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差异原因和史实
历史来: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自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⑵ 对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来说,有哪些史实是不会被相信的
宋代以前,中国人的贞操观念不是很强,妇女是否是二婚不会有人太在意,汉武帝的老妈王太后就是二婚嫁给汉景帝才生了武帝刘彻,汉武帝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就大张旗鼓的接回来,给了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⑶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 ...
平定叛乱(聚居新疆天山南路的回部起兵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统一了回天山南北,随即答派军驻守,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抗击外来侵略(17世纪中叶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俄军以沉重打击。随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长期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
册封(1713年康熙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设置管理机构(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务都由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转世程序。)
哪些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蒙古、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的统治。
⑷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所以小有发言权。对于历史来讲,事情发生的时代很重要,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生产关系了,在生产关系这一大范畴下要讲求君主的政策,是否开明,社会普遍生产力,对外开放程度,对外政策等,一般历史出题无非就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与生产力对应的使用工具,而另一部分题则是考察你对当时政策和国内国际环境的理解了解程度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买一本有大事年表的书,好好看几遍,你会发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状况会对某些事情造成必然影响,所谓有果必有因,一件事情就是下一件事情的起因之一,这是纵向的看一下,之后看每一个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横向的分析了,因为在大航海时代以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渐渐加强,所以基本上发生的事情就有因果联系,不是背景就是原因,所以多融会贯通几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大量的练习题虽然不推荐,但是对某些人很必要,题可以加深记忆的,只要你认为有必要就好;还有请不要对历史产生排斥感,这样会使你无法很好的融汇,到时效果会不好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问我,我会尽快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历史上取得好的成绩啊.
⑸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170万年前,我国最早人类。
2、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半坡人:黄河流域、粟、半地穴房屋
3、黄帝:“人文初祖”
炎黄联盟→“炎黄子孙”。
4、尧、舜、禹禅让。
(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巨变
1、禹建立夏—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西周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3、春秋五霸(典故)
4、战国七雄
5、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
6、商鞅变法(内容、影响)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书同文、车同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
5、汉初休养生息
6、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7、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8、前60年,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新疆正是归属中央政权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2、三国鼎立:曹丕(魏),刘备(蜀汉),孙权(吴)
3、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北民南迁和江南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逐渐赶上北方。
5、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2、唐太宗“贞观之治”
3、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鼎盛时期
4、开元盛世
5、唐朝的民族交往
大祚荣“渤海郡王”(东北)
骨力裴罗“怀仁可汗”(漠北) 边疆稳定
皮罗阁“云南王”
文成公主入藏远嫁松赞干布
6、唐朝的中外交往: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学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高度繁荣、全面辉煌
(六)经济中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夏、金的并立
2、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
3、两宋时,经济重心南移
4、“交子”“瓦肆”“夜市”的出现,两宋经济繁荣
5、元朝“行省”制度及民族大融合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郑和下西洋(目的、航程、影响)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
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
4、康熙组织雅克萨保卫战,攻取台湾、平三藩、征噶尔丹
5、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埋下近代中国落后的隐患
(八)科学技术
1、秦汉领先的科学技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
2、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唐宋科技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毕升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改变了战争方式
(九)思想文化
1、孔子和老子
孔子:春秋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思想
《诗经》、《春秋》、《论语》,
兴办私学,“有教无类”
老子:春秋思想家,创立了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
2、战国百家争鸣
儒、道、法、墨、兵家
3、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朝三大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和马致远
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4、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通史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的侵华史和掠夺史,又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复习时,应围绕“侵略与抗争”这一主题进行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和清朝政府的表现有何不同?
