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有中国完整历史和国外重要历史还有国内国外对比历史的资料
我先说下,这个问题的答案细究起来,没有几个月都整理不完,真想知道,我建议你去你们当地的图书馆,借几本世界历史,还有中国历史大全,自己对比去吧,真怕时间长,就借那种整理好的中外历史大事件记录的书,加油!我看好你
❷ 中国和国外历史事件对比表
彼得(1672——1725)与康熙(1654——1722)是同一时代的两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们有
很多相似的地方。
背景
俄罗斯,皈依了东正教,娶了拜占庭的末代公主做皇后,拜占庭灭亡后俄罗斯便自命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继承权来自拜占庭的末代公主,以及东正教。彼得得到了凯撒的称号(沙皇即凯撒的俄罗斯发音)
清朝入主中原,就自命继承了中华帝国,康熙得到了皇帝的称号。
好学
彼得亲自到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学习。康熙也学习过西方科技文虎。
从好学程度而言,彼得更令人钦佩,他亲自到西欧去学习,还亲自实践(如从事造船),还同牛顿交流科学问题。不过总体而言两人都是好学的君主。
平定国内反叛势力
彼得平定近卫军暴动,康熙擒杀了鳌拜,平定了三藩之乱。这方面,康熙做的事情要比彼得多。
开疆拓土
彼得打败瑞典取得圣彼得堡这样的入海口,康熙征服台湾。彼得向西方,向南方主动出击,获得不少土地。康熙击败了西边的准格尔。
铁血变革
彼得强迫俄国人剃胡子,穿西欧的礼服。康熙强迫汉人剃发易服。
俄罗斯,清朝在彼得和康熙的手里都处于强盛时期,两个国家在雅克萨发生了碰撞。这一次,康熙赢得了战争,彼得赢得了实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说,两个人都是有能力有作为的君主。
❸ 中国古人和外国古人的区别
1.中国古代以封建社会为主,延续达几千年,而外国古代封建社会则相对较短。
2.中国古代要求女子养于深闺,而外国古代对于女子束缚比中国少。
3.中国古代文明延续繁盛,而外国则坐井观天
4.中国以仁术为主,而外国则崇尚暴力
❹ 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在同一时期的横向比较~
1.
道光年间
1821年:3月25日——希腊宣布独立。希腊独立战争爆发。
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1821年去世
7月10日——美国从西班牙购买佛罗里达州。
7月28日——秘鲁宣布独立。
8月10日——密苏里州加入美国。
9月15日——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独立。
9月27日——墨西哥独立。
11月28日——巴拿马独立。加入西蒙·玻利瓦尔建立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1822年:1月1日——希腊第一届国民大会宣布希腊独立,成立希腊执行委员会。
1月27日——希腊正式宣布独立。
5月24日——恩克彗星回归,成为第二颗按预言回归的彗星。
9月7日——巴西宣布从葡萄牙独立。
9月12日——中国第一份由外国人创办的报纸和澳门第一份报纸《蜜蜂华报》创办。
算了,太多太多了!!!!几十年呢。。。。你自己从1821年开始在网络输入数字就行了。或者去维基网络,比如差1823年,就打1823..就有了大事件很全!!!
2. 康熙和俄国打仗的时候,俄国国内政局动荡。。彼得大帝虽然登基了,但是却是由同父异母的姐姐摄政。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那一年,1689年,其姐姐被推翻,彼得大帝正式执政!!
但是同时俄国国内非常落后,依然处于“中世纪”
3.明初海禁,主要是因为倭寇侵袭,朱元璋将港口关闭,封锁海路,中断海外贸易,实为了中断和日本的贸易,但是连东南亚一代的贸易也中断了。但是海禁时间不长,后期又再次开放,只是依然禁止与日本进行贸易!!!!
清朝的闭关锁国,是不与其他国家往来和交流,严格限制贸易的一种政策,不仅仅体现于海上,陆路也是一样,比海禁要严重多了!!!!!!
