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汉的近现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
武汉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1838年 9月 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武昌、汉口、汉阳查禁鸦片烟。 1853年 1月 太平军攻占武昌城。 1854年 6月 太平军再占武昌城。 1855年 4月 太平军三占武昌城。 1858年 6月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规定汉口辟为通商口岸。 1861年 3月 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 1862年 1月 江汉关开关。 1864年 英国循道会在汉口开办普爱医院。 修筑汉口城墙。 1868年 英国汇丰银行汉口分行开业。 1871年10月 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文化书院。1904年改称文华大学。 1873年 1月 轮船招商局在汉口设立分局。 1884年 4月 汉口、武昌、汉阳分别成立电报局。 9月 黄鹤楼毁于大火。 1889年 8月 芦(沟桥)汉(口)铁路开始筑建。 1890年 2月 张之洞奏请建设湖北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 3月 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兴建。 6月 两湖书院兴办。 1893年 自强学堂在武昌创办。 1894年10月 湖北纺纱局在武昌兴办。 湖北缫丝局在武昌兴办。 1895年 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6年 俄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法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7年 2月 汉口邮政总局成立,辖8个分局。 6月 湖北制麻局在武昌兴办。 本年 叶澄衷、宋炜臣合资兴办汉口燮昌火柴厂。 1898年 4月 张之洞撰成《劝学篇》,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本年 日本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9年 设夏口厅,实行阳(汉阳)夏(汉口)分治。 1900年 8月 唐才常的汉口策划自立军起事失败。 1902年 9月 布、纱、丝、麻四局招商承办。 1903年 1月 留日湖北籍学生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 5月 吴禄贞邀集爱国知识青年在武昌花园山集会,从事爱国反清宣传活动。 1904年 7月 吕大森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 8月 湖北省立图书馆在武昌成立。 1905年 汉口后湖长堤主干堤建成,后称张公堤。 1906年 3月 刘静庵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日知会。 4月 芦汉铁路全线通车。 8月 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办。 1907年 8月 扬子江机器制造公司在汉口谌家矶创立。 本年 拆除汉口城墙。 1908年 2月 汉阳铁厂、大冶铁山和萍乡煤矿,组成汉冶萍公司。 1909年 4月 孙武等在汉口设立革命组织共进会总机关。 1910年 武汉一批产品参加南洋赛会获金奖和银奖。 1911年 1月 蒋翊武等在武昌成立革命组织文学社。 9月 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成立起义指挥部。 10月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担任军政府都督。 《鄂州约法》颁布。 民军与清军展开阳夏之战。 11月 黄兴出任中华民国战时总司令。 1912年 1月 夏口厅改制为夏口县。 4月 孙中山抵武汉访问。 9月 陈时在武昌创办私立中华大学。 1913年 5月 江夏县改名武昌县。 8月 中华工程师会在汉口成立,会长詹天佑。 1917年 收回汉口德国租界。 1919年 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落成营业。 1920年 2月 恽代英等创办利群书社。 《武汉星期评论》创刊。 3月 董必武等创办私立武汉中学。 8月 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组织 (即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成立。 1922年 2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江岸发生“二七”惨案。 1923年 5月 第一届华中运动会在武昌举行。 1924年 文华大学更名华中大学。 武昌大学成立。 1925年 3月 收回汉口俄国租界。 6月 武汉人民掀起声援“五卅”运动。 1926年 1月 湖北农民协会在武昌成立。 9月 北伐军占领汉阳、汉口。 10月 北伐军攻克武昌。 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任邓演达就职。 11月 《汉口民国日报》创刊。 12月 工人运动讲习所开办。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在汉口成立。 1927年 1月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办公。 武昌、汉阳、夏口三地为京兆区,定名武汉。 2月 中华全国总工会迁来武汉。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开学。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开学。 3月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 4月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 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5月 武汉军民反击夏斗寅叛变。 太平洋劳动大会在汉口召开。 7月 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 8月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本年 开始拆除武昌城墙。 1928年 9月 武昌中山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 本年 拆除汉阳城墙。 1929年 武汉市改称武汉特别市。不久,武汉特别市改称汉口特别市, 组成武昌市政委员会。 1930年 汉口特别市改为汉口市。 1931年 7月 长江、汉水大水,三镇溃堤成灾。 9月 武汉各界集会声讨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年 1月 汉口市无线广播电台开播。 12月 武汉学生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 1936年 粤汉铁路全线通车。 1937年 7月 “七七”事变发生,武汉各界人民集会声援中国军队在华北的抗战。 10月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组建。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建立。 11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从 南京迁来武汉。 1938年 1月 《新华日报》创刊。 4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 7月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开幕。 武汉各界掀起救亡献金运行。 8月 收回汉口日本租界。 10月 武汉沦陷。 1939年 日伪武汉特别市政府成立。 1940年 日伪武汉特别市改为汉口市。 1945年 9月 日本侵华军第六方面军在武汉投降。 10月 汉口市政府成立。 11月 收回汉口法国租界。 1946年 5月 国共《汉口协议》签订。 10月 武昌市政府成立。 1947年 6月 武汉大学发生“六一”惨案。 8月 汉口市改为汉口特别市。 11月 汉口被服总厂发生“一一?七”惨案。 1948年 本年夏到1949年5月,武汉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 反对国民党进行内战,迎接解放的斗争。 1949年5月16日 武汉解放。
