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顺德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据考古发现,距今2000多年前,越族先民已在顺德境内居住活动。
唐代
圩市出现(龙山大冈圩)。黄巢起义军南下广州,曾屯兵今容桂、黄连、北水、马齐等地,“军中为市,以角声相号召。”
宋代
大规模围垦筑堤,塞堑为塘,叠土成基,兴起基塘农业。文教渐兴,喜涌(今伦教熹涌)人张镇孙中状元。至清末废科举为止,全县共出过文武四状元,3l8名文进士,1名武进士;诗社、文社、画会绵延不绝,涌现了一批驰誉南北的文化艺术名人和大量有影响的艺文著述及书画佳作。
明代
专业性商品农业出现。中叶以前,荔枝、龙眼“流俎天下”。中叶以后,蚕桑业崛起。正统十四年(1449),冲鹤堡农民黄萧养率众起义,建立大东国。次年失败。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划出南海县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三十七堡及新会县白藤堡,设顺德县。
清代
顺治四年(1647年),县人陈邦彦举兵抗清,史称“岭南后三忠”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首家机器缫丝厂开办。此后,随着机器缫丝工业勃兴,全县掀起“彝田筑塘,废稻树桑”高潮。
民国时期
20年代,顺德蚕丝业进入鼎盛期,顺德被誉为“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30年代以后,受世界经济大萧条和日军侵华接连冲击,盛极一时的顺德经济终告崩溃。20年代,中共顺德党组织建立,工农运动蓬勃开展。1938年,日军入侵顺德,顺德人民奋起抵抗。迄至1945年,全境饱受蹂躏,战前常住人口85万,战后仅剩37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
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
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县委、县政府及时把握机遇,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顺德成为驰名国中外的“家电之都”、“家具王国”,全国十大乡镇企业顺德有其五。在短短十多年间,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跨越。
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后,隶属佛山市。
1992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为综合改革试验县(市),随后几年,成功开展行政体制、企业产权制度、农村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制体制框架,奠定了顺德今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1992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准顺德撤县设市,顺德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1999年7月27日,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赋予顺德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经济社会事务方面直接对省负责,更高、更大的管理权限再一次为顺德腾飞增添了助燃剂。
1999年7月27日,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
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撤销顺德市,设立佛山市顺德区。
2003年1月8日,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的市辖区。
2006年,顺德GDP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GDP率先实现1000亿元的县域经济体,其基础“顺德制造”成为中国产业集群、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的典范和代表。
2009年8月17日 ,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0年4月,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
2011年2月11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为广东省首个省直管县试点,由此拉开广东“省直管县”改革序幕。
B. 顺德近代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件
宣统三年(1911年)
正月,县立中学堂开办。
三月二十九日,在同盟会员朱执信等策动下,顺德内、南海千余容名民军集结乐从圩,取道澜石进攻佛山,策应广州起义。
九月二十日,民军占领县城。二十九日,举行顺德独立庆祝大会。
宣统二年(1910年)
十二月一日,《顺德新报》(旬刊)创刊。
是年,同盟会人在本县组建外围组织“振兴中社”,发展会员近3000人。
C. 顺德区的历史沿革
顺德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越族先民活动痕迹,属于百越的地方。后来秦朝统一岭南,设置南海郡。
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
自隋朝,被编入南海县。
唐代的顺德开始出现市集。顺德古称咸宁县。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岩政权割据岭南时,乾亨元年(917)改广州为兴王府,并仿唐代首都长安建置,分新会县为咸宁、常康(在兴王府附郭)(即民国南海县)二县及永丰、重合二场,以拱卫都城。咸宁县治所在今佛山市顺德区北窖镇简岸路村。
宋开宝四年(971),潘美平南汉;五年,并咸宁、常康二县与永丰、重合二场及番禺、四会为南海县。广东咸宁县仅仅存在了56年。到了宋朝就已有人定居,譬如区内的碧江村就是当时建立,并以造纸和腌笋闻名。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黄萧养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为加强统治,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朝廷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置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县治太艮堡,并改名大良。明、清两代由广州府管辖。
民国时,全县分为十区。1914年6月,后属粤海道管理。1920年,废道后直属省。
194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容奇)良(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
