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教学有几次改革
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教材实行“国定制”人教社独家编写的.63年与56年颁布的大纲是一脉相承,规定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实用功能.其次文革后始于78年的改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背景,教材管理实行“审定制”教材多样化,但基本上都是训练体系的.87年的大纲是在78年的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提出了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强调了理解语言文字与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结合,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阶段与文革前比有很大发展.世纪之交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改革,我国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教育部制定了《纲要》,确定了改革的新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新标准,2001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面世,多套新课程教材出现了.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用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训练,并强调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掌握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这对于普及、繁荣祖国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的本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尚无清醒认识.
第二阶段1978年文革以后新颁布的大纲以及由人教社编写的一套崭新的教材对语文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大纲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并且把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识教些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教材管理是“审定制”,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小学语文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读懂课文,改变了依靠教师讲解课文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自90年代末以来,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从根本上解决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要求的认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以往不同,它不仅顺应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顺应了世界母语改革的总趋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变化令人惊喜,新的课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材显示出新的教材风貌,教育实践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现了自主而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这一阶段的改革还刚刚开始,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在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
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应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语言是一种文化,学语言就是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本身的宝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语文就是要让孩子在中国文化的浸染中长大.第二,语文教学要张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关心人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三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提高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第三,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经历一个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过程,使之开放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生活多广阔,语文就多广阔,要让孩子到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享受生活、发展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1.始于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
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思想性强,内容新鲜,富有教育意义,强调听、说、读、写
全面训练,不可偏轻偏重.
2.始于1956年的第二次全国性改革,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主要成绩是结束了两科混
教、互相干扰的状态,初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汉语学科体系和文学学科体系;结束了语文教
学中的无政府状态,开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计划的道路;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加强了语
文知识教育.
3.始于1963年的第三次全国性改革,是在广泛地讨论了语文的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
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中学语文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选文强调文质兼美,编排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线,教材仍
然是综合型的;十分强调语文基本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树立勤学苦练的风气.
4.始于1978年的第四次全国性改革,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草案)》,并陆续出版新编的语文课本,在全国通用.这次语文教学大纲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
问题:第一,明确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问题;第二,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
与语文训练的关系问题;第三,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基本上明确了在中学阶段,语文知
识教些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第四,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风问题、作文
训练多样式问题、作文指导和评改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国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在建国之初,普遍推行课堂的民主讨论,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国性教学改革始于1953年的“《红领中》教学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为北京师大实习生举行观摩课,课文是《红领中》,在课后评议会上,普希金专
家对这节课提出了意见.次日,北京师大实习生在师大女附中进行试教,他们按照普希金专
家的意见进行实验.实习生把原来的七课时改为四课时,课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运用谈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反映这个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了叶
苍岑写的实习总结,并发表了短评,在全国掀起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国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始于60年代初,串讲法一时盛行起来.这种逐字逐句串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对于文言诗文,对于落实字、词、句、篇教学,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讲法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就成大同题了.
4.第四次全国性教学方法改革始于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正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实行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
变为主动.第二,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坚持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第三,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智力.第四,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三)回顾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
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情况,我们高兴地看到,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规模大,遍及全国,影响很大;第三,教材改革与教
法改革同步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四,思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第五,每
个时期都有一批教学改革的带头人,尤其是1978年以来,涌现出以于漪、钱梦龙、陆继椿、
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吴昌顺、程汉杰、欧阳黛娜、张孝纯等优秀的语文教育专家.
回顾语文教改的历史,我们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继续前进的路途上还有不少困难.
1.陈旧观念的破除是很困难的.积极改革者只是极少数,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以新的观念进
行教学改革的也是少数.一些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之所以在大面积上推广困难,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而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紧迫感.在“满堂灌”、“填鸭式”受到批评之后,就兴
起了“满堂问”的谈话法;在“谈话法”过时之后,又出现了以应试为目的、以练代讲的“满
堂练”.虽然,教学方法表面上在不断变化,但实质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是学习主体
与教师是教学主导的关系,没有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来有创新,但实际上未摆脱“一言堂”、“满
堂灌”的陈旧陋习.
3.教改实验难于推广的又一个原因是,进行教改实验的老师比教普通班的考师课业负担重,
他们要学习理论、做调查研究、积累资料、统计数字、进行总结、撰写论文,教一个实验班
的工作量比教两个普通班的工作量还大,而他们的工作量只按教一个班计算,得不到进行教
改实验相应的报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好处,所以许多教师不愿做教改
实验,不愿自我麻烦.
