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世界历史苦难

世界历史苦难

发布时间:2021-03-08 19:18:21

①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苦难和不公

世界问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与不公?
我也在问自己
我问,我的存在是否给别人带去苦难?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当我看到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娱乐,自己的享受,自己的满足而侵犯别人,而给别人带去伤心,痛楚。我觉得自己没有给别人带去苦难。但是我觉得自己不能仅仅处出对人的考虑而考虑自身,我想到我们所生存的自然,我们生活所在的地球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须要考虑他们,神秘的自然界有多少未知的秘密啊!每一个动物都有它的神奇,所以我必须考虑到他们,不能因为我的娱乐,享受而祸害它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满足而破坏他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相对稳定,动物与植物间彼此相安无事。
如果单说人类社会,我相信我们的苦难与不公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苦难与不公的。所以便有了这个世界的苦难与不公。为什么我们会苦难呢?因为我们的心是苦难的,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快乐,我们所追求的权力,金钱,但是我们却永不满足,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相比太少。我们就会疯狂地追求,而不顾及别人,我们自己不能满足,而同时我们因为自己的不择手段,嫉妒,恶劣的竞争也给别人带去了苦难。所以自己和别人都是苦难的。
当苦难存在的时候,不公也就是必然了!因为比人的苦难就是因为你的不公,自己苦难也是因为自己的不公!

历史学以致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我们今天谈民族复兴,就是要摆脱中国近代落后屈辱的现状,达到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口号和目标,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创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文化),这一点不能偏颇和动摇。
其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从我做起,首先学好知识,为祖国出力。再要提高自己的行为道德!

③ 人类发展历史中,遇到过的重大挑战和困难,如何克服的

天灾——迁移、水利
瘟疫——隔绝、屠杀
战争——以失败方结束
阶级矛盾——这个基本上属于战争了,缩小贫富差距,要有信仰 处理好信仰矛盾

④ 在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的瘟疫

在世界历史上,我们人类曾经遭遇过很多非常严重的传染病,造成了无数的人类死亡。其中好多病毒至今也没有完全根除。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也是给人类敲响一个警钟,让人类懂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瘟疫。

历史上还有很多大型瘟疫的传播,我们经过分析不难得出,好多瘟疫都是和我们的卫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卫生的环境,那么瘟疫就不会再发生。

⑤ 世界历史上十大惊人巧合

1、埃及金字塔王朝与中国炎帝黄帝,各为东西方文明起源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方有埃及金字塔,东方正好是炎帝、黄帝的产生。虽然这两者有所不同,一者是物,一者是人,但两者却分别是东西方古代文明的起源。

2、西方诺亚方舟和东方的大禹治水

据如今的史学家考证,也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东西方各有一场大水。在西方,诺亚方舟拯救了世界。在东方,大禹治水,拯救了天下苍生。

3、古巴比伦太阴历与中国阴历几乎如出一辙

在公元前2000年到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创建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太阴历,与中国夏朝所使用的阴历,不仅同时,而且都是每隔2~3年置一闰月。二者如出一辙。值得称奇的是,两者时间上也非常相同。

4、《荷马史诗》与《诗经》

西方伟大的历史巨著《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9~8世纪,与中国伟大的诗歌典籍《诗经》产生时代恰好相同。两者东西相映,俱为世界诗坛发出最为璀璨的光华。《荷马史诗》是西方很多文学的起源,《诗经》也是中国汉乐府、唐诗宋词等的起源地。

5,希腊古罗马文化鼎盛与中国春秋战国名人辈出

在公元前600至300年之间,东西方在文化上,同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文化上,希腊、古罗马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国有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在军事上,西方有波斯居鲁士王、马其顿亚历山大帝,中国有孙武、吴起、孙膑等,可谓是不约而同的辉煌。

6、中国老子孔子与印度释迦牟尼,宗教的出现

老子比孔子大一些,孔子和与印度释迦牟尼生于同时,这两人年龄只相差14岁。可以说,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一个创造了道教学术,一个创造了儒教学术,一个创造了佛教学术,三个人都开创了延续3000余年的文化,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7、大罗马帝国崩溃,与大汉帝国覆灭之后的南北朝对峙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当东方大汉帝国覆灭之后,迎来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遭遇苦难的时候,好像有人见不得西方罗马帝国的潇洒,于是也让她奔溃了。