❺ 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古典文化的比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很有特色的概念。
中国古代艺术家不大重视“美”。他们受老子哲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是“妙”。“美”的着眼点是一个有限的对象。就是要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完美,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造化自然。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刻画得很完美。相反,他们要突破这个有限的对象,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抒发他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画一块石头,一条草虫,几只水鸟,几根竹子,也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使画面体现画家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流露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而这就是古人说的意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中国古代很多山水画,近处是广阔的水面,有木桥、楼阁、小溪、渔船,远处有无数的高山幽谷,整个画面是由近处一层一层往远处推,越推越远。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山水的有限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以,“远”,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同样,中国古代诗人也都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都写过登高远望的诗。登高远望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如此。中国园林艺术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意境的美。中国园林的意境就是突破有限的对象,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物,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物的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明代有位造园学家,名叫计成,他有一部书叫《园冶》,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这段话说得非常好。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进来。在这里,窗子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园林建筑的窗子是为了使人接触外面的自然界。计成说“窗户虚邻”,这“虚”,就是外界广大的空间。
中国每一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在中国园林的意境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中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这样的建筑物的作用就在于能把外界大空间的景色吸收到这个小空间中来。元代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空间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通向无限。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就能够在游览者胸中引发一种对于整个人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感受和领悟。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据说唐太宗对它喜爱到了极点,所以把它作为陪葬品葬到自己棺材里了。王羲之在这篇序里,一开始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是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两句话是很有名的,意思是说,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
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为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当然这个有限的人生是充满了价值、充满了意义的。这就是一种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也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始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就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它有两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
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一种人生感。中国云南昆明有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据说是中国最长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
勃的两篇千古名作,都说明,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在自然界前面打开眼界,敞开心胸,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一个作品,可能是很美的,也可能是很好的,但如果它没有揭示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那就不能说它是有意境的作品。中国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对宋代词人姜白石有一个评论。他说,姜白石的词格调很高,但没有意境。姜白石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音乐家,他的词多半是他自己作的曲(自度曲)。他的曲谱一直保存到今天。例如他的一首歌曲,词牌是《鬲梅溪令》(1196年):“好花不与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距离现在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这首宋代歌曲,今天听起来还很有韵味。但它只局限于抒发生活中的一个具体情境的韵味,而不能使人感受到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所以格调虽高,但是没有意境。当然,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有意境的。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一篇《前赤壁赋》。这篇文章描写苏东坡和朋友在明月之夜泛舟于赤壁之下,朋友之中有人吹起了洞箫。苏东坡形容洞箫的乐声,用了八个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八个字用得很好,说明在这个洞箫的音乐声中,包含了他这位朋友对整个人生的某种感受。人的一生是短促的。人生旅途充满了酸、甜、苦、辣。但是人生终究又是有价值、有意义、有情趣的。人生中有许多事使人遗憾,使人感叹,使人感到一种惆怅,但人生中也有许多事使人怀念,使人依恋,使人得到安慰。这大概就是所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吧。
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用这种方法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很多诗人都谈到他们的这种
