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中国历史最好的书
1、如果是正统的了解,《二十四史》和《中国通史》可以考虑。以购买纸质书籍为佳,即可闲时阅读,也可收藏留念。
2、如果是普及的学习,《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通论》最好不过,电子纸质皆可,即可丰富生活,也可增加学识。
3、如果是休闲的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和《轻松幽默侃唐朝》强烈推荐。以电子书籍为佳,即可改变视角,也可陶冶情操。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Ⅱ 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与《中国大历史》是否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编是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专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属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的著作。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Ⅲ 关于历史方面学习的书,推荐一下
《袁腾飞说历史》,挺有意思的!
Ⅳ 正说中国历史朝代书籍
正说清朝十二朝
正说清朝24臣
正说鳌拜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
正说两汉四百年
还是看看汉朝吧 这段时间真的很辉煌 战国那段也很辉煌
Ⅳ 《话说中国》一共有多少本
话说中国
4卷本封面目录
1《话说中国》4卷本
2《话说中国》16卷本
3《话说中国》3卷本
4《话说中国》有声读物(评书)
编辑本段1《话说中国》4卷本
【基本信息】
作者:邵东 主编
ISBN:10位〔7563422196〕 13位〔9787563422197〕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装帧项:胶版纸
定价:¥980.00 元
【内容提要】
《话说中国》全书共四卷,400余条经典历史故事,全面勾勒出中国历史从史前到清末民初的悠久绵远、风云变幻的发展轨迹。在体例上,导言、正文、知识花絮、专题等内容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故事精髓、获取必要的知识信息、运用历史知识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平台。在内容上,突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将事件、人物与大历史背景结合,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中知识点的不足,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够高度统一,在每一页面都能够感受到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全书共有1600余幅精美图片,从政治、文化、艺术、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立体凸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图片中的历史,更好地直观地感知中国历史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历史的全息图象。
《说话中国》一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故事,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精髓和文化传统,并将之演绎得更为生动传神。通过《说话中国》一书,能够使读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欣赏那绮丽无边的美景,回归那曾经亲切的心灵港湾。
【本书目录】
话说中国1:远古·夏·商·西周·东周(约八百万年前至公元前二二一年)
史前
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
有巢氏架木为居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教人渔牧
神农氏种植五谷
战阪泉炎黄合并
……
西周
东周
话说中国2: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公元前二二一年至公元九零七年)
话说中国3:五代·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公元九零七年至一三六八年)
话说中国4:明·清(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九一一年)
编辑本段2《话说中国》16卷本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7532128504
条码:9787532128501
版次:2005-03-01全本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套装数量:1
【内容提要】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网络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作为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网络全书,其中包含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它们经纬交织,互为表里,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图片内容涵盖广泛,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观赏效果独到,立体凸现了每一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中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本书以精美绝伦的文字和图片,将中华民族最可富贵的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演绎得生动而传神。这一新的组合,也许能在广大的社会公众与严肃的历史科学间搭起一座饶有兴趣的阅读桥梁,由此步入宏伟的中国历史殿堂,启迪心智,增加知识,开拓眼界,面向未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目标
让中国最广大的读者拥有一部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精品之作,使中国的历史文化出版物达到世界水平。
◆概况
16卷本,1500余则故事,1500位历史人物,3000幅以上图片,7500条历史文化网络知识,将政治史、文化史有机融为一体。
◆读者对象
不受专业、年龄限制,大众读者都能读懂这部历史文化网络全书。
◆特色