1970年,佛山专区决定由顺德县负责围垦位于珠海县的大横琴与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隶属佛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设县级市,4月30日,顺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9年7月27日,在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
2003年1月8日,顺德并入佛山,撤县级市设佛山市顺德区。2004年1月28日,顺德固网电话号码升位,原有的区码0765被取消,换成与佛山一样的0757,并在所有固网电话号码之前加上2字,成为8位的电话号码。
2009年8月17日 ,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继续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区目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0年4月,经广东省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
2011年2月11日下午,广东省编办正式通报,广东省近日正式发文确定佛山顺德为广东省首个省直管县试点,由此拉开广东“省直管县”改革序幕。广东确定顺德区为“省直管县”试点后,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管理许可权和行政执法许可权,并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佛山市和顺德区统一按照广东省的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分别报省汇总;佛山市、顺德区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财政支出责任;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财政直接核定并补助到顺德区;国家、省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对顺德区实行单列划拨,顺德区可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补助,由省财政直接下达顺德区。
D. 顺德的来历是什么
550年前,伦教冲鹤堡人黄萧养率众起义,遭到明王朝严厉镇压后,设置了顺德县。
在此后的500多年间,顺德历史跌经变迁,历经坎坷。时而台风拔木,老虎伤人,冰雹如斗、江河决堤;时而海盗入侵、土匪为患,战火四起,刀兵不绝。然而,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顺德人民却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重压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了一曲曲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赞歌。
建县之初,县人就因地制宜,开挖桑基鱼塘,创造出立体农业;二十世纪初,又抓住世界市场原料紧缺的短促时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成为“南国丝都,广东银行”。此外,历代顺德人设学兴教之风源源不绝,薪火相传,人文鼎盛。生活于水乡沃土的顺德人还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追随革命抗敌御侮的过程中英雄辈出,可歌可泣。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人才真正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自己延续了500多年的理想与梦想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这片先人们世世代代流血流汗的土地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骄人的成就。
适逢建市10周年,又是一个回眸与前瞻交相辉映的时刻,本报特推出“寻访顺德百年故事”系列报道,与读者一同回顾顺德建制550年来走过的沧桑历程,以史为鉴,把握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农民起义 顺德建制
顺德是什么时候建制的?顺德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可能不少人都不知道。在即将迎来顺德建市十周年之际,我们不妨翻开尘封的历史,来探寻一下顺德的来历。
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现今地域秦代属南海郡番禺县地,隋代起改属南海县辖。明英宗正统年间黄萧养起义失败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起义策源地的管治,于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元1452年5月16日),把南海县的东涌、马宁、西淋、鼎新四都三十七堡及新会县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设置县,命名“顺德,取意“顺天威德”。此后迄至清末,均归广州府管辖。
所以,顺德建制至今已是550周年了。顺德建制,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就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冲鹤堡农民黄萧养率农民起义,并由此产生了顺德县。
多灾多难的100年
刚置县的一百年间,顺德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刮台风,下大雨,闹蝗灾,落冰雹,闹饥荒,还发生了多次地震,多个地方还出现老虎伤人。从1452年到1552年的百年间,台风有8次,大雨和洪水有12次,大饥荒有10次。
但当时的顺德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不屈地与自然抗争。顺德立县后,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民把低洼地挖成水塘养鱼,用挖出的泥土筑成塘基,利用塘基种植果树,逐步形成了果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结构,为以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同时,一些农民乘船漂流出海,开始了顺德人侨居异国的历史。明景泰元年(1450年),黄萧养起义失败后,朝廷严缉(钦犯),县民大批外逃,水藤乡一队农民乘船漂流辗转抵达印度,繁衍至今。
一段神奇的故事
为了了解这段历史,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勒流镇冲鹤村。提起黄萧养,冲鹤村村主任卢先生说,村里有十来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他说,在博罗当兵时,他还专门到广州五层楼(广州市博物馆)去看过黄萧养的画像和文字介绍。冲鹤的地名又是怎样来的呢?四川乐山卧佛的发现者、冲鹤人潘鸿忠曾经对此进行了考究,他说,冲鹤原来应该为“涌鹤”,意为河涌密布的湿地经常可以看到鹤,后来,当地有文化的人多起来,觉得“涌鹤”土了点,不雅气,于是改名为“冲鹤”,取意为“冲天白鹤”。