感受。例如清代诗人沈德潜说:“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南朝诗人何逊有两句诗:“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李白有两句诗:“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心。”这些诗都说明意境给人的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意境,就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人生的很深的感悟。它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宝玉病了一段时候,病好了,他就想去看望黛玉。小说是这么写的:宝玉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荫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到“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他又联想到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这一段描写,诗的味道很浓。作者把苏东坡的词“花褪残红青杏小”,杜牧的诗“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加以溶化,并且重重地染上了一层贾宝玉的情感的色彩,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意境。这棵大杏树使贾宝玉对人生有了某种哲理性的领悟,从而发出深沉的感叹。读者读到这里,会和贾宝玉一样,在诗意弥漫中茫然若失,感到一种惆怅。贾宝玉这个人可以说是《红楼梦》里对人生的感受最深刻的一个人。鲁迅说过:“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种悲凉之雾,不仅是因为家族的衰败,而且是因为人世的沧桑。
唐宋词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读这些词,感到的也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那样,茫然若失。意境给予人的就是这种形而上的慰藉。这当然也是一种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❻ 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曾经领先世界几千年,而外国历史断断续续,
并且经常发生低等级的文明毁灭了高等级的文明,
例如爱琴海文明,
❼ 西方历史发展与中国历史的区别
这和蒙古人西征那段历史有关,简单的说就是: 如果没有那段历史就不见得会有专后来的所谓“第属一次工业革命”和至今还在主导世界的西方主流社会。这样说吧: 正是因为那段西征历使得西方社会用切身体会死亡滋味的惨痛教训认识到了东西方的巨大差距,从此,他们开始疯狂的吸收一切源自于东方的所有东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东方主流社会却几乎止步不前、、、、、、,知道为什么------DRAGON(龙)在西方世界一度成为万恶之源吗?究其根本就是源自于那段西征史!这就间接的证明了这道理论的真实性: 强大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强大的压力,就没有强大的动力! 正是在当年蒙古人通过运用东方先进的科技让西方世界痛到了极限,所以才、、、、、、历史没有如果,只有事实、、、、、、
❽ 西方古代文化与中国现代差别
我们可以中西政治做比较
现行通行的新课程教材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介绍很容易使学生得到这样一个印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则是民主和法制。这个印象大抵没错,因为有史实为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史实是秦汉以来历代的政治措施,说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特点的史实是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律。以现代人的观念,民主与专制,孰优孰劣,不说自明。但倘若按照这个角度将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加以对比,进而得出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甚至进而做更多的推论,则犯了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的错误,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读。
诚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是有目共睹的,罗马的法律体系完备及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自秦以来也是以中央集权的特点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得出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结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先两种不同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都曾经创造了各自的辉煌,二者之间的优劣都有其存在和消失的独特的理由。文明的发展从来也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来发展,各种文明因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形态,使文明呈现出多元的形态,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也正是如此,才使世界文明多元。
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文明的优劣,也不是不可以将东西方政治制度做什么对比,单纯的弄清概念特征这样的对比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将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作用加以对比并分出优劣,则往往容易走向误区。因为单纯以一个尺度去衡量文明的发展,容易将问题简单化,各地区的文明因为条件的差异会呈现不同的状态都在适应了各自地区社会的发展,很难用优劣来评价。也许正因为如此吧,教材对东西方这两种制度的评价都做了两分法处理:即无论是东方的政治制度还是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利弊。
从中国来说,教材在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基本上肯定中国古代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只是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才背离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实际上在明清时期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领先于世界。而在古代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明中独领风骚应该是不争的史实。这样的地位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应该说不无关系吧,至于明清之后的落后,主要是没有不变的制度和社会,社会的变革要求执政者必须变革制度与时俱进来适应这种变化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是当时明清时期统治者所缺乏的,当时得统治者,昧于世界大势,不知思变。政策延续传统,经济上不能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则热衷于君主权力的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立国和政治民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使古老而文明的国家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
而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另外,中央集权是否就是专制主义,这在中国古代经常连用的两个词实际上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央集权都是专制主义吗?显然不能这样理解,现在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就延续了中央集权的某些特征,很多国家中央权力也很大,能说这样的国家都是专制主义吗?即使在中国古代,古代皇权的专制到明清时期才突出表现出来,政府与皇室之间始终存在着权力斗争,到明代相权才彻底废除,而这之前的中国用君主专制来概括是否准确是值得探讨的。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否定其积极作用不仅是对历史不尊重,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不尊重。从西方来讲,教材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价也并没有完全肯定,而是指出无论希腊的民主还是罗马的法律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希腊的民主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民主的有限性和直接民主的弊端上,罗马法律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法律不能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上。这样的评价尽管有些苛求古人,但是实际上也算是真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弱点,时代的局限性也是局限。教材的编者在努力提醒,我们对古代政治制度要历史地全面地看。