望采纳O(∩_∩)O谢谢
② 武汉近年发生历史事件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开始筹建,1991年经国回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区内高新技术企业700多家,“三资”企业300多家,1997年总产值66亿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0年12月筹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到1997年初,引进项目611个,投资总额235.5亿元;1997年总产值63亿元,生产“富康”轿车30035辆。1998年,两大开发区总产值194亿元,比1997年增长48.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成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 武汉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注意:不要武汉的简洁概括,要说一些具体的事件,比如辛亥革命之类的)
元代以前历史武汉的考古可上溯到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语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青山矶,古代著名军港,在今武汉市青山区。东晋将军谢晦曾兵据武口城与“杨桂水口”的青山矶隔江相望;南北朝桓玄的峥嵘洲之战兵燹于此地;后因防北方蒙古侵扰。《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阿术率万户晏彻儿等四翼军对青山矶泊。后称之为“青山夹”“青山镇”。
元明清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首次成为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曾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元末时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曾将其天完政权国都迁至汉阳。
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使龙泉山形成了有“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筑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汉口方才脱离汉阳独立发展,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故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汉口与北京、苏州和佛山并列,称为“天下四聚”,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美誉。明朝崇侦八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瑁在汉口修筑了一条长堤。
晚清时期
1852年,太平军相继占领汉阳和汉口。次年攻克武昌城,为太平军攻占的首座省城。
1858年,《天津条约》增辟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岸先后开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汉口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成为长江沿岸最早的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汉口的对外贸易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
1864年,为防捻军南下,修筑汉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其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卢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于武昌,打响辛亥革命的首役。10月11日,起义军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脱离清朝,定国号中华民国,武汉此时成为中国的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
军和清军在汉口、汉阳爆发阳夏战争。11月30日,清军败退,火焚汉口街市四天。
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同年孙中山来汉,给予“武汉一呼,天下响应”和“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
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刊载了魏尔·瓦尔特的文章《中国的芝加哥》。该文赞道:“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1922年,江岸火车站为京汉铁路大罢工总指挥部,2月7日二七大罢工遭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作为湖北省会,改夏口县为‘汉口特别市,直属于国民政府,并辖汉阳县城。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自广州迁都武汉。1月5日,数十万群众冲击了汉口英租界,2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收回该租界。4月18日,武汉市政府成立,武昌市与汉口特别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京兆区’作为首都,成立武汉特别市。故武汉建市历史仅80余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武汉召开。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月7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决定中国共产党今后将采取武装暴动的方式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1931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武汉
市区被淹达百日之久,仅市区就死亡3619人。
1938年6月至10月间,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进行长达数月的武汉会战。10月25日,武汉沦陷。
