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三个半皇帝

中国历史三个半皇帝

发布时间:2021-03-10 01:00:01

①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三位皇帝

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西域成为几大文明交汇之地,汉武帝被称为“冠于百王”。

唐太宗: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
3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 .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 .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武则天:
1黄仁宇【当代被称为光芒万丈的史学家】:在名义和实质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名望而拥有人口最多国家的统治者达21年之久,为不同背景的人所共同称赞,如8世纪末唐朝正规谨慎的首相陆贽,明朝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和清朝札记方式乱世的赵翼都异口同声的称赞她。武则天并未放弃中国传统国家作为。但她经行的实质性改革其成果鉴于以后之数代。她清算唐朝皇子王孙以及重要朝臣,是贵族影响绝迹,要不然那他们将以把持朝廷。她总为改革行政机构,这机构之新生力量因她而涌出。她以新代旧,让一群年轻而有能力的官僚入仕,不少经他提拔的新人,日后成熟升迁,还要在下面几位君主在位期间显露锋芒,迄及她逝世,帝国没有面临任何真实的危机。
2董子竹:武则天上表《建言十二事》,说明她有极深的东方文化造诣。自她之后,近千年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当权者能有如此深刻而高明的政见。从军事到外交,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丝丝入扣,每一点都既有利于眼前巩固政权,又有长远的文化建设打算,难怪唐代能成为中华民族最兴盛的一个朝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全盛期。以前的太宗高宗以及以后雄图大略的玄宗,与武则天相比都不免相形见绌。她的政策可以说是吃透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及中国的国情,具有体系性的宏图大略。自此之后,无论男人当权女人为政还是文人武士治国,都不能像她既有精透的政治眼光又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的君主。后代史学家普遍认为武则天崇佛是政治手腕,其实是是文化偏见。武则天一生,塔庙建设淫祀滥忌有之,但在行政及个人人格上,绝无常人理解之佛教徒的迂腐。当断必断,绝不手软,实事求是,绝不拘泥。头脑中没有固定框子,一切从事实出发,从国家大政出发。绝非先算计处罚是否该遵守佛教道德还是儒教道德?遵守什么理论?而是根据当下环境对象说话,不姑息不犹豫不吝啬。。。从今天看来,她的行政大半都恰到好处,不姑息不残暴,该集思广益的集思广益,狄仁杰,褚遂良,姚崇。。。镇邪中国史上杰出的宰相都是她挖掘出来的,并且都对他五体投地,实在是个奇迹。
不要以陈腐文化教条论人,看她给玄宗留下的坚实的政治遗产,可说明他的政绩。在她手中,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达到了高峰,东方文化也到达了高峰。玄奘慧能善导神秀。。。都是在她当政时产生的大师。就是这个女人,能当尼姑也敢还俗,丈夫死了,还敢和和尚搞婚外恋。奇哉,则天!
我以为武则天时真懂了《金刚经》,她的生存行为,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事求是,也就是后人所说的“良知”(王阳明致良知)。

② 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半和尚是谁

三车和尚是唐朝太宗时代的一个修行者,是
唐玄奘法师的高足,中国佛教唯识法相宗的二祖,法号上窥下基谈到
窥基大师,他可是顶顶有名,大概是中国佛教使上第一位代表皇帝出
家的和尚.所以,要介绍窥基法师,得从玄奘法师谈起.

想当年,玄奘法师少年出家,志求菩提,在西游记的稗官野史上说玄
奘法师是状元之子,刚出世即遭大难,蒙金山寺老和尚收留,出家为
沙弥僧,后来由观世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赴印度取经云云,此姑且
不论,留待以后再介绍.

实际上,玄奘法师当年是自己发下宏愿,要光大佛的教法,但是因为
当时印度东传至中国的佛经只是少部分而已,因此法师立下大愿,要
为佛法尽一份心力.

他认为:既然佛法是从印度传来,如果亲自到印度去学习,一定可以
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也可以将还未传入中土的佛经拿回来,介绍
给中土的佛教徒,所以他就立誓前往印度取经.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
他的道友时,很多人劝他不要去,因为路途太远,也太危险了.玄奘
法师不为所动,当他要首途出发时,同寺道友问他何时回来,玄奘法
师的回答是:寺前杨柳枝朝东时,我即归矣!

(这是有如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
.因为他们寺前的杨柳枝天生朝西.)

于是玄奘法师一行人就出发了.沿途餐风露宿,好不辛苦,中途同伴
病的病,死的死,走不到半途,就剩下没几个人了,还有一些半途而
废的,只有少数几个和玄奘法师一起坚持到底.