传统文化内容和现代阅读方法完美结合;科学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大众的表述形式融为一体。读者打开任何一个页面,即能轻松阅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
◆历程
1997年5月,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12月,全书基本定稿。
2003年8月,美国《读者文摘》购买本书版权。 卷一封面
2003年9月,第一卷《创世在东方》出版。
2004年10月,美国《读者文摘》出版的1—3卷海外繁体字版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2005年4月,历经8年,全套16卷全部出齐。
◆发行
参照期刊发行形式,每月一卷,连续出版。
至2005年4月总发行数:32万册。
2005年4月出齐后,单本、全套均可购买。
2004年8月,首届上海书展,名列单本销售第一。
2005年4月,台北上海书店列入畅销书排行榜。
◆媒体评价
30余家报纸杂志、10余家广播电视、100多家网站、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竞相报道《话说中国》的出版盛况。重要报道200余篇。
◆大众评价
读者认为,这是家庭收藏、馈赠亲友、学生阅读的首选大作;这是一本充实自己历史文化知识的书,这是一本会使你为祖国而感到骄傲的书。
全书依时序分为十五卷,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看点
1 《话说中国》以故事传真中国五千年历史,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精华,使现代人轻松走进历史的缤纷世界,和巨人同游,与先贤对话。
2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
并由他精心组织了一批著名断代史专家出任本书各卷的顾问。
3 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全书集中了其从事编辑出版工作30年的能量与智慧。
4 著名学者、断代史专家孟世凯、许倬云、葛剑雄、陈高华、熊月之等任顾问,全力参与本书的策划、编撰与审定。
5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6 全书10幅4开地图,由著名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剑雄教授精心阐释、审定,系统展现从秦皇汉武直到近代各历史时期疆域变迁、民族融合、对外交往、名人胜迹等生动内容。
7 《清明上河图》《兰亭序》《韩熙载夜宴图》等名作巨幅拉页,原图引进,仿真印制,展现原作的惊世风采,配以名家精心点评,让你轻松拥有国宝,读懂国宝。
8 优秀装帧设计家、首届上海出版人奖获得者袁银昌领衔设计本书的整体包装。装帧版式设计独具匠心,完体现出本书的现代性创意与网络全书的特征,体现出为读者着想的良苦用心;美妙的图与文组合,为您提供一程赏心悦目的中国历史文化之旅。
【本书目录】
话说中国1:创世在东方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网络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入
专家导言
顶尖专家谈其对原始社会、夏商历史的最精华的研究心得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导读示意图
本书导读示意图
引言
2OO万年前至公元2O7O年人类为求生存而艰苦奋斗的时代——原始社会
OO一 盘古氏开天辟地
一个构思奇特、充满幻想的故事
OO二 有巢氏上树栖居
聪明的建筑师,为人们解除痛苦
OO三 燧人氏钻木取火
一位给人们带来圣火的发明家
……
话说中国2:诗经里的世界
话说中国3:金戈铁马
话说中国4:文采与悲怆的交响
话说中国5:漫漫中兴路
话说中国6:大风一曲振河山
话说中国7:大唐气象
话说中国8:变幻中的乾坤
话说中国9:落日余晖
话说中国10:集权与裂变
话说中国11:群英荟萃
话说中国12:空前的融合
话说中国13:春秋巨人
话说中国14:列国争雄
话说中国15: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话说中国16:《话说中国》总索引
详细分卷介绍参见http://www.douban.com/doulist/155753/
编辑本段3《话说中国》3卷本
【基本信息】
图书作者:编委会 3卷本
出 版 社: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册数规格:16开精装 全三册
【内容提要】
大型历史畅销书《话说中国》(精华版)以两百七十则经典故事的历史长卷,浩然呈现了中华文明古国的千年风云变幻、华夏文化精粹与多民族的辉煌与悲怆,囊括从200万年前至公元1911年间可歌可泣的历史。王侯将相、文功武略之风流人物,在这一历史的长河中,映照古今、熠熠生辉。本书配以大量丰富的文物、历史、人物图片,更加细腻生动地展现一种民族气质,也使读者更直观地触摸到上古至近代的历史厚度。
《话说中国》(精华版)分为三册,共八大部分。
第一册 包括: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
第二册 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
第三册 包括:明朝、清朝。
结构脉络清晰,内容选材精要,文图搭配交融,使读者既能欣赏到精彩的历史故事,又能通过大量图片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前进与更替。四大鲜明特色,区别一般史书:
一、这是一部大型历史网络全书,融故事性历史文字、精彩纷呈图片、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
二、版面设计采用全新的网页设计,体现出可读性强、知识信息密集、图文并重、检索便捷的特点;
三、在图片的选取上,人物、名画、文物、遗址、历史场景等均有广泛涉及,近千幅珍贵历史图片与故事内容和谐搭配,更生动、入微地铺陈出历史的兴衰演变。四、精美高档礼盒包装,开本为16K,全彩印刷,呈现历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编辑本段4《话说中国》有声读物(评书)
【基本信息】
ISBN: 789487218封面
供应商: 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版本包装: 精装
碟片数: 7
介质: 16
国家: 中国
配音/语种: 国语
字幕: 中文简体
视频格式: PAL
片长: 70小时
屏幕比例: 16:9
发行商: 北京鸿达以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碟片类型: 单面单层
【内容提要】
这座有声图书馆全面展示了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具有超越时空,绵延不绝的永恒价值与魅力。
它不是在平白直叙历史,而是运用了评书的演绎手法,把历史讲得栩栩如生,而又不脱离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原貌。在故事里,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记住了一个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段历史。