1949年5月15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乘飞机逃离武汉。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进入武昌市区和汉阳县,武汉三镇解放。22日中共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成立,暂由中央直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设立的首个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决定将武汉市由中央直辖改为湖北省省会。6月25日,武汉关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武汉关水位上涨到29.73米,为有水文纪录来的历史最高值。
1955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桥全面施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相连,京广铁路就此贯通。
1958年9月13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建成投产。
1975年,将武昌县(今江夏区)划归武汉市。
1983年,将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与计划单列市。
1986年,国务院公布武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讲话”首站到武昌。同年,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8年夏,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水,经全省军民抢护数月后,武汉转危为安。
2004年7月28日,武汉轨道1号线一期投入试运营,是武汉的第一条全高架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也是中西部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武汉成为全国第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12月24日,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外汇管理局四部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这是中国继苏州高新、南京龙潭和北京空港后设立的第四个保税物流中心。
2008年12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公路)正式通车。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武汉市性质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正式明确武汉新港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将武汉列为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2011年3月16日,武汉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2011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2011年9月5日,武汉市被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全国首批第一方阵,“国家船舶出口基地”。
④ 武汉的历史
武汉历史概述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元378年)、江夏县(公元589年)。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对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曾一度成为全面抗战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在武汉周围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光复,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历史沿革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元378年)、江夏县(公元589年)。
“武汉”的由来
武昌之名,源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改其名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县,即今武昌城区。江北有汉阳,故有"双城"之称(元代诗人余阙诗)。"武汉"一词,在明代《重修晴川阁记》中,即有出现。至清代,曾国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经常使用。由于明代以后,汉阳县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发达,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故双城演变为三镇,亦有"武阳夏"的说法。1898年,张之洞奏请将阳夏分治获准,1899年,夏口从汉阳县治下划出,成立夏口厅。而夏口开始有县的建制,是在民国元年(1912年)。然市民习惯称夏口为汉口,故"武汉"之名顺理成章成为三镇的统称,因武昌、汉阳、汉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近代史上的武汉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先后建立汉口市政委员会、武昌市政厅和汉阳市政委员会,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宣布"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重大事件概要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对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曾一度成为全面抗战的指挥中心,国民政府在武汉周围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汉光复,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历史人物
作为"九省总汇之通衢"的武汉,可谓群贤毕至、才俊荟萃。
先古以来,孙权江夏筑城、岳飞屯兵武昌、崔颢黄鹤楼题诗等先贤足迹至今千古传诵。明末抗击后金统帅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别是进入近代史后,辛亥首义地武汉,产生了刘静庵、黄兴、孙武、蒋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张之洞治鄂兴办工厂,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领先的现代工业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等等数不胜数。