当玄奘法师越过葱岭(中印边界),那是现在的喀什米尔高原,群山
高耸入天际,个个皆白头.他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座小山,山顶是黑色
的,这很奇怪吧?

玄奘法师就好奇的走过去,想探一探究竟.当他走到小山脚下时,发
现黝黑黑的像绳子一样的东西.他一看,更好奇了,因为那好像是人
发,人的头发有那么粗的吗?他继续向上走,到达山顶时,他发现黑
色的部分还有微温.于是,法师知道了:这是一个入定的修道者,但
是,身躯怎么这么高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法师就开始挖掘,他小心翼翼的把这个"大个儿"
头部周围的冰雪尘土清理干净,最后整理到肩部时,玄奘法师站在大
个儿的肩膀上,身高刚好到大个儿的耳朵的一半.接着,他按照规矩
,拿起引磬敲着:叮~~~叮~~~叮.

过了一会儿,大个儿终于出定了.当他张开眼睛,摇动身体时,身上
的尘垢冰雪掉落的声音,如同山崩一般,轰隆轰隆的,好不吓人喔!
大个儿左右张望,说:谁叫我ㄚ?
玄奘答:是我啦!

大个儿:你是谁?你在哪里?
玄奘:我是东土大唐的人,现在要到身毒(印度古名)留学取经.我
现在站在你左边的肩膀上.你又是谁啊?怎么这么高大?你在这儿干
什么啊?

大个儿说:我是前一个佛(迦叶佛)的末法时代的人,因为已经没有
佛法了,我自己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但是没有佛的印可,所以我在这
里入定,要等释迦牟尼佛来帮我印证.
玄奘说:哎啊!释迦牟尼佛来过了,又涅盘走了啊!

大个儿一听非常失望的说:那我再入定等弥勒佛好了.
说完眼睛一闭,就要入定去也!
玄奘说:且慢,你在这里入定,如果弥勒佛来了你又错过,那怎么办
?我看这样好了,现在释迦牟尼佛刚走一千多年,是像法时期,佛经
佛法还在,我就是要去留学取经的.干脆你到中国去投胎,等我留学
取经回来的时候,我来教你.你觉得怎么样啊?

大个儿想了想,说:好啊!但是我不知道中国在哪里啊?
玄奘说:你就向东边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走过去,就会看到长安城,
你就到城里最大的房子里去投胎.
大个儿说:喔,那我知道了,再见!

话说那个阿罗汉听从玄奘法师的建议,真的就直奔东土而去投胎转世
了,至于投胎到哪里,且待老汉慢慢说来.

实际上,三藏法师是要他投胎成为唐太宗的儿子,等他学成归国,再
度他出家,想要效法印度悉达多太子的因缘,塑造一个再世佛陀.至
于能否如愿,且待下面分晓.

当下,玄奘法师继续前行,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印度国境.当时
印度佛法自世尊灭度后,基本上分为性相二宗.其中法相宗初为弥勒
菩萨所造之论(瑜伽师地论)立宗,后有无著世亲二菩萨广传此宗,
再次为护法菩萨,后有戒贤论师.此五者合称天竺五大论师.(何谓
法相宗待以后有机缘再介绍)

当玄奘到达印度之前,戒贤论师在90几岁时本来要入灭,但文殊菩萨
现身阻止,要他留形住世等中土的有缘人到来,传法后才准他离开.
玄奘法师去见戒贤论师时,戒贤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岁了.他高兴得流
下眼泪,说:我等你好久,你终于来了!
于是玄奘法师就从戒贤论师学唯识法相,并且深得意趣,后来回归中
土,广传此宗,是为中土唯识法相宗初祖.

玄奘法师在印度前后约停留了十八九年,当他回归中土那一年,其道
友发现寺前杨柳枝朝东,因此大家盛传玄奘法师即将回来了.于是大
家都翘首期盼着.当他接近长安城那真是轰动,连唐太宗都知道了,
并且以帝王之尊,亲自郊迎,由此可见唐太宗礼贤下士之心,他之所
以能成就那么大的功业是其来有自啊.

当玄奘回国后,太宗经常召见,有一次玄奘记起了叫阿罗汉投胎之事
, 他就问:皇上,您在19年前某月某日有否得一皇子?
太宗说:怎么问这个?玄奘当下把阿罗汉投胎之事说了.
唐太宗说:我回去查查看.
又隔了几天,玄奘又蒙召见,他立刻问皇上查询的结果如何.
唐太宗回答说:没有耶!

