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烛之武退秦师》历史事件中,秦穆公大概多少岁
烛之武退秦师时(公元前630年),秦穆公(任好)(在位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69岁薨(考自东周列国志记载)。。。所以事件当时已经60岁了
㈡ 秦国历代君主的年号和有关他们的历史事件
【秦国君主】 称号国君名字在位年数在位年份出身与关系资料出处 秦非子 约40余年约前900年 - 前858年恶来五世孙《史记·秦本纪》 秦侯 10前857年 - 前848年秦非子之子《史记·秦本纪》 秦公伯 3前847年 - 前845年秦侯子《史记·秦本纪》 秦仲仲23前844年 - 前822年秦公伯子《史记·秦本纪》 秦庄公
《史记年表》谓名其
《索隠》认为“其”非名
44前821年 - 前778年秦仲长子《史记·秦本纪》1秦襄公(立为诸侯)开12前777年 - 前766年秦庄公子《史记·秦本纪》2秦文公 50前765年 - 前716年秦襄公子《史记·秦本纪》 秦静公
《秦本纪》作秦竫公,皆通用 未即位秦文公子《史记·秦本纪》3秦宪公
《秦本纪》误作秦宁公立12前715年 - 前704年秦静公子《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引《秦记》
《汉书·古今人表》4秦出子《汉书·古今人表》谓其名曼6前703年 - 前698年秦宪公子《史记·秦本纪》5秦武公族谱载其名说20前697年 - 前678年秦宪公长子《史记·秦本纪》6秦德公族谱载其名嘉2前677年 - 前676年秦宪公子、秦武公弟《史记·秦本纪》7秦宣公族谱载其名恬12前675年 - 前664年秦德公长子《史记·秦本纪》8秦成公族谱载其名载4前663年 - 前660年秦德公子、秦宣公弟《史记·秦本纪》9秦穆公任好39前659年 - 前621年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史记·秦本纪》10秦康公罃12前620年 - 前609年秦穆公子《史记·秦本纪》11秦共公稻,《史记索隐》名貑4前608年 - 前605年
旧误作前608年 - 前604年秦康公子《史记·秦本纪》
《左传·宣公四年》12秦桓公《春秋分纪》谓名荣28前604年 - 前577年
旧误作前603年 - 前577年秦共公子《史记·秦本纪》
程公说《春秋分纪》
《左传》13秦景公《世本》谓名后伯车
《春秋分纪》谓名石40前576年 - 前537年秦桓公子《史记·秦本纪》
《春秋分纪》14秦哀公
《秦记》作秦毕公
《史记索隐》作秦[王毕]公族谱载其名籍36前536年 - 前501年秦景公子《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引《秦记》 秦夷公 未即位秦哀公子《史记·秦本纪》15秦惠公族谱载其名宁9前500年 - 前492年秦夷公子《史记·秦本纪》16秦悼公族谱载其名盘15前491年 - 前477年秦惠公子《史记·秦本纪》17秦厉共公
《秦记》作秦剌龚公
《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刺34前476年 - 前443年秦悼公子《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引《秦记》18秦躁公
《史记索隐》作秦趮公族谱载其名欣14前442年 - 前429年秦厉公子《史记·秦本纪》19秦怀公族谱载其名封4前428年 - 前425年秦厉公子、秦躁公弟《史记·秦本纪》20秦灵公
《秦记》作秦肃灵公肃10前424年 - 前415年秦怀公孙、秦昭太子之子《史记·秦本纪》21秦简公悼子
杨宽及王蘧常认为“悼子”非名
15前414年 - 前400年秦厉公子、秦怀公弟
《秦记》谓秦灵公子《史记·秦本纪》22秦惠公族谱载其名仁13前399年 - 前387年秦简公子《史记·秦本纪》23秦出公
《世本》作秦少主族谱载其名昌2前386年 - 前385年秦惠公子《史记·秦本纪》24秦献公
《世本》作秦元献公
《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名师隰
《吕氏春秋》名连23前384年 - 前362年秦灵公子《史记·秦本纪》
《越绝书》
《吕氏春秋》25秦孝公
《越绝书》作秦平王《史记索隐》名渠梁24前361年 - 前338年秦献公子《史记·秦本纪》
《越绝书》26秦惠文王
简称秦惠王《史记索隐》名驷27前337年 - 前311年
前324年改元秦孝公子《史记·秦本纪》27秦武王
《秦记》作秦悼武王
《世本》作秦武烈王《史记索隐》名荡4前310年 - 前307年秦惠王子《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引《秦记》28秦昭襄王
简称秦昭王《史记索隐》名则,一名稷56前306年 - 前251年秦惠王子、秦武王弟《史记·秦本纪》29秦孝文王《史记索隐》名柱1前250年秦昭王子《史记·秦本纪》30秦庄襄王
简称秦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楚,又作子楚3前249年 - 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史记·秦本纪》
《战国策》
31秦始皇帝政37前246年 - 前210年秦庄襄王子《史记·秦本纪》
《始皇本纪》32 秦二世皇帝胡亥3前209年 - 前207年秦始皇子《史记·秦始皇本纪》
《李斯列传》
秦王子婴子婴,一说单名婴1(实际仅46天)前206年 《史记》
㈢ 秦穆公用5张羊皮换的那个人叫什么,为秦国作了些什么大事
五羊大夫百里奚。百里奚和蹇叔一齐,帮助落后的秦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治、军事制度,使得秦国迅速富强。秦国三次立晋君,其中包括著名晋文公。还帮助楚国击败吴国。就是秦国逐步强大的证明,这大部分的功劳,都是百里奚和蹇叔的。当然,能任用他们的秦缪公,也叫秦穆公,也是功不可没的。所以,个人认为,比之一则仲父二则仲父的齐桓公和漂泊流浪的晋文公,秦穆公有过之而不及。更不要提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秦穆公应该是春秋时期,甚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仅从崤之战看,秦穆公知错能改,也有明君的风范。
㈣ 关于秦穆公时期的诸多问题,熟悉历史或传说的童鞋请戳进。。
1穆姬为秦穆公生有二子一女,其子嬴罃。老秦部族,史记记载为子舆氏,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其他的后宫女子生的未介绍。穆公的儿子有四十人
2历史未作介绍,查阅多个网页。(2)未介绍,由于穆公659-621,继位39年,30岁继位。弄玉大概16岁结婚的话,推测675
