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禹城的名人
王明奎(1874—1944)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创始人。市中街道月牙湾村人。18岁时,学煮扒鸡,后求一老中医选配五种药料调味,制出的扒鸡,五味溢香,名为“五香扒鸡”。又因手提鸡腿,骨肉分离,起名“五香脱骨扒鸡”。
王克寇(1916—1944)原名王汝清,鲁西北四区基干二团政委。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大小战斗百余次,对党忠诚,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在鲁西北地区声望很高。1944年5月,王克寇率部队攻打东阿县牛角店伪军部,不幸中弹牺牲。
马毅之(1912—1954)中共禹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梁家镇马家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在连五高小学组建了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任书记等职。历任豫西三十五团政委、临江中心县委书记、中央二机部党委副书记等职。
王春英,女,52岁,汉族,中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演唱的歌曲曾获中国民歌邀请赛银奖,获省级奖10余个,现任禹城市文化馆声乐教师副研究馆员。
刘梅,女,49岁,汉族,大专文化,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创编的舞蹈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铜奖,获省级奖20余个,现任禹城市文化馆舞蹈教师。
艾宇,女,30岁,汉族,大专文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演唱的歌曲曾获山东省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山东电视台签约歌手,现任禹城市文化馆声乐教师。
Ⅱ 禹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饮食文化呢精神文化如何急~~~~
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00多条,项目433个。我市对部分优秀项目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并积极开展各级名录的申报工作。该市共有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大禹治水的传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0项。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10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包括故事、方言、谚语、歇后语、对联、歌谣等。
1、故事: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基本反映了漫长历史长河中影响禹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感人至深,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方言:包括自然现象、人物、身体、动物、植物、生活家什、动作行为、形状情绪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流的反映,有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是研究禹城文明的活的文物。
3、谚语:包括时政、修养、生活、生产、卫生保健等,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是对禹城人民生产、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这些谚语语言精炼、生动活泼,深深扎根于禹城这方土地,是禹城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歇后语和对联:包括歇后语近300条,对联近100条。歇后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群众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几千年来禹城人民的智慧;对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
5、歌谣:包括民谣和童谣近百首,这些歌谣朗朗上口、趣味盎然、传唱广泛,其中有一些歌谣是禹城市独有的。这些歌谣大部分是特定时期民情民意的真实写照。
二、传统音乐
禹城市有许多富有音乐才华的人士,流传于禹城市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雅俗共赏、特点突出,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禹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传统舞蹈
禹城市传统舞蹈比较丰富,目前传承较好的有20多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竹马、鞭鼓、舞龙、舞狮、高骁、跑驴、旱船等,这些传统舞蹈在表演技巧上独具匠心,带有明显的禹城特色。
四、传统戏剧
禹城市传统戏剧较少,目前传承较好的是从梁家镇杨官营村小调发展而来,特色浓郁的一勾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五、曲艺
流传于禹城市的曲艺有山东琴书和山东快书,其中山东琴书影响较大,梁家镇刘明太自编自演的山东琴书脍炙人口,深受群众喜爱。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禹城市传统体育、游艺与与竞技比较丰富,初步调查5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押加、摔跤和丢沙包、抓子儿、跳皮筋、走四字、跳房子、藏摸呼、踢毽子、翻绳、打尜尜等简单易行、充满乐趣的民间游戏。
七、传统美术
禹城市传统美术初步调查有4项:剪纸、大禹花饰、回文书法和烙画。大部分是手工制作,有些则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大禹花饰等。
八、传统技艺
