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博古通今,有什么历史学习资源
其他不说,你先把上下五千年,和世界历史读通了。然后再有专业的中国史有史专记,三国志等,世界史有欧洲中属古史,近代史,埃及历史,阿拉伯历史,印度历史等等。你需要慢慢积累,还要看电视讲坛。没个二十年积累,别出来说你博古通今。
⑵ 历史学习资源网站
我这里有老师授课实录和相关试题
⑶ 什么是历史教学资源
历史: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资源:可利用的自然物质。
三者联系起来,你就懂啦~
⑷ 历史教学资源包含哪些资源
文字材料、视频音像、实物
⑸ 自主学习资源-历史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两大特征。新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做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为此,我们提出在历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所谓教学模式,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来制定的教学基本策略及其实施步骤的样式,是指导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范型,其实是思考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它是用一组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乔依斯和韦尔的经典教学研究,把教学结构(教学活动的阶段顺序)、社会系统(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以及相互关系)、反应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辅助系统(教学模式的辅助条件),作为教学模式的四大变量,或者称支撑模式的支柱。 下面我们谈谈与自主学习模式有关的几个策略。 问题导引的策略。教师把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这样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到备问题上来。 为认知而活动的策略。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是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如查阅有关背景材料、比较分析、紧张思考等,都是自主学习中常见的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教师讲授为辅的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心讲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接纳所有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认知策略陷于困境时,教师就必须给以讲解点拨。但教师的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只是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学习信息及时反馈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 上述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就构成了该模式的教学结构序列。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节教学为例:导入新课后,揭示教学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哪些危机?(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说明其原因。问题的设计统揽全节内容,既有对重要基础知识的概括,又有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难易适当,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组织小组讨论,这是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的重要策略。这一阶段,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和在阅读中发现的新问题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如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何处?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影响?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纠错改误,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攻关的精神。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质疑、释疑阶段是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阅读阶段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对小组代表提出的质疑,教师可让其他小组的代表解答、补充,在全班学生的讨论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仍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课为例,有学生提问: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对这一质疑,我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国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及民主传统),以及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等方面进行讨论。经过共同努力,使问题得到圆满解答。 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至于检测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即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应是:揭示教学目标、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同伴合作——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板块。 自主学习为主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应认同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并内化为较为规范程序化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破除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会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我们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上,换言之,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状态。 其次,要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备加关心,适时加以启发点拨,而不能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这也是这一模式反应原则的内涵所在。 再次,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学生提出问题,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历史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掌握历史知识结构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知识结构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线索,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史学科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结构教学,展示教材结构,勾勒教材线索,揭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也是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归宿。
⑹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资源一个是文献史料,一个是什么
野史笔记 什么的也是相当有参考价值的
⑺ 历史学(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走向)的就业前景如何 岗位有哪些
你好,关与历史学的就业前景网上的评价大都比较极端也不够权威。就业,关键还是专在于个人。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热爱你的专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勇于拼搏,你也能在自己所选择的专业里做出一番成就。
关于岗位方面主要有以下这些:
1、研究所
2、博物馆
3、档案馆与公司档案工作
4、图书馆
5、公务员
6、导游(需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7、出版社杂志编辑
8、教师(常需考取教师资格证)
⑻ 求中国古代历史资源
1《史记》《汉书·西域传》对张骞西域的描写,是汉代西域的历史地理原貌。
2中国历代史书关于对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等)的记载。有不少关于塞北的记载。
⑼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理论著作有哪些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这种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显然不能适应历史教育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历史课程,把握课程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方式,以实现课程目标和贯彻教改精神。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新的课程资源的出现,带来全新的学习和教学取向,它要求我们能跳出将课程资源限制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课程资源物化狭隘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现代历史教师的教育能力不仅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组织能力,教材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监控与评价能力等;还应具备: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以及相应的素质。这需要我们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角色的更新,特别要注重提升三种能力。