3秦国时延续周朝风俗,女子皆称姓;而由于秦国王族为嬴姓,因此秦国女子称为“某嬴”,如怀嬴、文嬴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后,对于君王之女的称呼或封号不详,但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称秦始皇之女为公主。西汉确切叫公主
4东周人,做了乘龙快婿后是秦国人
5最有名是晋,西戎。由于地理位置很差和其他国家很少来往,历史上战斗鲜有记载,不过我还是找到了梁国、芮国被灭。郑国准备攻打,但是没打反而派兵拱卫。
6贵族肯定有侍女,取名看贵族喜好,改不改名由主人说话。
7只找到公主一类命名,其他请网络还是私信呢?
黄帝时代至商朝为止,有关于君王女儿的封号及制度皆不明。
周朝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周王室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称作王姬,但这不是正式的封号,仅是称谓。因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诸侯国,亦称女子为某姬。
周天子嫁女,并不亲自主婚,王姬的婚礼由姬姓诸侯中的公、侯(如鲁、晋等国国君)主持婚仪。《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后世公主的词源。之后东周战国时期,诸侯之女称公主(亦称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称王姬。秦灭周后,王姬之名遂废
8穆姬是正室,外室?后宫佳丽三千,自己想去吧,反正网络没找到。
9附上网友推测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四年,就是太子申生死的前一年,秦穆公娶了太子申生的姐姐或者妹妹(有多个说法,估计妹妹可能性大)。这时秦穆公估计25-30岁,穆公夫人穆姬应该20岁左右。重耳归国是20年后,穆姬夫人应该是40左右。
10难道你准写小说吗,春秋战国历史我也算熟悉,没想到八卦太多了
㈤ 《烛之武退秦师》历史事件中,秦穆公大概多少岁
烛之武退秦师时(公元前630年),秦穆公(任好)(在位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69岁薨(考自东周列国志记载)。。。所以事件当时已经60岁了
㈥ 秦穆公的历史功过1500字
一、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秦国第一任君主是秦穆公, 他为日后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历史性的基础。他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对西侵略战争,从西戎诸部落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并且几次干预晋国的内政,把秦国的影响力扩张到了中原。当时,秦族并没有获得中原的华夏族的认同。中原诸夏一直是把秦族当成是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半成品来看待的。
同时,秦穆公很宽宏大量,他的一匹骏马走失了,等到找到的时候,已经被一群山野平民当成了食物。秦穆公并没有追究。后来,秦晋大战,秦穆公被晋军围困,危在旦夕,当初吃了秦穆公骏马的山民出来救驾,可谓是德出福反。
但是,尽管秦穆公本人,手下的文臣武将都很有能力,但是却没能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他的霸业被另一个伟人晋文公阻碍了。秦穆公的悲剧在于他和齐桓公、晋文公、楚成王这些巨人处于同一个时代。秦穆公建立的第一个晋侯夷吾(晋惠公)趁秦国的饥荒大举入侵秦国;秦穆公所立的第二个晋侯重耳(晋文公),由于能力太过强大,在很快的时间内整合了晋国国内的力量,并联合其他中、小国击败了楚成王,成为中原的真霸主。
二、为政举措:
广纳贤才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在他的感召下,号称“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由于他在用人方面,始终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相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愿意重用本国的贵族,他怕贵族极大势大,国君反倒受了他们的牵制。他宁可重用外来的客卿,外地来的人权力尽管多么大,也只限于他一个人,不可能象豪门大族那样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史载他执政期间,“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整个广阔的西部地区为他所独控。
军事战争
秦穆公还是位治军有方的人。秦人自古就有养马的传统,可以说是个马背上的民族。秦穆公当政后,发挥这一优势,建立骑兵部队并为每一位士兵配备一把匕首。这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制要早得多。 成语“短兵相接”亦因之而来。
称霸西戎
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穆公三十二年(前624),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拒不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转而向西方发展。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辅佐了晋国三代君主的秦穆公,眼睁睁看着晋文公当了霸主,实在是心中不忿,他不顾老臣百里奚、蹇叔的冒死劝谏,趁晋文公刚死之机,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血的教训。在执政的最后几年,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年),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三十七年(前623),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与晋相争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着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见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迭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迭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於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於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么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於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外交政策
