(Viking) 在大约公元986年在现为纽芬兰的地方暂居。斯堪地纳维亚人是第一批踏足北美的欧洲人。但是在16和17世纪才有欧洲人到北美作永久性定居。来北美定居的欧洲人主要来自英国和法国。
在1763年结束的七年战争,英法签订的巴黎条约令法国放弃了它们在北美殖民地的主权。美国革命战争(1775年-1783年)以后,大规模的亲英分子北上移居到英属北美。在1812年至1815年,美国和英国在北美展开1812年战争。
在1867年,英国政府通过了《英属北美法案》,同意在1867年7月1日成立加拿大自治领联邦政府。在1867年,4个省份,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新苏格兰)和新不伦瑞克,同意加入联邦政府,组成英帝国内的加拿大自治领。到1910年,加拿大已经有9个省份(纽芬兰省是在1949年加入联邦的)。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条例》(Statute of Westminster; 西敏寺法)扩大了加拿大政府自主权,包括外交。英国国会在1982年 通过的《加拿大法案》把修改宪法的权力从英国国会移交给加拿大。
原住民时期
根据考古发现,加拿大育空地区至少在公元24,500年前即有人类活动,南安大略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0年[1] </ref>[2]。旧克罗平地和蓝鱼洞穴的印地安人遗迹是加拿大境内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地[3][4][5]。加拿大原住民社会的特点包括成立了永久居住点、农业耕种、复杂的社会等级和贸易网络等[6][7]。一部分部落在欧洲人抵达后便瓦解了,如今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研究[8]。据估计,加拿大原住民人口在15世纪晚期约在20万到200万之间[9]。由于缺乏相应的免疫系统,加拿大原住民被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袭击,造成大约40%到80%的人口锐减[10][11][9]。如今原住民包括第一民族、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其中梅蒂人是原住民和法裔加拿大人的混血后代。总的来说,因纽特人和欧洲殖民人的交流较少。
欧洲殖民时期
公元1000年左右,欧洲人第一次探访加拿大。来自北欧的维京人领袖莱弗·艾瑞克森(红胡子埃里克之子)曾在加拿大纽芬兰一带建立村庄[12],但不久后该定居点便被淹没在印第安人之中了。自红胡子埃里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加拿大与欧洲没有接触,直到1497年意大利人乔瓦尼·卡博托为英格兰探索了加拿大大西洋沿岸[13]。在16世纪早期,巴斯克及葡萄牙海员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季节性的捕鱼点。1534年,法国人雅各布·卡蒂尔探索了圣劳伦斯河,并按法国国王之名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弗朗索瓦一世[14]。1583年,英国在如今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的圣约翰斯建立了定居点,并宣称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15]。1603年,法国探险家萨缪尔·德·尚普兰在如今新斯科舍省的皇家港和魁北克省魁北克市的地方建立了北美第一个欧洲人的永久定居点[16]。在新法兰西的领域内,法裔加拿大人开始沿着圣劳伦斯河一带扩张,阿卡迪亚人开始在如今的大西洋省份定居。与此同时,传教士和皮毛交易扩展到了五大湖及法属路易斯安那。为了争夺皮毛交易的控制权,阿尔冈金部落和易洛魁部落分别在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支持下发生了海狸战争。[17]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得勒支和约把如今新斯科舍的大陆部分割让予英国,而随后的七年战争的巴黎和约更是让新法兰西绝大部分领土都让给了英国,自此英国获得了如今加拿大东部的控制权[18]。
英国于1763颁布的公告将新法兰西分离建立了魁北克省,并将布雷顿角岛合并到新斯科舍。1769年,圣约翰斯岛(即如今的爱德华王子岛)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为了避免魁北克境内法裔的不满,英国颁布了1774年魁北克法案,将魁北克地区延伸至五大湖和俄亥俄河,并在魁北克地区重新确立了法语、天主教信仰和法国民法的地位。
1783年签署的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并将五大湖南部区域割让予美国[20]。新不伦瑞克从新斯科舍划分出来成立皇室置地。为了安抚魁北克境内的的英裔保皇派,英国将魁北克分为讲英语的上加拿大和讲法语的下加拿大两部分,赋予两者各自的选举立法权,上下加拿大随后成为了如今的安大略和魁北克[21]。1812年,英国和美国交战,加拿大为主要战场,战火一度燃烧到美国本土,但最后的和约又将边境恢复至战前状况。1812战争之后,大量英国人和爱尔兰人移民到加拿大。在1825年到1846年间,共有626,628欧洲移民合法进入加拿大,但是其中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移民在1891年前死于传染病。
出于对责任政府的渴望,加拿大人掀起了1837年起义。为了平息叛乱和同化法裔,英国颁布了1840年联合法案,重新将上下加拿大合并成立加拿大省。1849年,代表所有英属北美的责任政府建立[22]。1846年,英美签定俄勒冈条约,规定美国和英属北美在西部的边境以北纬49度为界。这一条约解决了长久以来英属北美和美国的边境争端,也为英国建立温哥华岛殖民地和英属哥伦比亚殖民地铺平了道路[23]。
