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80~90年代文学作品和简介
1. 伤痕文学
2. 反思文学
3. 改革文学
4. 寻根文学
5. 先锋文学
6. 新写实文学
7. 新历史文学
8. 70后美女写作
9. 80后青春写作
10.底层写作
②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学现象有哪些
新时期以来,我国校园文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二是进入21世纪之后至今.两个阶段的校园文学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学精神看,前者对待生活,对待社会一片虔诚,而后者则是调玩生活;从集体意识看,前者是趋于传统,后者却是崇尚个性和崇尚反叛,但是两者有着同一条血脉,即都具有参与社会改革的热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③ 为什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中国文学兴盛
整体而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小说,是以人的文学与艺术的文学为其发展主潮;而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成,在现代商业文明与后现代化文明的双重影响和制导下,小说的商品化、世俗化和泛众化浪潮,日趋严峻地对小说的文学性和审美性构成难以避免的解构与消蚀。新时期的小说是以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不断繁荣,进而推动长篇小说的逐浪高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催生出“伤痕文学”的兴起潮涌;莫应丰《将军吟》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中杰英《罗浮山血泪祭》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 ,陈国凯《代价》等开启了现实主义朝向文学本体回归的审美坦途,对当代文学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紧随其时,小说写作朝着思想深度与历史纵深阔步挺进,掀起了“反思小说”的汹涌浪潮。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 ,祭起了反思文学的旗帜,刘真《黑旗》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叶文玲《心香》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古华《芙蓉镇》 ,路遥《人生》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谌容《人到中年》 ,王蒙《蝴蝶》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叶辛《蹉跎岁月》 ,韦君宜《洗礼》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共同实践着现实主义深化的文学之路。与此同时,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成为“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从而引发了改革小说的创作热潮,张洁《沉重的翅膀》 ,柯云路《新星》 ,苏叔阳《故土》 ,贾平凹《浮躁》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以及蒋子龙此后的《燕赵悲歌》等,不仅成功地展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真实地反映和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生活与时代风云。尔后再起的是“寻根文学”的创作大潮,缘起的作品是吴若增《翡翠烟嘴》 ,汪曾祺《受戒》 ,王蒙《在伊犁》 ,代表作家是韩少功、阿城、张承志、王安忆、陆文夫、乌热尔图、张俊彪等,主要作品是《归去来》 《棋王》 《孩子王》 《遍地风流》 《黑骏马》 《北方的河》 《小鲍庄》 《美食家》《省委第一书记》等,从而实践了文学在承载精神内涵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融会注入文化意识,更深地开掘文学作品的历史纵深感与社会广阔面,更大限度地增强文学作品的沧桑、悲壮、博大和深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个性风格与美学意蕴旨向。这个时期,还相继出现了现代派小说、先锋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和女性小说等文学潮流,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 ,残雪《黄泥街》 ,莫言《红高粱》等为代表形成了现代派小说群体;以马原《拉萨河女神》 ,洪峰《极地之侧》 ,苏童《平静如水》 ,余华《古典爱情》等为代表形成了先锋派小说群体;以刘震云《一地鸡毛》 ,刘恒《狗日的粮食》 ,池莉《烦恼人生》 ,方方《桃花灿烂》等为代表形成了新写实小说群体;以陈忠实《白鹿原》 ,王安忆《长恨歌》 ,刘斯奋《白门柳》 ,张炜《古船》 ,格非《雨季的感觉》 ,张俊彪《幻化》三部曲( 《尘世间》 《日环食》 《生与死》 )等为代表形成了新历史小说群体;以铁凝《大浴女》 ,张洁《无字》 ,陈染《私人生活》 ,林白《回廊之椅》 ,徐小斌《双鱼星座》等为代表形成了女性小说群体;同时活跃着以汪曾祺、林斤澜、邓友梅、冯骥才、林希、刘恒、王朔等为代表的新京派小说作家群体;以徐怀中、黎汝清、李存葆等为代表的军旅小说作家群体;以徐兴业、唐浩明、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历史小说作家群体;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等等。雷电激荡的社会变革,波澜壮阔的文学思潮,风云际会的小说创作,共同构筑起二十世纪最后一个阶段的小说鼎盛壮景,不仅全方位立体式地揭示了这个时期社会变革与时代前进的历史画卷,而且多角度深层次地透析了这个阶段民族的精神文化与人性的灵魂境界。
