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知识薄弱

历史知识薄弱

发布时间:2021-03-15 14:26:09

Ⅰ 请问 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 主观题答不好 没什么参考书比较好

首先你要先明确一下 你的基础知识不好 是因为自己没有花时间去记忆 还是对一些历史的线索或问题弄不清楚 如果是第一个问题 那你就要多花些时间记忆了 记忆有个规律 你越怕记忆 那你临时记忆就会很难 但平时多记忆一些 这样零散的知识点渐渐的就会在脑海中连接起来 以后再回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是第二个问题 那就和你说的主观题答不好有关了 历史的主观题主要是考查你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又三个层次的解决 第一还是要多看书本 多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 这个是基础 只有牢固的掌握知识点才能解答好相关问题 第二 多研究相关主观题的特点 一般来说主观题主要是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对于解答题 最笨的方法还是多背一些简答题 简答题记得多了 以后就会慢慢融会贯通 对于材料分析题 还是要花点时间 分析这些材料怎么和历史知识点联系的 比如时间 任务 事件 等等 第三 在熟悉上述两个方法以后 还是要做做些题目以巩固一下 这就是你所说的参考书的问题 参考书不要盲目的买 还是要根据你的学习实际买 一般参考书也分为三种 一种是梳理知识点和记忆重点 一种是分析和解答相关题型 一种就是试卷 所以你要看自己哪方面薄弱 再选择买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Ⅱ 文科,但是历史知识真的很薄弱,看些什么书好呢

钱穆《国史大纲》,钱穆的书真心不错,对补充课外知识很有帮助。

Ⅲ 有关中学生历史知识淡薄的作文

这篇写的很好,可以参考之~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0-06-07 18:02:59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内容摘要】:新课改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但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制约了其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育目标的限制、教师知识权威的扼杀、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师生知识观念落后、学生提问技巧欠缺、教材的编写落后等。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需要倡导民主的、合作的、开放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问题思维训练,教材能有新的改进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原因,解决对策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这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只要长期坚持就可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下一步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雨蒙认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完成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构建过程,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生已有知识不足以生成和构建新的知识和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的火花,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双方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构建价值观的教育全过程。而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可较好地形成学生的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和构建价值观,这与是否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所以,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新课程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环节,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传统历史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由教师操纵,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目标限制。我国传统的教育是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即我们的着眼点在教“是什么”上,在解决问题上,以致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意识越薄弱。另外当今的高考、中考制度,使许多学校把追求高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偏重于应试教育,偏重于通过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重负担来赢得成功和声誉,从而忽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2、教师知识权威扼杀。在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是知识和身份上的绝对权威,教师是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者,提问是教师的专利。他们滴水不漏地对问题进行的分析和概括,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提问心理构成了威胁。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有力地控制课堂,学生的一切言行都得听他们的指令,必须以他们的标准来衡量判断学生言行的对与错。做学生的失去了思维的自由,失去了言论的自由,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轻而易举地扼杀了学生本来已经很弱的问题意识。
3、传统教学方式束缚。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独占讲台,唱“独角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限定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路,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指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师生交往多由教师启动,教师主宰着师生、生生交往的内容和范围。”还有课堂上的时空、纪律等的限制,这些都使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失去了一种自由的状态,参与的主动性受压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师生知识观念滞后。主要指知识观和学习观存在问题。在知识与学习的结构中,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即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知识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缄默知识却缺乏关注。“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可称之为‘日用而不知’的知识。”缄默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是不被充分注意的知识。在固有的知识观指导下,我们的学习偏重于向老师、书本、课堂学,偏重于传授和接受,而教学活动中大量缄默知识被师生忽视。师生对缄默知识的无知影响到教学中问题的探究和体验,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因缺少开发训练而逐渐萎缩。
5、学生提问技巧欠缺。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在课堂上学生不能质疑,不敢质疑,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知如何质疑。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是一种能力。大多数学生课堂上都会有思维的困惑,但对提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的要求等没有掌握。有时即使对某种现象产生了疑问,但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笑,顾虑重重,于是乎选择了沉默。
6.教材是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媒介因素。我们的教材在编写内容上(特别是高中历史教材)往往无法反映学科特点。历史教材过份强调理论,而缺少精彩详细的史实描写;过分地政治化,缺少生活化;过份地文字化,缺少图片的感官刺激;观点过份地固定化,缺少对立的史学观点及最新的史学趋势。学生在平淡与单一的模式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意识在逐渐淡化,创造力在不断消磨。
三、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解决对策
1.学会教学民主,创设提问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民主气氛是建立心理安全环境的基础。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诱发学习欲望;而过于严肃、单调和呆板的课堂气氛则会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可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前提。为此,教师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哪怕学生提出的是琐碎而又没有经过仔细考虑的问题,或者是突发奇想的“怪论”,教师也不应当加以指责。有了良好的问题环境,学生才会敢“问”敢“答”,才会畅开言路。
2、激励大胆质疑,善待提问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激励就是设法让客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激励一旦形成自励、他励、互励的统一,学生的主体精神就得到了弘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和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允许出错,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充分给予肯定。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权威如书本、教师等构成挑战时,我们应毫不含糊地肯定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当学生的提问行为受到保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自由呈现。
3、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
特有的历史魅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以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达到“无疑处生疑”,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学习功效。主体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以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效力去吸引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历史美、欣赏历史美、再现历史美,进而达到创造历史美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可以不断得以形成,并达到习惯化。
4、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及内容的多元化。
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的状况,改变只重视书面的状况,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状况。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些章节,然后就这些章节提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必须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等。甚至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考试中出现让学生阅读了某段材料后进行提问的题目。
5、问题思维的训练。
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个的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2)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
6.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编写应当引起学生产生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解决不了的事情中。我们的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简单的史实叙述,大量的理论分析;大量的文字叙述,少量的其它史料等状况。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创设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不同的史学观点,史实中的相似事件等。

