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中国古代两次大迁徙的具体时间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的不足而对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内迁。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五胡”。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次战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年(755——763年),但是,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为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南迁的中原地区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状况。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地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进入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⑵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中国近代三股最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也称关外。清军入关后,长期对东北实行封锁,严禁汉人进入,使得土地肥沃的东北人丁零落,甚至形成大量的无人区。
19世纪,黄河下游灾难频发,成千上万逃荒的农民为了生存,冒险进入东北,这成为“闯关东”的开始。1860年,沙俄侵入东北,清政府被迫开禁放垦以增强防卫,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大量涌入东北垦荒。到1931年,闯关东的山东人就已达1000多万。
2、走西口
走西口的主要是河北、陕西、山西人,而山西人所占的比例最高。清代以来,土地贫瘠加上天灾不断,使得成千上万的晋北贫民与商人背井离乡。他们或向西迁移,经杀虎口进入蒙古,或向东进发,过大同后经张家口进入蒙古。
走西口直接导致晋文化传播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文化变成了农耕并举的多元文化。
3、下南洋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都会纷纷移居海外,东南亚因为易于到达而成为中国移民出国的首选之地。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下南洋则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当时英荷殖民统治下的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
比如给移民免费土地、临时住所、交通工具,甚至免费的食物,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华南各省的老百姓,或拖家带口,或单身一人,满怀着希望与梦想来到南洋。
⑶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人口大迁徙
有七次的人口大迁徙。
1、“永嘉丧乱”时期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故称为“衣冠南下”。
大概就是在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破首都洛阳,西晋政权被迫南迁至江东健康(南京),史称东晋.这一时期,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异族的非人统治,纷纷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使得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甚至南通话,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3)中国历史战乱大迁徙扩展阅读:
对于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来说,迁徙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从大的历史社会背景来看,人口大迁徙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为战乱、天灾所迫;二是因为政治原因及人口膨胀的压力,政府有组织的移民;三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逐。
⑷ 历史上有哪两次大迁徙高潮
(1)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总趋势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两次大迁徙高潮?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大迁徙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大迁徙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1)①总趋势是由北向南迁徙,南方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到唐安史之乱后,南方超过北方。②出现两次迁徙高潮,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是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直至两宋。③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2)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入关内,逐渐和汉人融合;迁到南方的汉人和百越各族不断融合,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②唐后期至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进人中原地区,和汉族人相互影响,至元代,已统称为汉人,唐朝以来,迁到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我国又出现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3)人口的迁徙,带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大量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在唐代,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在北方;到宋、元、明,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分布在南方,尤其集中到长江三角洲的苏杭一带,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最早在这个地方产生。
⑸ 中国历史上有哪两次人口大迁徙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的不足而对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内迁。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五胡”。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次战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年(755——763年),但是,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为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南迁的中原地区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状况。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地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进入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⑹ 中国历史上共发生过几次改变当时中国政治格局的人员大迁徙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⑺ 人类历史上出现几次大迁徙
人类历史上总共发生过十次大迁徙。
1、匈奴人的野蛮的入侵
游牧部落的匈奴人起初生活在里海附近的一个地区,不过,这个部落的人不满这种现状,他们对罗马帝国周围地区的开始进行了野蛮攻击,这一事件也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罗马帝国在公元376年到476年之间曾引发了大迁徙,称之为“国家游荡”,这次迁徙使哥特人、汪达尔人和亚人都迁往日耳曼,使罗马帝国实力削弱了。