禹城的传统技艺项目较多、分布广泛,初步调查有3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扒鸡制作工艺、回族八大碗、清真蜜食、老卢家泡子糕、房寺烧饼、条编、柳编、草编、苇编等。这些传统技艺涉及生活、生产工具、喜庆用品、玩具制造、饮食制作等多种门类,大部分为手工制作,工艺精巧、结构独特,体现了禹城人民的智慧和水平。
九、传统医药
禹城市的传统医药初步调查有15项,其中群众比较认可,有一定影响国的项目是杨氏整骨、郅氏正骨、王氏痔瘘治疗医术、南街烧烫伤治疗医术和偏方、良方等。今后,我市将聘请相关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再次考察和审核,确保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十、民俗
民俗主要分为生活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信仰习俗和民俗活动等。
节日习俗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除夕等,回族的节日包括开斋节、宰牲节、盖德尔夜、古尔邦节等。
此外,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服饰、饮食、住房、礼仪等方面;信仰习俗有伊期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婚丧习俗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些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对了解临禹城民众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汉槐冢为1800多年前东汉一王侯的墓葬。墓内呈“サ”字形,两门13室,拱券式和覆斗式相结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余件,其中12莲灯为稀有文物,现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存展。另有五铢钱22枚和银链一段等文物。因冢上有一株千年古汉槐而得名。
禹王亭博物馆位于禹城市区西北3公里处,占地136.5亩,于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该公园由一个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其结构新颖、紧凑、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
拾阶进入山门,有宽6米,两旁栽种着松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东侧矗立着一石碑,上面刻着重修禹王亭记碑文;甬道南端西侧,立有两块石碑,刻记着重修禹王公园捐款单位名称和捐款个人姓名。院落北部东西两侧,各建有11间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筑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占地300余平方米,西阔为5开间、重檐、歇山、九脊顶,总高度为16.7米,长25.4米,进深15米。
大殿正门上方、两檐之间设“禹王殿”鎏金匾额,门两侧立柱有楹联一幅,琉璃瓦顶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殿内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约6米,背后塑玉女手持风扇侍立两旁。大院落北门外系“具丘山”(南北长45米,东西宽50米,高8米)。据旧志记载:“大禹治水时曾筑此丘,以观察水势”。明、清时于土丘上建禹王亭。后年久失修毁之,土丘上建筑物荡然无存。土丘之上现长满杂草树丛。1974年山东省、德州市考古人员,曾来此考察,发现有灰土层,并拣到单孔石铲、蛋壳残片、石斧、陶弹丸、陶纺轮等古代文物。经山东省博物馆鉴定,这些文物为龙山文化遗物,具丘属“龙山文化遗址”。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投巨资修建禹王公园时,在紧临“具丘山”的东北侧,用土堆成高15米的大土丘,周围用水泥框架块稳固,在土丘南侧用条石修筑了64层台阶到达其顶部,在土丘顶部建筑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阁,曰为“禹王亭”。该亭由16根朱红立柱擎顶,木制顶壁四周,绘画着大禹治水的故事,整个“禹王亭”恢弘壮观。人们立于亭内,一可触景生情,缅怀禹王治水功绩。二可眺望禹城市容,目睹四周农村田园秀景。禹王亭东南侧,开挖有水面面积25亩的“禹王湖”,水深2米,清澈见底,四周垂柳点缀着湖景秀色。2000年
禹城人民公园地处禹市新老城区结合部,公园东临贯穿老城南北的主要交通干道——通衢路,南临文化街和洛北沿河绿色长廊,安居小区与公园南侧正门遥相对应,公园周围地势开阔、环境优雅,其位置优势得天独厚。公园总计占地17公顷,其中水面占55%,其性质为以水上游赏型的自然风景园林为主,并适当开发其它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公园。公园组景按照远眺近赏、主次有序、水陆两便的要求规划设计了24处景点,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公园正门采取了仿古牌坊样式,“人民公园”四个字由山东省省长王玉玺同志题写。园内总计种植各类苗木28000余株,搭配曲尺状的大型湖面,风光怡丽。园内还建设了儿童乐园,恢复了一步两眼井的历史遗迹等,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希望有用
Ⅲ 禹城古代人物
张起岩,字梦臣,元禹城(今山东省禹城县)人。博学有文,善篆隶书,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进士,历任侍御史、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容稍怠。入翰林院为承旨,主修辽、金、宋三史,充任总裁官。史修成,年65岁告老归,归后4年病卒,谥文穆,著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等。元泰定二年(1325年),聚仙宫即将建成时,即墨县尉栾克刚与张起岩旧有交情,遂派道士沈志和请张起岩撰写了《聚仙宫碑铭》,该文对太平宫、上清宫、太清宫、明霞洞的历史皆有所记,涉及的道教人物有刘若拙、李志明、刘志坚和沈志和等。《聚仙宫碑铭》辑存了崂山道教的许多史料,是研究崂山的珍贵资料。
http://ke..com/view/221637.htm
张起岩(1285—1354年),字梦臣,祖籍章丘,移家禹城,元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卒于惠宗至正十三年,在40年仕宦生涯中,他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对元朝中期政治贡献很大,他的史学、文学造诣极高,善篆隶书,有多种著作传世。