(二)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失败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4、新文化运动:初期是资产阶级思想大解放运动,后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及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2、“中共一大”的划时代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
4、南昌起义及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5、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长征及长征精神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
3、南京大屠杀
4、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5、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振兴的转折点)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及内战开始
2、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3、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4、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统治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1、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和周学熙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3、近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华民族摆脱外国奴役,走向独立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振兴史和发展史
在复习过程中,应把握这一主题
(一)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1)继续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
(2)抗美援朝
(3)土地改革
(4)恢复国民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的实施
2、一届全国人大及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3、三大改造社会及主义制度的建立
4、建国初期十年经济成就
5、“文化大革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
4、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4、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及意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及“二炮”部队的建立
2、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
4、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5、中美建交及新中国外交成就
(六)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钱学森、邓稼先)1960年,导弹。1964你,原子弹。1970年,人造卫星。
2、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3、“863”计划的实施
4、“科教兴国”战略
5、我国教育、文体事业的主要成就
(七)社会生活
1、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2、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的变化
3、医保、社保制度的建立
五、考点知识整合(考题范例)
(一)以主题为核心的范例—“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人民的斗争会风起云涌。”
——康有为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后来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最大作用是什么?(3分)
运动:洋务运动
作用: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材料二中康有为等人后来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
目的:主张学习西方,实行政治变革。
结果:失败
(3)材料三中孙中山后来领导了什么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最大成果是什么?(3分)
运动:辛亥革命
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二)以问题为核心的范例—“外交问题”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2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那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3分)
1901年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
因为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
(3)图三中乔冠华为什么会开怀大笑?(2分)
因为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在于中国政府对该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方针?(2分)
“一国两制”
(5)看了四幅照片,谈谈你的感受?(3分)
旧中国衰弱,国际地位低,导致外交失败;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三)以同类知识点组合范例—“历史典故”
请将下列历史人物和相关典故用线段连接起来(10分)
齐桓公 退避三舍
晋文公 尊王攘夷
项羽 卧薪尝胆
赵括 破釜沉舟
越王勾践 纸上谈兵
⑹ 对于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来说,有哪些史实不会被相信
1.吕后的死因是得了狂犬病而死。
2.周昌向刘邦汇报的时候,刚好刘邦与戚夫人在一起,周昌转身就跑,刘邦就追上了,直接骑在了周昌的脖子之上,然后就问周昌: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说:你是像夏桀,商纣王那样的皇帝。刘邦听后,哈哈大笑。
11.诸葛亮的外号叫卧龙,庞统的外号叫凤雏,司马徽的外号叫水镜先生,这些都是真的,他们都是庞统的叔叔庞德公给取的。
12.汉文帝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很厉害的舅舅,而齐王刘襄之所以不能当皇帝,因为他有一个很厉害的舅舅驷钧。
⑺ 有关于历史的知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护的设置:(七上P7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八、丝绸之路:(七上P78)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九、造纸术:(七上P81)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七上P88)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例: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1) 这是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司马迁;《史记》。
2) 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西汉。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二、赤壁之战:(七上P95-96)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材料二: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战。
2)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上P98)
(这是台湾与内地的最早记录。)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权: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五、数学成就:(七上P110)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1000年。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⑻ 历史知识..!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前提下,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刚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发展,成内为世界工厂容,而当时中国处于清朝腐败封建统治下,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生产力落后,以致在1840年时,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腐朽的大门,开始了鸦片战争,并以中国惨败签下南京条约告终。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取代腐烂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社会是当时的历史发展方向
⑼ 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史实说明以上所说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地介绍一下产生了那些影响
不知道楼主年龄多大了???对历史认识多少??
所谓的清朝便是野蛮人对文明人的统治,回落后对先答进的统治。
满清压抑汉人的思想,奴役汉人的灵魂,断绝汉人的文化,使劲一切手段让汉人同化成为满人,做到‘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不知道有句话你听过没有?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⑽ 什么是历史史实
真实的历史就是自己。 历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里埋藏着我们的想象和希望,生长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成为历史剧创作的宝藏。戏剧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通常情况下,历史学家会对此感到不快,这似乎也是“自古而然”的。新编历史剧的流行,更使历史学家的愤怒到了“于今为烈”的地步。最早的“新编历史剧”《戏说乾隆》令国人耳目一新,历史学家颇有雅量;《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随后登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以纪昀(晓岚)为主人公的两大部“历史剧”(《风流才子纪晓岚》和《铁齿铜牙纪晓岚》),改写了历史上主管《四库全书》编纂工作的赫赫有名的学者形象,导致了某些历史学家的切齿之恨。
随之而来的,是对历史剧的严厉指责和苛刻要求,甚至大有必欲除之而后快之势。对历史剧的指责包括:胡编乱造,随意臆造,迎合低级趣味,背离历史的真实,模糊历史的真相……对历史剧的要求包括:不仅要注重艺术真实,还要注重历史真实,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以便“艺术地再现历史”……只有“忠于历史”,“回归历史”,认可“基本史实”,注重历史的发展趋向,与历史保持一致,才是历史剧脱离苦海的惟一出路。
我们应该承认,历史剧的确存在着“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杀岳飞”、“宋版《康熙字典》”、“我孝庄皇太后”之类的细节失真(即硬伤)。但是说到“背离历史的真实”和“模糊历史的真相”,说到“忠于历史”和“回归历史”,我们则不得不问: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历史的真相?我们是如何获知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真相的?历史本身是否包含着艺术性,即包含着修辞性和文学性(形象性、想象性、虚假性)?如何理解这种修辞性和艺术性?一句话,历史是真实的吗?
