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7世纪发生了哪些改变世界和中国历史的大事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
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师,明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四月:清军在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入关,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军。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南明开始。
九月:清朝迁都京师。
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南明隆武元年)
一月:清军攻占西安,李自成南遁湖广。
五月:清军攻占南京,不久俘虏朱由崧。
六月:清廷相继颁布“剃发令”和“易服令”。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元“隆武”。
六月—八月:江阴、嘉定等地人民举行抗清起义,均遭清军屠杀,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
1646年(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
六月:清军攻占浙江,攻灭鲁王监国。
八月:清军攻占福建,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被杀。
十月: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不久称帝,改元“永历”。
十二月:清军攻占四川,大西王张献忠在凤凰山被杀。清军攻陷广州,杀绍武帝朱聿鐭。 1648年(清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
郝摇旗、李过与何腾蛟、瞿式耜的军队,连续大败清兵于岳州、全州,收复了衡阳、长沙等地。这时,在广东、四川等地的农民军也起来响应。已经投降了清朝的明将领,如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成栋等人又背叛了清朝。
在清军的后方,榆园军、吕梁山的起义军和关中农民军都发动广泛的攻势,曾经参加过农民起义的陕甘回民也在米喇印、丁国栋领导下举行了反清起义。南明出现第一次抗清的高潮。 1649年(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
一月:清军攻占湖南,何腾蛟在湘潭遇害。
1650年(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
李来亨、郝摇旗等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抗清。
十一月:清军再度攻占广州,大肆屠杀。
清军占领桂林,瞿式耜在桂林遇害。
1652年(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历六年)
李定国率军东出广西,下桂林,反攻湖南,南入广东。清敬谨王尼堪被杀,定南王孔有德自焚。 刘文秀出兵四川,大败吴三桂,克复了川南各州县,并与夔东十三家军取得了联系。 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张煌言、张名振等人率领的抗清队伍在此时也开始反攻,并接受永历皇帝赐给的封号,形成了第二次抗清的高潮。
冬,南明永历皇帝在孙可望的协助下迁都贵州安龙。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
三月:孙可望制造“十八先生之狱”,李定国和孙可望关系恶化。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南明永历十年)
孙可望大举进攻李定国,失败后降清。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
一月:吴三桂率清兵攻占云南,永历帝朱由榔流亡缅甸。
李定国在磨盘山被吴三桂击败。
七月:郑成功、张煌言北伐,直逼南京,后为清军所败。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
八月:清军攻入缅甸,朱由榔被俘。
十二月: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历十六年)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遇害,李定国、郑成功相继去世。南明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宣告结束。 1664年(清康熙三年,南明永历十八年)
“夔东十三家”为清军攻灭。
清军攻占舟山等沿海岛屿,张煌言遇害。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南明永历二十八年)
台湾郑经大举进攻福建,后为清军击退。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南明永历三十七年) 清军攻占台湾,南明势力覆灭。清王朝完全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
政治制度方面
17世纪,改变世界最大的事情,是1640年英国暴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因此,1640年,被确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全世界的历史,发生了转折。从此,整个世界的社会制度开始发生了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要代替封建主义。
1644年满清入关,是大事。这,改变了中国什么呢?汉族人的皇帝,换了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皇帝,算是改变。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皇帝倒是换了,皇帝也还是皇帝。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被掩盖了、缓解了,封建制度在中国又延长了二百多年(明朝后期,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后来的满清政权更加腐败,屈辱于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置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数学与科技
概述
16、17世纪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带来了人们的觉醒,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发展的烦琐哲学和神学的教条权威逐步被摧毁了。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和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急速发展。