④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的内容简介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成稿于一九八七年,是当时第一部宏观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重大文学现象的理论著作。作者通过梳理和筛选,最终选取了“原始主义倾向”、“淡化趋势”、“大自然崇拜”、“寻‘根'热”、“文学对哲学根柢的寻找”、“文学研究日趋立体化”等一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当下中国文学走向的重大文学现象,通过宏观性的论述和微观性的解读,使其时的文学得以呈现出完整的风貌,并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研究写作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写作方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文学研究。
⑤ 八九十年代有什么文学作品
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有路遥的《人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现代作家老鬼《血色黄昏》,现代作家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矫健的《老人仓》等。具体介绍如下:
1、《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
2、《冬天里的春天》1981年出版,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以革命干部于而尤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
3、《血色黄昏》,现代作家老鬼1989年写的《血色黄昏》中,林胡作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切身的反映了作家老鬼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各种各样的苦难。
4、《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
5、《老人仓》,作者矫健。首刊于《文汇》 月刊1984年第5期。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
⑥ 中国八十年代后期文学作品有哪些
八十年代百位知名作家百部怀旧经典小说
王蒙【青春万岁】
2.王安忆【流逝】
3.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4.从维熙【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
5.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
6.冯骥才【爱之上】
7.谌容【人到中年】
8.何士光【乡场上】
9.李宽定【小家碧玉】
10.张一弓【张铁匠的罗曼史】
11.王亚平【刑警队长】
12.海岩【便衣警察】
13.王朔【顽主】
14.梁晓声【雪城】
15.叶辛【蹉跎岁月】
16.孔捷生【南方的岸】
17.郑义【枫】
18.刘心武【钟鼓楼】
19.刘绍棠【蒲柳人家】
20.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21.路遥【平凡的世界】
22.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23.池莉【烦恼人生】
24.刘震云【新兵连】
25.老鬼【血色黄昏】
26.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27.程乃珊【蓝屋】
28.韩少功【飞过蓝天】
29.铁凝【哦,香雪】
30.乔雪竹【北国红豆也相思】
31.李迪【傍晚敲门的女人】
32.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
33.宋宜昌【北极光下的幽灵】
34.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35.朱苏进【射天狼】
36.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
37.江奇涛【雷场上的相思树】
38.韩静霆【凯旋在子夜】
39.唐栋【兵车行】
40.朱春雨【沙海的绿荫】
41.刘兆林【啊!索伦河谷的枪声】
42.徐怀中【西线轶事】
43.王润滋【内当家】
44.张贤亮【灵与肉】
45.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46.邓刚【迷人的海】
47.张承志【北方的河】
48.靳凡【公开的情书】
49.余易木【初恋的回声】
50.卢新华【伤痕】
51.刘克【飞天】
52.矫健【河魂】
53.张炜【古船】
54.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55.柯云路【新星】
