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教高人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思想之间的真正交流要成为可能,首先得找到共同的平台。对这三种进路的比较,也以确立共同的起点和基本的共识为前提。就现代性而言,三位哲人有如下共识:
1. 现代性是一场危机:与科学乐观主义、启蒙理性主义等乐观态度不同,他们视现代性为一场西方文明的危机。在尼采和施特劳斯那里,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危机;在海德格尔处,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存在致命问题,而现代性的技术框架下,整个人类生存也处于无根状态。
2. 现代性危机本质是虚无主义:时代的危机——虚无主义: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存在或上帝。“没有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这是尼采的虚无主义,他洞察到了“万物流转,无物常驻”的存在“真理”,这使他回归到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无物持存”、“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这是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他发现了对虚无的遗忘。“仅仅对存在的遗忘仍免不了恢复存在的中心而同一的本体地位,只有遗忘了虚无才无法记取。”(张志扬语)。“终极的善恶尺规不复存在”,“不可能好坏、是非的标准”,“没有任何永恒之事,一切都转瞬即逝,一切都在当下消解。”这是施特劳斯的虚无主义。
3. 虚无主义的根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科学理性主义——西方现代性的普适性根源。三者都认同。
3.1尼采的科学论
3.2海德格尔的科学论
3.3施特劳斯的科学论
4. .虚无主义的危机中蕴藏着克服危机的因子。
4.1对尼采而言,创造始于推毁。对危机的克服之道在于复兴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和悲剧,但简单回归古代(前苏格拉底的希腊文明),在诸神已被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完全杀死,而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的上帝又被现代科学的“理智良心”(现代科学理性主义)彻底否定的今天,已不可能。因此,他拿起价值重估的重锤——权力意志,砸碎一切柏拉图主义所营造的偶像,以图彻底否定自柏拉图以来的两千多年的西方文明历史(那是一部错误的历史),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克服现代虚无主义危机。精神必须经历三种变形(对传统的彻底否定),才有说“我是”的孩子——价值的创造者,才能在废墟上重建西方文明。
4.2对海德格尔而言,“哪里有危险,拯救之力就在哪里生长”。在形而上学上意味着“无物持存”的虚无主义,尽管遮蔽了存在的真理,但是也蕴涵着无蔽。尽管现代技术的本质是框架,但框架也是给予意义上的持存,在给予中自居,人成为真理之本质的守护者。拯救之力扎根并繁荣于技术的本质之中,技术作为一种“去蔽之术”的属性并未取消。但要实现此种拯救,要把握存在的真理,就必须克服自柏拉图以降两千多年的“存在观”(它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克服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回归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按照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力特等哲人把握存在的方式(非逻辑的、直观的方式)去领悟存在。而且这样还不够,海氏通过艰辛的思想道路,发现完全在西方的思想道路上,无法通达存在的本真状态,而东方的老子之道论,给其很大震动和启发。东方走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存在领悟之路上。海氏因此一方面克服西方的逻辑化思维方式,从追问存在转向倾听存在(道说和切近的同一),一方面克服东方的神秘化思维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始终不离语言而思存在。此种思之道路,为的是彻底否定西方两千多年的形而上学传统。因为只有彻底否定这一传统,真正终结传统哲学,才可能有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但从以上分析可知,拯救的因子内藏于危机之中。
4.3对施特劳斯而言,“古典传统的真正复兴只有在对传统的彻底推毁走到尽头以后才真正可能,只有首先经历尼采式最彻底的批判以后才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虚无主义作为拒斥古典自然正当论的结果,只有回归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才可能被克服。但他认为,自己的政治哲学只有在所有的传统都已打碎时才成为可能。因此西方现代性的危机越是深刻,反倒恰恰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契机使人们有可能以全新的视野来审视从未被真正理解的传统。一言以辟之,虚无主义使得重新理解、真正认识传统成为可能,进而克服之道也就出现了。因为虚无主义正是拒斥传统政治哲学的结果。
三、研究进路之二:比较其异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面对虚无主义这一时代的精神本质和现代性危机,采取了有着根本区别的救治方案,而这又导源于他们对虚无主义的根源认识之不同。
1、 三种不同的进路:
1、 1尼采的生命哲学
1、 2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1、3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
尼采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和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都将现代性危机归结为虚无主义[1]。但是在病源上却根本不同。
2、 虚无主义的病源之不同:
2、 1尼采认为是“上帝之死”(柏拉图主义的破产)。柏拉图主义导致了对生命的遗忘,
人生的意义在此世被悬置,传统的善恶观导致人性的堕落和颓废。尼采的关注始终是人生的维度,“德性”高于“真理”;
2、2海德格尔认为是“存在的遗忘”。自柏拉图哲学开始,西方走上了“以存在者的存在代替存在本身”,通过存在者来认识存在的形而上学传统。如此,思维的自明性成了问题。真理的本质是非真理,整个西方文明都缺乏坚实的根基。对存在的遗忘也是对人的遗忘。作为“此在”的人之缺席,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的技术化时代来临。在海德格尔这里,“真理”的地位高于“美德”、“存在”高于“伦理”,或者说他认为没有“存在论”基础的善恶尺规终究是不稳靠的);
2、3施特劳斯认为是“自然正当被拒斥”。关于根本的好坏对错,我们一无所知;“相对主义”: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绝对的善好,一切都是允许的,因而也就是相对的。如果对海德格尔来说,必须返回人的“原初状态”来认识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那么施特劳斯则显然认为这一原初存在并非“此在”而是作为“道德和政治的存在”。
三种诊治都涉及到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理解,都返回到了文明的源头,开端之思。
3、 核心是如何理解柏拉图哲学:
3、 1尼采将西方哲学传统视为由柏拉图开启的柏拉图主义:真实世界与假象世界的对
立、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对立。
3、2海德格尔将柏拉图哲学理解为“从存在者来理解存在”的存在论,由此开启了形而上学传统。
3、3施特劳斯则将柏拉图哲学理解为“政治哲学”(追求关于美好生活和健全社会的知识),而非传统的“相论”哲学。在他看来,尼采和海德格尔对柏拉图哲学,对西方传统源头之理解,代表了在西方思想界盛行了数百年的认识,而这是个“错误的认识”。由此导致了对现代性危机的拯救路向和方案也完全不同。大致而言,尼采是在“上帝死了”之后,回归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和悲剧,重新赋予尘世以意义,宣扬希腊英雄主义的人生观:热爱命运,感激生活,连同它的苦难与厄运。海德格尔是为“存在被遮蔽”的西方寻找存在的坚实根基,以确立思维的自明性,从而重新奠定文明之根。施特劳斯是为古典“自然正当”被拒斥的西方重新回归“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开启思想的道路。
