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单归纳中国古代至今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1.胡服骑射,源于春秋战国
2.与匈奴和亲,源于汉朝
3.与吐蕃和亲,源于唐朝
4.檀渊之盟,北宋纳岁币
5.种族划分等级,元朝建立
6.满汉一家,清朝自创
❷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最好从答题角度回答)谢谢
辽朝的“北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契丹奴隶制地专区与中原汉族封建制地区统治和属管理上的差异与矛盾,实行了“北南面官”统治制度。以“北面官”统治契丹少数民族,以“南面官”统治汉人,妥善地解决了统治和管理上的矛盾。开了中华民族“一国两制”的先河。
❸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演变
贯穿中国历史,有一条主线,就是民族战争和民族政策的主线,体现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之间相互实力对比,以及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的民族政策。作为政治体制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许多人对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关注不够,造成对其政治体制及其施政效果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偏差。
典型的就是明清政治体制和施政效果的对比。清朝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统治方式,和朱明王朝基本没有差别,最大的不同在于,一是最高权力完全排除了汉族,满清最高统治者来自儒家士大夫的政治压力比明朝统治者大为减少;二是清朝各民族实现了和平,不再时时有破坏性极大的民族战争的威胁。因此,清朝中前期,即使汉族人被刻意打压,但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积累仍然富有成效。因此,除了关注儒家政治体制,我想,古代民族政策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这样才能看清中国古代各朝代的施政效果。
秦朝之前,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各民族的实际接触不多,由于人口有限,各部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直接冲突和矛盾非常有限。到了战国末期,北方游牧民族或者部落对中原地区的侵袭逐渐增多,秦汉时期,匈奴和中原政权的冲突日益加剧。通过相互间长期的残酷而激烈的补偿电缆征服和反征服战争,汉族终于占据了上风,主宰了东方的统治秩序。这时的汉族统治者,作为战胜的一方,运用儒家经典的礼仪规则来规范各民族的关系,汉族皇帝作为天下的皇帝接受被征服民族的朝拜和朝贡,而汉族也必须礼仪相待。换句话说,汉族和各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关系类似兄弟关系(还是君臣关系?),汉族是长兄,其他是弟。作为长兄,这时的汉民族自信而宽容,例如汉武帝甚至计划托孤被俘的原匈奴皇子,所有被俘虏和投降的匈奴士兵和族人,都被安置在当时中国的富裕地带(山西和陕西、甘肃一带)。
唐朝前期秉承唐太宗的风格,对汉族以外的各民族都非常宽容(除了战争期间),视为一家人,唐玄宗时许多重要的边疆将领都来自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唐太宗曾被尊为“天可汗”。唐朝的民族政策基本上继承了汉朝的特点,即基于儒家经典原理的朝贡体系。这种体系有效地扩大了东方文明的传播,减少了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为各民族人民的和平和幸福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汉族政权的民族政策从安史之乱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表现为对其他民族不再抱有“教化”的信心,而是采取保守的策略,即不再把政权的势力范围盲目扩大到游牧地区,“塞外游牧荒野之地,夺之无益,反要劳民伤财,在险恶之地坚守,不如弃之”。这是宋朝开始大部分汉族士大夫的共识。对其他民族采取羁縻政策、隔离政策、以夷制夷政策。比如,朱元璋的军事实力是完全可以占领蒙古和新疆等地的,但是,基于占之无益的战略,都是打败了游牧民族就撤退。所以宋以后的朝贡体系是比较狭隘的,不再有汉唐的博大胸怀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所以汉族这个大哥也就做不大了。
有趣的是,这同汉朝时期匈奴人南侵后并不占领预分支电缆中原的情况是一样的,结果匈奴和宋以后的汉政权民族政策都是愚蠢的、、短视的、失败的,其结果对本民族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与之相反,清朝统治者继承了汉武帝唐太宗时期多民族统一的民族政策,结果建构了全新的民族秩序。两者不同之处是:汉唐以汉族为兄,为主体民族,其他民族是弟,汉民族越强大,朝贡体系越有效,东方各民族之间的秩序越稳定越和谐;清族为了统治人数占多数的汉民族,不得不竭力打压汉民族的主体意识,同时团结其他民族来对抗汉族,通过保持各民族的微妙平衡来维持各民族间的和平关系,汉族仅仅作为八旗中的一旗,而且军官也要满族人担任,通过剃发等手段瓦解汉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通过这些手段,巧妙地统治了东方大地的各民族,使得“长城自大明280多年以来第一次不再是战场”。但是,清朝的民族政策是以汉族的愚昧、缺乏进取为代价的,汉族越愚昧、缺乏进取,满清的统治地位越稳定,民族矛盾越少。然而多数人愚昧、缺乏进取的结果是整个东方社会对世界的发展不再敏锐,对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刺激和挑战麻木不仁。清朝构筑的各民族之间的相对和平关系在清朝中前期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战争负担的急剧减少也使社会财富积累迅速增加,这就是所谓“康乾盛世”的真实原因。因为在明代,明朝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构筑长城防线,同样,蒙古等边疆其他民族也花费大量的财力在长城边线建立武装力量,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整个东方社会的大量财力,而清朝成功地解决了东方社会的民族战争,使社会财力积累成倍增长。当然,清朝所贯彻的民族愚昧政策和歧视政策也使得清朝后期落后挨打,直至被昔日的小兄弟----日本痛打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从历史效果来看,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既成功地维持东方各民族的和平秩序,也保持了东方社会的发展活力;而清朝的民族政策在中前期促进了社会的耐高温电缆发展和财富积累,而在后期使整个社会发展陷入缺乏活力和创新的弊病;而宋、明的民族政策无法实现民族间的长期和平,使得各民族的冲突和战争大为增加,给历史上各民族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