秦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骊姬子奚齐继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秦穆公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
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於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
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公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晋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于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於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死子圉,在秦的参与下,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
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里从围城中用绳子吊着逃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於秦不利。晋国的力量增强,相当于秦国的势力减弱,况且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会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共帮助晋国呢?”秦穆公於是与郑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三、秦穆公简介:
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还是缪氏祖宗。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今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㈦ 关于秦穆公有哪些生平事迹
秦穆公是按照兄终弟及的传位体系登上历史舞台的。其父秦德公共生三子,他是老三。德公死后,老大即位,史称宣公。宣公有子九人,但传位给二弟,史称成公。成公有子七人,也学大哥的样,临死前把国玺交给了三弟。
风华正茂的穆公出手不凡,于登位改元之年(前659),亲自带兵跨过黄河,灭掉了一支盘踞在茅津(今山西平陆县)的西戎。本来,对于尚处于游牧阶段的戎、狄作战,是当时中原诸侯普遍面临的任务。可是,隅居西北,向来不受诸侯重视的秦国,竟有强渡滔滔黄河挥戈东进的能力,着实把一直将这一带看作自己势力范围的晋国吓了一跳,赶紧枕戈寝甲,严阵以待,准备等它再来耀武扬威时,好好教训一下。
又是一个意料之外:俟秦人再次渡河时,派来的不是野战兵团,而是一个以亲贵公子絷为首的求婚使团。原来穆公还未娶妻,听说晋君献公的长女伯姬美貌贤淑,特来求亲。
献公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思量再三,他预计秦国必将强盛,把女儿嫁给穆公作为感情投资也不失为一良策。后人用"秦晋之好"比喻两姓联姻,就是这个典故。
于是伯姬被秦国派人来敲锣打鼓地娶走了。但献公却不愿看见这个女婿跨过黄河抠老丈人嘴边的肉,赶快把虞、虢两国灭掉,控制住了秦国通向中原的咽喉桃林寨。
周襄王三十一年(前621)春二月,一代霸主秦穆公因感风寒患病不治,逝于秦都。享年69岁,计在位39年。
㈧ 秦穆公赐酒的历史故事
昔者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右服失而野人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於岐山之阳。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於是遍饮而去。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中之者已六札矣。野人之尝食马肉於岐山之阳者三百有馀人,毕力为缪公疾斗於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摘自《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第八•爱士》
【译文】
从前,秦穆公乘车出游,车子坏了,右边车辕的马脱缰跑掉了,被一群农夫捉住。秦穆公亲自去寻找跑掉的马,在岐山的南面看到农夫们正准备分吃马肉。穆公叹息道:“吃了骏马的肉而不立刻喝酒,我担心马肉会伤害你们的身体啊!”于是穆公一一赐酒给他们喝,然后离去。过了一年,秦、晋两国发生了韩原之战。晋兵已包围了穆公乘坐的战车,晋国大夫梁由靡已经抓住了穆公战车左边的骖车,晋惠公车右的卫士路石举起长枪击中了穆公的铠甲,七层的铠甲已被击穿了六层。就在这时,曾在岐山分食马肉的三百多农夫,竭尽全力在车下为保护穆公而拼死战斗。于是秦军大胜晋军,并且俘获了晋惠公。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统治君子就要公正无私,以使他们施行仁德;统治平民,就要宽容仁厚以使他们为军效力。”君主怎么能不努力施行仁德,爱抚人民呢?施行仁德,爱抚人民,人民就亲近他们,如果人民亲近爱戴他们的国君,就会甘心情愿为之付出生命。
㈨ 秦穆公时期各国大事件以及重要大臣的姓名是什么
秦穆公时期的大臣只要有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
穆公在位39年,所以他那时期的大事件很多,我就挑比较有名的说下吧,秦穆公三救晋难,秦晋崤之战(蹇叔哭师),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称霸西戎。晋文公强大晋国,勤王周室,城濮败楚,制霸中原。其他诸侯国没什么好说的,碌碌无为,不屑一提。lz想知道具体的那就去看《史记》或《左转》。
㈩ 关于秦国秦穆公40字的故事
秦穆公雄心勃勃,一心想超越其他国家,称霸天下,但苦于身旁没有贤才良臣来辅佐他。为此,他很苦恼。