B. 古代自然观的产生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五行说”、 “元气说”等。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论自然观,强调整体和联系,注重事物的变化发展,注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关系,注重的是辨证统一。第二,古代的自然观具有浓郁的思辨性质,不注重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第三,它是一种经验性、实用性的自然观,讲究直观的经验的积累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
首先,在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土地、自然条件与民生息息相关,科技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由于自然界影响农业生产的方式是以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形式综合作用于农业产生,由于当时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甚微,认识水平有限,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掌握并遵循自然界规律,其手段特点是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对自然界这种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的规律进行宏观、整体上的把握,得出实用的经验性结论,并直接与运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古代自然观的整体性、实用性和直观经验性,能指导人们在认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掌握直观经验更快地服务生产,这是在科技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最有效率的方法,极大的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一直世界领先。
到近代,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工业受自然界整体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直接受自然界某一局部影响较大,而随着工业分工精细化,对自然界的了解就越来越需要局部化,从整体中分解出一些局部的问题进行相对独立静止研究,然后总结他们的关系,体现在科技的发展上就是认识层次的逐渐分化,以分析或分解的研究方法,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严格的逻辑推理,以探寻直观经验背后的科学原理。由于中国古代自然观缺乏个别性,反对过多的干预自然,仅满足于对自然界普遍性的感性认识和直觉把握,缺乏对自然界事物的透彻分析和了解,不能形成对自然界各个领域的科学的理性认识。而此时,已经发展成熟、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自然观,阻碍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进入现代,人类正进入一个全面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需要克服西方近代自然观引导下的无限制地征服和占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则以更深更广的角度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人类需要全面了解自然。中国古代自然观包含普遍性,即对自然界有机性、价值性的认同,这对现代生态意识具有启示意义。因此,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经过丰富与拓展与西方自然观有效整合上升为辩证唯物的科学的发展观,这种科学自然观将理性知识和对自然环境的普遍性的直觉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来了解自然界的影响,适应了当代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C. 各个时代(古代、近代、现代)自然观的主要思想和特点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是人与人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是人自身的德性之和谐,“万邦协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谐。
1、人与自然和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什么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至。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提了出来,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了宇宙包括人本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破坏或违抗大自然的意志就会受到惩罚。“道法自然”说就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了“与天为一”观点,他认为,“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庄子·达生》,就是要求人抛却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不仅是人类社会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应该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的精神和理念。“天人合一”的命题实质上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和“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都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至今价值不减。宋明理学也很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他们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十分重视并强调物我一体、人我一体,追求个人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交融合一、协调发展。宋代大儒张载在其著作中首阐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公平善待每一个人和天地万物的思想。宋明理学将先秦儒、释、道各学派的和谐理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除了儒道之外,中国古代其他思想流派也有各具特色的“天人协调”思想,如《吕氏春秋》主张善用资源,反对“竭泽而渔”,《齐民要术》提出“顺天时,量地理,则少用力而减功多”。
D. 试论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网上的原文,供参考
1 引言
“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的看法,这种看法决定着人类某一理论与思想体系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不同文化体系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具体学科间的种种差异,常常打上该学科所隶属的文化母体中自然观等方面的深刻烙印
[1]。自然观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的本质和人的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重要影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自然观,总体而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往往用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关系,而西方文化由于主客二分,各走一端,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相对来说更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2]。由此可见,中西方的古代自然观存在一定的异同点。下文将介绍关于西方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的一些研究以及两者的异同点。 2 西方古代自然观