4.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十几年来,全国高考、省级会考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都进行了一些
改革.语文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对中学语文
教学起了一定的正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级考试对语文教学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这种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跟着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转,估计不考的内容在课上不
教;只重视教基本课文,不重视非基本课文;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循规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种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大.突出的表现是加班加点
的“疲劳战术”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
回顾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既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又为继续改革的路途上还有一些
障阻而担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既繁重又紧迫的.叶圣陶先生
在全国中语会第三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点?”叶老的讲话过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增强
责任感和紧迫感
❷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教育改革
一、秦朝时的焚书坑儒。(本人认为:是对的!可以看到自汉武帝后,儒生误国已经两千多年了。)
二、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大周(唐朝)时的科举考试。
❸ 中国古代教育改革历程
传说夏代开始有学校。
商代已出现正式学校。“多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汉书.儒材传》西周时设在国都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叫“国学”。国学分学和小学。规定,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贵族子弟十三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各地还设有“乡学”,是一般贵族子弟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传授宗教祭祀知识和作战的技能经验。六艺:礼(礼节,仪式),乐(音乐午蹈),射(射箭),御(驾车),书(驾字),数(计算)是必修科目。
春秋时,官学制度瓦解,出现私学,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孔子开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凡送一束干肉以上礼物的,他都收为弟子。据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习态度。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主张“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汉武帝时设立最高学府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入学子弟叫太学生,年龄是在十八岁以上。学习内容是: “墨黜百家,独尊儒术”。每年一考,考试成绩优良者,任用为官。规定郡设学(国学),县设校,乡设庠,村设序,都属小学性质。
隋唐时期,设立专门官学机构国了监,长官称“国子 洒”,设立各种专业,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专业教育得到了发展,但是平民子弟是无力上学的。
科举制度的兴起,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明代,中央学校有国子监和宗学两种。宗学是皇家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四书”(《语论》《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因为官家数量有限,一般地主子弟就学于私学。到了唐、宋、元时期,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一些文字简练,通俗有韵,宣传儒家思想的 本,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流传最广。明清时期,私学又称私塾。在自己家里,私书称“家塾”。在学生家里教书的叫“教馆”。私学教育呆板,死背教条,常施体罚。下象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描述的那样。
到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官学的衰落,私学的腐败,又出现了一种书院的教育组织。书院的教师自由讲学,学生也重自学。较为著名的是“二程书院”,是宋代唯心主义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讲学的地方。他们继承儒家学说,吸收一些老子和佛教的思想,后经南宋儒家代表朱熹发挥,成为“程朱理学”。明末以后,由于官学废驰,书院兴盛,书院完全成为官学,直至1901年才废止。
这是一个提纲,希望能够帮到你!!
回答完毕~~~
❹ 求: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名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总量突破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名学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2008年春天,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到了秋季,全国所有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
同年,国家实施以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每年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
30年来,一项项不断推进、力度空前的助学政策,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创新的教育,适应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后,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21个省份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力度的重大举措,使一直受到歧视的职业教育开始拥有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图景日渐清晰。
面对质量下滑、债务沉重等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积极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
“十一五”以来的3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年度招生计划增幅控制在5%以内。本科教学评估、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使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教育拥有国际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0年来,中国已累计接收来华国际学生123万人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34个。
30年来,教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3000万人。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含孔子课堂)262所,分布在7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已有46个国家设立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教育的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教育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的远景,期待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国家财政每年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达数百亿元,并逐年增加。各地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国在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又于今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有志于从教的人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
在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人们认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考验。
30年来,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录取手段等方面推进改革,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考持续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来,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监管体制松散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择校乱收费明显减少,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校务公开、依法办学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正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回顾30年的艰辛探索,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30年的非凡历程,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❺ 中国现代历史 教育历程
到了近现代,中国曾积极向外国学习,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
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吸取时没有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鉴别,忽视了中国的特点。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经验是丰富的,在教育方针学制、课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创造,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一、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二、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
(5)中国教育改革历史扩展阅读: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然而那时的教育普及率仍让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如今这种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此时带上了紧箍咒,1985年,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85年以后,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这个你懂的,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这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记得小编上学那会是5000多,小编来自农村,那可是家里一年的纯收入!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❻ 新中国教育改革从哪年开始
新中国教育改革是在1949年开始的。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回转变答”。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
(6)中国教育改革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的:
1、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2、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3、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育改革
❼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内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容股取士等.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教育近代化特征1本时期,中外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大多开始建立和实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制,并有目的有步骤的将近代自然科学转化为课程形态,促使教育发生变化.借助新式学校或组织形态进行,设置新课程,发展新教育,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本国教育近代化.