❹ 中国古代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抄1)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并封夜郎、滇王; 唐太宗:在突厥故地设置都督府管辖,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辽政权:蕃汉分治,南面官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治契丹及其少数民族。 (2)特征:制度化、程序化。 主要原因:封建社会的繁荣;民族政策的开明;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国家力量强大;经济文化先进;统治者平等对待各民族。(任选其中的三点即可) (3)给少数民族首领封王。 (4)不同:古代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略
❺ 请详细给我,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民族政策
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明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治
明朝虽是汉族政权,但政府却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先是实行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对归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授予世袭官职,由他们自行管理所辖地方。后来又实行「改土归流」,把土司辖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范围,这有利於国家统一的发展。
明朝:中华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在北方、东北和西北地区,明政府主要设置军事机构镇守,例如设置都司和卫所,以巩固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另外,明政府也鼓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往来,如移民屯垦、贸易互市、兴建学校、推行儒学等等举措,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明朝政府的这些措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从而实现了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清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稳固发展
由满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由於满族统治者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稳定边疆,并对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了更为宽容、开放的态度和政策,使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各民族的相互认同感。
清朝:体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清朝前期以强盛国力所奠定和巩固的中国疆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加,在晚清时期受到外国侵略时,中国各地区民族皆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而对列强作出抗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清代的民族政策与以前历代相比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从顺治帝起,清朝统治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首先肯定了汉族文化的先进,采取了向汉族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习俗、文化,重用汉族大臣,开科考,修孔庙,拜孔子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在顺治帝之时,几乎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连顺治帝的亲生母亲都不支持他。这或许是顺治帝抑郁而终的原因。
但事实证明顺治帝的作为是对的,康熙不仅继承了顺治的政策,还亲下江南,拜明孝陵,以安汉族人的心。从那时起,一品大员,如上书房大臣等,一改无汉臣的历史,重用汉臣。如张廷玉,历三朝,居首辅四十余年。这些做法是空前绝后的。
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只设官员兼管,不设专署。清于崇德元年(1636)设蒙古衙门,由承政、参政主管;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设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雍正时定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乾隆改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改为理藩部,清亡遂废。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康熙二十六年(1697),修定《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四次校修。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另有司务厅、银库、饭银处、当月处、督催所及满、汉、蒙、俸四档房掌衙署日常事务。理藩院所辖,先后尚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此外还派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事务,定期轮换。
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首先,理藩院执行了清代比较成功的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鉴于明末对周边地区无力顾及的历史教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清前期的封建帝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极为重视。他们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看成是统治中原的“屏藩”,认为“摇惑我外藩”,就是“坏我屏垣”,就会使“疆圉”“不靖”,而“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这势必要危及到全国统治的稳定性。正是基本这种认识,康熙帝在位61年总结了大量的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经验。他认为,统治西、北边疆地区的宗旨在于“治之得其道”。他特别指出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针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物他曾议论:“贡物何足珍贵,正鉴其诚敬之心耳”。为了表示对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康熙还把“柔远能迩”当做“敬天法祖”的实际内容写入遗诏中,令后代子孙永志不忘。雍正帝即位后,亲自为理藩院书写匾额:“宣化遐方”,并在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中提出要“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皇帝当政时期,尽管他认为“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从而采用了“宽猛互济”、“恩威并用”的方针,但同时也仍然主张“从俗从宜”、“不易其习”。总之,清代前期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实际上是采用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针。