《话说中国》以时间顺序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不仅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和脉络,同时演播者还注重历史的纵向联系和类比,把相关或者截然相反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对比,经纬交织,使听众更自如地了解历史的精髓。
【目录】
远古时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人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华民国
*远古时代
1 盘古氏开天辟地
2 黄帝阪泉战蚩尤
3 尧舜禅让传美名
4 大禹治水登帝位
*夏朝
5 家天下子继父位
6 后羿射日称夏王
7 夏桀暴政失天下
*商朝
8 贤相伊尹辅商汤
9 盘庚武丁治殷商
10 宠妲已商纣亡国
*西周
11 周公吐脯辅成王
……
Ⅵ 哪些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书或者电影!
没有一部电影或者书可以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 .一部电影是根据一本专书来拍摄的,它们都只是属介绍历史中的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或某一个人.比如,电影:开国大典,挺进大别山等等.而像武则天,昭君出塞等介绍人物在某一时代的形象和贡献的影片或书都跟历史有一些出入.
不过,那些讲述中国近代的历史影片是比较真实的历史记录.
我想,把历史影片和历史课本(历史书籍)结合起来了解中国的过去是最好的方法.
Ⅶ 求一篇《中国大历史》的读书笔记字数5000以上。分数可以加。。。。
真正的自由不是针对他人的言说,而是指向自我的实践,真正的反抗也许不是公开的对抗,而是拒绝权力穿过的规避或对权力视而不见的沉默。——题记
尽管“大写的历史”(History)或以“大事件”为标识的宏大历史叙事日益成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大事件”本身具有的穿透力而导致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格或精神气质的断裂或转折。正因为如此,当下的学术界正才小心翼翼地将80年代与90年代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时代:“狂飙激进的时代”与“理智渐进的时代”、“面向世界的开放时代”与“关注本土的保守时代”、“思想的时代”与“学术的时代”。
但是,就知识的增长而言,这样的转折也许仅仅意味着知识旨趣的平面扩展或转移,而不一定就是知识地的叠加或累积。只有当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知识成果成为被重新思考或审视的对象时,这才有可能意味着一个知识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知识时代的开启。由此,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在当下中国的学术场域中迅速弥散的“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在“学术的时代”中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评价,其目的仅仅是对邓正来先生在《国家与社会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一书中所建构并予以反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分析性的批评。在我看来,批评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表明不同立场或态度的知识行为,而更主要的是一种知识上的历险,它要求探险者对所面临的种种艰险进行周详细致的分析、小心翼翼的辩驳和体现洞识的判断。因此,我的策略是先进入作者的内在理路,分析他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态度的转化,以及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揭示国家与社会理论的解释限度。鉴于作者既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始作俑者,又是这一理论的深刻反思者,这样一种检讨无论是对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还是对于健全的学术批评都有可能获得某种一般的意义。
《国家与社会》是一本论文集,其中收入了邓正来先生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7篇研究论文。其中,“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以下简称“建构”)一文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或出发点,“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以文虽然是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所作的知识社会学式的考察,实践上是对“建构”所作的初步的、整体性的自我“反思获批判”,后来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以下简称“评论”)1一文是对这种反思的进一步推进。当然,邓正来先生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反思获批判并没有就此止步。不过,就本文而言,我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从“构建”到“研究”再到“评述”这一批判性的反思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理论问题。2我们当然希望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进一步反思能够多我们的智识构成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
1、市民社会:从“社会实体”转向“解释模式”
无疑,90年代以来“市民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由于市民社会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他们所建构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就有所不同。大体说来,目前有两种市民社会的理论,一种是针对东欧共产主义解体所提出来的“公民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公民自由交往的领域”(《国家与社会》,页142,注释35,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即哈贝马斯所谓“公共领域”,它强调的是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这种追求政治民主的极端形式就是强调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反抗,这也就是台湾学者将civilsociety译为“民间社会”的原因(页121)。另一种是针对西方理性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语)而提出来的“市民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市民社会的道德价值,即追求一种自由的、“善的生活”,3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civilsociety译为“文明社会”。