本世纪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不止一次到过武汉,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篇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两度来汉,对辛亥首义的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高度评价。在他编制的《建国方略》等巨著中,曾为武汉专门作出建设规划。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武昌农讲所、"八七"会址、东湖梅园等留下历史性脚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词手迹,炳蔚江城;17次在汉畅游长江的实践更深深地激励着武汉人民奋勇前进。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加速前进,1992年初南巡首站抵达武汉,发表了"发展是硬道理"著名论断,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豪迈步伐,武汉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重镇、商品贸易中心、交通枢钮和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名城更添活力。
在这跨世纪的交替中,武汉人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和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教五大聚散中心,塑造并充分展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奕奕风采而团结奋斗。
武汉的城市文明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
盘龙城位于现在黄陂县境内,是在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地区长期隶属楚国,楚文化也因此成为今日武汉文化的渊薮。武汉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水运,历来就是商贸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十八世纪的汉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1861年开埠后,汉口成为当时中国内陆最大的通商口岸。1911年,武昌城上空响起辛亥革命第一枪,由此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统治,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
⑤ 武汉从古至今的历史。
据近年考古工作发现,一万多年前,武汉地区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市郊黄陂的盘龙城遗址,考证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商代古城。武汉在夏代属荆州,殷末属南国,周初属周南,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东汉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280年)、曲陵县(305年)、汉津县(597年)、汉阳县(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25年)、汝南县(378年)、江夏县(589年)。明成化年间,龟山以北的汉水支流逐渐成为汉水入江主流形成武昌、汉阳、汉口的三镇格局。武昌这名始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寓“因武而昌”之意。与江北汉阳有“双城”之称。明代以后,汉阳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勃兴,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武阳夏三镇的统称枣“武汉”开始被使用。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委员临时联席会议确定“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1927年4月16*,成立武汉市政委员会,这是统一建市的开始。随后分分合合,至1949年5月24*,武汉市人民**正式成立,武汉市的名称至今保持不变。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大事件 武汉历史上曾是魏、蜀、吴三方鏖战之地,千余年中发生过许多战事和重大事件。进入近现代更是波澜壮阔。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武汉严禁鸦片,开中国禁烟之先河。1861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有关条款,汉口对外开埠,英、德、俄、法、*相继建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1889年,总督张之洞推行“新政”,开工厂、办学堂、练新军……,为武汉的近代化打下坚实基础。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领导工人农民进行革命斗争。1922年,江岸车站为京汉铁路全线罢工总指挥部,2月7*反动派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1926年,北伐胜利,国民**由广州迁都武汉。1927年,汪精卫为首的武汉**策划了“七·一五”反共事件,大革命遭到失败。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针。1938年10月25*-1945年8月15*,武汉被*军强占。1949年5月16*,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被定为冶金、机械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建立一批大型、重点工厂。1954年,武汉出现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8月18*15时,武汉关水位达到29.73米,舵落口水位达到29.89米,经过全市历时百天的防汛斗争,武汉人民战胜了特大洪灾,确保了武汉的安全;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第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双层桥。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武汉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与计划单列。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经济协作区”。
⑥ 武汉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2、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4、江西填湖广
始见于魏源的《湖广水利论》。系指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区迁徙的移民运动。据说最早出现于五代,明朝达到高潮。
江西移民占江、浙、闽、皖、赣五省迁至湖南,湖北的移民总数的60%,在两湖各个地区,江西移民占有的比例又有差异,自东向西递减,适与地距江西之远近成正比。江西移民主要来自鄱阳湖平原和赣江流域,以吉安、南昌两府最多。
5、湖广填四川。
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⑦ 与武汉有关的近代历史事件
武汉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1838年 9月 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武昌、汉口、汉阳查禁鸦片烟。
1853年 1月 太平军攻占武昌城。
1854年 6月 太平军再占武昌城。
1855年 4月 太平军三占武昌城。
1858年 6月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规定汉口辟为通商口岸。
1861年 3月 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