西方自然观长期是以原子论形态出现的自然观发轫于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德漠克利特,后来伊壁鸿鲁和卢莱克修又作了补充[3]。其中,古代希腊唯物主义者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第二、用物质本原固有的内部矛盾,诸如气的稀散和凝聚、对立面的斗争以及原子的集结和疏散等,说明自然事物不断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第三,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从本原产生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本原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它既有从简到繁的进化,也有从繁到简的退化。同时,也存在认为世界周而复始地变化着的循环论和认为原子只有作直线下降运动的必然性的宿命论等。古希腊唯心主义者提出了另一种自然观。毕达哥拉主张,
万物由数产生,按照特定的比例构成和谐的秩序。认为,变动不居的具体事物是虚妄不实的,不变不动的抽象才是真实的。另外的研究则认为西方的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在整体上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特征,即人对于自然的分立性、对立性和超越性。西方哲学从开始就极力使物质和精神分离,确立了从个体维度理解和认识整体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从个体理解整体的原则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从人出发理解自然,尽力使人成为超自然的存在,在人不能实现超自然的早期阶段则以人格化的神秘力量即上帝主宰自然界[4]。综上所述,西方古代自然观有其统一性,同时也具多样性。其被人认为是“实体自然观”或“机械自然观”
3 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华名族的思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更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对于自然观的研究也不例外,其留下了许多对后世人们的认知产生深远影响的观点。有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用气解释宇宙的本源,是一种气一元论自然观[3]。也有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在整体上表现为“自然的人”即天人合一,人对于自然的合一性、内在性[4]。然而,人们对于天人合一的认识,不同学派是不同的。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在天人关系上,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理学则认为理与气合则生人,人性中之道德意识皆禀受于“天理”,因此,天与人是相通的、合一的。人与世界为一体,若无人心,则天地万物毫无意义,只是人心才赋予了世界以意义[5]。中国人对自然赋予一种本体的意义,把自然哲学化。中国社会的大秩序、大关系、大现象是效法自然界的大秩序、大关系、大现象形成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和谐是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之一
[6]。中国古代自然观被相关研究称为是“关系自然观”或“有机自然观”。 4 中西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4.1 中西古代自然观的相同点
4.1.1讨论什么是世界的原本
气论思想和原子论思想是中国古人和西方哲学家分别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阐释和设定。二者都认为世界由气或原子构成,并统一于物质性的东西即气或原子,这就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确立了一个唯物的理论思维基础。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发展等的差异性,才使中西方哲人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有差别。但两者都是在认识自然地过程中,试图找出世界的原本是什么,只不过是其结果不同而已。
4.1.2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处理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古代自然观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其认为:人是可以驾驭自然的,拥有对自然的统治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只有战胜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中国古代自然观,也承认人对自然进行改造、调节、控制和引导。但是,其还有更多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主导要素;人应该服从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虽然二者的认识相异,但其研究的对象及目的都是一致的。
4.1.3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古代自然观崇尚的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对西方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的出现都起来巨大推动作用。其中,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最大,其使得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中古代自然观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例如:四大发明对很多领域的发展起了开创性的引导。但是,中国的自然观使人们养成了不求探索、安于现状的人生观,从而未使四大发明的创造精神得以延续。另外,中国古代自然观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从而限制了人们的开拓、探索实践的能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2 中西古代自然观的不同点
4.2.1对自然的认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崇尚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认为在人与自然相处中世界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循环往复,繁衍生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讲求“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人应该服从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则以达到
最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总体来说,中国古代人们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其主要的改造的都是建立在改造自我认识论,从而更好的做到顺从自然的意志。 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并习惯于把人独立于自然之外,并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注重人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改造,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与斗争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文艺复兴,思想家崇尚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在不断通过对上帝的否定以解放人类自身,认为自然只是实现人类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并且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只要通过不断地努力人类就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4.2.2对科学的认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敌对关系,而是看作统一的关系,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最高理想[5]。由于天人合一思想对自然力过于“宽容”造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不发达,也不受重视,以至于中国有那么好的发展基础却长期处在徘徊状态,自然环境也处于封闭状态,无数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开发与利用,导致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的主导经济,从而丧失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西方强调发展科学,崇尚人类理性的力量,高扬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大旗。率先经历工业革命,使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时的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不断地挑战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动力正是源自西方自然观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点。