邓正来先生所提出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显然是以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为背景的。但是,他似乎并没有从关于市民社会的经典理论出发建构一个宏大的市民社会理论,来详细地阐发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规定性。4尽管如此,他依然采用了与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同样的建构方法或策略。一方面,他在对传统市民社会理论的梳理中,依照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对这些理论进行重构或再解释(如“市民社会与国家枣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以下简称“架构”)一文),这种解读经典文本的方法由于其在解释学上的有效性而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他在对这些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中发现了市民社会理论在前台的理论建构与后台的现实关怀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台湾民间社会语式的研究”一文),这使得他在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中采取了一个类似的策略,即强调“中国的市民社会”,强调市民社会理论的中国性:中国是一个“迟一外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这也是为何将civilsociety译为“市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原因),以此显示出与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的不同。但是,这一知识社会学的分析策略,在他自己的市民社会的理论建构中却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化,即让“舞台后导演的现实关怀”不是隐含在对市民社会的理论建构中,而是直接在理论建构的“舞台表演”中亮相。在“建构”一文中,我们看到的与其说是“中国的市民社会是什么”这样的学理推论,还不如说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和“我们将如何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之类的行动纲领:“提出建构市民社会的理论,正是为了促使国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投入到市民社会的建构中,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基础,进而减少盲目性、情绪性和非理性。”(页20)
我们暂且不管“建构”一文在多大程度上沿袭了80年代的叙述风格和修辞策略,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篇严格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个政治纲领。它与其说是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理论模式,不如说是提出一套新的使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行动方案。不过这一点作者在“研究”一文中作了细致的清理,这一清理不光体现在叙述风格和修辞策略的重大转变,更主要的是将“建构”一文中混含在一起的“前台的理论建构”与“后台的现实关怀”严格加以区分,即将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与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作了严格的区分。在这一区分的基础上,“研究”一文努力对“建构”一文的“政治纲领性”因素进行了清理或改造,比如,“建构”一文中关于“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作用”(页4)和“形成中国市民社会雏形的国家因素、社会因素和外部因素”(页14?7)在“研究”一文中就不再被提起了;而作为具体行动策略的“两个阶段论”(页17?9)在“研究”一文中被改造为一种用“关系或互动”角度取代“动力”角度的思考模式(页126?28)。当然,我们在分析这种转化时,必须要考虑“建构”与“研究”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前者的目的是要正面阐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后者是要从侧面反思这一理论所涉及到的问题。但正是因为作者既作为市民社会的倡导者(insider),又作为市民社会的反思者(outsider),这一双重角色更使我们容易看到他对市民社会研究的态度是如何发生转变的。总的说来,这一转化就在于从学理上抛弃掉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建构,而转向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的建构5。
2、市民社会理论:“外部紧张”与“内部紧张”
当我们转向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我们依然发现市民社会理论的建构由于与现实关怀(这种关怀已不再是对现实的指导,而是对现实的解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体现出某种紧张。一方面,作者是以中国本土的特殊经验为“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作辩护的,这种理论似乎仅仅由于它与本土历史或经验现实的相关性而获得了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由此他坚决反对脱离历史或经验现实的理论建构,反对不加反思地套用西方概念范畴,也就是布迪厄所反对的“方法论帝国主义”,尽管历史或经验现实又恰恰是理论所建构出来的;另一方面,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资源又是来自西方,因此,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又无法脱离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或话语策略而存在,它必须与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对话,因此,他反复强调建构理论范式的重要性,用他所引述的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完成对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的替代之际,因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而产生的旧问题也会随之不存。