为了寻找黄萧养的故事,记者又找到了村里最老的人之一——潘沃时。潘老先生出生于1910年,今年九十多岁,他年纪虽大,但他是村里一个有名的文化人,他早年毕业于广州大学,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潘沃时告诉记者,有关黄萧养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很流行。
黄萧养是一个佃农,家庭十分贫穷,从小就在冲鹤旁边的飞鹅山放牛。一天,他在放牛时遇到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告诉他这里有一块风水宝地,若把祖坟迁到这块宝地上一定能发达,这块风水宝地就在飞鹅山的龙口位置。风水先生对黄萧养说,我去后面龙尾位置跳一跳,你帮我看一下,哪里动就是龙口。于是风水先生前往龙尾的位置跳了几跳。然后回头问黄萧养动的位置在哪里,黄萧养虽然已经知道了动的位置,但他却回答风水先生没看到有动的地方。风水先生相信了这个放牛娃的话,失望而去。黄萧养回去立即把母亲的坟墓迁到了那个会动的位置。果然,以后的黄萧养做了上“皇帝”。
这个民间传说虽然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但它至少反映了黄萧养自小聪明过人,颇有心计。
一个传奇的人物
黄萧养究意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顺德县志》也有记载。他出生年不详,死于1450年,原名懋松。明永乐年间生于南海冲鹤堡一个佃农家庭。一目红赤,相貌奇特,性格果敢。幼年时,连年灾欠,父亲黄大纲无力偿还债务,把他抵押给地主当小工,后被游方道士萧大悟收养,教他学医习武,自此改为“萧养”。
正统十四年(1449年),他集结了1万多人,造好150艘战船,在横江二龙山(今勒流龙眼村)祭旗誓师,宣布起义。起义军轻取桂洲和逢简,然后攻占大良,进攻佛山、广州。在取得数次大捷后,黄萧养自立为“顺民天王”,改元东阳,建都大良,以广州城南的五羊驿为行宫,册封文武百官,四方前来投奔的人马源源不绝,发展到了十多万人,新会、东莞、香山等地的起义农民也接受他的册封。
景泰六年(1450)年四月,朝廷派出装备精良的官兵南下镇压。经过数天激战,在混战中,黄萧养中箭落水被擒,旋因伤重而去世。
是年,乡绅罗忠、罗显庸、罗显韶等90人上书巡抚,谓南海东涌、马宁、西淋三都离县治远而濒海,宜另立一县以管治。朝廷遂置顺德县,以大良为县城。
E. 顺德顺峰山历史故事
顺德“新十景”之一。位于佛山市顺德新城区西北部太平山麓。碧桂路转南国东路可直达。距离区行政中心约3公里。是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景区。公园自1999 年开始兴建,2004年国庆始向社会开放。
公园占地面积8209亩,包括太平山、神步山、桂畔湖、青云湖等区域。公园的建设突出以“山色水韵”为主题,充分考虑了顺峰山真山真水的特点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巧妙利用自然空间布局以及旧寨塔、青云塔等历史古迹,依据山势地貌形成了“青山、碧水、一寺、两湖、两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格局。以两湖(青云湖区、桂畔湖区)、两塔(青云塔、旧寨塔)为主要旅游轴线,巧设独特景点,构成“桂海芳丛”、“汀芷园”、“步云迳”、“雅正园”等景区共24 个。
顺峰山是佛山市顺德区“青、碧、 蓝”建设重点工程和城市改貌工作的主要配套工程,顺峰山公园建设将成为《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基本 实现现代化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为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化花园式河港城市的距世纪标志。
F. 求顺德的历史文化事件,要求详细
顺德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越族先民活动痕迹,属于百越的地方。后来秦朝统一岭南,设置南海郡。
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
自隋朝,被编入南海县。
唐代的顺德开始出现市集。顺德古称咸宁县。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岩政权割据岭南时,乾亨元年(917)改广州为兴王府,并仿唐代首都长安建置,分新会县为咸宁、常康(在兴王府附郭)(即民国南海县)二县及永丰、重合二场,以拱卫都城。咸宁县治所在今佛山市顺德区北窖镇简岸路村。
宋开宝四年(971),潘美平南汉;五年,并咸宁、常康二县与永丰、重合二场及番禺、四会为南海县。广东咸宁县仅仅存在了56年。到了宋朝就已有人定居,譬如区内的碧江村就是当时建立,并以造纸和腌笋闻名。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黄萧养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为加强统治,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朝廷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置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县治太艮堡,并改名大良。明、清两代由广州府管辖。
民国时,全县分为十区。1914年6月,后属粤海道管理。1920年,废道后直属省。
194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容奇)良(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
1970年,佛山专区决定由顺德县负责围垦位于珠海县的大横琴与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
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隶属佛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设县级市,4月30日,顺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9年7月27日,在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
2003年1月8日,顺德并入佛山,撤县级市设佛山市顺德区。2004年1月28日,顺德固网电话号码升位,原有的区码0765被取消,换成与佛山一样的0757,并在所有固网电话号码之前加上"2"字,成为8位的电话号码。
2009年8月17日 ,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继续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区目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0年4月,经广东省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