玄奘法师觉得很奇怪,难道投错地方了吗?于是他请唐太宗帮忙寻找
,而唐太宗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他下令长安城人口普查,凡是19岁
的青年一律造册呈报.并且召集供玄奘法师认人.而玄奘法师一下子
就在许多19岁的青年中认出了那个大个子.一查之下,这个青年竟是
大臣尉迟敬德(恭)胞兄之子.玄奘法师就向唐太宗报告此事.

当然,玄奘法师就要求这个尉迟公子出家,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不
要!因为他投胎为人,虽然前世修得阿罗汉果,经入胎,处胎,出胎
三个阶段也已经迷失,忘了前生的志业.(所以民间流传投胎前要喝
孟婆汤,让你忘记前生之事.)

玄奘法师向唐太宗报告这个状况,于是唐太宗就下诏给尉迟公,大意
是他对学佛修行非常有心,但是因为贵为皇上,必须以天下苍生为重
,因为听说尉迟公的侄子英敏绝伦,故要求其代表皇帝出家云云.这
下子尉迟公子就推辞不得也.然而,他还是要故意刁难抗拒.
于是他就要求说:从小早已熟读诸子百家,如果要他出家,不得禁止
他阅读的权利.

(教内规定出家众只能阅读佛教经典,此乃为使修行人专心致志.)
唐太宗问玄奘说:可以吗?玄奘说:方便行事,可也!这下子慰迟公
子没辄啦!

但是,他还是不放弃抗拒,就说:我自出生以来,就已经习惯于有奴
婢侍候,如果要我出家,这种待遇不得废除.

唐太宗又问玄奘说:可以吗?玄奘法师说:既然代表皇上出家,可以
从权.
尉迟公子这下无可推辞,但是,他仍然继续刁难,他再要求说:我自
出生以来,已经习惯吃大鱼大肉,而且酒量也不错,如果要我出家,
不能禁止我吃肉喝酒.

这下子,连唐太宗也觉得为难,他疑惑的问玄奘法师说:这个可以吗

玄奘法师为了接引这个阿罗汉(他不知道前生之事),觉得还是先答
应了,让他出家,出家学佛后,前生因缘一续,就好办事,所以玄奘
就咬牙答应了这个要求.

因此之故,尉迟公子就不能够再抗拒出家之事,
他出家皈依后,法号上窥下基.从玄奘法师学因明,绍传唯识法相,
是为中土法相宗二祖.而由于出家时的因缘,人称三车法师.三车者
,书籍一车,奴婢一车,酒肉一车也.

③ 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及皇帝

一、朝代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帝王列表

1、秦 -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

2、汉 :西汉:长陵(刘邦)、安陵(刘盈)、霸陵(刘恒)、阳陵(刘启)、茂陵(刘彻)、杜陵(刘_)、延陵(刘骞)、义陵(刘欣)、康陵(刘_); 东汉:原陵(刘秀)、显节陵(刘庄)、敬陵(刘_)、慎陵(刘肇)、禅陵(刘协)

3、三国

蜀:蜀昭烈帝(刘备)、蜀后主(刘禅)

魏:魏太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

吴:吴武烈帝(孙坚)、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

4、两晋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

晋穆帝(司马蚺)、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

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5、十六国

安都陵(李雄)、苻坚墓、嘉平陵(赫连勃勃)

6、隋
泰陵(杨坚)、炀帝陵(杨广)、恭帝陵(杨侑)

7、唐朝

高祖(李 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 亨)、 代宗(李豫)、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 纯)、 穆宗(李 恒)、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 忱)、 懿宗(李 温)、 僖宗(李儇)、哀帝(李拀) 武则天

8、元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9、明

太祖(朱元璋)、(朱允文)、成祖(朱 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代宗( 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右樘)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囱)、穆宗(朱载后)、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

嘉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10、清

顺治(世祖-福临)、康熙(圣祖-玄烨)、雍正(世宗-胤祯)、乾隆(高宗-弘历)

嘉庆(仁宗-禺琰)、道光(宣宗-文宁)、咸丰(文宗-奕宁)、同治(穆宗-载淳)

光绪(德宗-载恬)、宣统(溥仪)

(3)中国历史三个半皇帝扩展阅读:

一、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二、朝代名称有五个来由:

1、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

2、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

3、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

4、源于宗族关系;

5、寓意吉祥。

三、皇帝

1、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皇帝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3、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网络-中国皇帝