⑥ 加拿大的历史
要想知道加拿大是怎样的名为Canada的我们必须回溯到16世纪。那时,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 ,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Jacques Kartier)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Québek),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kona"。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C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1867年,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在20世纪下半叶,一些魁北克的法语省民请求独立,但是两次全民公决(1980年及1995年)中独立一方以40%及49.4%的得票率险负。之后,加拿大修改了相关法律,清晰法案规定在魁北克全民公决中所提出的问题足够明确且得到明显多数的支持时,魁北克可以与加拿大政府进行脱离联邦的协商程序.Cartier还将圣劳伦斯河称为“加拿大河(Rivière de Canada)”,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7世纪初期。到1616年,虽然整个地区已被命名为新法兰西(la Nouvelle Flance),但加拿大大河及圣劳伦斯湾(法语:Golfe Saint-Laulent;英语:Gulf of St. Lawlence)沿岸的土地仍被称为加拿大。 探险家和毛皮商人很快将该地区向西部和南部扩大,加拿大的版图也随之扩张。18世纪早期,“加拿大”一词涵盖了现在美国中西部的所有土地,向南一直延伸到了现在的路易斯安那所在地。 当魁北克在1791年被划分成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殖民地时,“加拿大”一词首次被官方启用。上下加拿大于1841年再次统一,成为加拿大省(Province of Canada)。联邦成立时,将新国家定名为加拿大。 独立 按1867年7月1日的《英属北美法案》(Blitish North America Acts),各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单一的加拿大联邦,加拿大宪法一直建基于这英国法律;1931年12月11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此法例中订明自治领有权自行制定法律而无须等待英国国会批准,订明加拿大殖民地为自治领,虽然加拿大已是一个国际公认的独立国,此特殊的自治领关系却一直存在;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国会通过新宪法,并得到英国国会通过废止旧宪,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领日改名为加拿大日,加拿大事实上从英国独立。
⑦ 1814~1840 加拿大的历史概括
额,偶去翻番抄笔记……
那个,东袭西太多了,偶不能全部key-in,所以列个日期和事件,具体的你就自己查吧……
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主要吧……
Battle of Ypres(at Belgium)April 22,1915
Battle of Somme(at France)July 1st,1916
Battle of Vimy Ridge(Vimy,Northen France)April 9,1917
额,战争结束之后……
The Winnipeg General Strike May 1919
Spanish Flu(Found in USA)1918
Roaring 20S 1920
Depression 1930
OK,现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Dunkirk(beach in France)May 26,1940
Battle of Britain Aug-October 1940
其他的一些战中就是40以后了……
额,概括啊,偶写不出来了……
⑧ 加拿大1600~1800历史事件
当时不存在加拿大这个说法,整个美洲都是殖民地~加拿大最是法版国的殖民地。
1600—权1800发生的重大事件无非就是殖民战争,这期间英国和法国为了争夺北美殖民地的霸权爆发了七年战争,最后法国战败,加拿大成为英国殖民地。
⑨ 加拿大历史
遥远的年代
一、原住民
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七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冲突的年代】
一、财富的诱惑
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和一六O三年来到加拿大的法国探险家山缪尔。迪尚普兰,以及这些人的追随时者前往加拿大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财富,结果也确实不虚此行。欧洲人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
加拿大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皇家港(1605年建立)及魁北克(1608年建立)完全是为了毛皮交易而设置的。约四百年前建成的魁北市是现在北美洲唯一的一座四周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