1、遴选、鉴别的能力。现代历史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历史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历史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如:在上《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时。关于“服饰”“餐饮”“建筑”“习俗”等内容,除了课本提供的图片资源和概括的文字讲述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影视题材、上辈讲述、生活观察等接触到相关课程资源。在这种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应该是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时的首选内容。而在上《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等资源相对贫困的章节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上《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等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章节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历史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变通的能力。如何把“原始”的、散见的历史课程资源化为历史课程的有机部分,这是历史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把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如:前面讲到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可以把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等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在“服饰”一目中,让学生通过教材处理,联系个人实际,结合家庭生活变迁,再和媒体(影视、网络)资源相联系。使学生通过感受历史服装的变迁,和短期的服饰变化,了解一定时期的服饰和装束是受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同时还受审美观点、意识形态、民族传统等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领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激发其爱国情怀和热情。这样教育就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目的性,把传统的科学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中的专家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赢得观众的喜欢,取得较强的收视率,我们在上文化史专题时就可以借鉴和运用。如在上《百家争鸣》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一些语言阐述,来介绍孔子的人生观、治国理念以及现实意义。把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历史教育的新生长点。
3、协调、沟通的能力。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学生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现代转换与超越,同时也是历史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科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历史学科走进其它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它学科教师以及科研单位等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会以及其它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此外在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时要重视找准角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也就是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
如:在专题三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是什么促使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当时社会的可行性有多少?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遭遇“其兴勃也,其亡忽也”的命运?比较陈胜、吴广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协作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会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自然而然地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人文素养。
从课题角度看: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对研究学习的提倡和重视,在“必修一”中有许多章节后附有“学习与探究”,“必修二”和“必修三”都专门安排了三个“学习与探究”题材。因为课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因此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应注重课题这个形式,对于课题的选材我们可以:1以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历史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3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从情境角度看: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情境的创设和再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选择不同的形式,可以到自然,也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历史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历史学习的课程资源。
如:在介绍《早期的国家》这节内容时,我选择带学生到“下汤遗址”,在考察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他们对远古的历史有一个由笼统到清晰的过程,更感受仙居历史文明的悠久和璀璨,爱乡爱国的情怀就会油然而生;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带学生到农村去,让他们去观察建筑的变迁和家庭配置的变化,这样不仅使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变迁”有清晰认识,更能领会历史的含义,同时能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正确性。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由生活到课堂,由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仅实现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识增长和理论的升华。
前面我们介绍到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要了解各类课程资源的特点,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理会和利用好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历史课程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宽广的选择空间,深刻的人文内涵,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的科学素养,自主的探究活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历史学习的途径,拓展历史学习的时空,使其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体现在:如在“导语”、“学习建议”“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中加强对课外历史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又如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史学争议”中注意将课内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整合,跨度、综合性和弹性加大,并纳入了探究式学习的运用,如在历史新教材的附录“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网站推荐”中提供了10个网站,这对克服“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的局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样不仅提供历史课外学习资源,并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铺路架桥。
2.充分应用图书馆、社区、历史遗存等资源。图书馆和社区中涉及历史课程资源的主要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社区资源,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而历史遗存(如“下汤遗址”)的利用,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生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释放出自己的个性,不时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师生之间才能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同发展。
4.发挥好网络历史课程资源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广和运用,网络不断深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它以信息量广、资源新而深受大家的青睐,也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互动、再生、共享提供了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历史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历史资料;可以通过历史教学软件,模拟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万年前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可以制作网页,把学生研究性成果(小论文)等放在网页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拓宽历史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的民间宗教研究重新政治化,为意识形态的目的,主持机构欲将其收纳为国家主义学说的附庸,学科的独立性渐渐消失。这一时期的“民间宗教”学者,艰难地延续自己学派的治学方法。因为学科整体上的空间开拓受到限制,他们就集中在历史、文学学科内,按既定的题目,用考据、整理和一般叙述的方法做研究,完成了一批专著,形成目前的“民间宗教”学科格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激发了学者独立思考的本性,恢复了中外学术交流的环境,给当下和未来的“民间宗教”研究打开了一些可能空间。回顾二百年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历程,我们看到“民间宗教”这一学科,是由许多不同领域的前辈合力开拓的。当它们成为一个统一学科以后,超越既定的立场,寻找共通的方法,就成为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中外不同学科学者之间交流的交流殊关重要。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将近五十年来港台和西方学者在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方面的成果加以介绍,事实上交流已经展开。海外学者来大陆作田野和文献研究,国内学者去国外访问留学,“汉学”著作的翻译,一系列新课题的发现,这些都预示着在若干年内,国内的“民间宗教”研究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原文出自《历史教学问题》 2008年5期
《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联手打造,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从2012卷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基础教育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前教育等分卷。本书的编写汇聚了各学科大批高校学者、学术科研机构专家、各级教研员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对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在该年度的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