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2012中国历史中考题汇编九年级上册

2012中国历史中考题汇编九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21-03-11 16:06:08

Ⅰ 初三历史中考试题

2009年初三历史中考精英试题(2009。40。28)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2、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的有 (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郑和下西洋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册封达赖、班禅 ⑤多伦会盟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图2传奇人物,她的历史功过,犹如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后人评说。
以下选项对其评价具有不合理之处,应当选择( )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贞观遗风 D.她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是指( )
A.上海 B.南昌 C.庐山 D.井冈山
5、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谈话:“毛泽东真是去赴‘鸿门宴’。”“他这么做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根据谈话的内容,你认为他们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双十协定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进程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2008年3月24日,第29届夏季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希腊是( )
A.东方文明的摇篮 B.游牧文明的摇篮 C.西方文明的摇篮 D.农业文明的摇篮
8、14—16世纪被称为“发现人的时代”,文中“发现人” 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文艺复兴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 新航路的开辟
9、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仪式”。这个纪念馆应建在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凤阳小岗村
D.上海
1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
朝解体两极终”。根据上段文字的描述,判断它是下列哪个国家(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1、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12、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右图,这个“转折点”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3、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灭亡
14、 三班历史兴趣小组在题为“思想解放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小论坛活动中,收集的
下列历史材料不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5、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
①参加中共“一大”②重庆谈判 ③在黄埔军校任教 ④红军长征 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7、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1861年改革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失败。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处置德国有关的是( )
①巴黎社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9、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作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作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
A.1月1日 B.7月7日
C.8月13日 D.9月18日
20、图10人物,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他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二、非选择题
21、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动员令,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分)

(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3)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简要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抚今追昔,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展望未来,我们对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充满信心。——《十七大报告》
(1)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哪些斗争?(2分)

(2)邓小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怎样的方针?(1分)取得了怎样的成果?(1分)

(3)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哪一次会议最先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1分)并请举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成就?(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近代化的历程中,哪些国家采取了相同的道路?(1分)

(3)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世界3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4)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其崛起的过程中,都曾严重侵犯过中国的主权,试举一例说明。(1)

(5)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2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杰出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1分)

(2)图二的人物实行的改革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1分)

(3)图三中的人物为推动本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1分)

(4)上述三位人物的改革得以取得成效的相同之处是什么?(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谈到:“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固其所也。”
材料二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材料三 国务院公告(2008年5月18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请回答: (1) 结合明朝的有关历史,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把君主“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

(2) 根据材料二,请指出文中‘‘伦理的觉悟”的含义。“伦理的觉悟”在近代中国有什么代表性运动?

(3)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选择题答案写这里1----5 6----10 11----15 16----20

Ⅱ 2012年中考学练案·9年级上下·历史学案 上下两本书的- -

跌宕起伏的共和国:
1。巩固新政权(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土地专改革)P11
进入社会主属义的表达P14
3。挫折(大跃进)P17
4两弹一星P20
新阶段现代化:
1。时代的改革开放P23
2。国家,两种制度P26
独立,和平共处P29
时代的主题和当代中国:
1冷战后的和平主题的P32
2。 “南北”,“发展问题”P36
新世纪,机遇和挑战(小康社会)P40
只有一个人的地球:P46 P58
面对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1。人口P59 <br 2。资源P62
3环境P65
可持续发展 - 我们的选择:

1。人口P68 <br 2。资源P71
3。 P7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P77
接触到市场经济:
1。看不见的手P110
看得见的手P113
3。作用,选择P119
多级世界的规则:
1多极化的过程中(EU),P152
联合国P155
3。融合了世界贸易组织(WTO)P158
多元文化主义:BR /> 1.2。多彩世界,文化交融的选择(文化多样性)P161
3世界遗产在中国P167
以上的考试大纲

Ⅲ 谁有2012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1.(lO分)泰安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 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图二 伯利克里
(1) 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2分)

步骤二 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你帮助他完
成。(6分)
名称
领导人物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体形式
影响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共和制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