其次,理藩院促进了清代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17世纪中叶,理藩院的活动保证了清朝的顺利入关,对清朝统一全国起了促进作用。由于明朝腐败导致的中央政权力量削弱,我国17世纪中叶陷于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在当时并不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现象。一方面,因为这种分裂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东来,沙俄也时刻窥伺我国北部的大好河山。如果分裂形势继续下去,就可能给这些侵略势力以可乘之机。所以,尽快恢复统一,不仅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人民的休养生息,符合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对于抵抗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和沙俄侵略势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证明,统一的历史使命由清朝承担了。清朝所以能承担这一重任,除了别的因素外,漠南蒙古已经成为它的可靠后方和重要的借助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与理藩院有密切关系。理藩院设立后四个月,其官员就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稽户口,编牛录,谳庶狱,禁奸宄”。仅一个月就编成了牛录,造好了甲士清册。这既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提供了兵源。理藩院设立后八年,清朝入关,漠南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同时,在清朝入关之际,理藩院及时地把清军入关和进占北京情况通知漠南蒙古各部,使他们时刻有所准备。虽然,清军入关后在统一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暴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造成影响,但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抹煞的。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的时期。有清一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与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曾进行长期斗争。在这些斗争中,理藩院充分发挥了维护统一的作用。有些前已述及。又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当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札萨克图两汗发生冲突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亲往喀尔喀七旗莅盟,竭力促使他们“尽释旧怨”而“交相揖睦,共享升平”。这年八月,阿喇尼又召集喀尔喀两翼汗传达康熙圣谕,令其“同归于好”。当噶尔丹发动内乱、喀尔喀蒙古各部率众南奔时,理藩院立即将情况上奏康熙帝,并负责安排喀尔喀蒙古各部生计。正是在理藩院组织安排下,通过多伦会盟,我国北部边疆很快出现了安定局面。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应当说,这种北部边疆的坚固状况与理藩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又为彻底粉碎噶尔丹内乱、抵御沙俄的扩张侵略准备了条件。
理藩院除在政治军事方面促进了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巩固外,还程度不同地促进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多伦会盟之后,理藩院派遣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帮助喀尔喀蒙古于膏腴之地种植农作物。理藩院还按照清代帝王的意志,协助组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建立“常平仓”,贮积粮谷,以备赈济,“其收放实数”,“每年秋后造具印册报院”。仅漠南蒙古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3盟26旗就额存谷246100多石。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吴喇特镇国公达尔玛机里弟属下游牧地方,因风雪之灾,人畜伤损。理藩院派遣官员按户赈济,共计大小15385口,6个月时间用米7240.1石。在救灾过程中,理藩院官员因地制宜,在有河流的地方帮助蒙古人民造船、结网、捕鱼。此外,理藩院管理的驿站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联成一体,这对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多少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在评价清代理藩院、基本肯定它的历史作用时,应当说明,理藩院终究是清朝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利益,维护他们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受“厚敛重徭”的剥削,被“纳之于阽危之域”,生活极为贫苦,遇有灾荒,清朝经理藩院虽有赈济,但由于上层王公们“苟且塞责”,广大劳动人民“并不得实惠”。统治阶级需要的“纳赋”、“贡徭”像两根绳索,把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紧紧捆绑住,使他们难以逃脱“重赋苛役”的苦海。因此,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迫于饥寒,以致离散”的现象到处可见。
------------------------------
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杀戮以及满族是明朝人的证据
很多人的对于清朝的残暴不满,指责清朝杀戮太过。可是纵贯所有封建王朝,那有不沾血腥的呢?