公元4世纪,西方野蛮民族入侵,大罗马帝国崩溃,中国正值五胡乱中原,西晋王朝覆灭。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公元398年,中国分裂为南北朝对峙。让人惊讶的是,两者相距仅3年。

8、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同时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在公元632年,东方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统一全国,建立大唐帝国;西方的穆罕默德进攻麦加城,创建阿拉伯帝国。两国分别雄踞东西方,同样强大,同样繁荣,疆域也同样宽广。两者都想向对方地盘夸张,但最终都失败。

9、十字军东征与中国金兵南侵,几乎都是野蛮进攻文明

欧洲组织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国家,与中国金兵南侵宋朝几乎同时。均起于12世纪初,蔓延200年,结束于13世纪末。类似的是,几乎都是野蛮进攻文明。读者朋友们,不要以为12世纪的欧洲很文明,那时候正处于宗教黑暗年代,非常的野蛮愚昧。

10、俄国彼得大帝与大清的康熙皇帝,都很聪明,但结局不同

俄国彼得大帝与中国康熙皇帝有很长一段时间重合,但彼得要比康熙晚20年登基,只是相继去世(康熙死于1722年,彼得死于1725年)。彼得大帝开创了俄罗斯帝国,康熙有效的维护了满洲人利益,最终大清成功奴役汉人仅300年。

⑥ 悲惨世界的历史背景

1、背景
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二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还有好友维克多年轻时的逃亡生活。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长篇小说。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雨果在盖纳西岛过流亡生活期间,用全方位的目光和思想,重新审视、反思一切。在此基础上,对《苦难》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调整,增添大量新内容,最终完成此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2、原文简介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3、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
1815年,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1816年,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45年(43岁),法王路易·菲利普绶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处死刑。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

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人苦难是不是全世界最深重苦难

二战期间,我国是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苦难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了3500万人。被汉奸杀害了多少人就很难统计了,我国没有这方面资料。
1抗战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 至于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国军民死亡数字,相差的更没有谱了:1945年二战结束时,盟国统计的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死难者数字是约220万(二百二十万人);1947年,民国政府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人作战伤亡322,79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 9,134,569人,总计人口伤亡 12,784,974人.这个数字与建国初期,中国政府统计的中国死难者人数(军人和平民)约为1,000万人相差不大.然而,随着谴责侵华日军罪行的言论增加,中国军民死难人数也一直不断增加.进入1990年代以后,干脆就用"伤亡3,500万人"这种含糊不清的概念.说二战造成多少人"伤",是个很荒谬的统计.一个人可能伤多次,但是还是一个人.例如,一个人受伤五次,最后一次因重伤死亡.按照"伤亡"统计法,就是伤亡六个人.由于一个人只能死一次,所以,在计算二战这样的大事件时,前苏联和西方一般都不计算"伤",而只计算"亡".连伤带亡的统计方法,是煽情的宣传手法,不可取.中国"伤亡3500万人"是一个很荒谬的说法,但这种荒谬的说法
到了中国的反日网站和网上常见的愤青文章里面,这个数字就干脆变成了"死亡3,500万",或"死亡四千万人"了.
中国二战死难者死亡人数之所以难以确定,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共和国以前,中国不是一个技术化管理的国家,国家的种种数据很难统计.其次是共和国初期各级官吏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妨碍了对二战资料的收集工作.
我不得不痛心的说:我们至今不能确认在日本入侵中死难的中国人的数量.1995年,国家提出了2100万人死亡的数目.我期待着一个详细的列表.就好像以色列曾经努力作过的那样.然而8年过去了,我得到的只有失望.因此,中国在二战中死亡人数,至今仍是个悬案.各国和中国提出的数字,中国2战中的死亡人数在100万的至低值到2100万的至高值之间,仅次与苏联(死亡2700万)居第二位.
中国2战中死亡人数排第二,但歼敌数可不是排第二的.
日军2战中根据服部卓四郎的"大东亚战争全史"第四卷第1799页,日军在二战中陆军死亡(包括失踪)一共是1439101人,海军一共是419710人,拿日军在二战中大总死亡人数,再减去日军在东南亚战场的死亡人数,根据日本经济安定本部的调查,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陆军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军一共死亡414879人,该数据载于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庭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系年要录,再减去日军被苏军击毙的9万人,就可以得出日军在抗战中的死亡人数大致是20万人左右.
再从日本靖国神社的牌位数来验证,从其它网友拍摄的日本靖国神社内的照片来看,关于所谓"支那事变"(即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和"满州事变"(日本侵略东三省)中日军战死人员的牌位分别是191215个和17174个,合计也是20万人左右,.
可见中国击毙的日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难怪日本人不服,不承认是被中国打败的 -- 更多 .com或