56.贾平凹【浮躁】
57.莫言【红高粱】
58.刘毅然【摇滚青年】
59.方方【风景】
60.王星泉【白马】
61.周梅森【军歌】
62.谭谈【山道弯弯】
63.古华【芙蓉镇】
64.莫应丰【将军吟】
65.姚雪垠【李自成】
66.巍巍【东方】
67.黎汝清【万山红遍】
68.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69.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70.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71.张抗抗【北极光】
72.李晓【继续操练】
73.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74.阿城【棋王】
75.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76.姜滇【清水湾淡水湾】
77.王小鹰【一路风尘】
78.陈村【死】
79.马原【西海的无帆船】
80.苏童【妻妾成群】
81.余华【一九八六年】
82.孙甘露【信使之函】
83.残雪【苍老的浮云】
84.史铁生【我遥远的清平湾】
85.陈冲【小厂来了大学生】
86.刘富道【南湖月】
87.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
88.张扬【第二次握手】
89.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90.陈放【最后一幅肖像】
91.海波【铁床】
92.顾笑言【你在想什么】
93.李准【黄河东流去】
94.王兆军【拂晓前的葬礼】
95.何立伟【白色鸟】
96.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
97.尤凤伟【爱情从这里开始】
98.航鹰【明姑娘】
99.郑万隆【红叶,在山那边】
100.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
⑦ 新时期以来至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当代文学共经历了哪几大文学思潮阶段
8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经历了。及五大思想潮流。
⑧ 中国80至90年代的文学流派
1. 伤痕文学
2. 反思文学
3. 改革文学
4. 寻根文学
5. 先锋文学
6. 新写实文学
7. 新历史文学
8. 70后美女写作
9. 80后青春写作
10.底层写作
⑨ 北京文人集体遭李劼批判事件的事件背景
这篇激荡文坛引发轩然大波的“雄文”,其实是李劼创作于2003年的一篇旧作,曾作为独立章节收录于他在台湾出版的《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历史备忘录》一书。作者用3万余字的篇幅对在北京这座皇城下成长或发迹的中国当代文学大腕进行了集中批评,尤其是80年代那批文坛翘楚,几乎无一“漏网”。
芒克、北岛、顾城、海子、王朔、李陀、刘恒、莫言、洪峰、刘索 拉、史铁生、王蒙、李锐、汪晖、陈平原、钱理群、谢冕、唐晓渡、崔卫平等均为李劼臧否褒贬的对象。他通过自身与他们的交往接触,或列举实例、或旁征推测, 或用精神分析的方式,直揭皇城传统笼罩下的北京文人墨客的“通病和习性”,痛批以李陀、北岛、芒克、海子、顾城为代表的北京作家的皇权文化基因,和以自我 为中心的对话语权的迷恋;揶揄了王朔等人所根植的具有平民意识却缺乏自由平民心态、“狐假虎威”式的大院文化;激赏了以史铁生、郑义、李锐为代表的有生命 修为和使命感的北京“栋梁型”作家。通篇巨细无遗地勾画出整座北京城的人文景观,以及受此熏染的北京文坛名家的文化人格,极具冲击力和批判性。
对此,凤凰文化联系到了远在美国的李劼。据他介绍,该文与该书的写作缘起一样,皆肇因于当时美国高校里来自台湾的一些华裔教授对大陆作家的过分吹捧之风,以及当年编写“现当代文学史论”时,上海某些评论家故意避开80年文学人物。李劼受人之托,写就文学正史之外的“备忘录”。然而,李劼在该书中并非仅仅针对北京,其中还大篇幅讨论和批判了上海文人的小市民习气。
针对文章形成的反响,李劼直言不怕得罪人,并认为即使十年过去了,自己的观点依旧未变,自己眼里的北京文化景观也依然如故。而对旧文被热传,李劼表示,“可能是当年脱口而出的一些感受,不幸被言中。那也不是我太有先见之明,而是我看到的人物太不争气。”
⑩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关于格非的部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关于格非的部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李劼: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关于格非的部分)
马原是我在那批注重形式变革的中国新潮作家当中,最为看重的两个作家之一,那另一个,是格非。
说老实话,格非当年在麻将桌上把《褐色鸟群》交给我,请我推荐给《钟山》杂志的时候,我根本就没细看。我都没有发现他在里面写有李劼,并且还杜撰了李劼的儿子李朴。《钟山》的编辑当时还特意问我,你有把握这是篇好小说么?我大大咧咧地回答他们,发表好了,有什么异议,我负责解释。
于是他们果然发表了,并且果然要我解释,要我组织一次座谈会,在下一期的《钟山》上全文发表。如此一个来回,格非小说就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赫然登场了。其实我在这之前,看过格非的另一篇小说,可能格非本人如今已经不愿意提及。那小说发在《中国》上,不仅不起眼,而且几乎没人注意。但我看过,对小说的文字根底有一定的印象。这也是我为什么敢那么托大的原因之一。当时打麻将打得昏天黑地,哪有功夫细细琢磨格非小说里的机关所在。他把……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