这样,经验对象和它的理论建构之间,理论建构和它所“再现”的经验对象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解释的循环”,这恰恰构成了他所倡导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本土化与规范化”之间的紧张。这一紧张标识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全球学术场域中的特定位置以及隐含于其后的作为“国家”的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置,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以“国家”作为理论分析单位的局限性。6
对于上述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的“外部紧张”,作者采取的策略是用方法论上的“不断反思”(即“研究的研究”)来取代实质性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中,除了“建构”和“架构”属于对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质性阐述外,其他的5篇文章以及后来的“评述”一文都属于“研究的研究”。这种方法论的反思固然与他在中国学术场域中的特定位置有关,而且在中国学术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种实质性研究与反思性研究的相对分工对于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但是,就他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而言,这种用研究的研究取代实质性研究恰恰使他本人陷入到他所反对的“方法论瘟疫”(韦伯语)之中,其结果是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之后依然见不到关于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之互动关系的经验分析范本7。
不过,正是在这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在克服“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上述外部紧张的同时,实际上逐步放弃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中国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并将此转化为一个抽象分析模式的“国家与社会框架”。在“建构”一文中,“中国市民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在后来的“研究”一文中虽然保留了“良性互动”的说法,但更主要的是批评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没能根据“市民社会与国家”范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间的真实互动关系进行范例性的解释和分析”(页133,着重为原文所加),因此要求人们“对那些之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与社会间具体互动关系过程的分析及研究上来”(页135-6,着重为原文所加)。在这里我们发现作者所采用的概念发生了不经意的转化:具有特定内涵的“良性互动”为一般性的“真实(或具体)互动关系”所取代;“市民社会与国家”为“国家与社会”所取代。前一种转化实际上暗含了某种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的紧张(这与前面所分析的从“政治纲领”向“理论建构”的转化密切相关),我在下面将要讨论这一问题。就后一种转化而言,尽管这一对概念经常互换,但不可否认的是,对“良性互动”的关心使得他将“市民社会”界定为“市场之私域”与“非官方之共域”(页8),其核心主体是“企业家与知识分子”(页6-7),这样就将广大的“非现代化导向”的乡村社会排除在外(页10)。因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显然无法分析乡村社会与国家的状况。由此构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内在紧张”,即既要保持市民社会的“现代化导向”,又要将它作为一个解释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效模式。而消除这一紧张的一个可能办法就是放弃“中国市民社会”的特有内容,将其转化为抽象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从而将中国乡村社会纳入到这一解释框架中。在“评论”一文中,“国家与社会”框架所针对的恰恰是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就学科传统而言,这一框架与上述世界范围内的“市民社会思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汉学人类学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是从国家与家族这一研究传统中发展出来的,法律社会学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是从国家法与民间法这一研究传统中发展而来的,8相比之下,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所坚持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实际上是从政治学的研究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因此,为了将这些不同的学科传统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邓正来先生最终放弃掉“市民社会”的具体规定性,而将它改造为一个一般性的“国家与社会”框架。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翻译和研究哈耶克著称的邓正来先生并没有引述哈耶克的理论来论证市民社会分离于国家的正当性,尽管哈耶克对不受国家干预的“私域”和“自生自发之秩序”的捍卫与市民社会理论有种种暗合之处。9而更重要的是他对哈耶克的研究将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政治哲学的哈耶克理论建构为一套社会理论,其中,并没有强调哈耶克关于“私域自主”之类的政治哲学的论述。10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忽略”与上述作者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反思有关。一方面,正是基于哈耶克对“建构理性主义”的批判,使他放弃了对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的建构;另一方面,正是基于对哈耶克的社会理论的发掘,使得他放弃了进一步从政治哲学的方向上建构市民社会理论的努力,而将此改造为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不过,对于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化,作者并没有给出清晰的阐述或学理上的说明,因此,我的批评依然要指向他似乎已经放弃了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使我们对这一理论的不自觉遗忘变为一种自觉的反思。