1862年 1月 江汉关开关。
1864年 英国循道会在汉口开办普爱医院。 修筑汉口城墙。
1868年 英国汇丰银行汉口分行开业。
1871年10月 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文化书院。1904年改称文华大学。
1873年 1月 轮船招商局在汉口设立分局。
1884年 4月 汉口、武昌、汉阳分别成立电报局。
9月 黄鹤楼毁于大火。
1889年 8月 芦(沟桥)汉(口)铁路开始筑建。
1890年 2月 张之洞奏请建设湖北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
3月 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兴建。
6月 两湖书院兴办。
1893年 自强学堂在武昌创办。
1894年10月 湖北纺纱局在武昌兴办。 湖北缫丝局在武昌兴办。
1895年 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6年 俄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法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7年 2月 汉口邮政总局成立,辖8个分局。
6月 湖北制麻局在武昌兴办。 本年 叶澄衷、宋炜臣合资兴办汉口燮昌火柴厂。
1898年 4月 张之洞撰成《劝学篇》,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本年 日本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9年 设夏口厅,实行阳(汉阳)夏(汉口)分治。
1900年 8月 唐才常的汉口策划自立军起事失败。
1902年 9月 布、纱、丝、麻四局招商承办。
1903年 1月 留日湖北籍学生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
5月 吴禄贞邀集爱国知识青年在武昌花园山集会,从事爱国反清宣传活动。
1904年 7月 吕大森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
8月 湖北省立图书馆在武昌成立。
1905年 汉口后湖长堤主干堤建成,后称张公堤。
1906年 3月 刘静庵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日知会。
4月 芦汉铁路全线通车。
8月 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办。
1907年 8月 扬子江机器制造公司在汉口谌家矶创立。
本年 拆除汉口城墙。
1908年 2月 汉阳铁厂、大冶铁山和萍乡煤矿,组成汉冶萍公司。
1909年 4月 孙武等在汉口设立革命组织共进会总机关。
1910年 武汉一批产品参加南洋赛会获金奖和银奖。
1911年 1月 蒋翊武等在武昌成立革命组织文学社。
9月 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成立起义指挥部。
10月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担任军政府都督。
《鄂州约法》颁布。
民军与清军展开阳夏之战。
11月 黄兴出任中华民国战时总司令。
1912年 1月 夏口厅改制为夏口县。
4月 孙中山抵武汉访问。
9月 陈时在武昌创办私立中华大学。
1913年 5月 江夏县改名武昌县。
8月 中华工程师会在汉口成立,会长詹天佑。
1917年 收回汉口德国租界。
1919年 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落成营业。
1920年 2月 恽代英等创办利群书社。
《武汉星期评论》创刊。
3月 董必武等创办私立武汉中学。
8月 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组织
(即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成立。
1922年 2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江岸发生“二七”惨案。
1923年 5月 第一届华中运动会在武昌举行。
1924年 文华大学更名华中大学。
武昌大学成立。
1925年 3月 收回汉口俄国租界。
6月 武汉人民掀起声援“五卅”运动。
1926年 1月 湖北农民协会在武昌成立。
9月 北伐军占领汉阳、汉口。
10月 北伐军攻克武昌。
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任邓演达就职。
11月 《汉口民国日报》创刊。
12月 工人运动讲习所开办。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在汉口成立。
1927年 1月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办公。
武昌、汉阳、夏口三地为京兆区,定名武汉。
2月 中华全国总工会迁来武汉。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开学。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开学。
3月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
4月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
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5月 武汉军民反击夏斗寅叛变。
太平洋劳动大会在汉口召开。
7月 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
8月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本年 开始拆除武昌城墙。
1928年 9月 武昌中山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
本年 拆除汉阳城墙。
1929年 武汉市改称武汉特别市。不久,武汉特别市改称汉口特别市,
组成武昌市政委员会。
1930年 汉口特别市改为汉口市。
1931年 7月 长江、汉水大水,三镇溃堤成灾。
9月 武汉各界集会声讨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年 1月 汉口市无线广播电台开播。
12月 武汉学生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
1936年 粤汉铁路全线通车。
1937年 7月 “七七”事变发生,武汉各界人民集会声援中国军队在华北的抗战。
10月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组建。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建立。
11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从
南京迁来武汉。
1938年 1月 《新华日报》创刊。
4月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成立。
7月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开幕。
武汉各界掀起救亡献金运行。
8月 收回汉口日本租界。
10月 武汉沦陷。
1939年 日伪武汉特别市政府成立。
1940年 日伪武汉特别市改为汉口市。
1945年 9月 日本侵华军第六方面军在武汉投降。
10月 汉口市政府成立。
11月 收回汉口法国租界。
1946年 5月 国共《汉口协议》签订。
10月 武昌市政府成立。
1947年 6月 武汉大学发生“六一”惨案。
8月 汉口市改为汉口特别市。
11月 汉口被服总厂发生“一一?七”惨案。
1948年 本年夏到1949年5月,武汉各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
反对国民党进行内战,迎接解放的斗争。
1949年5月16日 武汉解放。
⑧ 武汉历史!!!
