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

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

发布时间:2021-02-06 06:55:09

⑴ 如何理解调整知识结构中的选修法

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构教学主要是教师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课堂教学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但是仅仅由教师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是不够的。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强调主动的学习,认为学习乃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他的“发现”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自行寻找或个人作出选择的探索活动。因此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自行寻找,发现知识结构。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结构的能力,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一
所谓知识结构就是学科知体系中各种要素的构成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它首先要取决于客观存的历史实体,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认识(含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发掘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着力指导和培养,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1、授之以法第一、明确要求: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结构体系是“某一认识领域的概念和观点依一定原则和结构方式排列,揭示某一领域对象和现象运动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便是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程中要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主线,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依据。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理清线索,线索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能清晰地展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更好基础知识,线索好比树干,每个枝节上都缀满了知识点,要把历史史实、概念科学合理地与线索组合起来,构成有筋骨有血肉的知识体系。概括特征,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因此对历史现象,历史阶段要概括其特征,归纳过程中应力求全而准确,并加以简要说明。提炼观点,整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历史观,提高理论分析水平。
第二、教授方法: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和课后的耐心指导,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定规定式的结构。某些历史内容的构成有它本身的定规定式,即知识结构要素。例如战役的知识结构概括起来有:原因(目的)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课本章节目的结构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务必理解”的结构,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此,指导学生整理章节知识结构的意义非常大。章节结构的整理,可以依据课本章节目三级标题来体现和完成。如《太平天国运动》按照章、节、目三级标题体现它的结构,可分为兴起、发展、保卫和失败四部分。也可以调整章节目内容重新优化组合,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一章,就可分为“起点”、“发展”、
“高潮”和“失败”四大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总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章节、单元、专题知识结构构成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整理知识结构,组织许许多多的大小知识块,最终构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表达形成。如纲目式、图示式、表格式、问题式等。2、课堂完善:
学生归纳整理的知识结构需要补充和完善。这个环节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一环节的效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1)充分准备: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准确地层示历史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课前必须要做在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钻研教材,优化组合,构建和选择最佳的知识结构,突出主线,把握重点、难点。(2)构建结构:通过课前检查或课堂提问了解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情况,发现问题之所在,便于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建的知识结构主动与老师整理的知识结构参照起来,取舍和选择,达到互补、完善的目的、构建起最佳最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
(3)深化难点:学生整理知识结构时,往往会出现线索不清,
知识点遗漏,重点、难点理解不透彻,挖掘不出隐性知识和历史现象内在的联系等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纵横联系,深入分析,完善和充实知识结构;要讲深讲透,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要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观点的高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构建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历史感、整体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4)当堂巩固:课堂上,教师在精讲的前提下要留有一定时间,让学当堂消化巩固。也可以精选练习题,知识结构中的目标要求在试题中反映出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3、检查督促,加强练和评
培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因此,平时教师多加强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使

⑵ 高中历史选修都学那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人教版的历史书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别是: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书一共有九本书,必修书有三本,选修书有六本

历史人教版必修书分别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2)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扩展阅读

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考试特点是史论结合、知识点多而交叉,这也使得高中历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

1、听课方法

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听课效率往往决定你对基础知识掌握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是除了讲解知识,也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内容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阅读历史资料方法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

比如一些资料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

在阅读课外书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而且要能够与课本上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3、建立知识系统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巩固、繁荣、衰败等记录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记录为具体内容。

⑶ 历史选修2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3)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
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①计算机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网络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③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步打开生命的奥秘;④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
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
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
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
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为改变落
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5、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2、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
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效仿美国新政的做
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 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 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
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 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
经济格局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
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2、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①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③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
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 系的历史过程。
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和科技落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
这个是我搜的 希望对你考上好高中有帮助

⑷ 高中历史选修都学哪几本都是什么

高中人教版的历史书一共有六本巡修,分别是: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高中历史书一共有九本书,必修书有三本,选修书有六本

历史人教版必修书分别是:

1、必修一,政治史

2、必修二,经济史

3、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4)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扩展阅读

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考试特点是史论结合、知识点多而交叉,这也使得高中历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

1、听课方法

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听课效率往往决定你对基础知识掌握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是除了讲解知识,也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

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内容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阅读历史资料方法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

比如一些资料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

在阅读课外书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而且要能够与课本上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3、建立知识系统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巩固、繁荣、衰败等记录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记录为具体内容。

