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考据法,即搜集和考证材料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计量史学,通常通过一些统计的数据进行计量,然后得出一些结论
3、口述史学方法,也称口碑史学、口头史学等,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收集人们口述的历史资料,用来研究历史的新学科。口述历史学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4、比较史学,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5、心理史学方法,又称“心理历史学”,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原则和方法,探究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各种活动,从“心理”的视角丰富和完善历史认识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认识水平。由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
6、跨学科史学方法,跨学科学是以学科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科技术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学科。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解决日益复杂的许多重大问题又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和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不断涌现与传统学科分类迥异的新学科。
(1)历史学田野扩展阅读:
历史研究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譬如,人们通常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有兴趣,而兴趣对于研究者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历史研究有弹性,也就是说,它无需固定的时间,也不受人事因素的限制。
它能充分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因而有利于研究的开展。但是,历史研究也有局限性。因为历史具有不可复验性。因而无法确定在新的情况下是否会有同样的结果发生,是否会得出与旧情况下相同的结论。此外,历史资料往往难以搜集完整,其本身的有效性难以判断。这些局限性恐怕是与人自身的局限性相关的。
参考资料:历史研究法-网络
Ⅱ 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哪个专业好
历史学类专业介绍
一、历史学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学年: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二、考古学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学年: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文物保护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能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所必需的文史及数理化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文物学、博
物馆学、考古学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一般程序、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实际操作,具备一般文物保护技术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文物保护科
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以及专业管理方面的文、理、工相互交叉的高级综合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文物保护导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概论、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材质分析、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古建筑保护、壁画保护、馆藏文物与环境、田野考古技术、低温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Ⅲ 考古系和历史系的区别
1、学习内容和方向不同。从研究对象来说,历史学主要面对的是历史文献,即文字,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古学则主要面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即遗迹、遗物等。
2、研究方法不同,历史学注重的是阅读、思维和总结能力;而考古学常常需要外出发掘,需要的是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掌握地形、气候等自然学科的有关知识。
3、毕业后工作领域不同。考古系毕业之后,经过一段时间,需要去野外、古墓等地进行实地挖掘;历史学只需要进行书本研究,成为讲师。
4、研究对象不同。历史学主要面对的是历史文献,即文字,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古学则主要面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即遗迹、遗物等。
(3)历史学田野扩展阅读: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学科。简单地说,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
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多埋藏在地下。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这些实物资料才能得以完整地收集起来。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
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的不同,考古学具体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等分支。
考古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毕业以后可以应聘到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
历史学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
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社会生活作借鉴。它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它使我们个人、社会、人类有所归依。
历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证、分析历史资料,历史学是立身的学问,不是谋生的技能。
Ⅳ 口述历史法和田野调查法的区别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Ⅳ 我本科专业是历史学,今年考研想考考古专业的研究生,想了解一些情况。
南京大学的考古系特别好。
Ⅵ 究竟考古学和历史学那科好
考古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考古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与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适宜到各省市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同时为民族史、地方史研究机构及出版社等相关部门培养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为高校培养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专门型人才,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输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古文字、古代汉语、史料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6.具备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考古学