2、大西洋奴隶贸易
在15 - 19世纪期间,商人们将奴隶从西非运送到新大陆和美洲,奴隶们必须在咖啡、可可、棉花和烟草种植园里工作。
奴隶贸易是历史上最大的迁徙之一,大量的黑人被运送到欧洲的一些国家,并在当地市场上出售,以成为某人的财产,这是欧洲史上的黑料。
3、清教徒移民
清教徒移民到新英格兰是在1620年到1640年发生的,当时英国发生的移民主要是清教徒,他们大量的迁移到马萨诸塞和巴巴多斯岛。
在英国,移民们觉得国王詹姆斯一世和后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受到了威胁,他们正处在宗教冲突的边缘,清教徒逃离主要使为了寻找一个可以自由实践宗教信仰的地方。
4、加州淘金热
1848年到1855年之间的这段时期在美国被称为加州淘金热,当詹姆斯.马歇尔在加州萨特的工厂发现黄金时,这一热潮开始了。
当邻近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赶往加利福尼亚寻找黄金,这些“黄金探索者”的数量很快就达到了30万,其中包括欧洲人、澳大利亚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是史上最著名的人类迁徙之一。
5、非裔美国人迁移
非洲裔美国人的大迁徙发生在1910年到1970年间,当时大约有600万黑人从南方迁移到北方。
他们搬出了德克萨斯州、阿拉巴马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其他10个南部州,前往东北部、中西部和西部各州。这种非裔美国人的迁移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之一,并导致黑人人口的城市化。
6、新的大迁移
新的大迁徙是一个反向的过程,在1910年到1970年之间,非洲裔美国人发生了什么?1965年开始的美国移民的新时期,显示了移民模式的改变,非洲裔美国人离开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前往南方。
“新南方”以黑人的家庭纽带和更低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批黑人迁徙。
7、印巴分治
从1858年到1947年,印度被英国统治着,即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共存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在1947年印度分裂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英国左派将印度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一事件引发了穆斯林向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大规模迁移,他们大多数都是迁徙到印度。
8、苏联人口迁移
1920年到1951年苏联人口迁移在这个榜单上排第三,这一转移的目标是填补种族清洗的领土,并将劳动力转移到人口稀少的地区。据统计,这种被迫迁移导致了大约600万人的迁徙,并造成了约150万人的死亡。
9、墨西哥移民
从20世纪初开始,墨西哥人口开始移民到美国,原因是国家需要劳动力和墨西哥的政治动荡。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移民法发生了变化,但墨西哥人仍然是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与1980年相比,墨西哥人口统计到220万,2013年上升到1160万。
10、叙利亚难民危机
叙利亚难民危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这是一场持续的危机,也是一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例子。众多的难民逃离叙利亚和周边国家,使欧洲一些国家在2015年9月时迁移人口就达到了1.58亿人。据CNN报道,这个数字几乎是一半的美国人口。
中国的迁徙: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
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故称为“衣冠南下”。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
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⑻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什么人口大迁徙
无论什么时候,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来源都是充满好奇的。
对于寻根溯源,中国人总是有特殊的感情,是家谱中最重要的部分。
要修谱,第一件事就是要搞清自己家族的源流。
中国人的家谱,就是一本本散落的家族源流史。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一共有过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
每一次的迁徙,都跟战乱有关。
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
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转入近代,中国还有三波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跟''湖广填四川''不同,这三次移民,都是民间自发的。
⑼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大迁徙
1、永嘉之乱
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五胡入据中原后,北方中原人流亡四方,死者不可胜数;晋室南渡建国,中原人士亦随之南移,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又使当时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江南地区得到充足的劳动力。
此后,江南地区冶铁、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建康(今南京)、京口、山阴、江陵、成都、广州成为当时繁荣的都市。
2、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 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
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3、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客观上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靖康之变后,北方的经济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无数难民迁至南方,必然导致经济中心南移。
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融入汉族的生活区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也不断融合。
总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迁至南地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9)中国历史战乱大迁徙扩展阅读:
永嘉以后,胡人盘据中原,他们在武力上是胜利者,但文化上却被汉人同化。五胡的首领多倾慕中原文化,重用汉人,委以国政。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北魏拓跋氏用崔浩、李安世,北周宇文氏用苏绰等。
其中鲜卑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更推行大规模的汉化运动,胡汉相互通婚,泯灭两族界限。其后,胡化的汉人高欢,与汉化的胡人宇文泰更积极从事民族调和工作。
在南方,晋室定都建康(今南京)后,随之南迁的中原大族,亦积极剿灭山越盗寇,开发江南,其中以广州的发展最著名。自永嘉以后,南、北方皆出现民族融和,扩大中华民族的内涵;亦调和胡汉文化,汉族文化既吸纳胡族文化的精粹,取长补短,下开隋唐文化。
南北文化调和:五胡入主中原前,因北方发展较早,且为全国政治、经济重心所在,故北方文化远高於南方,但南方自孙吴以来,人才辈出,渐进一步成一股具朝气的新兴文化。晋室南渡,中原人仕开始与南方孙吴人接触,视华夏在江南得到发展继续,并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
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发展,南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从此,南方文化大幅发展,渐有凌驾北方之势。然而,南北文化虽得到调和,但仍各自保存特质,如南人灵巧,北人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