④ 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位皇帝

中国皇帝共有多位。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1、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2、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3、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4、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4)中国历史三个半皇帝扩展阅读: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末代皇帝很难得到善终。然而溥仪却是一个例外,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出生,字耀之,号浩然,也就是我们常称的清废帝或者宣统帝。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似乎都在别人的导引下生活。

1908年,3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共同摄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1912年2月12日,6岁的溥仪在隆裕太后的监护下宣布退位,由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至此,清朝对中国267年的封建统治正式告终,溥仪的退位是大清皇朝的终结,也是中国帝制的终结。

⑤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皇帝顺序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拓展资料:

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参考资料:

网络

皇帝朝代

⑥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只当了一百天

是民国皇帝袁世凯,实际只有83天,但人们都叫他百天皇帝。

⑦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位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个称“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

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别是61年和60年,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89岁,其次是武则天82岁,最短的是金末的一个从即位至被杀,不到半天!

一、大秦王朝

第1任皇帝秦始皇帝嬴政

第2任皇帝嬴胡亥BC209—BC207年在位3年

第3任皇帝秦王嬴子婴BC207年在位数月

二、大西楚王朝

第1任西楚霸王项羽

三、大汉王朝

四、西汉王朝

第1任高帝刘邦

第2任惠帝刘盈

第3任废帝刘恭

第4任废帝刘弘

第5任文帝刘恒

第6任景帝刘启

第7任武帝刘彻

第8任昭帝刘弗陵

第9任少帝刘贺

第10任宣帝刘询

第11任元帝刘奭

第12任成帝刘骜

第13任哀帝刘欣

第14任平帝刘箕子

第15任孺子刘婴

五、新王朝

第1任新皇帝王莽

六、玄汉王朝

第1任更始帝刘玄

七、东汉王朝

第1任光武帝刘秀

第2任明帝刘庄

第3任章帝刘炟

第4任和帝刘肇

第5任殇帝刘隆

第6任安帝刘祜

第7任婴帝刘懿

第8任顺帝刘保

第9任冲帝刘炳

第10任质帝刘缵

第11任桓帝刘志

第12任灵帝刘宏

第13任少帝刘辩

第14任献帝刘协

八、三国时代:曹魏帝国

第1任文帝曹丕

第2任明帝曹睿

第3任齐王曹芳

第4任高贵乡公曹髦

第5任元帝曹奂

九、三国时代:蜀汉帝国

第1任昭烈帝刘备

第2任后主刘禅

十、三国时代:东吴帝国

第1任大帝孙权

第2任会稽王孙亮

第3任景帝孙休

第4任乌程侯孙皓

十一、大晋王朝

第1任武帝司马炎

第2任惠帝司马衷

第3任赵王司马伦

第4任惠帝司马衷

第5任怀帝司马炽

第6任愍帝司马邺

十二、西晋王朝

第7任元帝司马睿

第8任明帝司马绍

第9任成帝司马衍

第10任康帝司马岳

第11任穆帝司马聃

第12任哀帝司马丕

第13任废帝司马奕

第14任简文帝司马昱

第15任孝武帝司马曜

第16任安帝司马德宗

第17任恭帝司马德文

十三、南北朝时代:南朝刘宋帝国

第1任武帝刘裕

第2任少帝刘义符

第3任文帝刘义隆

第4任废帝刘劭

第5任孝武帝刘骏

第6任前废帝刘子业

第7任明帝刘彧

第8任后废帝刘昱

第9任顺帝刘准

十四、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齐帝国

第1任高帝萧道成

第2任武帝萧赜

第3任郁林王萧昭业

第4任海陵王萧昭文

第5任明帝萧鸾

第6任东昏侯萧宝卷

第7任和帝萧宝融

十五、南北朝时代:南朝萧梁帝国

第1任武帝萧衍

第2任简文帝萧纲

第3任豫章王萧栋

第4任武陵王萧纪

第5任元帝萧绎

第6任贞阳侯萧渊明

第7任敬帝萧方智

十六、南北朝时代:南朝陈陈帝国

第1任武帝陈霸先

第2任文帝陈蒨

第3任废帝陈伯宗

第4任宣帝陈顼

第5任后主陈叔宝

十七、南北朝时代:北朝北魏帝国

第1任道武帝拓拔珪

第2任明元帝拓拨嗣

第3任太武帝拓拨焘

第4任南安王拓拨余

第5任文成帝拓拨浚

第6任献文帝拓拨弘

第7任孝文帝拓拨宏

第8任宣武帝元恪

第9任孝明帝元诩

第10任孝庄帝元子攸

第11任长广王元晔

第12任节闵帝元恭

第13任安定王元朗

第14任孝武帝元修

十八、南北朝时代:北朝东魏帝国

第1任孝静帝元善见

十九、北朝西魏帝国

第1任文帝元宝炬

第2任废帝元钦

第3任恭帝拓拨廓

二十、北朝北齐帝国

第1任文宣帝高洋

第2任废帝高殷

第3任孝昭帝高演

第4任武成帝高湛

第5任后主高纬

第6任幼主高恒

二十一、北朝北周帝国

第1任孝闵帝宇文觉

第2任明帝宇文毓

第3任武帝宇文邕

第4任宣帝宇文(文武贝)

第5任静帝宇文阐

二十二、大隋王朝

第1任高祖文皇帝杨坚

第2任炀帝杨广

第3任恭帝杨侑

第4任秦王帝杨浩

第5任皇泰帝杨侗

二十三、大唐王朝

第1任高祖李渊

第2任太宗李世民

第3任高宗李治

第4任中宗李显

第5任睿宗李旦

(武周王朝)

第1任女帝武曌武则天

第6任中宗李显