⑸ 急急急,谁知道人教版高中历史共有几本必修几本选修几本

1、必修:3本;选修:6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2、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3、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5)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扩展阅读:

一、必修课程

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历史(Ⅲ)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参考资料:人教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出版社

⑹ 高中历史选修二 分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3)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
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①计算机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网络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③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步打开生命的奥秘;④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
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
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
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
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为改变落
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5、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2、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
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效仿美国新政的做
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 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 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
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 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
经济格局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
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2、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①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③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
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 系的历史过程。
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和科技落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⑺ 求人民版历史选修1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二1——3专题复习提纲

基本规律

一、世界近代化历程的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4、生活:城市化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2、近代社会的政治史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

3、政治思想理论方面斗争的焦点:

①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

②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

③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④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

⑤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

⑥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

⑦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

l 问题: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在上述领域的主张?

三、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

1、产生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矛盾愈演愈烈

2、过程和实质:反对专制、争取人权和公民权;从臣民(人治)转变为公民(法治)

3、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民主与社会经济的进步一起成为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

4、基本蓝图(理论):人权是基石;代议制是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根本保障

5、实现道路(实践)

(1)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

(2)自上而下的改革:如英国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3)工人运动:如宪章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

6、结果:

(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诞生

(2)代议制民主制确立,但各国特色不同(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名义下的专制或半专制统治)

(3)代议制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

7、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

(1)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2)资产阶级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3)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

8、基本观点

①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

②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

③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④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

⑤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

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第1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1) 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2)13世纪的意大利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反教会力量斗争激烈

(3)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

2.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内容

(1)国家观:君权神授

(2)政体观: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3.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

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产生的背景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

2.思想主张:①“君权神授”②王权至上

3.专制措施:①压制议会;②对人民横征暴敛;③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

4.结果:

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2课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提出的背景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2)荷兰

政治:尼德兰革命的成功但不彻底

经济: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基督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2.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说:生存权是最高权利

(2)社会契约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生存权

(3)最佳政体观:民主政体是最优政体

(4)思想自由原则: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3.意义:(1)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2)其人权、国家、自由等学说影响深远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提出的背景

(1)英国革命成功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2)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说: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2)社会契约论:议会集体约束下的君主政体

(3)最佳政体论:君主立宪政体

(4)分权制衡论:立法权(属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国王)

3.意义:(1)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首创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学说。

(2)对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产生影响。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法国的启蒙运动

2.内容:①提倡自然权利学(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自由;

②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③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

④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

⑤追求平等社会,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

3.影响:①卢梭的著作和民主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

②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③并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④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近代的民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革命斗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1、对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3、鼓励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一、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西学的不断传播和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2、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内容:

①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②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的儒家孔孟学说中已充分体现;

③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把古代儒家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进行解释;

④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2)特点:一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思想的合理性;二是鼓吹西方的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早已存在;三是用儒家语言论证了变法必须坚持渐进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扬变法改良。

3、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内容:①提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②提出“新民”的思想,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

③认为世界各国政体分“君主国”和“民主国”两种,比较而言,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

(2)特点:一是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申民权”和“广民智”联系起来。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②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核心部分。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③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进步性:

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内容:

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3)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3、五权分立学说:

孙中山还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学说。五权除了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权以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

⑻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 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 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 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 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 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 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2、成员国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3、形成经过: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
(2)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北非殖民地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4、影响: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
(二)三国协约:
1、 三国协约形成的原因
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使两国接近。
2、 成员国家:英国、法国、俄国
3、 形成过程:
(1)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这标志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
(2)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3)1907,《英俄协约》签订,调整了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共同对抗德国
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4、 影响: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思考问题:
5、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矛盾尖锐复杂,有哪三对矛盾?最突出的矛盾是哪一对?各因何问题产生的矛盾?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为什么会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三、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1、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力图在军事上压倒对方,扩军备战,于是,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表现
(1) 科技进步首先提高了传统武器的性能、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2) 新式武器相继问世,如、潜艇、飞机、坦克等,战争扩展到了海地和空中
(3)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4)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四、 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德国的军国主义浪潮
出现的原因:德国自身的军国主义传统;在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国的军国主义尤为严重,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对殖民地分配现状最为不满。
2、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德国、俄国、及英国、法国等
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本民族利益至上,宣扬对外侵略扩张。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复习提问:
1、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为什么会出现两大军事集团?集中体现了哪些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矛盾的实质。
3、 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的表现有哪些?
4、 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5、 为什么人类历史到了20世纪会发生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战云密布的欧洲,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及如何进行的?
讲授新课:
一、 一战的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讲课思路:先让学生简述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然后再来分析该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地图。形成时空观。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
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出现了众多的民族独立国家。
欧洲列强利用这一复杂局势,纷纷插手巴尔干,扩张势力。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是欧洲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矛盾冲突非常尖锐
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展的障碍,与塞尔维亚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2、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二、 惨烈的四年战事(战争经过):
(一)、一战的爆发
1、爆发:1914年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
德、奥匈、奥斯曼、保
英、法、俄、塞、比、意、日等
想一想: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战争的进程
1、战争的三条战线:

