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民主与法治历史试题

中国民主与法治历史试题

发布时间:2021-03-10 20:31:07

㈠ 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为主题200字历史作文

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质区别甚至相互制约。正确认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有助于正确把握并深入贯彻落实“民主法治15条”的精神实质。

民主与法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民主与法治本质上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系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治国俨然成为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从根本法的高度,提出了民主政治要求。而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基本含义可概括为“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司法公正”。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在我国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得到正式确认。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宪法机制良性运作的双翼。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统一的。体现为:民主为法治奠定基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这也正是现代民主法治所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讲,法治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创造一个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把民主容易偏向激情的特性引导至理性的轨道,为民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法治则通过对一切私人的、公共的权力施以必要的法律限制,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秩序;同理,民主也为法治注入新的内容和动力,以民主机制形成的法律制度,更能体现公共利益的导向,使法治为保障人权、自由及促进人们的幸福生活服务。

民主与法治也非绝对的天然盟友。缺乏民主的法治,法律往往沦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成为“形式法治”。而缺乏法治的民主,由于缺欠宪法与法律制约,往往借“民主”之名,实施多数人暴政,人权无法得到保障,难免走向另外一种极端。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以法治支持民主秩序,并借助民主来完善法治。

综观世界各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经验,并不存在绝对普适的制度构建模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发达的法治制度,但却缺乏民主表达机制。或者有发达的民主机制,但却未形成完善的法治。中国是个大国,利益格局复杂,加之改革开放正处于推进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将民主与法治协调推进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㈡ 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践踏,这一时

文化大革命时期

1 9 6 6 年—1 9 7 6 年

具体时间:
从 1 9 6 6 年 5 月 16 日 中 央 政 治 局 会 议 通过 五 一 六 通 知 开始
到 1 9 7 6 年10 月 6 日 中 央 政 治 局 会 议 决 定 对 王 张 江 姚 实 行 隔 离 审 查 结束

㈢ 高一历史:建国初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按照民主原则共商建国大计的一次重要会议,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自下而上地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此前经过全国人民广泛讨论并在这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制度,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到1956年,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也走过弯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严重错误,使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严重挫折,留下了沉痛教训。

㈣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古今中外的

(1)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无限民主),会导致人们盲目行事回,意气答用事。(2分)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2分)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4分)
(3)“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建设倒退。(1分)完善人民民主,健全民主法制,拓展民主渠道,保障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尊重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㈤ 近代史考试试题!!!!!!!

一,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国共内战时期(1946~·1949)。把握历史主题,提出了相应的正确方针分别是:1八七会议制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的方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工农割据革命道路。2,,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主张争取和平,建立多党联合政府。进行解放战争,解放中国。
二,革命统一战线(采取党内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现实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了全民族的力量武装反对日本侵略者,为取得抗战胜利提供基础,为中共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基础。
三,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原子弹,氢弹的成功,东方红一号等等,改革开放: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2年宪法等等。原因:政治上,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经济上,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持。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不断发展。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

与中国民主与法治历史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