当时最受欧洲人欢迎的是海狸皮,因为这种毛皮最适合十七世纪的加工程序。法国人建立的新法兰西殖民地,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为印第安土著带来了许多他们前未所有的东西。其中有日用品,有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而且还有比武器危害性更大的朗姆酒和白兰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之间经常发生流血冲突。英、法殖民者间的利益之争也不断加剧。双方都和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来打击对方,争夺地盘。为便于收购毛皮,法国人在内陆建立了好些据点。英国人则把殖民点设置在沿海地区,以便充分利用海军力量。
二、 英法冲突
从一六八九年起英法两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的武装冲突。
一七一O年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之手;法军则重新占领了皇家岛(如今的布列敦角)。法国人在那里修筑路易堡,来防御从对劳伦斯水道而来的英军,并以它为新生法兰西与西印度之间的贸易枢纽。
路易堡在一七四五年被英军攻占,但到一七四八年双为法军所收复。英国人随后建筑了哈利法克斯城与之抗衡。
一七五五年七月法军在杜奎斯要塞前打几了英国将领布拉多克的军队。消息传来,诺瓦.斯高莎的英国人总督查尔斯地劳伦斯害怕本地阿卡迪亚法裔居民乘机作乱,竟将这一万人强行遣送到路易斯安纳。
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确立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的地位。在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将军率部于一七五八年再次从法军手中夺取了路易堡。
第二年,另一个英国将军詹姆士.沃尔夫在魁北克的城外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占领了魁北克城。一七六O年蒙特利尔也落入英军之手。至此英国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新法兰西。
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约使得新法兰西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当时是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得孙湾。
英国的胜利意味着大约六万法裔加拿大人(包括一千五百名从路易斯安纳倒流回来的阿卡迪亚人)必须适应与原来大不相同的生活方式。
幸亏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国的统治总的说来还相当温和。英国统治者采用英国刑法,但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保留原来通行的法国民法。一七七四年魁北克法令正式规定两套法律同时有效。
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保皇派不分贵贱纷纷逃离新成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前来加拿大安家。这些新来的人与原来的居民在宗教、法律和社会制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两者之间产生了如何互相适应,究竟以谁为主的严重问题。
一七九一年这个问题获得部分的解决。殖民地政府将原有的魁北克省分成上、下加拿大两个部分 ,即如今的安大略及魁北克省。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议会。
原来的诺瓦.斯高莎省也逐渐划分成几个部分:一七六九年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英国直辖殖民地;一七八四年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来只是个渔业基地,直至一八三二年才有了自己的省政府。
当时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是哈得孙湾公司(成立于一六七O年)的特许地,其地盘包括注入洽得孙海湾报有河流的流域。
三、英美冲突
在一八一二年开始的历时三年的英美战争中,美军一度进攻加拿大,但未获胜。两国海军也几次交锋,都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最后双方于一八一四年十二月签订协约,同意放弃在战争中占领的领土,并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划定加美边境线。但直到一八一五年一月八日英军在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正结束。
这声战争加强了美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加拿大未失掉一寸土地,而且直到加拿大发生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的叛乱之前,和约使得加、美双方能基本上相安无事,因此加拿大人也满有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的只是英国。英国军队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但到头来英国人还是情愿忘掉这声战争。