步骤三 反思我国政治建设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请写出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名称。(2分)

2.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阅读下列漫画回答历史问题。(14分)
(1)读右图,这是一幅以“新航路开辟”为主题的漫画,从中可知:(4分)
①最早开辟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 和 。
②该漫画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财富流西葡
(2)左边漫画展现的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主题。请回答:(4分)
①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其主要领导人是 。
②农民这种悲惨状况是通过大革命期间颁发的什么文件得以改善的?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3)右边漫画:(4分)
①反映的是19世纪欧洲社会两种思想激烈交锋的主题,这两种思想是: 和 。
②在这种交锋中,达尔文的哪些贡献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4)左边漫画展现的是近代欧洲“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题。(2分)
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欧洲资产阶级最终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什么?

3.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12分)

[思想篇]

但丁 伏尔泰 《人权宣言》
(1) 识图后你依次能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这些事件反映了世界近代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1分)

[政治篇]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yáo)《世界文明史》
(2) 英国全新的政体是指什么?(1分)美国在政府体制设计方面的文献名称是什么?(1分)请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它们做出简要评价。(1分)

[探索篇]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一浪,缔结了许多标语、口号和思想成果。触摸时代的脉搏,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4分)
标语口号思想成果
主要运动
时代主题
富国强兵、自救运动



新文化运动
废除二十一条


[感悟篇]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4)阅读材料思考,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怎样的世界视野和意识?(1分)

4.(7分)读“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珍妮纺纱机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独立宣言》发表
(1765年)
(1770年)
(1775年)
(1780年)
(1785年)
(1790年)
(1795年)
法国宣布共和
《 A 》发表

注:此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
(1)写出A处的文件名。(1分)
(2)根据上表,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乾隆年间西方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

(3)请列举一则史实说明“此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4分)

5.(8分)分析下列示意图:

图一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二 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近代西方典型的政治体制)
请回答: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3分)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3分)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6.材料一: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
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材料三: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
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1分)

(2)15至16世纪,这次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英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1分)列出他的两个代表作品。(2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
(3)这段材料节选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它的名称是什么?(1分)

(4)这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是谁?(1分)
根据材料三回答
(5)材料三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么革命?(1分)
(6)在这次革命中改良蒸汽机的英国机械师是谁?(1分)
(7)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将召开。英国正在借助奥运会的巨大商机和文化平台,推广国家和城市形象。请你为伦敦奥运会献计献策。(1分)

Ⅳ 名校考题九年级历史检测题(三)上册1~4单元

答案???

Ⅳ 2012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发展历程: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
顶峰。
3. 评价:
(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作用: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思想上表现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二)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是消极作用。
二、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评价:
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和社会进步。
三、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经验:汉、唐统治者都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都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并加以发展、完善。
教训:秦、隋统治者都实行暴政,激化阶级矛盾,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被推翻。
四、封建治世、盛世局面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专题二 我国古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关系

一、总体概述:
1. 秦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四个朝代:秦、西晋、隋、元。
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3.国家的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4.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二、古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关系
1.发展过程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
北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南方:兴修灵渠,连结 长江 水系与 珠江 水系,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 西汉 时期
西域:a. 张骞 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在 前138 年和 前119年),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C.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路线:从 长安 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欧洲 。
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 孝文帝 改革:迁都 洛阳 ,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 北方民族大融合 。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唐朝时期
a.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b.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赞普期间,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有很大的发展。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唐太宗 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
a.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辽 、 西夏 、 金 ;
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金 、 西夏 、 蒙古 。
b.金灭 辽 和 北宋 ;蒙古政权灭 西夏 和 金 ;元政权灭 南宋 。
C.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 成吉思汗)
1271年, 忽必烈 (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
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形成新的民族 回族 。
结果:在元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明清 时期
A、乾隆帝时,平定了新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b.清朝建立了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 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联系和管辖
台湾:
三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清初—— 郑成功 从 荷兰 殖民者(占领38年)手中收复台湾。
清朝——清前期(1684年),设置 台湾府 ,隶属 福建省 。
新中国成立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从 日本 (占领 50 年)手中收回台湾。
西藏:
唐朝—— 文成公主 与松赞干布成亲。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清朝——清前期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 年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全统一。成立西藏自治区。
新疆:
西汉——公元前 60 年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
清朝——清乾隆皇帝时,设伊犁将军。
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设 新疆省 。
三、认识:
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短暂的。
2.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
一 农业问题
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3)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4)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5)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6)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7)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
(8)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9)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影响因素: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
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 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③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3、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唐代制成曲辕犁、筒车等。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 商业
1 商业和城市
(1) 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2) 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
(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 资本主义的萌芽
(1)原因(条件):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
(3)实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4)缓慢发展:清朝,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部门增多了,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Ⅵ 初三历史上册试题(附答案)