参考文献:

1.殷世东,伍德勤《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刊》出版社,2004年第8期,第37页
2.石中英《关注缄默知识 深化教学改革》,《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2004年第3-4期,第38页
3.肖川 《想· 思考 ·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2004年第17期,第13页
4.A·J·斯塔科著,刘晓陵、曾守锤译: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Ⅳ 本人是准高三的学生,对于历史【人教版】几乎总是学不会,选择题总是学错,初中知识,高中知识都很薄弱,求

历史东西多是史实类的,主要靠多记,背书。方法不太好,希望你多努力于这方面。另外有些史料,背后有隐藏的东西,就像现在,中国在东海举行军事演习,这是一个事实。但他真正意义上是对日本意图侵占这一现象作出的回应,这些在历史上多了,所以首先是要记,第二是要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

Ⅳ 青少年历史知识薄弱的事例

人都是需要在成长中积累知识 青少年 薄弱的 事例 也好找 高分低能 的学生们 只知道考试 对于试卷外的 历史知识一点不知道 这也不惊奇

Ⅵ 高中历史不好,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选择题,多刷,历史卷子是玄学问题,要不断适应新的问法、考点、出题回点、出题意图,最重要的答是做题技巧和速度。只有多刷题才能掌握
主观题,难度不大,对于历史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熟练之后,再快考试前练一练大题即可
重点放在客观题,高三时我的历史选择题只允许错一个,不能再多了

Ⅶ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存在哪些困惑

一、新教材出现了新问题,教材的编写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孝感市正在使用的岳麓版《历史》教材存在着许多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教材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
第一:新教材作为一门分科课程注重了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和逻辑结构,注重了教学的认知功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概括地讲,分科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新教材删减了一些难懂的内容,融合了一些新的时代信息,使学生需要掌握的死知识点大大减少,但是总体上看来知识整合的力度不大,主要是对于历史知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组和改造,缺少了知识的普遍联系性和综合性。如新教材删除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叙述,确实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但是忽略了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第二:新教材的编写虽然避免了“繁、难、偏、旧”的问题,但是由于教材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整个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知识面面俱到,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过于简单的现象,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的深度也不够。如时间线索不明、教材跳跃性太大等。另外教材的插图也过于平淡,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然而从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来看,这一目的非但不能达到,相反还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难度。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内容适合大城市等各方面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合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理由之一,教辅资料缺乏,与岳麓版教科书配套的教师用参考资料、教学挂图、图片、光盘、软件等在当地无处购买。理由之二,新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编写有“重能力轻知识”的倾向。重知识轻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观为大家所针砭,但新教材课后练习编写的“重能力轻知识”倾向是否可取,我看是值得商榷的。且不说其轻知识的表现,我们先谈谈其课后练习的能力要求以及是否可行,每课后的练习题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即“温故知新”(或“知识巩固”)、“畅想天地”、和“自己动手”(即“活动建议”)。这里第三部分的“自己动手”(即“活动建议”),如:七上第18课“自己动手”是:拜访中医,了解张张仲景和华陀的医学成就哪些还在应用;八上第11课“自己动手”是:观看《开天辟地》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情况;九上教材要求组织学生看有关拿破仑和“一战”的影视作品,开展讨论评价;九下第1课“自己动手”是: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视、文学作品;九下第11课“自己动手”是:搜集战后初期至当代日本城市面貌变化的历史图片,办一期专刊。等等,这些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试问谁能给学生活动时间、资源、资金、安全等的保证呢!显然这类探究实践活动缺乏操作可行性。理由之三,目前市场上,符合课改精神、编写质量较高的学生配套的阅读材料和练习材料并不多,而且有些资料题目较为老套,有些与教材不配套,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复习带来了困难,甚至反而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以人为本”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四:由于以上原因,新教材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新课程标准历史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设计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我们现在每人教四个班,每班七、八十人,每周二十多节课,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还要批改做业、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等等,我们只得经常将工作带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为校”。这并非都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高,而是更多地透出许多教师的无奈。
总之,新教材的编排不尽人意,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评价体系依然陈旧落后,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展,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笔头考试的成绩,只重视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进)树优(秀)的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教师也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笔头考试成绩(而并非其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于是历史教师就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因为他的职业生存不允许他去讲故事,他要在优胜劣汰中保住饭碗,他要完成杂七杂八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不会讲故事了,他们会了应试训练,会了照本宣科,会了编选试题,会了下载试卷,会了中考走向分析,会了知识点之间无血无肉的连接。课本中历史人物不再鲜活,历史事件不再生动,“历史”只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当学历史完全为了考试的时候,历史学科还有什么人文味?没有故事的历史课堂该是怎样的滋味?新课改所倡导的多种评价体系并举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因此,不少教师都感叹:新课改除了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以外,与以往相比,换汤不换药。话虽夸张,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师的心声。