2、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协约国力量增强,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回答问题:
3、在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战争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
西------东---------东

4、一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目的?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中立政策”目的:远离战火,避免战争;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发战争财
1917年,美国参战的原因:
美国与英法有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损
俄国爆发革命,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目的:为了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

(三)大战结束
1、 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18年11月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

2、 促使大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分析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总体上,协约国的力量大于同盟国的力量。
n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中国等国家的参战也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n德奥集团挑起的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非正义的战争是必然失败的。
n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了战争。各国的反战运动和革命浪潮,如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n德、奥两线作战,同盟国经济崩溃,也是战败的因素。

三、 大战的结果和大战性质:
1、结果: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3、 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3课 大战的后果
复习提问:
1、 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2、 一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3、 一战在欧洲战场的三个阶段、各有何战事?
4、 一战结束的时间、标志?
5、 你认为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巨大的灾难:
2、西欧的相对衰落
3、美国和日本崛起
4、革命与独立浪潮高涨
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哪些重大影响?
第4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 民族主义是在什么时期兴起的?一般认为,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 举例说明,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或者进步、或者反动的作用?
3、 阅读教材材料,回答18页知识窗的问题
4、 如何来认识极端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面貌?
课后记:

阶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响
第一阶段(1914)

第二阶段(1915~1916)

第三阶段(1917~1918)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短暂和平

第5课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课时)
一、 巴黎和会:
1、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热切希望和平;
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强间的争霸斗争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前
2、什么是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处置战败国和巩固战胜国成果的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3、与会代表:
战胜国的代表,但没有苏维埃俄国,中国政府的代表是陆征祥等
4、和会召开的目的:实现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削弱德国,巩固战争成果(以解决分赃、反苏和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这三大问题)
5、战胜国的主要意图
同学阅读教材分析并结合新课堂22页材料题
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提出严厉的赔款计划,掌握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国:继续“欧洲均势“的传统政策,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地位,消灭德国的海军,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更关心建立国际联盟,使美国能够更大程度干预
和控制国际事务。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建立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1、 签订时间:1919年6月
2、 条约内容:
教给学生掌握的方法;从领土、殖民地、军备、赔款等方面
方面 内容
领土 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划为非武装区
军备 和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赔款 该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殖民地 德国原来占据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其它 在威尔逊地坚持下,写入了国际联盟盟约
规定把德国攫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 概念:什么是凡尔赛体系?对德和约签定后,协约国集团又陆续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和《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建立一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
2、 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1)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在凡尔赛体系下,在一战后和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列强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捷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2)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凡尔赛体系下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对德国的压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协约国和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与对立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围绕着殖民地、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等问题矛盾重重,如何处理德国赔款问题成为战胜过矛盾的焦点之一。
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20年代2、3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在亚非拉地区此起彼伏。
(3)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欧洲和平的新秩序。

教学思路:
同学阅读教材,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理解教材。
小结:凡尔赛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来理解它的不稳定性?
第6课 国际联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万国邮政联盟;巴黎和会上的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国际联盟的成立、国联的组织机构、国联的宗旨、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的活动
通过分析国联成立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归纳国联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学案式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国联的活动,认识国联是被英、法等大国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一、 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1、国际联盟成立的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行业性的国际组织建立起来
一战激起了反战和平思潮,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防止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大战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
在巴黎和会上,国际联盟盟约被通过

2、国际联盟建立的目的:
防止新的大战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二)国际联盟盟约的基本内容
1、 宗旨
增进国际间合作,保持和平与安全,避免战争
2、 国联的组织机构
大会、行政院及秘书处
3、 其它规定:
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规定及委统治制度
分析:委任统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委任统治制度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近东的部分领土。实际上大国瓜分殖民地的虚假外衣