⑧ 祖国经历的苦难历史一百五十字左右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下面的这些观点: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概念严格说来,“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使用上很不统一。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开始。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 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历史开端的标志。但中国情况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端,并不是由于这个时候中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的封建生关系的程度,因而导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就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而主要是由于外来的侵略。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把中国推到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封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个社会虽然后来也产生了资产阶级,也曾有过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阶段,但是难以说它是一个完全的资 本主义社会。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来说,它约略地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这样说来,就是把半殖民半封建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当然,国外有的历史研究者不这样看,他们把中国近代的起点上推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建立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与西欧历史分期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又是意在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说成好像是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还是着眼中国社会的特点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告结束。那么是不是应该把整个这一时期都算作“中国近代”史呢?从科学意义上讲,应该是这样。这一观点,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例如荣孟源在1956年写的“关于近代史分期问题”一文,就明确表示赞同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从1840年起到1949年9月止的意见)后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到现在看来,应该说得到了基本公认。但是从教学习惯上,一般还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把这段历史划开,前半段作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归入“中国现代史”。也就是说,只把旧民主主义阶级归入“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归入中国现代史。虽说这两个阶段确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革命领导力量不同),但社会性质并没有变,都应划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大文豪雨果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曾这么说:“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与闻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当时德国还有学者说:“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它没有过去,而是一个我们古代就认识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样存在的国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朗克(1795-1886)的说法更典型:“中国人民永远静止的人民”(见《中外文化交流史》页118-119)当然,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偏见,但确也反映出,与外国古代历史相比,中国古代历史变化较小。中国近代历史就不一样了。算到新中国成立也不过110来年的时间,而历经新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变化。除了社会性质,革命阶段的变化之外,在其他多方面也表现出来,譬如,单说我们要讲的近代80年中,就发生了不下十余起震荡全国甚至有国际影响的战争、事变以及人民反抗的重大斗争。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变化之剧烈,我们学习当中应注意体察。第二,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来大致看一下:(1)表现在生方式上。中国近代始终处于旧的生产方式衰败而末死亡,新的生产方式产生而末壮大的状态。封建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呈衰败趋势,但封建经济的基石,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没有完全瓦解,相当一部分穷乡僻壤,甚至直到解放初,这种痕迹仍比较明显,而应该作为社会上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生产,却主要又不是来源于明末清初以来曾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几乎都被摧残殆尽),而是由依附于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的商股和较小规模的商办企业,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的,很有限,在社会生产中始终未能占主导地位。而外国资本则比民族资本要强得多。这样,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就有地方经济、小农经济、不同成份的资本主义等经济多种形态。总之在近代中国始终是多种经济并存,并不是一种生产方式出现就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那么单纯。(2)表现在阶级结构上。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各种经济成份交错并存,相应,也就造成多种阶级力量并存,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的状况。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而中国近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存,所以主要就存在有四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另外,还有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有奴隶主和奴隶、农奴主和农奴的存在,不占主要地位)。而这四个阶级各自内部情况又比较复杂且处于剧烈的分化变动之中。例如官僚、买办、商人等形成的资产阶级,许多人前身就是地主,甚至一身兼地主、资本家二任。农民和工人阶级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是破产农民中的一部分人流入城市,充当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军,成为工业无产者。就单说资产阶级吧,阶层十分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之中,又明显地表现出上层和中下层的阶层的分野。总之,中国近代的阶级状况是很复杂的。(3)表现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4)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近代中国既不象独立的国家那样,也不象被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样,它是被列国诸国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列强各国的社会特点、地理环境、国力强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等条件不同,因而侵略中国的手法、特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又都力图控制和影响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挟持一派或几派政治势力。在侵略当中既相勾结又相争夺,都想尽多地攫取侵略权益,但又不能独吞中国这块肥肉,不能不保持一定均势将中国置于半殖民地状态。这也增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三)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是胡绳同志于1954年在该年度《历史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先系统地提出的,该文题目就叫《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在此以前,中国近代史著作一般没有作明确的历史分期,多是“纪事本末体”,就是:以重大事件为主干,分若干章分别交待各事件的来龙去脉,评述其成败利钝和历史意义等(像范老的《中国近代史》上册基本就是这样)。这种体裁、体例的优点是能使读者对某一特定史事的全过程有较完整的了解,但由于一般是以政治事件的始未为主题,从而易于忽略与此事件相联系的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且不易显示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自胡绳同志发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大讨论,结果 ,胡绳同志在其文中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几成定论。所谓“三个高潮说”,是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志,据此,从中国近代历史划出三次革命高潮时期:第一次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是甲午战后的几年,也就是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第三次是由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时期;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据此分别以每一次高潮为一个中心,将整个中国近代史划分为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段落:一是1840-1864年;二是1864-1901年;三是1901-1919年,多年间不管是教科书还是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一般都是这个模式。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近代史学界就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展开了第二次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以李时岳同志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为起点的。这篇文章是主张按照如其标题所示来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的,旨在把资产阶级运动的发生、发展认定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人将这种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不过,文章中也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中的最初一阶。李时岳同志对将他的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也表示不同意(主要是不同意数码“三”,至于“阶梯”之喻,他表示很欣赏),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四个阶梯说”。“三个阶梯”也罢,“四个阶梯”也罢,反正是突出资产阶级运动这条线索,这一点很明显,这和“三次高潮说”大不相同,是对“三次高潮说”的挑战。具体历史事件上,两者的分歧和差异主要在于:在“三次高潮说”中,没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而突出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是第二次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在“四个阶梯说”中,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而排去了义和团运动
======================================================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开始沦为双半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进一步沦为双半社会
1883年中法战争-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 封建制度没落.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
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到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二阶段:1919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⑨ 世界历史大冒险苦难人生读后感

