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的电子书pdf版(带图的)下载地址
图说天下系列是一套书,淘宝上有卖的,每个朝代都写的很详尽,你说的那个书内容太少了,反正也没有好答案看你挺辛苦,采纳了
❷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❸ 谁有完整的 中国历史朝代表
以上答案从“炎帝姜”开始,中国历史第一个朝代是“夏”
夏:约前-约前1600 启
商:约前1600-约前1046 殷 纣
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
东周:前770-前771
春秋: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秦始皇
汉:西汉:前206-公元23 汉高祖刘邦
东汉:25-220
以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隋炀帝
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8-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只知道这么多了,惭愧啊
❹ 讲解中国历史朝代的书(一定要详细的)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这个不错)
中国人史纲:从神话时代不可信史到晚清的历史均版在其列,文笔老辣、权锱铢毕现,对春秋战国以及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种大混乱史亦有精准的记载。令与中国史事的同时,简单的罗列全球同时期文明历程,实乃不可多得的历史书籍。但个人认为作者的观点受时代影响性较大,可批判式吸收。
以前看新华书店有2本厚书《开国皇帝》、《治国皇帝》
❺ 有没有把中国历史朝代合起来的书籍玄幻
好像还没有
❻ 中国历史传奇人物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中国历史传奇人物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版:
内容预览:
朝代简介
春秋战权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
前言
华夏中华,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出过非常多的传奇人物,本人查阅很多历史资料以历史为依据,本人以客观……
❼ 最全的中国历史电子书哪里下载
我这有一本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电子版,19.5MB,没有实体书(版权问题)。你要的话留邮箱发给你。
❽ 有详细记载中国古代每个朝代历史的书籍吗
一、史记
简介: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二、汉书
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三、后汉书
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四、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
简介: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五、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
《晋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❾ 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下载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因为我也很感兴趣,这种影像资料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专完整的记录属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多是按朝代划分开的,我曾经看到过一部《中华历史五千年》,是笼统的讲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能够大概的交待历史事件,有兴趣去迅雷上找找吧!
❿ 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书,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写出来(线索图)
附: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