2011年2月11日下午,广东省编办正式通报,广东省近日正式发文确定佛山顺德为广东省首个省直管县试点,由此拉开广东“省直管县”改革序幕。广东确定顺德区为“省直管县”试点后,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管理许可权和行政执法许可权,并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佛山市和顺德区统一按照广东省的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分别报省汇总;佛山市、顺德区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财政支出责任;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财政直接核定并补助到顺德区;国家、省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对顺德区实行单列划拨,顺德区可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补助,由省财政直接下达顺德区。[3] 1950年,全县行政区划设10个区、2个区级镇,区以下设57个乡、5个乡级镇,7个居民区、269村。1952年6月,四区石肯乡划给南海县管辖。1958年2月,撤销区级建制,全县农村划分15个大乡,辖290个农业社。原2个区级镇及5个乡级镇不变。
1961年5月,全县1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0个区,辖37个公社,393个生产大队。凤城、容奇城镇人民公社恢复为区级镇。1963年1月,撤销区级建成制,全县37个公社归并为10个农村公社和1个水上公社。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全县设10个区、2个区级镇,14个乡级镇、220个乡。1986年12月,全县开始撤销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改设经济联合社和经济合作社。
1987年2月,撤销区级建制,全县分设12个镇。1993年,大良、德胜、伦教、勒流4镇改设街道。2000年2月2日,撤销容奇镇、桂洲镇,成立容桂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顺德市总人口1694152人,其中(4个街道、7个镇):大良街道216177人、德胜街道43087人、伦教街道131515人、勒流街道166186人、容桂镇307226人、陈村镇113489人、北窖镇166340人、乐从镇172247人、龙江镇144608人、杏坛镇125150人、均安镇108127人。
2000年12月22日,大良镇和德胜区合并,设置大良区(街道)办事处;2003年1月,改称大良街道办事处。2002年2月,撤销容桂镇,成立容桂区;2003年1月8日,容桂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02年,顺德区辖4个街道(大良勒流伦教容桂)、6个镇(陈村均安杏坛龙江乐从北滘)。[4]
G. 顺德的历史是怎样的啊
地理概貌
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
东连番禺市,北接南海市,西邻新会市,南界中山市。距广州32公里、香港
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地处东经113 度1分、北纬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间,总面积806.15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40
多万人。
顺德市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略高,海
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顺德四周岭环列,
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 ( 即睡半岗)。
顺德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主要河道有16条、段,总长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河面宽度一般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数河流河床较深,
利于通航、灌溉、养殖及发电。顺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响很大,每年 4 至
9月为洪水期,其余时间属枯水期间最高水位可达6.32米,大多数时间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内波动。
顺德境内除少数山丘外,绝大部分为冲积土壤,富含各种有机物质,
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类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种:
基塘区: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势低洼,耕作层厚,
粉砂居多,土质疏松,酸性较大。历代农民利用低洼地深挖成塘,
把挖出来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养鱼,基上种桑,桑叶摘来养蚕
的副产品又拿去饲鱼,基上和塘边还可以种薯、豆、麦、粟、瓜
菜、蕉、油料作物、果树等。
沙围田区:东北和东南部分布较多,是冲积沙田,土层深厚、土质肥活、
水分充足,适宜种植双季水稻,间有种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区:零星散布,总数不多,土壤干燥,硬砂较多,肥份低,水
分不足。山脚和山坑地可种双季水稻,山坡地适宜种植旱作物,
如番薯、木薯、花生、豆类等。
--------------------------------------------------------------------------------
气候概貌
顺德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
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年平均气温为21.9度C;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3.1度C;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 28.7 度C。雨
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49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2至3月份多
低温阴雨天气,7至9月份为台风活动季节,台风期间有时发生强台风,
对农作物造成较大损害。
--------------------------------------------------------------------------------
顺德历史沿革
顺德建县以前,是南海、新会两县的地方。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
(公元1449年),南海县冲鹤堡番村发生由雇农黄萧养领导的农民暴动,
