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屈原中国历史

屈原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7 12:32:29

1. 屈原的知名度,中国历史上有能爆的吗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也是政治家,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2. 历史人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回归(今湖北宜昌答)。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3. 中国历史人物 屈原是哪一朝代人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专,屈氏,名平,属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也是政治家,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4.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BL吗

传说中是这样的 五月的汨罗江畔,已少了向水中投粽子的百姓.只一对戏水的不知名的鸟儿,在江中尽情享受着那初夏的一分清凉. 它们也许不知道,这里的江底,埋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一个受伤的灵魂. 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日子,江边的白芷郁郁葱葱,深吸一口气,便得了满肺的清香,再吸一口,便是浑身清爽.屈原独自漫步江边,享受着这美景.明日他便要入朝为官,为了那个忠君报国的志向,为了让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淋漓尽致地释放.他对家乡清澈的河水笑了,何里倒影的那张年轻俊朗的脸也对他报以一笑. 而当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楚怀王时,屈原才知道,自己来做官,并不是实现志向,展示才华那么简单. 屈原很庆幸自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可以常常见到他.不知为何,每当屈原见到楚怀王那聪敏灵动,宛如自己家乡江水般明净的眼睛时,便格外地想要表现自己的满腹经纶.他向怀王阐述治国安邦的道理,为他颁发政令.屈原竭尽平生才华与心力,他只想让楚国安定,百姓富足,仅仅为了怀王. 只是事情并没有像屈原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下去.屈原忘了一点,怀王是一国之君,是无法同常人一样,与别人亲密无间的.今天,他还对你信任无比,明天,他就可以将你一脚踢开.而怀王也不例外.当屈原乘着马车静静地驶出王宫时,他撩起帷幔,回过头,久久地向大殿看去,他发现夕阳中的飞檐和脊兽竟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颓唐衰败的感觉.而当他想到那坐于大殿上的人,心中便是一阵刀绞般的痛苦:他此时定是坐在党人的阿谀奉承之上,迷失在歌舞升平之中了吧.但屈原此时对怀王竟丝毫怨恨不起来.他并不想将桀纣于怀王相提并论.他怅然若失地转过头,强烈的夕阳将他双眼刺痛.回家么?那里有舒适的卧房和体贴的妻,但屈原了解,那里只是自己肉体的避难所,而非心灵的归宿. 除去了官服的屈原又来到江边,那里大片的江蓠与秋兰疯狂地吐露着醉人的香气.屈原贪婪地呼吸着这芳香,似乎要在这些迷人的草儿中忘却自己的惆怅.可他只要望一眼那一刻不停息的江水,便想起过去的日子,想起怀王.如果怀王是这清澈灵动的水,他愿作这江边莽莽的香花野草.为了他,吐露芬芳,为了他,奔走效劳.这样想着,屈原心里猛地一惊,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自己与怀王,除了君臣之礼,似乎还有点什么别的东西,但屈原并不清楚. 夜幕降临,屈原却还无法入睡.他静静走到庭院里.月色如水,不知此时的怀王是否可得安寝.屈原仰首观星象,只见秦国方向群星闪耀,明亮异常,而楚地上空则星光黯淡.屈原轻轻叹气,怀王的江山只怕坐不安稳了. 那天夜里,屈原做了一个很美的梦--自己骑马在前,怀王皇舆在后.二人奔跑在一片香草的芬芳中.屈原一回头,便看见怀王明净的笑容. 但梦终究是梦,事实证明了星象中的预兆.楚听信秦,与齐反目,楚后又败于秦.而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劝阻,去了秦国求和.楚怀王启程的那天,屈原久久地立在那里,望着怀王的车马小消逝远处阴沉的天空下.屈原觉得眼睛很痛,是风沙迷了眼吧.他清楚,此次一别,便无法再见.怀王一去,楚国大势已去.而自己也没有继续做官的必要了.眼中不断浮现的怀王的笑脸,刹那间变得异常清晰起来. 果然,不久后传来楚怀王客死于秦的噩耗.而此时的屈原,已回到了自己暂时的家.让他的妻奇怪的是,这位忠臣听说此事后,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悲痛.他只是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不远处的江水与萋萋芳草,很温柔地笑,眉眼间尽是暖意与安详.只有屈原明白,此时此刻,他的心已不属于这个世界了.只有在他在的地方,自己才能找到快乐,找到自己的价值.只有在那个世界,才能看到他明媚的笑容与江水般明澈的笑. 那天黄昏,屈原的妻发现屈原不在房内.出去找,也没找到他.人们说他抱了石投了江.也许只有那江边依依的香草知道,他是去寻找自己的爱.