世界历史大冒险苦难人生读后感
首先,感谢喆妈公益阅读给我这次试读的机会,收到这本书非常开心,这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儿童历史图画书,是19位英美作家学者历时14年倾力的创作,这套书共有15本,我收到的是其中一本——《苦难人生》。

打开这本书,将随着作者进入这令人兴奋而激动的历史大冒险之中,即将在我们的眼前重现苦难的人生,进入苦难的第一站,是爱尔兰的饥荒船,饥荒前夕爱尔兰的佃农为地主干活,养家糊口及交付租金,生活十分艰难,主要靠吃马铃薯生存。1845年整个爱尔兰的马铃薯都恶臭并且腐烂了,大量的穷人都断了粮,没有东西可吃,住入了潮湿、肮脏、拥挤的济贫院,济贫院里的食物也常常是腐烂的。但住在英格兰的地主们担心的不是佃农生活,而是担心他的租金。穷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济贫院住满了,很多人因缺粮饿死在济贫院里。甚至有人为了得到食物承认一些罪行,到监狱里吃牢饭,真令人不可思议。饥饿加疾病使大量爱尔兰人死亡,大量的人流离失所,地主没有伸出援手,而是把这些付不起租金的佃农赶出了领地,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了饥荒船,很多人在途中就死于非命。这仅仅是苦难的开始,为了生存幸存的人必须和晕船、暴风雨、恶毒的船员、腐烂的食物、肮脏的饮用水,以及最糟糕的致命的黑热病作斗争。
第二个故事是《流放澳大利亚的囚徒》,第三个故事是《在16世纪生病》,第四个故事是《摩天大楼的建筑工》,这本书图文并茂地精彩呈现当时的人民的苦难生活。
谈古论今,今天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孩子们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老人们有些在单位发挥余热,有的在家里享享清福,孤寡老人可以进敬老院,还有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能过上这么美好的生活全是因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领着全国人民直奔小康。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时刻不忘要回报社会,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一本漫画书,孩子容易接受这种形式的历史故事,以孩子喜欢的形式描述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对世界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增长了历史知识,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还等什么呢,一起去买这套书中其它的,一起去历史长河中继续冒险吧!

⑩ 提到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和痛苦的回忆指的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I或Second World War,简称WWII或WW2)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阅读全文

与世界历史苦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