(三)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成员国
1、 成立:
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简称国联

2、 成员国;开始44,后发展到63个。苏俄和美国没有参加。

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一) 国联的两大任务
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处理世界范围的卫生、经济、社会等问题。

(二) 国联的主要活动
1925
1931
1935
1937、
1938
1939、

(三) 国联的历史地位
1、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英法控制下的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2、历史作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国联初期,发挥了维护和平和制止战争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为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3、局限:
国联同时也是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维持霸权的工具;国联自身也有很多缺陷;国联的威信不足;面对30年代的战争危机和侵略战争,国联毫无作为,放任二战爆发,国联名存实亡,

三、国联的解散:1946年

⑼ 如何可设高中历史选修课

要开设选修课, 首先面对的就是“选课”的问题。
前面我们也谈到,全部学生的选课要求难以得到最大满足是许多学校在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海南中学的应对之策就是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选课要求。

我们的学生(主要指文科生)在高中阶段进行了至少两次选课。先后程序大概是这样的:

一、教师向学生介绍六个选修模块的专题名称和主要内容。

二、学生在电脑室进行网上选择。原则是六选二(这是海南省目前高考文科要求)。

三、统计学生的选课结果,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定初步开设的两个选修模块。

四、备课组教师商定模块开设的先后顺序。(这对学生影响不大,取决教师)

五、文科班在两个选修模块教学结束后,大概是到了高三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和兴趣爱好,再次选择(或者是不选)剩下的选修模块。

六、高三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结合师资力量进行任务分配,一般一位教师担任一个选修模块的任务。如果师资不够,就再次根据学生选课的结果,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至少开设两个模块。这样,学习能力比较强对选修模块比较干兴趣的同学就至少可以选修四个模块。

七、组织模块教学班,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上课的时间放在第二课堂,地点主要放在组内公共多媒体教室。( PPT :海南中学选课流程示意图)

这样选课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呢?或者是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高考成绩呢?

其实不然。第二次选择强调的是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的自愿选择;这样做不仅无疑增加考生在高考中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实,还有很多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学校基本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的选课要求。综合他们的经验,其选课流程基本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 选课基于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

• 教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指导;

• 学生多次选课,最后排定课表。

总而言之, 在学生选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参与,适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这样才有可能将化解或减少学生自主选课与有限教学资源之间矛盾。

选修课的开设确实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要顺利开设,教师还需在实践历练中积累经验,不断吸纳新的知识。下面向教师们推荐一些可行的学习方式?

应该说现在的科技条件为我们老师提供了研修的多种渠道。比如说:教育主管部门所组织的远程培训。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解决面上的一些问题,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参加。所以,我们认为读书研修是获取学科新知识的必由之路。《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内容。因此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了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就曾阅读了一下相关书籍。(
PPT :选修课程相关参考书目)

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教师一定充分利用网络公共资源。因为新课程特别需要集体的智慧。网络作为一种强势媒介,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它信息量大、主动性强、互动性强、方便快捷。很多地区都架设了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PPT )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在不断地更新, 除了我们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要不断更新外,更新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论,这样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比如说: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到底应采用哪些组织形式? 或者说哪些组织形式更适合于选修课的教学?

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把自己从知识的传递者这一单一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着、参与者和指导者。说白了,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案例: 构建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英 国的 君主立宪制)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新课程并不是否认接受性学习的重要性。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所以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同样重要。我们在这里的强调的是,由于选修课程自身的特点,选修课比必修课更适合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尝试。

请看两个案例。(结合案例)

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学生是否能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事都能够活跃起来, 第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教师
。教师能够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能够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能够精心设疑,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学生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据了解, 许多 老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课时很紧张。必修课课时紧张,选修课课时更紧张。两位老师是否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课时紧张基本上是一个共性的问题。但我们很快发现, 实际上
选修课程有很多内容是与必修课程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模块。因此,正确把握选修与必修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成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

请看一个案例。(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其中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课程准标要求的第二目 “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在必修一学生已经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一带而过,重点放在人物的评价这一块。

这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不但有利于缓解课时的紧张,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选修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参加高考也大有好处。

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办法总比比问题多。这些问题最终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办法得到解决。选修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提升它的课程价值和学习意义。

阅读全文

与历史选修四知识框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