洪武五年征三十六洞散毛。景泰六年,征湖广苗蒙能,围攻龙里,怀化、铜鼓诸地,天顺五年,大军深入苗疆,攻破几百余寨 ,焚毁三千家,斩首三千三百余人。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黔中苗族于把珠等起义失败后,有四千四百九十人被杀,五千五百个妇女被俘往他乡,万历年间明朝用兵平定播州土司扬应龙之乱时,许多苗族、仡佬族横遭屠杀,被迫逃走,战后幸存者仅“十之二”。为了“开边”,明王朝在黔东和贵阳、安顺等地大量安屯设堡,强使许多苗族人民迁居。(《邱北县志》第二册)
贵州军务右副都御史白圭的折子,左一个“斩首一万”,右一个“斩首3000”很是洋洋得意啊。
据《凤凰厅志》和《泸溪县志》载:苗区人口“大经草剃,存不满百”,“几经绝种”。“经过挞伐征剿,村寨十室九空,人迹灭绝”
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军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攻克了阿台的古埒城,屠城。还把人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常刚和父亲塔石误杀了。
再说满人本来就是明朝子民,怎么能用日本来比拟?
明成祖永乐年间,东海女真部分南移,同建州女真经常发生战争.建州女真被迫向南向西迁移.
宣德时期,童猛哥帖木儿为东海女真杀害.其弟凡察,其子童仓,董山率部西迁,经佟家江(今浑江),进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于呼兰哈达山(又叫烟筒山)下,浑河支流苏子河畔,筑城定居下来.
正统时期,明政府为了笼络建州女真,任命阿哈出的孙子李满柱为建州卫指挥使,凡察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建州三卫"之称由此而来.建州三卫是明政府设立的地方机构,既管军事,又理民政,"抚绥属部","看守地方".长官由中央政府委任,可以世袭,要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承担各种义务."有所征调,闻使即从,无敢违期"①.正如清太宗皇太极所云:"我祖宗与明朝看边,忠顺有年."这生动地反映了明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卫所的亲密关系。
① 《左传》卷二十二,昭公九年.
①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二十四
明初,太祖朱元璋颇重视对东北边陲少数民族的治理.洪武三年(1370年),在辽东设立了定辽卫都卫.八年(1375年),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理辽东25卫,138所,二州一盟.
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特林地区设置了奴尔干都司,所辖的著名卫所有建州卫,海西卫,兀者卫,囊哈儿卫等.成祖朱棣派遣宦官亦失哈到奴尔儿干都司进行慰问与巡视,增进了边区民族与明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经营.从洪武到正统年间,先后在东起库页
岛,西至斡难河,北自乌第河,南濒日本海等广阔地区,建置了184卫.这对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以及边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了招抚,羁縻与分而治之的政策.政治上,明政府委任部落酋长,首领充当卫所长官,申明职守,给予敕书,又称玺书."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①.各卫所要对明政府履行各项义务."时以朝贡",卫所官员要定期进京述职,奏报地方治乱.建州,海西女真每年冬季从开原入京朝贡,贡品主要有人参,貂皮,海东青,马匹,珍珠等地方名贵土特产.