【联邦的兴起】
一、一八三O年代的动乱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政治、经济问题丛生。下加拿大议会中法裔议员占多数,但议会的执行委员会却被英裔所把持。路易。巴皮诺为首的法裔一直企图要夺过执委会的大权。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耕作不当,土地贫化,下加拿大小麦减产,出现了农业危机。
一八三七年,整个北美地区民生了贸易危机,使得下加拿大的经济情况更加恶化。当年十一月,深具号召力的巴皮诺率众暴动,但造反者的军事力量远远比不上正规英军以及相当凶猛粗野的民兵。
同年上加拿大地区也发生了规模较小的叛乱。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大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杰克孙的民主思想,反对英国的统治,并发动了多伦多的暴动。这两场叛乱都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巴皮诺和麦肯齐在指令性之后都有逃到美国。后者在美国的支持下还继续制造了一些边境事件。
一八三八年,达勒姆伯爵就任加拿大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大的叛乱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此人思想开放,精明能干,但独断专行,到任才半年就被解职。然而他在一八三九年提交的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了英国政府治理这殖民地的方式。
他建议使法裔加拿大人与英裔同化,为此应该合并上、下加拿大。根据这个建议,原来的上、下加拿大两个殖民地一八四O年变成了新的加拿大省。
达勒姆更有深远影响的建议是,殖民地行政当局应该对民选的议会负责,而不受命于英国指派的总督。当时的伦敦保守党政府认为这样的制度根本就行不通。
后来保守党下台,而且诺瓦.斯高莎省和加拿大省有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人鼓动的民众骚乱,英国政府才于一八四八年在加拿大采用达勒姆建议的制度。
后来英国其他的北美洲殖民地--纽芬兰、爱德华王子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也在一八八五年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同样的政治问题。
二、统一的过程
(一) 促成改革的压力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两个主要城市之间修起了铁路。这条铁路后来又东联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港,南接美国的芝加哥市。
其他的一些铁路也在这些年里开始通车。
便利的交通打破了各个地区互相隔绝的状态,不仅改变了农村,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铁路大大促进了英属北美洲的革新,使加拿大的社会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为六十年代加拿大的联合统一运动打下了基础。外来因素也起了促进加拿大统一的作用。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得紧张。一八六一年十一月,美国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了英国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上的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
英国为此极为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因而对美宣战。第二年美国政府承认拦截英国船只是非法行动,还释放了那两个南部邦联的特使,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这一事件使加拿大更加感觉到美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大英帝国本身也处于对殖民地幻灭阶段。
这一切使英属北美洲的许多人深切地意识必须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
加拿大内部促进联合的势力主要来自西加拿大(即原来的上加拿大)。这里的人对一八四O年上、下加拿大合并时所定的条件越来越不满。
这时候西加拿大的人口已经是东加拿大(即原来的下加拿大)人强烈要求他们的议员数目应该和人口成比例。
(二) 最早的联邦
保守党尽可能地抵制这一变革要求。但到了一八六四年情势已十分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不管是哪个党执政,都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当年的六月结成同盟,确定了要组成英属北美洲联邦的目标。
大西洋沿岸的几个殖民地与加拿大省之间相隔着广阔的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缅因高地,相互之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而且这几个殖民地不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也不一致。
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想法与大陆大有差距。但是诺瓦.斯高莎和纽布郎斯威克却与爱德华王子岛结成联邦有兴趣。