只是编者不明白,这样的体例编写本身容易使人陷入疑惑:比如希腊的民主是不是希腊社会都是民主,雅典能够代表整个希腊代表整个西方吗?希腊其它社会状况为什么不在教材中介绍呢?再如,罗马是一个法律十分完善的国家,罗马的法律对西方国家甚至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直到今日,那么,古代只有罗马国家有法律吗?其他国家的法律不重要吗?对世界不曾产生影响吗?罗马之前的希腊有没有法律?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对那些求知欲强烈的学生产生这样的问题是自然而然的。而当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是和我们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有关,与课标有关。完整的或者相对完整的历史不能展现的时候,历史之间的联系和整体局面都消失了。政治史的教学给人一种跳来跳去的感觉,缺乏历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当历史被孤零零地割裂成几个点的时候,历史的整体发展乃至事件之间的联系也被割断了。这样的割裂不仅影响对历史整体的感觉,实际上也影响我们对那些所谓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重点知识的理解。这是目前专题史教学的障碍,也是教学中老师们最主要的困惑。 剪裁西方古代历史,只留下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其结果可能是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容易将西方之古代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一个对比,而这样的对比,即使不是有意进行,实际上也因为教材的编排产生一种暗示。而这样的对比如果只停留于表面的政治特征而缺乏历史的观察则容易对历史误读。
实际上,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对这样的政治制度评价,很难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那个时代的各自的政治文明,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我们不能分清古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优劣,那么以现代观念判断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显然也是错误的。实际上是这样的对比很难得出什么科学结论。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和现实的距离看似很进,实际很远,走进历史乃至读懂历史是比较困难的。不是我们将现代社会简单地影射到古代,我们就算是理解了历史了。东西方的古代政治各自有其优势,各自有其弊端,是一个慎重的理解方式,简单的对比容易产生错误的历史结论。
当然,在现代社会之中,民主法制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基本诉求,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一个现代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理念。它如此的深入人心,很容易使我们一旦发现古代社会中民主法制特征十分突出的地区,令我们则羡慕不已。而对专制独裁所造成历史灾难的痛恨,也使我们对古代政治制度上专制和权力集中心存芥蒂,倍加警惕。这当然应该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倘若因为现在对专制的否定,进而将历史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否定,实际上抹煞了历史上古代中央集权的合理性。同样倘若因为现在对民主制度的热爱进而拔高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而忽视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这两种看法都是不科学的。
我们热爱民主,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民主由一种理念变成现实,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作用,还有政治和文化的保证,既有现实的渴求,也有历史传统的制约,并不是将西方的理念拿来就可以在中国变成现实的。中国古代制度中的许多因素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的遗存,传统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有时还起着一些消极作用。实际上西方现代政治也不仅仅是将西方古代政治制度完全照搬,其间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新都对民主制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了解了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更应该明确,民主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多和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的成熟以及民主法制建设有关。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中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任重而道远。这也许是古代政治制度学习给我们的一点启示吧
❾ 关于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比较
西方的历史重在记述事实,希望向读者展示历史当时,人的行为,事的发展等等,因此西方的史书中,往往可以看到关于市井生活的描述;中国的历史重在讲述道理,希望向读者转述事实的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中国的历史偏重于政治,偏重于社会的高层。反映在文字上,西方的史学家更像一个絮絮叨叨的妇人,向人讲述着家长里短,和路边见闻等,他们称之为事实的东西
肤浅的相似类比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在所有“非西方文明”中,中国与其他非西方文明是不一样的。中国在历史上和西方没有任何关系,是完全外在于西方的,西方也完全外在于中国。诚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中西文明交往史或所谓交通史,但我想中国人不要像穷人攀富亲戚那样心理去夸大中西文明的交往史。中国和罗马之间或许有些非常间接的贸易,但绝对谈不上有任何关系,中国没有影响罗马,罗马也没有影响中国。
很长时间以来,不但中国不了解西方,西方也不了解中国。中国是完全外在于西方的,西方也是完全外在于中国的,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可言,不必套近乎。需要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西方很难了解的文明,是完全外在于他们的,西方也是中国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太大,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是肤浅的,没有多大意义的,尼采早说过,这类比较是心智弱的表现。
。
肤浅的相似类比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在所有“非西方文明”中,中国与其他非西方文明是不一样的。中国在历史上和西方没有任何关系,是完全外在于西方的,西方也完全外在于中国。诚然有很多人在研究中西文明交往史或所谓交通史,但我想中国人不要像穷人攀富亲戚那样心理去夸大中西文明的交往史。中国和罗马之间或许有些非常间接的贸易,但绝对谈不上有任何关系,中国没有影响罗马,罗马也没有影响中国。
很长时间以来,不但中国不了解西方,西方也不了解中国。中国是完全外在于西方的,西方也是完全外在于中国的,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可言,不必套近乎。需要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西方很难了解的文明,是完全外在于他们的,西方也是中国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太大,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是肤浅的,没有多大意义的,尼采早说过,这类比较是心智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