4.2.3 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认识
西方古代自然观力图使物质和精神分离,确立了从个体出发理解自然,尽力使人成为超自然的存在。这种自然观崇尚外向地、积极地干预自然,根据人类的需要去探索与发现自然界的个别属性和规律性。其把精神和物质看作是分离的部分,如此一来,人类可以独立于自然的物质基础之外,把物质当作对象改造与利用。中国古代自然观在整体上表现为“自然的人”即天人合一,人对于自然的合一性、内在性。人们认为自然与人本来是和谐一体的,自然满足人的要求,赐予人们生活资料,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顺天而化。中国古代自然观认为自然界和人一样是有“精神”的,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自然观根本不打算把
精神和物质相分离。其坚定的认为,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照应的关系。
综上所述,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有许多的异同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异同点也造就了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其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分为正负两面,因此,在学习中西古代自然观时,我们应持批判与质疑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E. 如何理解古代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五行说”、 “元气说”等。古代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论自然观,强调整体和联系,注重事物的变化发展,注重解释事物与现象的关系,注重的是辨证统一。第二,古代的自然观具有浓郁的思辨性质,不注重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第三,它是一种经验性、实用性的自然观,讲究直观的经验的积累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
要理解西方哲学及科学的鼻祖——古希腊自然哲学,首先我们就必须对柏拉图的这个“超感知”有充分了解。宇宙的“本原”是从复杂多样的自然世界出发的。而在这些复杂的现象背后是什么?上边通过对古希腊自然观的发展历史的简单介绍,大家应该多少知道一些这个“同构性”是什么了。自然哲学是由“存在”为基础的,也既是“本体论”。柏拉图的理念和超感知也就是相对于“存在”而存在的,他把世界二重化,或说二元化,把世界分为了可以被感知的和不能被感知的超感知两部分,这个超感知理念,简单地说也就是所谓的逻辑,所谓的结构了。本体论本身就是以逻辑方法构建起来的概念范畴体系。这一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具备形而上学特征(或说很弱),并且更缺少二元化的哲学观念,中国传统的哲学主要体现在《周易》上面,是比较典型的一元化哲学观,虽然老子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在后来的由《周易》向“术数”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四柱,六爻,或大六壬和奇门遁甲等等在起局的“复杂”化过程中也体现了多重“世界”,不过奇怪的却是始终不能上升为一种哲学能力与物质相结合,这也许是中国传统没有“自然哲学”观念的原因吧。
F. 历史上存在过哪几种自然观
包含:“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无为,师法自然,“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等的哲学观点
道家思想的基础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万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万物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是自然,“道”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演化的,不受人为干预的。这句话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总法则——遵循自然,并且这个法则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违背的,这就是道家自然观的核心思想。“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道法自然”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强调遵循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种有序的运动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内在的根据,遵循一个有序的规律。 在哲学上,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最早用“自然”概括宇宙的本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与“自然”质同名异。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莫不遵循自然而存在,以“自然之道”为本原。老庄论自然,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是其中一义。庄子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E1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道”即“自然之道”。这里,“自然之道”制约万物的必然性。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决定于这种必然性,故日“不得不”。同时,这种必然性又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是外在于事物的力量,事物性质为自身的必然性所决定。因而,“自然之道”实际是事物自身内在自然而然产生、自然而然变化的客观必然性。按照老庄的说法,天地万物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而彼此各异。另一方面,在事物各自特殊性以外,还有一个超出于个别性质、又为万物共有的本质,即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它比个别事物的性质更为抽象,而且决定个别事物的性质。因而,它是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和文学的根本性质。
(2)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探究事物的法则,探究万物的总法则;用事物的法则解释事物的一般属性,用万物的总法则解释事物的根本属性;自觉遵循事物的法则行事,以领悟万物的总法则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家的自然观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审美观上,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老庄的自然观,不仅是道家学派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儒家及整个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G. 中国古代自然观 是什么样的啊 举些例子啊
古代的自然观就是神话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