一八六四年十月,各方的代表提出的成立英属北美联邦的建议竟然取代了会议原来的议题。
英国政府热烈赞成这一想法。五个殖民地的议会亦各自就这一建议进行了表决。
加拿大省在一八六五年三月通过了提案。但是纽布朗斯威克、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都有拒绝成立加拿大联邦。诺瓦.斯高莎则决定,只有纽丰郎斯威克也加入的情况下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在一八六六改变了立场。这既因为受到英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也因为面临外来的军事威胁--这一年的四月和六月,美国的爱尔兰的人反英秘密会社芬尼亚兄弟会两次袭击了这块英国的殖民地。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也同意加入联邦。一八六九年初英国国会通过英属北美法令,让加拿大省、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组成一个名为加拿大自治领的联邦。一八六七年七月一日法令正式生效。从此七月一日成了加拿大的国庆日。
新联邦把原来的加拿大省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加上纽布郎斯威克和诺瓦.斯高莎一共有四个省份。
联邦政府有权否决省政府的法案。各省的宗教少数派在遭受侵害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就教育权向联邦政府提出上诉。联邦及各省都采用了英国的制度组阁,政府对民选的议会负责。
(三) 联邦的扩大
新加拿大联邦的首任总理是约翰.麦克唐纳。除了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八年之外,他一直联任,直到一八九一年逝世。
在约翰。麦克唐纳的任内,加拿大于一八六九年从英国哈德逊公司接管了西北领地,于一八七O年新设了明尼托巴省,于一八七一年合并了英属哥伦比亚,又于一八七三年使爱德华王子岛成了联邦的新成员。
新入联邦的西部各省地广人稀,要治理本来就非常困难,加拿大政府既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西部的实际上情况又缺乏了解。例如,只有在路易.李尔领导法、英与印第安土著混血儿举行红河起义之后,加拿大政府才迫于形势成立了明尼托巴省。
一八七一年,麦克唐纳政府为促使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大联邦,匆忙许诺要在两年内开始铺设一条从东部直到太平洋岸的铁路,而且还预计一八八一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要通过四千八百公里宽的大陆,其间不仅有重重险山恶水,无边的森林沼泽,连绵千里的大草原,而且人烟极为稀少。要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勘测地形,开路造桥的任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尽管有许多私方的投资,整个计划连同麦克唐纳政府在腐化丑闻四出的情况下于一八七三年垮了台。
新上台的自由党总理亚历山大.麦肯齐企图使用政府的力量继续这项工程,但收效甚微。一八七八年卷土重来的保守党政府也无所作为。
直到一八八O年,才有一个私方财团承担了这一空前艰巨的工程项目。新组建的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运作。这公司有雄厚的财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一位能力非凡的总裁威廉.范翰。结果不到五年,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就打下了最后的一颗道钉。
这条铁路反加拿大的东西两端联成整体,大大地促进了广袤内陆的开发。铁路沿线原来渺无人烟的大荒原出现了无数新的城镇和乡村。
一八八O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从一八七三年起,加拿大的西北皇家骑警为加拿大西部的治安作出了出色的工作,但这支警察力量不可能解决导致叛乱的种种政治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政府缺乏远见的西部政策。
一八八四年路易.李尔再次率众在沙斯卡曲湾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铁路,很快就能派军队到达那里,并于第二年击溃了李尔领导的梅梯斯大林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和印第安土著的联合武装力量。
保守党政府一八八五年将李尔处以绞弄,结果引起了纷纷抗议,而且东部的抗议之声比西部还要强烈。尽管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会谴责李尔叛教,但他的命运却触动了法裔加拿大人的同情之心。,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英雄。为此在法裔占多数的魁北克省,保守党的势力大受削弱,并且长期不能恢复。
一八九一年麦克唐纳在总理的任上去世。保守党势力因此进一步削弱。新领袖约翰.汤姆生既能干又有魄力,尽力想保住保守党的政权,而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天不假年,一八九四年他也突然病逝。
一再受创的保守党终于在一八九六年因复杂而棘手的明尼托巴学校总是被选民赶下了台。一八九O年明尼托巴省废除按宗教分设学校的制度,并停止用法语充当官方语言。这个决定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联邦的保守党怕引火上身,迟迟不加干预,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受法庭之命提出恢复该省天主教学校的法案。国会反对派自由党成功地阻止法案的通过。而在随之而来的全国大选中获得胜利。