三、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重视不到位

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小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的分值较低,所以大多数学生和一些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七、八年级历史教学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此看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要求较高。但实际上,一则现在基层的历史教师在数量上仍很缺乏,二则从业务能力上,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改行”的教师,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级,大部分历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是语、数、外等科多了的教师或过几年要退休的教师被领导“照顾式”的安排教历史的。试想这样怎能真正教好学生呢?尤其历史这一学科,如果一开始学的历史观点不正确,以后再要改变就很难。依我个人观点,学了一些错误的历史观点还不如不学。
而到了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起来必然感到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这就给九年级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难度与更高的要求。所以九年级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可见,要想搞好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把历史课程改革顺利地推行下去,必须提升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加大初中历史教学的力度,这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四、设备不齐,资料不全,教师授课捉襟见肘。

目前多数学校经济困难、资金欠缺而无法购置相应的教学配套设施。没有多媒体教室或严重不足,一线教师不能使用电脑或能使用的电脑数量严重不足。老师缺少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笔搞课改,实在是步履为艰啊。
新课程要求将教学活动场所延伸到教室以外的图书阅览室、纪念馆、电影院、工厂、社区、遗址现场、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总之,新课程要另辟蹊径,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空间上的创新。老师要引导学生多探究多实践,教师怎么带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处理时间、资源、资金、安全等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

Ⅷ 关于历史的资料问题

作为考试,你需要尽量弄懂以下问题:
1、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3、资本-帝国主义是怎样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近代历次反对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经验教训是什么?

4、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原因是什么?

5、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

6、你如何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教训

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

8、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9、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对旧三民主义内容做何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0、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口号、历史意义是什么?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1、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12、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13、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4、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5、怎样理解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思想?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16、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7、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和严重危害是什么?

18、延安整风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意义和作用。

1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2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如何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22、抗日战争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改革政策?

23、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怎样论述抗日战争的规律的?

24、党的七大的历史意义和功绩

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6、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27、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对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和作用

28、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30、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看看下面拟的资料,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做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7.《资政新篇》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 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1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做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具体过程: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18.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中共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争取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是:(1)发展壮大共产党,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取得胜利。

19.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战略相持阶段,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停止敌对性行动。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所以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http://www.sharej.com/topic/7495(字数所限,请楼主参照引文出处,还有几个问题的提纲)

Ⅸ 高中各科薄弱点与原因分析

这个因人而异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Ⅹ 历史意识的缺乏会如何影响沟通吗

历史意识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而这种再现能力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需要以历史知识为基础,如果学生对历史一无所知, 或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或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
目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历史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限于初高中历史教材体系编排学生的历史时空基础薄弱;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经验,理解现实社会,思考未来方面做得力度还不够。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贫乏,尤其历史时空意识缺乏。在农村学校,历史学科在初中被认为是副科,校领导和学生均不重视,许多学校甚至没有专业历史教师;在中招考试中历史学科只有40分,且又是开卷考试,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投入不足。因此进入高中阶段后,教材又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编撰,导致我们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非常贫乏,时空意识很难建立。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一些历史人物时空错乱、对一些历史事件缺乏较全面了解、对一些历史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在历史测试中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时空错乱等现象。
二是历史考察能力低下,尤其历史实证意识缺失。正确识别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历史知识的运用,这有助于学生判别历史现象的真伪和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在阅读史料时,不能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去辨别史料的价值和真伪,或者不能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没有从多方获取证据,通过相互印证再得出结论。甚至一些学生将日常影视当中的所谓的历史剧和历史文学作品误认为是历史,缺乏用史学典籍中去查证的意识,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无法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是历史观点错误,甚至出现错误的价值倾向。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既是主观看法,产生错误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价值倾向、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出现错误的历史观点。甚至对一些历史现象混淆事实,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颠倒黑白。 三是历史评价能力欠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组成人类历史最小单元,对于他们的功过是非,只能把他们放在历史长河中,放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去评判,在当时,只要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则认为他们是正确的,合理的。我们不能去苛求古人。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去客观的评价,而是用我们现在的认识和价值观去评判。另外唯物史观缺失,一些学生会对历史名人或伟人的个人魅力产生迷恋,极易接受唯心史观,搞不清“时事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事”。

阅读全文

与历史知识薄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