初三历史总复习试题(九年级上册)
(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一选,看谁选得最准确(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古代文明中,位于南亚大陆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2、下列成就中,可作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是(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底浦斯王》 D、麦加大清真寺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些内容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进化论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4、16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直接目的是( )
A、限制议会的权利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限制国王的权利 D、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拿破仑对历史的贡献的一项是( )
A、颁布了《人权宣言》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了《法典》 D、领导法国大革命
6、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7、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 )
A、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国际歌》的诞生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成为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改变了社会性质
9、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尔 B、苏克雷 C、圣马丁 D、伊达尔哥
10、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11、“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之多寡,而物之多寡又起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2、前不久,丹麦和西班牙两国王室都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迎娶平民王妃。你知道下列哪能个国家至今还保留着君主立宪制么( )
A、俄罗斯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是:( )
A、伊比利亚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亚平宁半岛 D、斯勘的那维亚半岛
14、一战前形成了两大敌对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国家中,加入同盟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15、“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C、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D、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16、“三角贸易”的路线正确的是( )
A、美洲→ 欧洲 B、欧洲→ 美洲 C、欧洲 ←美洲 D、美洲 ←欧洲
↑ ↓ ↓ ↑ ↓ ↓ ↑ ↑
非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17、小胖设计了几个小论文的题目,聪明的你请看看,哪一个不太合适?( )
A、文艺复兴与达•芬奇 B、达尔文与相对论
C、林肯与美国的统一 D欧仁•鲍狄埃与《国际歌》
18、与“圣诞节”、“圣诞树”、“圣诞老人”、“下字架”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9、下列四国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与其它三国不同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20、法国启蒙思想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下列人物中,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是( )
A、莎士比亚 B、伏尔泰 C、托尔斯泰 D、贝多芬
二、学以致用,活动与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大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四: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1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从材料中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4)、从俄国历史的发展而言,农奴制改革的客观作用是什么?请用“———”在材料四中划出来。(2分)
(5)、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什么?(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摘自《XXXX》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得的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三: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四:内战前,林肯又说:“没有其它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反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五:这项重要法令像一盏希望的明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他们已经被不灭的火焰烤灼得干枯凋零。《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马丁路德金1863年8月演说
(1)、材料一中“联合殖民地“最初是由多少个殖民地组成?

(2)、材料一所述文件名称是什么?发表于何时?

(3)、材料二中“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主要领导人是谁?

(4)、材料三林肯所说“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5)、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解决裂开的房子的问题。

(6)、“用武力保卫政府”的战争叫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7)、《解放宣言》的签署在当时有什么重要作用?

(8)、《解放宣言。签署后美国黑人“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是否真正就彻底结束了/为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从14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1)、那位航海家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2)、17——18世纪大西洋两岸发生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

(4)、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成果展示
24、用你喜欢的形式(直接叙述,编小故事,写诗词、散文等)表现出本学期所学的、你最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并说说他有何可贵品质。要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某些方面可以虚构、夸张,文字表述在100字以内。(10分)

阅读全文

与2012中国历史中考题汇编九年级上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