很快遭到镇压。为了强化统治,明王朝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将南
海的东涌、马宁、 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一堡划出,设置顺德
县,以其中的太艮堡为县治, 并改名大良。
顺德建县以后,明、清均属广州府,辛亥革命隶属粤海道,1920
年道废,顺德先后隶属国民党政权广东省政府和中区绥靖委员公署、
第一行政督察教导员公署。
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
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
署。1955年,顺德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顺德和
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6月,顺德、番
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1992年3月26日,经国务院
批准,顺德撤县建市,顺德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
顺德经济成就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
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这里出产的甘蔗、蚕茧、塘鱼曾在全省乃
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顺德社会经济更有了巨
大飞跃。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
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
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素有广东
“四小虎”之一的美誉。据统计,1995年,顺德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12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为374.28亿元,全市
外贸出口总额达12.2亿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18.1亿元,全市职工人
均收入 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38元,城乡居民年未储蓄余额高
达173.7亿元。
H. 顺德历史简介
佛山市抄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北临广州,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境内绝大部分是江河冲积的平原,河涌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春。
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03年1月撤市设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8个行政村,89个居民区。户籍人口116.31万人,流动人口86.9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
顺德在明代即有“岭南一壮县”之称,自古经济文化较发达,涌现过一批杰出人物,分类扼要简介如下。
文武四状元
科举时代,顺德科甲居于全省前列,出过318名文进士,2088名文举人,111名武进士,394名武举人。文状元为南宋张镇孙,明代黄士俊,清代梁耀枢,武状元为明代朱可贞。
张镇孙(1235-1278),字鼎卿,号越溪,熹涌(今伦教镇熹涌村)人。宋咸淳七年(1271)状元。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婺州通判。宋亡后,回粤举兵抗元,诏封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兵败被俘自尽殉国
I. 顺德历史
顺德建县以前,是南海、新会两县的地方。明朝英宗正统十四年 (公元1449年),南海县冲鹤堡番村发生由雇农黄萧养领导的农民暴动, 很快遭到镇压。为了强化统治,明王朝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将南 海的东涌、马宁、 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一堡划出,设置顺德县,以其中的太艮堡为县治,并改名大良。
顺德建县以后,明、清均属广州府,辛亥革命隶属粤海道,1920年废道,顺德先后隶属国民党政权广东省政府和中区绥靖委员公署、第一行政督察教导员公署。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后,隶属佛山市。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建市,4月30日,顺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顺德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03年1月8日,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的一个区,关于合并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直争论不休。
顺着历史线写吧,把各时期的文化政治特点总结起来,总结其进步就可以了
J. 顺德历史文化
顺德 - 历史
顺德早在宋朝就已有人定居。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黄萧养起义爆发。起义失败后,为加强统治,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朝廷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一堡划出,置顺德县,取“顺天之德”之意,县治太艮堡,并改名大良。
1949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
1955年,顺德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
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
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
1992年3月26日撤县设县级市。
2003年1月8日撤县级市设佛山市顺德区。
顺德面积8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2.19万人,流动人口66.5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万人,为著名的“港澳之乡”和“侨乡”。
特产
双皮奶
姜汁撞奶
大良牛乳
大良崩砂
陈村米粉
伦教糕
http://www.blogcn.com/u/14/62/cao15/blog/2952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