主要课程:中国考古学(包括旧石器考古---宋元考古)、考古学史、考古学导论、田野考古学、考古学技术、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等。
四、专业特色:
以中国北方考古和东北亚考古为核心内容的中国边疆考古为教学、科研重点。
历史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历史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各部门、省市社会科学院、高校、党校、报社、出版社、档案馆、图书馆、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工作,还可以从事对外宣传和中外交流工作,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
一定的了解;
2 、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 、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 、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历史学
主要课程: 专业课有中国史专业课组(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世界史专业课组(国别史、中外关系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文化等)和专门史专业课组(中国地方史、东北地方史);基础课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地方史概论等。
四、专业特色:
以中国古代制度、社会与文化,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与文化,东北地方史、中国民族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为教学科研的重点。
上面是官方介绍。
考古学跟历史学其实有很大差距。我们上的课基本不一样。历史比较偏重文献(个人观点),考古主要是结合文献研究遗迹、遗物,基本每个大学的考古学都会有田野考古实习,会有接触实物的机会。
喜欢考古的话,可以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考古所,或者考古工地,去看看他们工作,这样你大概就知道真正的考古什么样了。千万不要抱着挖宝或者觉得充满刺激的想法盲目报考。这行也就是一般事业单位待遇吧。
如果是女生的话,还是再考虑考虑,工作真的不好找,而且在某些地方工作就是常年在各个工地。
Ⅶ 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依靠文献资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 考古学,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们的学术传统,考古学与历史学更是不可分离的兄弟,它们的目标大致相同,都以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为己任,所以夏鼐先生将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比作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传统历史学主要是从古代文献中发掘研究资料,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历史学也越来越关照考古学,历史学一些关键的研究领域离开了考古学就会一筹莫展。就历史考古学而言,考古学与历史学更是难分彼此。
在学理上,主要是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在学科建制上,二者彼此独立,界限很清楚,不存在谁属于谁的问题;在研究具体历史问题时,研究者往往要综合运用二者的资料,有时甚至难以分割(例如古文字学)。
研究对象:历史学研究的是史料,最基本的史料就是文献,亦即文字信息。所以文字发明之前的历史和未被文字记录的历史,自然是历史学研究的短板。考古学研究的是实物,是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有形的、能观测到的东西,包括遗迹、人工遗物和自然遗物。它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绝大多数遗存本身没有文字,考古材料不能自己说话,只能被人代言;而且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产生有形的遗存,历史上的语言、哲学概念和信仰体系等很可能未留下任何直接证据就消失了。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差异极大,即使是研究同一领域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是分工合作的状态,很少有人能兼通两者。考古学获取资料的基本途径是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基本方法是地层学、类型学、埋藏学、民族考古学和实验考古学,还有五花八门的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统称为科技考古。历史学不太容易概括出特别的方法,是所谓“史无定法”,但是最基本还是用来处理文献的,如音韵、训诂、版本、辨伪、考据,稍为特别的比如比较方法、计量方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当然也有异数,比如强调田野工作的历史人类学、口传史学等等,在这里“史料”的概念就不局限于书写的文字,在理论和历史哲学方面则较考古学发达,流派也多。
Ⅷ 什么是田野研究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Ⅸ 如何看待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的田野工作
与传统史学不同,社会史着力关注普通民众,展现日常生活,深入具体社群,还历史以“整体性”面目。作为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田野工作”可以为社会史学者所借鉴,以改变史料搜集的途径,丰富历史提问方式,重现社会生活情境,解读地域性知识,从而实现社会史的“整体性”目标。
历史本身是复杂、多元的,它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但历史上能够掌握话语霸权的,却总是官方和有特权者,当然也都是男性,他们将自己的声音凌驾于、笼罩于其它声音之上,让人们以为只有他们才能构成历史。由于他们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政治的权力的斗争,他们编纂的文献便成为一系列政治制度兴废和权力交替的纪录和集成,而这些也便成为传统史学研究的主流,这不仅因为研究者主要是由上层社会的男人们组成,更由于史学研究的依据始终是由这些人记录的文献。
看来,完全依赖现成的历史文献产生不了新叙述史。为难之际,史家从人类学那里得到启示。普通人几乎是人类学家的唯一关注对象,在普通人生活的许多原始社群,连文字可能都不存在,当然谈不上有什么文献。人类学者直接来到田野,实地调查和倾听,以此作为撰写社群志书的素材。社会史学家认为,既然针对社群现实的人类学可以记录下民众的声音,那么,指向过去的历史学同样可以深入田野,存录下社群集体记忆,所谓“口述史”,便是这样一项历史人类学的实践。在这一意义上,有学者认为,社会史的出现是一种“人类学转向”5。
但其实,我们只是在重新认定“口述史”在历史叙述中的地位,因为,远古时代的历史,“在尚未触及记录者的笔端之前,其传授也是全凭着人们的记忆,经过从口到耳的途径,代代相传”6。社会史的“田野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复兴一项古老技艺。
在社会霸权之下,普通女性被看作是“沉默的人群”,因此,口述史料在妇女史研究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应该说,历史文献中并不缺乏关于女性的记载,问题是,这些记载是由男性代言的,很少有女性自己的声音。有鉴于此,一些妇女史研究者走进田野,就某些专题挖掘普通妇女的历史记忆,“用女性的表述证明女人的存在”7。这种做法是人类学的,却构成了历史。这样的历史与文献中的记载可能会不太一样,却逼近真实。以缠足为例,其起源,一般认为跟男性的变态审美观念相关,作为一个符号,它意味着女性对男性需求的绝对服从,但从妇女的口述中,人们发现,男性未必就认同小脚美,反而女性更崇尚这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