2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都在不同的进行改革,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产力.同时更加关心受教育者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教育理论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
所谓教育近代化就是教育的资本主义化.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预告了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西方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中国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也开始了社会的近代化,同时中国的教育也开始了教育的近代化.
❽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同学。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过各省区酌量地方情形,分别办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推广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如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办法。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等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于是,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年会议决《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当时,在北京,蔡元培等创办的孔德学校自编了国语读本,江苏省自行通过“各学校用国语教授案”,开始用国语教材。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教科书》,也用了一些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学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改革预科,调整专业,将学门制改为学系制度;将年级制改为选科制,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设评议会,实行民主管理;筹设研究所,组织各种研究会,鼓励科学研究;首先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采用白话文讲义,帮助学生办刊物,成立各种学会等。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思想活跃,气象一新。北京大学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
(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旗帜鼓动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主要有1915年在美国建立,1918年迁回国内的“中国科学社”,1915年由各省教育联合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代表组成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7年由国内教育、实业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1921年冬由实际教育调查所、新教育共进所、新教育编辑所合并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教育团体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教育改革运动,对1922年学制改革。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学改革实验
(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
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分别是用以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方法。起源欧美,五四时期被介绍到中国。1918年江苏省立师范附小主任俞子夷编《毛笔书法测验》,为中国编制测验之始。1920年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用智力测验考试报考学生。192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教授麦柯尔来华,与东南大学及北京各大学师生合作编了智力与教育测验约30种。后陆志韦又订正法国比纳—西蒙量表,共包括65个测验。同时国内各地举行智力测验与教育测验实验。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社内设立“施行教育心理测验讲习会”。192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设测验部,江西省教育厅设江西儿童智力测验局并在南昌、九江及各地举行测验,1931年6月“中国测验学会”成立,并发行“测验杂志”,但因“经费支细,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1]。后来有关这方面的活动,除师范院校设有“教育测验与统计”课外,在30年代就已经消沉下去了。
(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都是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学法介绍进来的。
设计教学法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教育哲学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创,1917年输入中国。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曾议决过“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计教学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访华,在上海、北京等地讲演并大力介绍设计教学法。一时这种教学法颇为风行。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主要采用不分科的“作业中心的大单元教学”和分科的“设计式的各科教学法”两种形式进行。
道尔顿制为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所创,从1922年起中国开始介绍道尔顿制。最早实验道尔顿制的是上海吴湖中学,以东南大学附中等校的实验最著名。据统计,到1925年全国实验此法的中小学有57所。1925年柏克赫斯特来华讲学,扩大了道尔顿制的影响。
1931年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来华,介绍文纳特卡制,这是一种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混合的教学制度,曾在当时陈鹤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学试行,对某些学校的教学有过一定影响。
(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清末以来关于学校教学方法的问题,一直称为“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师范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来些知识,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这个观点后来发展成为基于杜威的教学观点而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但是当时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带普遍性的同题,作为教学规律和科学概念“教学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实质,所以为教育界所接受,此后,均将教授法改称期“教学法”。
此外,这时一些学校还开展对各科教学法的研究。1927年各省市有专设实施小学者,明确规定其任务为实验新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实验都比较零碎,成果不大。
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8月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随之职教社又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在列举的2I项事业中,第一是“研究改良农事,推行试验有效之农作方法”。第二“研究增进工艺效能”。第三“推行义务教育,凡学今儿童,不论男女设法使之就学”。第四“对年长失学者,施以平民教育”等[2]。并于1926年7月以沪宁线上昆山的徐公桥为第一试办区域。办法是在徐公桥成立乡村改进会,下分总务、建设、农艺、教育、卫生、娱乐、宣传7部,试验期6年。1928年开始试验,主要工作为:建立农艺试验场,设立农具农产品陈列室,散发改良种子,组织信用合作社,借低利贷给农民,建立公共诊疗所等;教育方面,建立4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2个流动教室,开办夜校(教材用《农民千字课》,加授农民常识、公民常识、乡村信条),以及建立阅书室,立格言牌,举行露天识字、讲演等。于1934年试验完毕交地方办理。
此外,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在镇江黄墟、吴县善人桥、沪郊等地办理过农村改进实验区。为了培养从事农村改造工作的人材,职教社在徐公桥办了讲习所。1933年秋在沪西清河泾创办农村服务专修科,在浙江余姚县诸家桥办了“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想通过农村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当然是改良主义的幻想。不过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区把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采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针,这是它的独特之处。
(二)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3]。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了晓庄中心小学、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3月改名晓庄学校。
