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历史上有几大事件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⑵ 上海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上海,上海目前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古园林和文物古迹,如龙华塔、豫园、松江唐经幢等多处;上海还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在本地活动过的遗迹,如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等90多处。
公元1937年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⑶ 上海的历史典故
上海境内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元朝以前,上海为沿海的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宋代设有华亭县,元代始有上海县,明朝时已颇为繁荣。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全国经济、外贸中心,1930年代是远东最大的都会以及商业和金融中心。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制造业中心。借助1990年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保持了持续繁荣并快速发展,现致力于建设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和亚,洲第一大城市(不与东,京都市圈比较)。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中间,地处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最北部为处于长江入海口中的崇明岛。上海是移民城市,常住人口逾2300万,其中流动人口近40%。江南的吴越传统与移民带入的各地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先秦至元代,上海渐成为粮、盐产地。明代起,上海发展为重要的棉纺织基地。1843年开埠后,移民从各地涌入,上海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政,治环境迅速崛起,对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与工,商,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上海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与制,造,业基地。1990年起施行的浦,东,开,发,开,放,政,策使得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并于2005年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上海名称的由来,常见说法认为最早始于宋朝,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浦,原为吴语中小河的意思。江东地区命名河流有一个习惯,通常将靠近源头的支流谓之里或上,靠近下游河口地区的称为外或者下,吴淞江的南北岸的两条支流因而被命名为上海浦与下海浦。后由于酒业发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设置酒务以征收酒税,称为上海务,上海一词因而逐渐扩大影响。
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认为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因为“地居海之上洋”而得名;另一种则说“海外商舶在此登岸”而名为上海。
此外,上海的简称“沪”来源于古时当地人创造的一种名为“扈”的捕鱼工具,别称“申”则因相传上海西部地区曾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约7000年前,上海西部已形成陆地,东部地区则为近2000年陆续形成,早期有马家浜、嵩泽、良渚、马桥文化的踪迹。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和滨海一带即有渔民聚集。唐天宝十年,设立华亭县,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此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华亭县于上海浦(松江的一条支流)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格为府,并于翌年更名松江府,辖华亭县。至元二十九年,元政府析华亭县部分,设立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标志着上海有独立行政建制之始。至 明嘉靖三十二年,筑起上海城墙。至明代时,松江府大致相当于今日上海市全境(不包括宝山区、崇明县),经济已较为发达,时称“松江税赋甲天下”。清袭明制,上海县归属江南省松江府。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而海派的来源,有说法指于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海上画派之名渐广为人知。
魏晋时期,华亭人陆机、陆云曾为当时一代文豪。而自1919年后,由于租界独特的政治制度,吸引了众多名人,上海很快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基地,聚集了左联、新感觉派、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郁达夫、王造时、丁玲、张爱玲等名家也在上海从事创作,并产生了《子夜》等以上海为背景的著名作品。
⑷ 上海的历史大事件
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城市发展新路,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⑸ 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历史事件.
1、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屈辱地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
3、1845年11月,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具体规定了上海西人居留地的租地方法、范围、使用界定、市政管理原则等内容。这个章程的颁布,宣告英租界的辟设。而美、法两国也紧随英国之后相继辟设租界。租界的辟设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4、洋务运动期间: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5、1869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该厂发展迅速,至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6、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相继宣布独立。
7、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9、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最高最低纲领。
10、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11、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412反革命政变。
12、1932年在中国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
13、1937年淞沪会战抗战是抗战初期初期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应该全了~
⑹ 历史上发生在上海的事件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2.1843年英军驻扎上海,公布《上海租界章程》。
3.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陈玉成打垮江南大营,进攻上海,遭到洋枪队的打击。
4.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等地兴起,上海发昌机器厂。
6.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孔子改制考》,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7.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上海设立保国会总会。
8.1911年,南方革命军代表伍延芳,北京政府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和平谈判。
9.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10.1905年,孙中山在上海成立同盟会总章程规定的国内支部所在地。
1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最初的是《青年杂志》)。
12.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动到了上海。
13.1920年夏,中共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创办的。
1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15.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16.1925年,日英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五卅运动。
17.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18.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上海进行血腥屠杀。
19.1932年底,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宋庆龄等)。
20.1936年,瓦窑堡会议之后,爱国人士沈钧儒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21.1944年,在上海自来水厂工人,电车司机罢工长达一周。
22.1949年,在上海发生“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
满意请采纳。谢谢合作!
⑺ 初中历史中关于上海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元代复的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制使松江(上海)成为棉纺织中心。
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上海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
1984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
中共一大、二大在上海召开。
楼主,选我吧,我辛辛苦苦打得,依据我所学的初中历史知识。
⑻ 中国历史上在上海发生的事件
从光绪在位的1875年开始至建国后的1955年中国的历史事件:
公元1875年 ·8月,中国清廷以郭嵩焘为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为第一次正式派遣驻外使节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
1883年 12月,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 8月下旬,法舰突然袭击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清政府下诏对法国正式宣战。10月,刘铭传的清军击退进犯台北的法军。
1885年 3月,法舰进犯浙江镇海。刘永福黑旗军和越南人民配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十多个州县。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要地。6月,《中法新约》签订
1888年 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
1894年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占领汉城。7月,日军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的中国运输船和驻军,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左宝贵在平壤战役牺牲。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等牺牲。日军侵入辽东半岛
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覆灭。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徐骧领导的台湾义军和刘永福配合,抗击日军。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预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1899年 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900年 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
1906年 革命党在萍乡、醴陵、浏阳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领导镇南关起义,旋败。徐锡麟在安徽起义,失败被害。秋瑾准备在浙江响应,被捕慷慨就义。
1911年 4月,孙中山和黄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5月,保路运动爆发。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民国 (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 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6年 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总理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追求进步,勇敢地创造青春的中国和世界。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 夏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 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 1月-3月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7月 中共“二大”召开
1923年 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
6月 中共“三大”召开
1924年 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
1926年 3月 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
5月 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
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共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最后被蒋介石窃取了革命的成果。
1927年 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
1927年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
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2月11日 广州起义
1928年 4月 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0年 冬- 1931年秋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 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
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1月28日 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月 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 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11月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于福建(蔡,李)
1934年 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行千里的长征 。
1935年 1月 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召开
7月 “何梅协定”(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8月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月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
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年 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5月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0月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 7月7日 “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7月17日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8月13日 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8月 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9月-11月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忻口阻击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0月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12月 南京失守,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
1938年 春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胜利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 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 3月 汪伪政权建立于南京
5月 枣宜会战
8-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 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2年中共开始整风、大生产运动
1942年 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
1943年 治外法权被废除 、敌后根据地局部反攻
1944年 豫湘桂战役
1945年 4月 中共“七大”召开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9月9日 中国战区签字仪式
8月28日-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 1月 政协会议开幕
夏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947年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6月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 9月-1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 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渡江军令,解放军渡过长江作战
4月23日 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0月1日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五、 现代史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革命开始
镇压反革命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年底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
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5年 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
同年参加了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⑼ 关于上海的历史事件(需详细)
1928年的上海外滩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开辟为“通商”口岸。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外国列强纷纷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主要据点。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历史性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畸形发展起来的旧上海,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上海人民以强烈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使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
⑽ 发生在上海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占有重要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上海,上海目前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古园林和文物古迹,如龙华塔、豫园、松江唐经幢等多处;上海还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在本地活动过的遗迹,如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等90多处。
公元1937年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开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