5.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屈原一人

1、作品? 《楚辞》《天问》被证为西汉文人所作,《离骚》的确为先秦人作但非屈原。

2、史料? 在《史记》之前,从未有文献记载过屈原这个人(不要提战国策,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晚)。
3、内容? 《史记》里面记载屈原的是《屈原贾生列传》,贾生是西汉人,为何会把不同朝代的人并论?而且司马迁承认过,不一定存在。司马迁自己说是到楚地问的,而并非真正历史。
4、端午节? 实为纪念伍子胥与曹娥。如果说屈原真有那么牛逼的事,为何无文献记载也不提此事?(但是给我保密,不然又要被棒子国偷了)而是在过了两三百年之后才说。
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5、“爱国诗人”? 众所周知,屈原跳进了汨罗江。在之前,屈原因为献计但被拒绝而被贬官,但仍没有罢官。最后,秦军攻破郢都,屈原得到仆人的消息后投江。如果说爱国,那么此刻绝对不会忘国投江,而是献策。因为据他来看,只要爱国就一定会挽回楚国。而且他并没有被逐出官场。很明显,"爱国诗人”的头衔称不上,也不知是哪位后人给他戴的。
综上所述,屈原很可能是个虚构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脚本,但没有真实存在

6. 关于屈原的简要历史

屈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回、答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公元前314年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怀王三十年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顷襄王即位,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国家已经无望,于悲愤交加之中,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自沉于汨罗江。

7. 屈原的历史故事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回法度,举贤任能,答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8. 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屈原中国历史扩展阅读:

屈原对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离骚》中多次用到带“恐”字的句子,抒发时间的紧迫感,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岁月匆匆,屈原渴望尽早建功立业,这既是一种自我鞭策和激励,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王逸说:“言我念年命汩然流去,诚欲辅君,心中汲汲,常若不及。

又恐年岁忽过,不与我相待,而身老耄也。”《离骚》中也多用“及”字句,如“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表达抓紧时间积极进取的心态。

屈原常常通过用“朝”“夕”相对的句式来表达时不我待的心理。《离骚》说“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湘君》说“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湘夫人》说“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涉江》说“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诗人希望趁年轻辅佐君王走上正途,字里行间流露出炽热的生命焦灼感。而现实政治的昏暗,让屈原不禁抚今追昔。《离骚》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屈原关注时间的流逝,也体现在对四季美景的描写中,如《怀沙》说:“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夏天葱茏旺盛,但以水流滔滔形容,说明诗人感受更深的是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以及被贬谪的流离之苦。

《少司命》说:“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屈原笔下的秋天,虽芳草萋萋,香气四溢,然缠绵惆怅,唯美中含有丝丝凉意。

9. 屈原的历史背景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
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
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
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背景
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
灵均,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
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10. 战国时期屈原历史

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请参见秦统一中国之战。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战国时期诸候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中国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但小一些的很快都被吞并了。剩下来的七个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参考: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土地战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在这个时期铁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铜器,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牛被用来耕地。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也很快。

这些发展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他们的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

为了应付这些变化,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变法,秦国商鞅的变法为秦吞并其余六国创造了条件,史称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墨子的墨家,韩非的法家自立一见,庄子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孟子为儒家在秦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原边境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匈奴的威胁导致了战国长城的修建。蜀,越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使军事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阅读全文

与屈原中国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