【完成现代化的时代】
一、联邦的继续发展
接下来的十五年加拿大总理是自由党领袖威尔弗里德.洛里埃。他是加拿大的第一位法裔总理。此人身材修长,风度文雅,很有政治魅力,而且颇具真正的自由思想。
洛里埃当政之年也是加拿大急剧发展的时期。在一九一四年之前,加拿大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九O五年在西部增设了阿伯塔和沙斯卡曲湾两个省。
在一九一一年的联邦大选中,洛里埃的自由党被以罗伯特.博登为首的保守党击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民间对自由党签订的,由美国首先提出的贸易互惠条约感到不满,而博登充分了选民的民族情绪。
博登政府因为提倡加拿大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维持与英国的密切关系,在民间颇有势力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博登的亲英政策受到严峻考验。一九一四年十月,加拿大派出三万三千名军人赴欧参战。其中许多人将丧生疆场。
接着又有更多的加拿大师团奔赴欧洲战场。很快加拿大军队成了协约在西线的突击力量。
一九一七年四月,加拿大一个军在英国名将朱里安,宾的指挥下攻克了德军重兵把守的维米高地。协约国曾多次攻打这一军事要地,但毫无进展,来自殖民地的一支军队却创造了奇迹。为此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声誉大大提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队的伤亡都空前严重。仅仅在一九一六年的索姆战役,协约国方面就失掉了六十二万三千九百零七人。其中二万四千零二十九人为加拿大人。而在维米一战,就有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大人阵亡。
严重的伤亡使前往欧洲访问的博登总理意识到,要使加拿大军队继续战斗下去,只有实行强制征兵制度。但一九一七年五月他回到加拿大时,发现国内许多人不能接受他的看法,而法裔中反对征兵者尤为众多。
为发避免人民的分裂博登邀请自由党领袖洛里埃参加他的联合政府,但遭到后者的拒绝。虽然博登总算组成了有赞成征兵的自由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但总的说来因为这一政策疏远了法裔人民。
博登在外交上坚持加拿大在英帝国的战争政策上必须有发言权。由于他的努力,一九一九年加拿大能够以独立成员的身份在凡赛尔条约上签字。这使加拿大在实现完全自治的方向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三、经济动荡时期
在这个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加拿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变成了寻常物;妇女在一九一八年获得了选举权;禁酒运动势头增旺;老式的牛仔酒巴,连同地上的锯屑和痰盂,成了世界大战和妇女运动的永久性牺牲。到了大战末期,全国各省份都禁止买卖酒精饮料。但加拿大并不象美国那样在和平时期也禁酒。一九二O年后在省级政府的控制下,各地逐渐恢复了各种酒类的合法销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加拿大通货膨胀,也使加拿大内部经济、政治关系失调。一九一九年五月温尼伯市爆发了总罢工。一九二一年的全国大选结果也显示各地区、党派之间分歧严重,意见纷纭。
这时候上台执政的是麦肯齐.金。他在一九一九年洛里埃逝世后成了自由党领袖。
二十年代后期加拿大深受股票市场起落的影响。加拿大人也和美国人一样在股票价值猛升时染上了股票热,结果在一九二九年股票行情大暴跌时受到灾难的打击。不少人多年的积蓄顷刻化为乌有。
麦肯齐.金的政府也随之于一九三O年下台。新总理理查德.本涅特和他的保守党政府呼吁加拿大人民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束紧腰带。同时联邦政府大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大人也不得不紧缩开支。
加拿大完全自治的地位在一九三一年获得了正式确认英国在这一年颁布的威斯敏斯特条例规定,不列颠与加拿大等英帝国的自治领互相平等。加拿大于是正式成为独立和主权国家。
当时加拿大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的出口商品几乎没有买主。小麦价格从每浦式尔一无六十分暴跌至六十分。但更不幸的是,从三一年夏起发发生了持久的旱灾,原来无边的麦海变成了尘土滚滚的荒漠,数以万计的农家因之破产。
以股市崩溃开始的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令人绝望。加拿大人民不禁对自由企业制度产生幻灭之感。他们纷纷向别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党派寻求出路。
一些的新政党于是应运而生,鼓吹社会主义的合作共同体联盟在一九三三年成立;一九三五年社会信用党在阿伯塔省的选举中获得了政权;以莫里斯.杜布莱西为首的民族联盟一九三六年也在魁北克上了台。
就连保守党的本涅特,在无他路可走的情况下也于一九三五年初仿效美联社国的罗斯福总统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的加拿大翻版。但这并未能挽救本涅特和他的政党。在同年举行的大选中,保守党大败在麦肯齐.金的自由党的手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战时总理