有一天,秦穆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对他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天下难得的好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这样的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地快,而且尘土不扬,不留足迹。
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诉他们识别一般的良马的方法,不能告诉他们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方法。有个曾经和我一起担柴挑菜的
推荐于 2018-03-02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地磅报价就选三合重工地磅厂 国内知名品牌
值得一看的地磅相关信息推荐
地磅报价选1-200吨地磅就选三合重工,地磅厂直销 一手货源,发货及时,价格合理,无人值守省时省力,提供整体一站式方案,产品有保障,免费上门安装调试。
cqshzg.com广告
电子地磅价格_地磅多少钱?
四川志恒电子地磅,高精度,价格低,质量好,经久耐用!适用于各种载货卡车,挂车,半挂车,集装箱车等车辆,电子地磅价格就找四川志恒!
sczhdz.cn广告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6个成语故事40字左右
1、暗中摸索 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非常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常常忘记很快,如果再见面如同生人一样。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 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著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认出来。"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没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索知识或技术的掌握与创造。 2、按图索骥 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他善于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按照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寻找骐骥良马。 有一天,在看见一只大蟾蜍,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这个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3、安然无恙 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置吗?" 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如果没有好年成,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没有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难道让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4、按兵不动 春秋时候,晋国的赵简子准备进攻卫国,令部下史默去卫国探听情况,规定一个月之内必须回来。但是一直过了六个月他才返回来。赵简子问史默:"你去卫国,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却会召来祸害,你还没有观察出来吗?现在卫国有蘧伯玉做相国,史鳅辅佐,孔子也在那里做客,子贡又在国君的面前谋划大事,国君很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卫国国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 赵简之一听这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命令部队原地待命。 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在军事上由于某种原因,而不采取进攻或抵抗的行动。也用来比喻对眼前事物抱着观望的态度,而拿不出办法来。 5、暗渡陈仓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辖这个典故载于巴、蜀和汉中。刘邦也有独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气。他发现手下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就是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策划夺取天下。刘邦去汉中途中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谋取天下,使项羽放心。 然后采用韩信的计策,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项羽手下大将章邯镇守关中西部,听到消息笑道:"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对刘邦、韩信这一行动,根本没引起重视。韩信表面上装作要从栈道东进,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从小路暗袭陈仓。 当章邯接到急报时,刘邦大军已攻入关中。章邯被逼自杀。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这一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利用假象以给别人造成错觉,而暗中采取另一些措施来达到目的计策。 6、白首为郎 汉武帝曾经乘辇到郎署,看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说:"你何时当郎官,这么老!"回答说:"我姓颜名字叫驷,是江都人,在汉文帝时作郎官。"武帝问:"为什么这么老没有得到重用呢?"回答说:"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老,而我还年轻;陛下好少,而我已老。 所以三代遭遇不好,所以老在郎署。"武帝被他感动,提拔他为会稽都尉。后用"白首为郎"比喻遭遇不好,人才长久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