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复习历史(具体一点)
中学历史总复习“十六字”诀
1.照本
就是按照课本组织历史总复习。课本,既是教师平时教学之“本”。也是学生考前复习之“本”,从另一角度说,它既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也是高考试题答案的依据。历史考了十余年,考试内容和题型虽年年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本”。因此.教师在指导总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读课本上。特别是在总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即系统复习阶段.更应做到以课本为主。要按照课本内容本来的顺序,逐章逐节地组织复习。事实表明,在复习过程中,边看书边做题,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认真看书,只忙于做题,甚至掉进“题海”而不能自拔,则是“本”“末”倒置,那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2.顾面
就是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要顾及到,而不能凭主观臆断任意削减内容。历史高考试题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大。比如,1987年高考历史试题就有224个知识点,比1986年多了33个,人物则有42个,也比 1986年多了 8个。如果不全面复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全面”是搞好复习的基础,是取得优良成绩的保证。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往往都是从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开始的。如果抛开了课本.一味地攻“资料”,孤立地去抓“重点”,甚至采取猜题、押题的做法.这不是老实的学习态度,也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3.抓点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简化工作.整理出一个个的要点来.并让学生紧紧地抓住这些“点”.牢记在脑子里。“点”,也叫“知识点,包括历史年代、地点、人物、事物和评价等。“点”有大有小,小的多为时间、朝代名、人名和地名等,如1561年.明代,戚继光、浙江台州;大的多为事件(包括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等),如戚继光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对“点”表述的文字可多可少,那就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导学生整理知识要点:①时间:1661年;②人物;郑成功;③经过:带领将士两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登陆,‘经过激烈战斗,到第二年初,打败荷兰殖民者;④意义: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⑤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果历史知识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类型,整理出一个一个的要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4.理线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时,帮助他们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前因后果的关系。理线,是历史复习第二阶段,即综合复习阶段经常采用的作法。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有三条:一条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条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压迫和奴役;一条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三条基本线索,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能做到豁然贯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归类
就是教师将历史知识按照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进行归纳分类。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就可划出“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样一些类别。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达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又便于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起到深化知识,强化记忆的作用。
6.助记
就是教师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记忆。教师在组织历史总复习时,要特别注重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记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两大类。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努力摸索,创造多种方法,把机械记忆的内容减少到最低限度。当前,比较好的历史记忆方法有以下十种:
①系统记忆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大事;
②分类记忆法:将历史知识归纳分类,加以条理化;
③特征记忆法:通过分析,找出事件的特征;
④简化记忆法:将知识去粗取精,逐一简化或压缩,将其精髓储存在记忆里;
⑤图表记忆法: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编制成图表,让学生看了图表,一目了然;
⑥直观记忆法:适当地组织学生观看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借助直觉形象给学生留下刻印象;
⑦比较记忆法:把相同类型的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鉴别,同中求异;
⑧口诀记忆法;把较难记忆的史实.编成口诀来记;
⑨读写记忆法:边看书.边写提纲,读读写写,加深印象;
⑩讨论记忆法:几个学生编成一组.互问互答,取长补短。
7.精讲
就是教师讲的要“精当”、“精练”、“精妙”。“精当”,就是讲的要恰到好处,要富有启发性,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精练”,就是语言要简洁凝炼.不允许拖泥带水,旁征博引。“精妙”.就是要巧设疑点,解题对路.虽言简语略,但有画龙点睛之妙。既要坚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又要辅之以教师的精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8.善练
是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训练。在系统复习阶段,常以章节训练、单元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基础题、常规题.其特点是坦大题小,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词题和简答题为主。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做到章节过关。在综合复习阶段、常以综合训练或专题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列举题、分析比较题和综合论述题,其特点是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将以前学得的知识纵横沟通。在重点复习阶段,则要通观全部教材.结合当前形势.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并编拟成题后,指导学生训练。这是进·步深化知识,达到巩固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复习时间的安排.以6:3:1的比例为宜。学生的训练,还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后者为主.前者为辅。总之,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㈡ 历史学科如何进行期末复习
无论是旧的教学方法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考试最终是检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因此,历史的教学与复习必然要针对考试进行,不能够过份的套用新课程的规范去要求学生。在平时教学中,还要应对最终需要考试的特点,要注意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及历史知识的疏理与应用。特别是学生自我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大家都明白,我们这个学科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课时比较少、而知识量又很多,所以,学生的自学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得加强培养。(最终是课要上得有趣,考试成绩也要考好) 一、结合课标的复习, 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 二、结合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期末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改错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议论题,那么这部分的复习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三、加大巩固复习力度,也就是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并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四、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考度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的教学复习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立足基础掌握与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最终的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㈢ 历史考研该怎样复习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复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考历史学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㈣ 历史怎么复习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目口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