在谈及历史与历史剧的关系时,我们一方面承认它们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把历史与历史剧严格区分开来。我们认为历史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历史剧属于艺术创作的领域;认为历史体现的是历史真实,历史剧体现的是艺术真实;因此历史是客观存在,历史剧是艺术想象的产物。其实这种区分是靠不住的。何以知之?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区分两种不同的“历史”:一种是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的历史(the historic),一种是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之记载的历史(the historical);前者才是客观的,后者则是被主观化了的。在英文中,“the historic”(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的历史)与“the historical”(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之记载的历史),两者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明确的。前者指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后者是对前者的记载或“反映”。比如说到“古建筑”时必须使用“a historic building”,而非“a historical building”;说到“历史剧”时必须使用“a historical play”,而非“a historic play——”“a historic play”这种说法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
作为朴素的唯实论者,我们相信,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的历史(the historic)与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之记载的历史(the historical)之间的关系是“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的关系。这是不错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我们是通过“反映者”来认识“被反映者”的,我们也只有通过“反映者”才能认识到“被反映者”,这无异于以“反映者”征服“被反映者”。离开了“反映者”,我们就无从认识、理解和把握“被反映者”。我们触及的只是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之记载的历史(the historical),而无从触及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的历史(the historic)。即使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建筑”(historic building),也几经风雨,几经粉饰,与原物大异其趣,不再是纯粹的古建筑了。虽然“今月曾经照古人”,毕竟今天的月亮不再是古代的月亮。月亮尚且如何,何况建筑物呢?
我们不妨把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的历史(the historic)称作历史(history),把作为客观人物或事件之记载的历史(the historical)称为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以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在此我们要讨论的是:历史编纂与历史剧是否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历史编纂是否只具有客观性而不具有艺术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历史编纂究竟包括多少种类型?据我们所知,历史编纂至少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证性的历史编纂,它注重数据,强调实证,倾心于语言的明晰性、意义的明确性、逻辑的一致性,以“科学”自诩;一种是叙事意义的历史编纂,即所谓的叙事性的历史编纂(narrative historiography),与“科学”的僭妄相比,修辞性和文学性乃其本源之所在,它也坦然地承认这一点,并得意于这一点"实证性的历史编纂是分析性而非描述性的,它关心的是环境而不是人,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因果性,关注“长时段”(longue re)的转换和巨大社会结构的变迁;叙事性的历史编纂是描述性而非分析性的,它注意的是人而不是环境,关心的是人的情感和命运。西方的历史编纂传统一直是叙事性的,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实证主义的勃兴,史学的科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把历史编纂转化为一门严密的科学,甚至要以“总体史”代替“事件史”,以便探寻历史深层结构的变迁。此后,历史著作开始充斥大量的图表!公式。即使如此,它还是难以掩盖其修辞性和文学性之踪迹。
在这方面,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所述甚为详尽精辟。海登•怀特认为,即便是实证性的历史编纂,也无法掩盖其修辞性和文学性,尽管千余年以来它一直都在极力摆脱自己与修辞性和文学性的干系。别的且不说,它是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书面话语,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决定其特性——具有修辞性和文学性。