②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
① 天顺《大明一统志》卷八十九
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参考资料:ttp://www.chiculture.net/1701/html/b18/1701b18.html
❻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有哪些
序
前言
第一章先秦时期初步萌生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夏、商、周三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形成
第二节中国古代宗教及其特征
第三节古代民族观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第四节传统宗教的嬗变及儒家宗教观的形成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逐步成型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汉民族的形成及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佛道的初兴及政府的管理
第三节宗教政策推动了民族融合
第三章隋唐盛世宽容开放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大一统王朝的宽容、开明政策
第二节边疆宗教问题的宽容处置
第三节诸种西来宗教的初传和政府的优容
第四节宽容开放的民族宗教政策与隋唐盛世
第四章宋辽夏金灵活实用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宋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宗教
第二节辽朝对汉地宗教的推崇和认同
第三节西夏崇佛政策的政治文化作用
第四节金朝对汉地宗教的推崇和利用政策
第五章元王钾肥强力一统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元代民族宗教政策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对中原宗教的利用和管理
第三节帝师制度的建立与西藏并入版图
第四节元代民族宗教政策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明代平和开明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运用宗教政策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权
第二节对伊斯兰教的扶植和管理
第七章清代恩威并用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清代政治统治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对蒙古地区的宗教管理政策
第三节对西藏地区的宗教管理政策
第四节清政府的伊斯兰教管理政策
……
第八章民国政府新旧杂陈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九章理论上的几点总结
❼ 中国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纵观历代中央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羁縻与怀柔2.行政管理与军事部署3.从和亲到联姻4.经济开发。
秦汉在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因俗制俗,保留归附的边疆民族首领的王、长称号,并在法律中给予优待,并委任官职协助中央加强对地方事务的管理。秦汉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典客、大鸿胪、大行令等官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在地方上设立地方机构进行管辖,如建立州郡县、属国、都护府等。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时往往先采取和亲或联姻的方式解决矛盾,如汉朝多次和匈奴和亲,再用适当军事手段维护中央集权,如秦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多次抗击匈奴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大体对于边疆的管理与秦汉方式相近,采取设置地方机构、羁縻怀柔等政策统辖地方。
隋唐时期对于边疆的管辖主要采取羁縻怀柔政策,在突厥、回纥、党项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设置羁縻州县,设置羁縻都护府如北庭、高昌等。隋唐多采用册封方式,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代与吐蕃多次和亲,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下嫁尺带珠丹。隋唐与边疆少数民族也发生过多次战争,如唐太宗时与突厥交战,唐中后期与吐蕃交战等。隋唐代重视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开发。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也是大分裂民族融合时期。宋代积贫积弱,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谈不上管辖。元代为大一统王朝,元代对于少数民族的地区采用征战手段后往往建立地方行政组织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并且元代加强了对西藏、新疆、台湾的管理,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并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
明清时期对于边疆的管理,明代开始改土归流雍正年间规模扩大,改土官制为流官制;设立都司于卫所加强对于边疆的管辖;清代采取盟旗制联蒙制汉与蒙古世代和亲联姻;清代设立伊犁将军辖区、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盛京将军辖区、吉林将军辖区、黑龙江将军辖区加强对于边疆的管辖;派遣驻藏大臣和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统辖西藏,收复台湾建立台湾省。加强对于边疆的开发,如屯田新疆。
❽ 古代中国各朝代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哪些
这个问题看要怎么抄说了,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各朝各代中汉民族掌权才能说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就唐朝来说吧,他多的是注重怀柔与战争并重。而宋呢就是战争打压。其实多的都是战争和和亲,怀柔等政策。你所说的维族应该归到唐朝武则天时代,而蒙古呢就应该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的问题了。当然元朝就另当别论。
总体来说:战争;设置行政机构;和亲;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维吾尔族:a.前60年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d.康熙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蒙古族:a.BC33年,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b.BC127、121、119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c.AD73、89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d.1206年,斡难河会议,推举铁木真为大汗,蒙古国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e.蒙古族分为瓦剌、鞑靼两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修好,封其为顺义王,修呼和浩特城;f.康熙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叛乱,1733年,雍正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蒙古
❾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秦:打击匈奴 汉朝初期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后期派卫青和霍去病出击雄奴 三国时吴国和琉球(即台湾通商)蜀国诸葛亮和奠定了稳定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❿ 古代中国民族政策演变
http://wenku..com/view/10e1e685ec3a87c24028c4e8.html这里有很直观和详细,您可以免费下载,呵呵相信专比我回答的精确多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