1932年陶行知草拟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实施六大训练,即:普通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同年,他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青年夜校后改为共和茶园)、儿童工学团(儿童识字班)、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儿童工学团采取小先生制,还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办法,叫自动工学团。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鱼池的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试验停止。
陶行知所提倡和实验的乡村教育,虽然提出了六大训练,但实际上他的着重点在于普及识字教育。晓庄师范是有影响的学校,自此全国各省开始创办乡村师范。
(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
1926年10月“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翟城村作试验区。1930年“平教会”总会成立县实验区,并系统地提出其乡村教育观点。针对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主张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三大方式。1932年晏阳初替蒋介石拟定了《县政改革方案》。1933年河北省政府将定县作为县政建设实验区,设县政建设研究院于定县。“平教会”实验部主任亦即县政建设研究院的实验部主任兼定县县长。“平教会”还在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开展过平教实验,取得不少成效。
(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只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伦理关系是人的“天然基本关系”,乡村是伦理社会的基础,从而提出了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这就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办法就是由“乡村运动者”,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1929年由河南省政府决定,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由梁漱溟任教务长,设农村组织训;练和农村师范两部,培养基层政权人员和乡村教育人员。1931年在山东省政府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乡村服务人员和实施乡村建设的试验区。1933年3月山东省政府划邹平、荷泽两县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兼乡村建设实验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就与两县政权合而为一了。由县政府下办学公文,在各区组织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村学校。乡农学校分初高二级,对象包括青少年儿童、成人、老年人和妇女。内容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共同课程,如识字、音乐和精神讲话等;二类是因地因校制宜设置的课程,如自卫组织、自卫训练以及有关生产技术等。
(五)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针对中国当时贫穷愚昧状况,他主张“救国先救穷,教民先教富”,把发展人民生计、改进人民生活作为民生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归宿。从1933年开始,邰爽秋及“念二运动促进会”、“中国民生教育学会”先后在沪西农村、重庆巴县农村等地开展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十几年。基本做法是:以“沪西农村念二社”和巴县“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为实验机关;以全体工农民众为教育对象;以发展民生的经济活动为经,以文字、公民、休闲、自卫、救国等教育活动为纬;实行“经济分团”、“混合教育”、“就地施教”、“全年施教”等教育组织制度;采用互教互学、自教自学、巡回教学和综合教学等方式方法;坚持知识技能并重,读书做工兼顾,提高工农民众文化素质,培养农村建设实用人才。民生本位教育实验适应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需要,效果显著。
看看这个是否是您所需要的。
不存在的共和政体:1912-1937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739&id=49727
外国资本与近代中国经济(1912—1949)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historystudies/200604/3798.html
民国经济史 (1912-1949)——“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之二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05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1912-1937年)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3/27/167051.html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xdh/810978.htm
❾ 中国近30年的教育改革情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论
党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在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是教育发展之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审视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证。
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也应该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动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审视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证。
以教育改革为动力,解放教育生产力,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超常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教育“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弊端入手,逐步进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进而深入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对教育发展的体制性束缚,解放教育生产力,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回顾总结这一发展进程,分析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是联系教育实际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重点领域,特别是在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革目标,迈出了教育领域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分权的改革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积极性,发动农村居民广泛参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行动,为在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并全面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的目标,在国务院关于纲要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分权管理体制,极大地推动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增强了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保证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缴费上学、成本分担的原则,使高等学校经费来源中学费所占比例,由1990年代初的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同时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民办高等学校和公办高等学校举办独立学院等的发展,扩大了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正是这些改革举措,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家庭的多种资源,为高等学校扩招,在短期内使高校在校生增加两倍提供了体制和资源的支持。
此外,高等学校招生就业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后勤社会化和人事制度改革,对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农村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措体制对于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天回顾、反思过去20多年教育改革历程时,需要历史地、全面地进行评价分析,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体制形式,要放到教育发展的具体环境和背景中评价其利弊得失,而从总体上充分肯定改革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则应该是基本前提。没有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就不会有我国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成就,这是我国近30年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基本经验。
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制度建设,克服制度供给约束
20多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是实现了新旧体制的转轨,而体制改革的任务不仅要革除旧体制的弊端,更需要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教育新体制。新制度的建设正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新制度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善的,需要一系列过渡的形式和环节,才能产生比较合理的制度形式。在这样的过渡阶段,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的缺位将会是主要矛盾,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作制度供给约束。