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2000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2001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等试题都是如此。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如2000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2001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等试题,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三、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
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同样要有明确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很多高三学生的练习是被动或盲目的(即教师发什么便做什么、发多少做多少);自主练习时只做选择题、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与问答题,即使做选择题也只求量不求质,至于主观题因平时很少或根本不做,有些学生则边看书边做练习。这些方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高。笔者认为学生做练习应主动并有明确目的,目口做什么练习、何时做,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进行,具体办法如下:
首先,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由于商家一味的追求利润,很多资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印刷不清、题量少价格高、甚至参考答案错误多多,而学生往往不辨真伪,一看到资料就买,有些学生手中甚至每门学科往往有四五本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学生手中只要有一本复习资料就可以了。
其次,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有些同学,习惯每天看点书、做些相关练习,认为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并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其出发点固然没错,但问题是:高三学生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每门学科每天都得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其中英语、数学便要占去较多时间,留给历史学科的时间最多也不过1小时,而且这1小时内又有三本历史教材要复习,那么留下做练习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另外各教材每天所复习内容的相关练习也较少,学生练习时又很少注意节奏、速度,而高考则需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平时练习时的松散、随意使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试卷。为防止高考时出现失误,平时的训练,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单位时间来做练习。笔者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学生每周星期五在历史学科的复习时间里,用近1个小时的时间,将本周以来已复习的相关内容的选择题全部完成,而且只要求做选择题,原因是1个小时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题、问答题、选择题在内的练习是不现实的。同时根据高考的实践看,选择题的完成也需1小时左右完成。另外,在固定而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做选择题,学生的思维可保持相对集中与延续,同时学生也喜欢做选择题。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又能保证练习时间,且不影响平时复习教材的时间。
当然,做练习只做选择题是不行的。如果主观型试题也像选择题一样,每星期集中一个较长的单位时间去做,学生同样会感到枯燥乏味。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坚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固定的复习时间以外抽时间看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问答题,先将提纲列出(也可打腹稿),然后对照参考答案,比较哪一种答案更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若参考答案太长,应
尽可能的将其缩短,但以能将问题讲清楚为前提。另外要将自己已理解的答案像老师分析试题一样分析给同学听,让对方听了你的分析也能理解。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便是主观型试题的解题思路而不是一个个死的答案。
以上是我在指导高三学生自主复习时的点滴体会。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进而提高高考成绩,是我们每个师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㈤ 考研历史这个学科怎么复习
所有考试都一样,要背诵和练习相结合,更何况是考研,那么多要背的东东,不做版题你那能权记得呢。我建议你教材和习题结合,多做题绝对有好处。
考研资料可参考同城购书网,我也在那上买了几本资料,感觉不错,推荐大家一起用。我买时每次都是送货上门,书到了付款的,很方便,而且关书的速度也很快,第二天就送来了。
㈥ 高中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复习
我是这样学历史的,给你参考下,经常做历史试题,然后你就会清楚考点,知道版那一课,那一单权元的重点,把重点写成笔记,高三归纳,就不是按必修一二三来写笔记,是有类型的写笔记,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中国那些朝代,你要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写笔记,事件就是年份,重要意义,历史条件,
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选择题常有迷惑性的一些选项,所以你在看历史教科书的时候,要一字不漏的记住,有些话虽然改了几个字,但完全不是那个意思,历史属于文科,所以语言性的东西你要注意,书上是怎么描述那段历史,它的重要意义,你要记清楚,不要随便得记几个关键词,选择题的分很大的,材料题,一般都可以从只言片语中分析,你要很迅速的反映出它和什么历史联系在一起,看到一些字眼,马上就能想到是必修几哪单元的内容,
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要记住它的年份,有几个特别重要的事件要记住,不过也不用死记,你做多了题目就记住了,
如果你在历史方面有不清楚的,或是你经常丢分的方面可以来问我,我高考完了,嘿嘿,今年的, 历史的选择题很重要,材料题牵扯很多,你要学会分析它的提问,
㈦ 历史如何复习
中学历史
说实话 历史这个学科的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还有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前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而你解决了前两点,第三点自然就解决了。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今天就想了这么多,想到了我在补充。
㈧ 如何有效复习初中历史
其实历史就是故事,学历史其实就是历史老师在讲故事,本人对古代文化,尤其考古非回常感答兴趣,因此对学习历史有天生的兴趣。然后时间是主线,用时间这个主线把历史从头到尾串联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不要把记忆当成是任务,即便暂时记住了,后期肯定还会遗忘,而如果是跟听故事似的记住那经久不忘,
㈨ 如何对历史学科进行自主复习
关于历史学科的复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思路: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轮番复习,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3、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很重要。这是提高学习成绩最关键的一点,可以让你的轻松学习,从而事半功倍。前几年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记忆力也很差。然后下载了《尼古拉特斯拉大脑训练》,这是一套开发潜能的课程,通过课程的训练,我的内心变得非常平静,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都提高了,我掌握了各种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技巧,通过调理了自己的心态,轻松自学各科知识,最终考上了大学。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