中国大历史
.从大历史里面看中国的改革
大历史里面制度、社会大的变革都需要动乱,这样才能够调整利益集团。如第一帝国向第二帝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第二帝国向第三帝国经历了元朝。(名词解释,黄仁宇认为中国的封建王朝可以分为三个大时段,第一帝国包括秦汉,依靠权贵来统治下层。第二帝国指唐宋,采用科举制度,通过官僚士绅来统治。第三帝国指明清,较唐宋内敛)
大历史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制度方面的基础建立在孙蒋毛的革命基础上,蒋建立上层框架,毛建立下层框架。文革相当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束缚。
中国改革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国家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演变为市场经济。整个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未经革命而如此巨变,实为少有。
现在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要看国家如何走。
a. 一个企业的改革,改革到现在,继续下去,特权官僚的存在影响了市场公平。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政治改革的阶段。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家,但诞生了官僚阶层这个特权阶级。改革如何建立一个为市场经济配套服务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能否继续不经过变乱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领导人莫大的政治勇气以及执行力。
b.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重商主义、科技发展、知识经济阶段。日本、台湾、东南亚国家也是通过出口导向发展起来,然后科技发展,创新经济发面发展不足,经济后续潜力不大。按照十七大报告,国家将要发展创新型经济。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个提法已经有十几年,之所以未能够推行下去,而继续走大规模投资,大规模扩大生产低层次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有着深刻原因:政府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发展挂钩;官员政绩与经济发展挂钩;土地、环境等要素价值低估。政府现在的一条思路是发展创业板,通过创投来带动。如何解决现有经济迷局,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
2. 从大历史里面看思想的作用
理论、思想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好的解释世界,指导我们改变世界,构建世界。另外也是对我们的束缚,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投资的话来说,市场永远是对的。
封建社会的精英非常信奉的是忠君报国,忠君是最重要的。强调的是以道德来治理国家,所以更关注形式上的东西,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有很多做法我们现在比较驳斥的其实是儒家思想里面很自然的延伸。如,清末统治者,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明朝皇帝的家事成了非常重大朝廷问题。从当时大臣的角度来看,远远比边境军事冲突、内地发生洪涝灾害重要。
我们看来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百姓的民生问题、国防问题,儒家精英们根本没有想或者关注很少。固然有我们从历史后面看他们的原因,但儒家精英们的理论束缚了他们的期望,使他们觉得只要建立君君臣臣的国家,各自按照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就能够解决问题。他们的理想社会(或者说期望)更多考虑道德而很少考虑实际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时代,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期望值都会受到时代影响,不可能超脱时代太多。
所以中国历代朝廷,不论制度怎么设计,都没有很好的跳出治乱交替、历史循环的怪圈。君权最削弱的明朝,君权最集中的清朝都是如此。君权最削弱,儒家精英参与统治最多的明朝,反而是最保守、最腐朽,最无力应对内外挑战的朝代。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儒家精英更注重对君王道德的要求,更注重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党争)。汉人的朝廷一般党争很厉害,汉朝是党锢之争,宋朝是新党和旧党,明朝是东林党。这种情况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更多的讲求形式,从道德上治理国家。
异族建立的政权反而更能够摆脱形式上的束缚,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清朝对救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历代,清朝军事体制改革的活力也远超历代。八旗子弟不行了就绿营,绿营不行了就团练。所以清朝统治者反而内政外交上远胜于明朝和宋朝。清朝人口达到了中国历史的高峰,清朝的版图面积也是中国历代除元朝以外的一个高峰,更重要的是这些版图的扩大,西藏、新疆纳入版图都是满清入关以后,康熙、乾隆朝发生的。而康熙、乾隆朝士兵基本上由绿营组成,国家的制度基本上采取的是传统的儒家制度。
从大历史角度看,封建王朝面临三个任务:军事上抵御异族入侵;经济上发展;维持自身的统治。现实中每个朝代的最终选择是维持自身统治长治久安,希望能够延续下去,而忽视了前两个任务。