麦肯齐.金不公在一九三五年重新上台,而且一直保住政权直到四八年退休。在他领导下加拿大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面上看这个老单身汉圆滚肥胖,谈吐乏味,处事模棱两可,据说还经常就重大政事求教他母亲的鬼魂。但实际上他却精明过人,是个坚持主见,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且还有杰出的用人之道。
他远不是什么天生的战时领袖,然而他深有自知之明,能挑选最胜任的人才来承担各项要职。他的内阁可谓是人才济济,不拘一格。
麦肯齐.金对欧洲一向缺乏好感,并不热衷于为英国效力。一九三九年十日,在英国对德国宣战七天之后加拿大也宣布参战。但当时金只想让加拿大起有限的作用。
一九四O年六月战局恶化到极点,当时法国已经投降,而美国尚未参战。继续抵抗纳粹德国霸占欧洲的只有英国。加拿大在和其它的英联邦国家。于是加拿大在麦肯齐.金的领导下实行全民动员,在各方面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巨大有贡献和牺牲。
(二) 浴血奋战的陆军
战争爆发时加拿大人口约为一千一百二十六万七千,到一九四五年战争结束时也不过一千二百零七万二千。然而在这期间有一百一十万人先后在军中服役。在最高峰时加拿大陆军有兵员四十九万五千八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妇女。加拿大皇家海军大约有九万二千人;而空军人数在一九四三年达到二十万零六千三百五十,到一九四五年时加拿大空军的规模在全世界名列第四。
加拿大投入大量兵力,但是在加拿大政府的默许下,重大的军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的盟国决定。为此,在某些情况下加拿大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英军当局命令加拿大的一个师强渡英伦海峡,攻打德军重镇迪耶普海港(位于法国诺曼地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又是德军重点防守之地。加拿大军队英勇历战,但在寡不敌众,既缺乏英军曾许诺的空海军火力掩护,又没有增援的情况下惨遭失败。五千名登陆者中竟有三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亡或被俘。当时苏联及美国都批评英国迟迟不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军统帅部命令加拿大军队发动这?quot;侦察性"攻击,显然主要是为了堵住苏联和美国的口。军事史家普遍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做登陆点是具显而易见的错误。但是同盟国从这一指令性中汲取了教训,更加意识到强行登陆必须有占绝对优势的空、海军支持。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同盟国军队发动世界军事史上空前规模的诺曼地登陆战役时就没再犯同样的致命错误。从这一角度来,加拿大人的鲜血并未白洒迪耶普滩头。
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诺曼地登陆之战中,同盟同军队的五个师(加拿大一个师,英、美各两个师)分别攻占了五个海滩。加拿大师不但攻破了德军的海防阵线,还朝内陆向喀安城推进了十英里。
接着加拿大第一军在数月连续苦战之后,又于九月末进攻比利时谢尔特河港口安特卫普。同盟国迫切需要用这个港口来供应军用品,而德军则利用沿河沼泽顽强固守。加拿大军队从陆军推进有极大困难,又无法利用登陆艇从水路进攻,因此伤亡非常严惩但经过两个月流血奋战,加军终于攻克安特卫普。
这个胜利使同盟国船只得以及时到达谢尔特港,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火及其他物资,为击退那年冬天希特勒在比利时东部孤注一掷的大反扑奠定了基础。
以后加拿大军队一直推进到德国荷兰边境的莱茵河,并强渡成功。接着又横扫北德平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五日到达北海之滨,切断了荷兰德国占领军的后退之路,迫使该地区的德军向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投降。随后加拿大部队又奉命回师解放了荷兰。当时荷兰人民正受饥荒之苦,许多人竟用郁金得球根充饥。加拿大军队及时到达,才使许多人不至饿死。
为感谢加拿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他们的帮助,许多荷兰城镇至今仍每年举行解放日纪念仪式,表示对加拿大解放者的感激之情。荷兰王室每年赠送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十万枚郁金香球根,为这城市美丽的春天锦上添花。
此外加拿大还有一个军于一九四三年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在那里与英军并肩作战直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三) 英勇献身的空、海军
加拿大的空、海军也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加拿大的飞行学校为英联邦各国空军训练了大批飞行员。在战争初期,有八千余名加拿大飞行员毕业后直接编者编入英国皇家空军。
(四) 战时的国内政策
战争年代在加拿大国内,政府动员、组织和规划了全国的经济,大量生产武器弹药。英国的战争努力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依赖加拿大的经济;就美国也认为加拿大的帮助很大,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