历史沿革
据近年考古工作发现,一万多年前,武汉地区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市郊黄陂的盘龙城遗址,考证为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商代古城。武汉在夏代属荆州,殷末属南国,周初属周南,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东汉后,江北先后置沌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阳县(280年)、曲陵县(305年)、汉津县(597年)、汉阳县(606年);江南先后置沙羡县(25年)、汝南县(378年)、江夏县(589年)。明成化年间,龟山以北的汉水支流逐渐成为汉水入江主流形成武昌、汉阳、汉口的三镇格局。武昌这名始于孙权以鄂城为都时,寓“因武而昌”之意。与江北汉阳有“双城”之称。明代以后,汉阳所属之夏口镇商业勃兴,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武阳夏三镇的统称枣“武汉”开始被使用。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委员临时联席会议确定“确立国都,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1927年4月16*,成立武汉市政委员会,这是统一建市的开始。随后分分合合,至1949年5月24*,武汉市人民**正式成立,武汉市的名称至今保持不变。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大事件
武汉历史上曾是魏、蜀、吴三方鏖战之地,千余年中发生过许多战事和重大事件。进入近现代更是波澜壮阔。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武汉严禁鸦片,开中国禁烟之先河。1861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有关条款,汉口对外开埠,英、德、俄、法、*相继建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1889年,总督张之洞推行“新政”,开工厂、办学堂、练新军……,为武汉的近代化打下坚实基础。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领导工人农民进行革命斗争。1922年,江岸车站为京汉铁路全线罢工总指挥部,2月7*反动派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1926年,北伐胜利,国民**由广州迁都武汉。1927年,汪精卫为首的武汉**策划了“七·一五”反共事件,大革命遭到失败。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针。1938年10月25*-1945年8月15*,武汉被*军强占。1949年5月16*,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被定为冶金、机械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建立一批大型、重点工厂。1954年,武汉出现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8月18*15时,武汉关水位达到29.73米,舵落口水位达到29.89米,经过全市历时百天的防汛斗争,武汉人民战胜了特大洪灾,确保了武汉的安全;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第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双层桥。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武汉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与计划单列。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经济协作区”。
⑨ 武汉曾经经历过哪些历史的重大事件要古代的。
元代以前历史武汉的考古可上溯到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语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青山矶,古代著名军港,在今武汉市青山区。东晋将军谢晦曾兵据武口城与“杨桂水口”的青山矶隔江相望;南北朝桓玄的峥嵘洲之战兵燹于此地;后因防北方蒙古侵扰。《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阿术率万户晏彻儿等四翼军对青山矶泊。后称之为“青山夹”“青山镇”。
元明清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武汉首次成为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曾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元末时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曾将其天完政权国都迁至汉阳。
朱元璋攻克武昌时,第六子朱桢出生,后朱桢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使龙泉山形成了有“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筑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汉江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汉口方才脱离汉阳独立发展,嘉靖年间在汉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汉口镇,来自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经营,当时汉口货物山积,居民填溢,商贾辐辏,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故有“货到汉口活”一说,汉口与北京、苏州和佛山并列,称为“天下四聚”,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美誉。明朝崇侦八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瑁在汉口修筑了一条长堤。
晚清时期
1852年,太平军相继占领汉阳和汉口。次年攻克武昌城,为太平军攻占的首座省城。
1858年,《天津条约》增辟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岸先后开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汉口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成为长江沿岸最早的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汉口的对外贸易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驱。
1864年,为防捻军南下,修筑汉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称作后城。
1889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在其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张之洞在鄂期间,主持修建了卢汉铁路,兴办教育,创建了两湖书院等新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