梁汝钰 清代医家。字元暇。山东禹城人。道光(1821-1850)年间太学生。专攻医学,博览历代名医著作,临证折衷于仲景《伤寒论》。于小儿痘疹颇有心得。编《痘疹辑要》三卷。
Ⅳ 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发生在山东的历史故事
徂徕山位于泰安城东侧,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省委于1938年1月领导徂徕山起义,这里成为山东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地方。
6月22日,采访团来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前,该碑1988年立,用573块泰山花岗岩石精砌而成。纪念碑正面镌刻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2个镏金大字;背面刻有当年参加徂徕山武装起义的老战士、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撰书的769字碑
文。仰望碑文,当年起义时英雄们的英勇壮举犹在眼前……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平津、绥远等地沦陷后,日本侵略军又沿津浦、平汉、平绥铁路入侵,华北危急!在这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广泛深入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号召:“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
10月3日,日军攻占德州,继而平原、禹城相继失陷,战火烧到山东境内。国民党各级官员和地方豪富纷纷携眷南逃,山东局势日益紧张。上旬,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再次讨论了如何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问题。为了取得经验,指导全省的抗日斗争,省委决定在泰安徂徕山直接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据岱岳区良庄镇文化站站长张纯岭介绍,当时选择徂徕山作为起义地点,是因为其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徂徕山位于泰安县东南端,它北靠泰山,南接蒙山山脉,东接莲花山,四周群山环抱,成为天然的屏障。占据徂徕山,可以控制西面津浦铁路和南、北面几条公路等交通命脉。另外,徂徕山地处山东的腹地,在此建立根据地,便于和全省其它根据地进行联系。
1938年1月1日,省委率领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及爱国志士约200人,集聚徂徕山大寺,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命洪涛为支队长,黎玉为政委。不久,莱芜、新泰、泗水、宁阳等地抗日武装在我党的领导下,纷纷携带长矛、大刀、火枪、土炮,会师于徂徕山光华寺,汇集成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装,举起了山东敌后武装抗日的大旗。
第四支队经过短期训练,立即投入战斗。1月中旬,起义部队在保安庄活捉了汉奸国民党新泰县长朱奎声等6人。1月26日,寺岭伏击,首战告捷,毙伤日军10人,击毁日军汽车1辆。2月18日,再战四槐树,炸毁日军汽车两辆,歼敌40余人,内有日军大佐一名。
抗日烽火在徂徕山越烧越旺,抗日民众在齐鲁大地英勇抵抗日军,振奋了山东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震惊了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
Ⅳ 山东省禹城市三中跳楼事灵异事件(封建迷信)
事事不顺,你应该问一下自己有没淫邪、不孝、杀生,这三个是最损福报的。如果怀疑自己沾惹了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可以多读观世音普门品。其实如果你没幻听、幻视、经常噩梦之类,都不会是这方面的问题。
Ⅵ 禹城历史上属于济南,还是属于德州
禹城明、清时属济南府,1950年起隶属德州专署。
五代十国时沿唐制;金时属济南府;金天会八年(1130年),分置齐河县;元代禹城县属曹州;明、清时属济南府。
民国元年(1912年),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
1950年,隶属德州专署;
1956年,改属聊城专署;
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
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复属德州专署管辖,至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县级),至今隶属关系未变更;
1993年9月,撤县设市;
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县级)。
(6)禹城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禹城市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径流、引黄干渠和地下水资源三部分,徒骇河、赵牛河、苇河等较大河流纵贯全市,境内当地径流量多,过境径流量丰富;潘庄引黄干渠穿越本市,境内长36公里;全市地下水可供利用水资源约1.596亿立方米;
禹城存留遗迹遗址较多,近年来,通过兴建修缮系列文化景点、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禹王亭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馆内具丘山遗址于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龙山文化古遗址,大禹公园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另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分别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州高新区)、禹西生态农业观光园。
Ⅶ 山东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急急急!!