第7任少帝李重茂

第8任睿宗李旦

第9任玄宗李隆基

第10任肃宗李亨

第11任代宗李豫

第12任德宗李适

第13任顺宗李诵

第14任宪宗李纯

第15任穆宗李恒

第16任敬宗李湛

第17任文宗李昂

第18任武宗李炎

第19任宣宗李忱

第20任懿宗李漼

第21任僖宗李儇

第22年昭宗李晔

第23任废帝李裕

第24任昭宗李晔

第25年哀帝李柷

二十四、大宋王朝

第1任太祖赵匡胤

第2任太宗赵匡义

第3任真宗赵恒

第4任仁宗赵祯

第5任英宗赵曙

第6任神宗赵顼

第7任哲宗赵煦

第8任徽宗赵佶

第9任钦宗赵桓

南宋王朝

第10任高宗赵构

第11任孝宗赵昚

第12任光宗赵敦

第13任宁宗赵扩

第14年理宗赵昀

第15任度宗赵禥

第16任恭帝赵显

第17任端宗赵昰

第18任末帝赵昺

二十五、蒙古帝国(大元王朝)

第1任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第2任监国孛儿只斤拖雷

第3任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第4任乃马真后

第5任定宗孛儿只斤贵

第6任海迷失后

第7任宪宗孛儿只蒙哥

第8任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第9任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第10任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第11任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第12任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第13任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第14任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第15任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耳

第16任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王束)

第17任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耳

第18任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第19任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二十六、大明王朝

第1任太祖朱元璋

第2任惠帝朱允炆

第3任成祖朱 棣

第4任仁宗朱高炽

第5任宣宗朱瞻基

第6任英宗朱祁镇

第7任代宗朱祁钰

第8任英宗朱祁镇

第9任宪宗朱见深

第10任孝宗朱佑樘

第11任武宗朱厚照

第12任世宗朱厚充

第13任穆宗朱载垕

第14任神宗朱翊钧

第15任光宗朱常洛

第16任熹宗朱由校

第17任思宗朱由检

二十七、大清王朝

第1任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第2任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第3任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第4任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第5任世宗爱新觉罗胤(衤真)

第6任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第7任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第8任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第9任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第10任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第11任德宗爱新觉罗载(氵恬)

第12任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1912年2月11日在位3年

1912年2月12日清晨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时代

⑧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个皇帝

公元抄前221年,也就是秦袭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一直到1912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通过辛亥革命的推翻,成功退位截止,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一共经历83个王朝,历时2132年。
83个王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共有408位。秦朝有2位,汉朝有31位,三国有11位,晋朝有16位,五代十六国历经的皇帝最多78位,南北朝有59位,隋朝有3位,唐朝有22位,五代十国有55位,宋朝有18位,金辽西夏有35位,元朝有18位,明朝有16位,清朝有12位,而且还要算上,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仅上位两个月的袁世凯也要算上。
秦始皇以前840年中的王、公、候等等都算到皇帝位上,就是829位。
在这些皇帝中,康熙在位61年、乾隆60年、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这些都是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这些都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剩下的,在位时间超过四十年有11位,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有19位,在位时间超过二十年有31位,在位十到二十年有103位,在位时间不满十年有244位皇帝。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三个半皇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