修辞性和文学性的核心在于隐喻(metaphor)。隐喻是一种想象性的理解方式,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把握此类事物的文化行为。历史话语体现的并非逻辑性关系,而是隐喻性关系。历史编纂包含了艺术性的成分,因此不能忽视历史话语的隐喻之维。“一组事件转换成一个系列,系列又转换成序列,序列转换成编年史,编年史转换成叙事作品,我认为,这些行为更有益于理解成比喻性的,而非逻辑-演绎性的。此外,我把事件构成的故事和可能用来解释这些事件的任何形式论证之间的关系,当作是由逻辑-演绎和比喻——修辞的要素构成的组合。这样,一方面是历史话语和科学话语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历史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类同……”[i]
尽管修辞性和文学性会造成信息失真,甚至引发逻辑矛盾,但它会使过去/产生意义0,否则历史就会变得不可理喻。总是有人认为历史是对往昔事件所做的完全真实的记载,所谓“史笔如铁”是也,其实并非如此。首先,对于往昔事件的记载常常伴随着必不可少的解释(包括事件的起因、过程与结果),夹杂着编纂者自己的想象,而意义也源于此,这种解释或这种意义就是修辞性和文学性的。
意义的另一个来源是语言,因为只有借助于语言符号,才能赋予过去的事物以意义"语言以想象和概念将描述的对象固定下来,想象的方式和概念的数量又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描述的对象被固定的途径可谓多矣。语言本身并没有提供一个标准,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用法,什么是“不正确”的用法。传统的历史编纂大师深谙此道,并能灵活地掌控之。
至于叙事性的历史编纂,其修辞性和文学性更是自不待言。西方叙事性的历史编纂,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代表作《历史》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战争编年史。相传他在奥林匹亚朗诵他的著作时,把当时青春年少的修昔底德感动得泪水涟涟。近年来这种历史编纂传统得以复兴,实乃学界之幸。
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门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就极力肯定叙事性的历史编纂。他的历史著作以叙事为主导,当然也包含少量的理论分析。在他看来,叙事借助其故事和细节,能够发挥阐释之功能,而理论概括是无法穷尽历史现象的具体性的。人们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而不是枯燥的理论来把握历史踪迹的,理论充其量也只是辅助性的。我们不难发现,叙事性的历史编纂与历史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因为叙事性的历史编纂也需要借助于想象把零散的事件连缀成完整的故事。在那里,事实与幻想、史实与虚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魏斐德的《伟大的事业:中国17世纪满人对帝国秩序的重建》(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就是照此原则写成的,读来引人入胜"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和孔飞力(Philip A. Kuhn)的大量历史著作包括已经译成中文的《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史景迁)、《王氏之死: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的命运》(史景迁)、《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以及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都是这样写成的,读起来同样魅力无穷。我们完全可以说,其实这种叙事性的历史编纂,我们也是“古已有之”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对于各色人等、各种事件的精彩记录,源于其生花之笔,读来令人赏心悦目,而忘乎其历史精确性。比如司马迁在叙述“鸿门宴”时,写到樊哙闯入,“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有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垓下之围时,说项羽只剩下二十八骑,发出了“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感慨。虽然被数千汉骑围困,项羽毫不屈服,“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但稍后不久,项羽又对乌江亭长说过“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也就是说,项羽最后的二十八骑也已被汉军歼灭。既然如此,“非战之罪”、“吾为公取彼一将”之语,是如何记录下来,又是如何历经两百年后传到司马迁那里的?
即使在自称最为严密的社会科学中,虚构也是无所不在的。虚构是一种想象性构造,是一种“仿佛”式的描述,“或然性”(或者干脆“莫须有”)是它最大的特点。海登•怀特提到了边沁的“虚构观” (conception of fiction),提到了欧文•巴菲尔德(Owen Barfield)的论文《诗歌措辞与法律虚拟》(Poetic Diction and Legal Fiction),以便告诉我们,即使在严密的法律话语中也是允许虚构的:所谓“法律虚拟”,指在法律事务上为权宜计在无真实依据情况下所做的假定,这个假定被认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法人”就是一种虚构,因为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海登•怀特的理论表明,无论是实证性的历史编纂,还是叙事性的历史编纂,都离不开修辞性和文学性,都包含着想象性和虚构性的成分。对于历史编纂而言,无论是修辞性还是文学性,是想象性和还是虚假性,都具有积极和正面的意义。可以说,没有修辞性和文学性,没有想象和虚构性,就没有往昔的人物与事件,更无法理解之。既然如此,认为“历史真实”是客观的,就是没有根据的。历史编纂,无法遮蔽自己的艺术性。所谓“历史真实”的盖头,应该掀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