如果我们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去考察现阶段教育发展中诸多热点问题,就会发现许多热点问题背后存在着制度供给的缺位问题。
比如,农村义务教育一度出现困境,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变化已经不能沿袭主要依靠农民负担农村教育经费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国家实行分税制、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变化,相当多县以下政府无力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责任,而这种情况是由农村教育投资体制调整滞后造成的。2000年之后,国家先后实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初中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贫困地区两免一补工程”,直至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根本改变了农村教育的面貌。而这些工程属于政府实施的专项政策,还不是长期的制度安排,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经具有制度性质,但需要有几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制度保证,而这有赖于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
城市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收费,其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是面对这种供求矛盾的制度选择,前一时期大体有:一是发展民办学校,由民办学校满足选择性教育的需求,这是很多国家的制度安排。但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现时难以满足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选择部分公办学校转制,即依托公办学校资源,用民办机制运作。其中有些学校办学比较成功,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加快了学校的发展。但是,这种做法由于缺乏制度设计,同时占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优势,造成两方面的不公平竞争。三是优质公办学校采取办分校或集团式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允许的办学形式,对缓解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做法也缺乏制度设计。可见,这些体制性调整并未解决优质教育供求矛盾的制度安排。而现实的问题是,政府不可能承担满足急剧增长的选择性教育需求的责任,又不可能在短期内让民办教育来满足这种需求。这种制度供给的两难选择是城市择校竞争矛盾集中到政府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中采取举办独立学院和提高学费标准即提高家庭分担成本比例等体制性措施,也面临着制度选择问题。同时,高等教育正把重点转向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而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包括选拔、评价、培养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仍然影响质量的提升,制度变革必然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制度建设,保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发展任务
深化以制度设计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认识和处理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设是教育发展和改革对制度供给提出的现实需求,它必须以满足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实需求为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教育发展的诸多任务,其实现都对制度建设和制度供给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关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保障教育公平的要求,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又如,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以及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则需要在明确政府与市场提供教育服务边界的基础上,建设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和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总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教育制度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在总结、研究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在研究和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预设制度供给和制度建设的具体模式,而只能力求探索制度供给和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这种路径从其走向而言,是一个经过若干过渡环节而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就其结构而言,则是政府治理制度(宏观)、现代学校制度(中观)、教育教学制度(微观)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整体演变过程。在此,就这几方面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提些想法,以期引起讨论。
1.政府治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教育体制演变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行政体制的转变对教育体制的变革具有关键性作用。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系统内部,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即集权与分权;二是政府与学校,即管制与服务;三是政府与社会,即公共服务的生产与提供。从改革的进程看,三者的变化程度是递减的,政府系统内部的改革调整力度最大,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权的下移等;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明确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地位和权利,学校也比过去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但仍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既有政府干预过多,也有监管不严的问题;在社会参与方面并未有实质性变化,基本处于政府直接控制之下。
政府治理制度的改革既有我国体制转轨中的特殊问题,也有世界性政府治理变革的共同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治理变革上,经历了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变,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治理的职能和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结合国情进行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政府治理制度的建设,要实现这样几个转变:首先,在政府职能上,要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即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的状态,分清在教育服务提供中政府与社会、市场的边界,政府承担应该承担、也能够承担的权力和责任,避免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其次,在政府治理方式上,从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向建设法治政府转变,在依法治教的治理框架下,综合应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变人治为法治,管理为治理。再次,在政府作用的定位上,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治理结构和运作程序,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2.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制度是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制度面临着自它从工业社会产生以来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处于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回答教育转型进程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动向看,学校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大致沿着两条路径:一是改革公立学校体制,例如美国提出的教育券、特许学校、责任制、选择机制、透明性等,围绕增强学校的自主、选择和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办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建设学习型学校,调动学校内部因素的作用,提升学校的品质,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学校自主办学的法律地位;学校治理结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关系,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社区)的关系等。