重庆大复轰炸
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制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首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日本对重庆实施的空袭,是继德国在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对格尔尼卡(guernica)平民实施轰炸之后,历史上最先实行的战略轰炸。其目的是希望透过制造大量平民杀伤,以瓦解对方抵抗的士气。故此轰炸时不分前线及后方,亦不以军事目标为主要对象,反而多以为居民区、繁华的商业区等为目标。之后二次大战中德国对英国考文垂的空袭;英、美对德国的空袭,皆为同样的手法。日本轰炸重庆时首次大量使用燃烧弹,用以燃烧市区的房屋。到了二次大战的末期,美国亦以相同的手段对付日本,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燃烧轰炸。
Ⅷ 禹城的由来
禹城的由来: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祝柯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为祝专阿县。
唐玄宗属天宝元年(742年),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
金天会八年(1130年)分治齐河县。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复属德州专署管辖。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县级)。
从此之后就有了禹城市这个称谓,大禹治水的典故也让禹城更加出名。
(8)禹城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禹城,中国山东省德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省会济南的卫星城,属环渤海经济圈;境内皆平原,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光照充足。
近来,制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被誉为“中国功能糖城”。
在尧舜时期,洪水横流,泛滥天下。鲧受命治水,只堵不疏治水失利,被舜帝处死。便启用鲧之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禹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把水患排除,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大禹治水在禹城遗留下的许多遗迹,如禹息故城、禹迹亭、徒骇河、禹堤、具丘山等,则成了禹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Ⅸ 禹城古代叫什么啊
1、西周名曰“祝国”,城址现长清县东北30里济南西郊的古城村。
2、后郡称祝柯,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
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置县,改为祝柯县,县址依然。
4、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祝阿县,县址未搬迁。
5、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祝阿县改名禹城,县址依然。
6、唐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
7、唐乾元二年(759年)为阻安史叛军,决黄河以阻,禹城被淹没,城址搬至迁善村(卧牛镇)。/
8、五代十国时沿唐制。金时属济南府。
9、金天会八年(1130年),分置齐河县。元代禹城县属曹州。
10、明、清时属济南府。
11、民国元年(1912年),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
12、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了“禹城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泺北行政专署。
13、1950年,隶属德州专署。
14、1956年,改属聊城专署。
15、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
16、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复属德州专署管辖,至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县级),至今隶属关系未变更。
17、1993年9月,撤县设市。
18、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县级)。
禹城,山东省德州市下辖县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省会济南的卫星城,属环渤海经济圈;境内皆平原,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光照充足。2017年总人口53.9万人,辖9镇1乡2个街道。
Ⅹ 禹城的历史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追念先王之恩德,将黄帝后裔分封到祝(现禹城、齐河、长清一带),名曰“祝国”,城址现长清县东北30里济南西郊的古城村。
后郡称祝柯,春秋时诸侯“盟于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郡置县,改为祝柯县,县址依然。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称祝阿县,县址未搬迁。
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县址由古城村迁至阿阳城(现禹城火车站杨城子)。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祝阿县改名禹城,县址依然。
唐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为阻安史叛军,决黄河以阻,禹城被淹没,城址搬至迁善村(卧牛镇)。
五代十国时沿唐制。金时属济南府。
公元1130年(金天会八年),分置齐河县。元代禹城县属曹州。
明、清时属济南府。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
1913年属山东省德临道,次年改属东临道,1926年复属德临道,1928年起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
1946年成立了“禹城县政府”,隶属渤海区泺北行政专署。
1950年隶属德州专署。
1956年改属聊城专署。
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隶属于聊城专署。
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复属德州专署管辖,至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县级),至今隶属关系未变更。
1993年9月撤县设市。
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