对于个人来讲,一方面要接受已有的思想,他们是过去的精华。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很多方面有大历史的观点,用大视野来观察、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最终要能够指导实践,实践永远是对的,不要被思想束缚。我很相信一句话:一个做过事情的、做成事情的人,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我是做投资的,谈一下这个方面。投资有很多理论,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中的实践来认知。盲目相信某种投资理论或者排斥某种理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也需要积极交流,吸取他人思想精华。但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投资经验与思考。所以独立思考很重要,证券市场只有两种人能够赚钱,一种人是以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有配套的操作模式与理念;另外一种人是彻底没有自己的思考,完全把钱托付给第一种人。独立思考的人相当大的误区是过于迷信理论或者死守着自己过去的某种理论不放。还是那句话,市场永远是对的,以专业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金钱得失作为衡量专业化的标准。
用大历史视野来观察、思考中国股市、经济发展史,也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思路,也会对股市有新的解答方式。
3. 从大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从封建小农社会转型为现代经济国家化了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经过了曾国藩、孙蒋毛等伟人的努力,黄仁宇认为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想当初百日维新的时候,精英希望能够很快使得国家转型。通过大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没有对应的商业社会组织框架,很难建立起来。
一个国家转变不仅需要上层的改变,也需要下层对应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同样如此。
人的显形意识相当于国家的上层组织,下面还有着巨大的潜意识。当我们接受某种观念,希望推动自己转变时,需要时间来慢慢转变。最起码推动自己习惯、对待事物的情绪反应方面转变以后才能说转变进行中。
继续回到投资。价值投资对很多人很难,需要两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是对股价波动的脱敏,脱离股价的束缚。很多人股价下跌时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幸福感,这样是不适合做价值投资的。另外一个是更多的关注投资理念系统的建立,而不是技巧的促进。只做自己看得懂的投资很重要,饭是一口一口吃的,投资理念与系统的建立需要一步步来,能够对一个月的局势变幻有心理准备,那么就能够对三个月,接下来是一年。所以真正成熟的投资人士一定要经历两轮牛熊转换,通过实践来成熟。
4.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中国朝代的更替往往是由于承平日久,土地大量兼并,而政府的税收直到清朝雍正之前,士绅是不当差,不纳粮的,建立在大量中小地主基础上的。大量兼并只会导致政府税收下降,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老百姓税负加重,从而社会动乱,进而朝代更替。就算是雍正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也照样发生了天平天国运动。
公平往往有两个方面的公平,一个是机会的公平,另外一个是结果的公平。科举制度提供了封建社会科举的公平,所以唐以后政治基本上是精英政治,而再没有出现出现灾荒后,官员报告百姓没有粮食吃,皇帝居然问,为什么不吃肉呢这种情况。但结果的不公平照样导致社会不稳定,朝代更替。所以整个社会效率优先的基础上,一定要兼顾公平,不仅仅是机会的公平,也要做点结果公平的事情。
5. 国家制度的问题
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大一统国家抵御外侵方面真的就比小国好吗?五代十国分裂的时候至少不用像宋朝那样缴纳岁币。
欧洲国家一直是分裂的,反而充满了创新,从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欧洲人口从来没有中国多)发展出来的文明征服了世界。
所以大国对地方不能控制太死。美国是联邦制。中国94年分税制,给予了地方非常大的权利,中国的地方政府相当多成了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竞争。
6. 一个假设
假设宋朝没有被元朝灭亡,继续发展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应该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是否会产生革命,从而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说当时的中国缺乏配套的信用等体系,可以在后续发展中慢慢建立。
但是明清朝中,我们很难看到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迹象。
一个国家追求内敛,就会停滞。一个人过于安逸现状,就会停止发展。人的成长一定是拥抱变化,改变思想,积极行动最能适应。实际上竞争的结果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最能够适应改变的人生存。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在于他的规则与运行规律也在不停的变化中,我们要积极适应变化。但对现状经常发生改动,就会给人造成痛苦。所以我们可以稳定家庭,积极促进事业与思想的发展。思想的改变一定是在事业发展的前面,有了对应能力、素质准备才能够胜任对应工作。保持思想的不断更新很重要,不断实践向前发展很重要。
Ⅷ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据材料知秦始皇在政治制度方面有哪些创举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武力手段统一全中国,并采取中央集权的人.
1、政治制度的内基本内容容
秦朝一方面创设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等.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独裁国家形成.另一方面,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于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2、历史影响
秦朝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以高压政治和残酷的刑法为主实行集权制度,从此将中华民族带入了两千多年血与泪的黑暗中.
Ⅸ 《中国大历史》这书都介绍什么历史
《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