3.人才培养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提出人才培养的问题,比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部分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部分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部分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这些要求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实现历史性跨越之后,发展的重点正在转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人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和文化则是关键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正是对人才培养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需要进行系统设计,从人才评价制度、人才考核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包括继续教育)到人才使用(晋升)制度等,其中涉及在教育目标和人才使用中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在人才评价和选拔中知识(分数)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等等。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体和基本标准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个性、秉赋、潜能、特长充分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制度建设中,既要有学校层面中小学的小班制、走班制、允许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的制度,及高等学校的学分制、主辅修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制等,也要有政府部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估制度的建设,例如如何实行多样化的评估,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等。在现阶段要着力推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考试招生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而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主线,系统地进行教育制度变革和建设则是一项长期而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只有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人们的学习才不会成为一种外在的沉重负担,而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的各种秉赋和潜能才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在长期改革和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借鉴世界教育制度的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日第3版
❿ 求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 (历史事件及时间)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在传统文化及社会现实影响下,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学生的知识观和成就感、家长对子女成长发展的期望,以及社会的人才观、教育思潮、价值取向等等。而应试教育模式正是旧的教育观念作崇,片面看待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把考试当成是教育过程的杠杆,以考试结果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尺度。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主要是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
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材的教育观,把教育当成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特别要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总目标,使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真正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树立以培养年轻一代各方面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克服短视、治标的倾向,深入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由于旧的教育观念与社会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相联系,不解决社会论资排辈、学历主义、铁饭碗等传统观念,也就无法扭转落后的教育观念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所 以更新教育观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其次,改革考试制度。应试教育与考试制度的弊病和缺陷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转变应试教育模式中,考试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考试制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具有社会功能的社会机制。对考试制度的改革既要摆正考试的地位,也要理顺各种考试的关系。考试本身有权威、公平、公认的属性,要使这些属性体现出来就必须确保考试机构的权威地位和考试内容、方法的科学性,所以,对考试机构及其运作纳入统一的监管是考试制度完善的首要环节;而对各种考试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是理顺公共考试和教育考试关系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二方面工作,考试制度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减少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育考试中,将招生考试、水平考试、评价考试和课程考试分开进行,确立相应的考试指标体系,才能改变考试制度效能不清、使用混乱的局面,真正发挥各种考试的特殊功能。此外,加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建立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学生学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扭转由于缺乏评价手段和指标带来的以升学率、及格率评价教育的片面做法。通过改进考试技术、程序和内容,进一步强化考试的鉴别功能、诊断功能和评价功能,使考试制度有效地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
再次,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学研究。应试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副作用,许多是属于社会性的问题,也是传统教育学所忽视的问题。从学生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决定了学生学习态度、成就动机、职业定向这一方面来说,如果学校能够重视和给予正确的引导,则可以减少学生被动和盲目追求考试分数的倾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地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传授的社会意识方面,克服单纯受考试机制牵制的倾向,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上,开展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灵活地选择教
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态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从学校这一社会组织的特殊环境对教师、学生的影响来说,领导者应确定正确的管理目标,尽量整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师、学生的个人目标,把奋斗目标建立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校的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转换学校内部的运行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使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有利于学生智能、个性、品德和社会化的发展。
最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的开放改革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新旧观念并存,各种社会体制都处于变化之中,经济的转轨及社会的竞争必定影响着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因素。教育能否为社会转型期的顺利过渡培养相应的人才,关键在于教育体制内部的深刻改革,在于改革能否符合现代化的潮流。这就是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围绕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个面向”总目标,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使教育能培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良好全面素质基础的各种人才,客观上要求对与教育体 制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社会分配制度、公共考试制度等配套进行改革,使教育制度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激励机制。整体上对教育的内部结构和要素进行调整,重新确立提高以年轻一代的全面素质为教育目标,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去调整教育结构,运用法律机制去确保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使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和评价都有利于素质培养的目标实现,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有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