例如在航海方面,为了确定船只的位置,要求更加精密的天文观测。军事方面,弹道学成为研究的中心课题。准确时计的制造,运河的开凿,堤坝的修筑,行星的椭圆轨道理论等等,也都需要很多复杂的计算。古希腊以来的初等数学,已渐渐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了。
天文
在科学史上,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向数学提出新的课题。首先是哥白尼提出地动说,使神学的重要理论支柱的地心说发生了根本的动摇。他的弟子雷蒂库斯见到当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推算详细的三角函数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于是开始制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表。当时全凭手算,雷蒂库斯和他的助手勤奋工作达12年之久,直到死后才由他的弟子奥托完成。
16世纪下半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进行了大量精密的天文观测,在这个基础上,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导致后来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 开普勒的《酒桶的新立体几何》将酒桶看作由无数的圆薄片累积而成,从而求出其体积。这是积分学的前驱工作。
古典高等数学时期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主张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观点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和数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学生卡瓦列里创立了“不可分原理”。依靠这个原理他解决了许多现在可以用更严格的积分法解决的问题。“不可分”的思想萌芽于1620年,深受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影响,是希腊欧多克索斯的穷竭法到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的过渡。 16世纪的意大利,在代数方程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塔塔利亚、卡尔达诺、费拉里、邦贝利等人相继发现和改进三次、四次方程的普遍解法,并第一次使用了虚数。这是自希腊丢番图以来代数上的最大突破。法国的韦达集前人之大成,创设大量代数符号,用字母代表未知数,改良计算方法,使代数学大为改观。
在数字计算方面,斯蒂文系统地阐述和使用了小数,接着纳皮尔创制了对数,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以后帕斯卡发明了加法机,莱布尼茨发明了乘法机,虽然未臻于实用,但开辟了机械计算的新途径。 17世纪初,初等数学的主要科目(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已基本形成,但数学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它以加速的步伐迈入数学史的下一个阶段:变量数学时期这一时期和前一时期(常称为初等数学时期)的区别在于前一时期主要是用静止的方法研究客观世界的个别要素,而这一时期是用运动的观点探索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变量数学以解析几何的建立为起点,接着是微积分学的勃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概率论和射影几何等新的领域。但似乎都被微积分的强大光辉掩盖了。分析学以汹涌澎湃之势向前发展,到18世纪达到了空前灿烂的程度,其内容的丰富,应用之广泛,使人目不暇接。
这一时期所建立的数学,大体上相当于现今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为了与中学阶段的初等数学相区别有时也叫古典高等数学,这一时期也相应叫做古典高等数学时期。
几何
解析几何的产生,一般以笛卡儿《几何学》的出版为标志。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几何,也有很多代数的问题。它和现在的解析几何教科书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甚至看不到“笛卡儿坐标系”。但可贵的是它引入了革命性的思想,为开辟数学的新园地作出了贡献。
《几何学》的主要功绩,可以归结为三点:把过去对立着的两个研究对象“形”和“数”统一起来,引入了变量,用代数方法去解决古典的几何问题;最后抛弃了希腊人的齐性限制;改进了代数符号。 法国数学家费马也分享着解析几何创立的荣誉,他的发现在时间上可能早于笛卡儿,不过发表很晚。他是一个业余数学家,在数论、概率论、光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已得到微积分的要旨,曾提出求函数极大极小的方法。他建立了很多数论定理,其中“费马大定理”最有名,不过只是一个猜想,至今仍未得到证明。
对概率论的兴趣,本来是由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促使数学家去思考一些特殊的概率问题却来自赌博者的请求。费马、帕斯卡、惠更斯是概率论的早期创立者,以后经过18、19世纪拉普拉斯、泊松等人的研究,概率论成为应用广泛的庞大数学分支。
和解析几何同时,17世纪在几何领域内还发生了另一场重大的变革,这就是射影几何的建立。决定性的进步是德扎格和帕斯卡的工作。前者引入了无穷远点、无穷远线,讨论了极点与极线、透射、透视等问题,他所发现的“德扎格定理”是全部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 帕斯卡1640年发表的《圆锥曲线论》,是自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可是当时的数学家大多致力于分析学的研究,射影几何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8世纪末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微积分的发明
17世纪是一个创作丰富的时期,而最辉煌的成就是微积分的发明。它的出现是整个数学史也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它从生产技术和理论科学的需要中产生,同时又回过头来深刻地影响着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微积分对于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已经象布帛菽粟一样,须臾不可离了。
微积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才产生的。积分的思想,早在阿基米德时代已经萌芽,16、17世纪之交,开普勒、卡瓦列里、费马、沃利斯特别是巴罗等人作了许多准备工作。作为微分学中心问题的切线问题的探讨,却是比较晚的事,因而微分学的起点远远落在积分学之后。
17世纪的著名数学家(主要是法国)如费马、笛卡儿、罗贝瓦尔、德扎格等人都曾卷入“切线问题”的论战中。笛卡儿和费马认为切线是当两个交点重合时的割线。而罗贝瓦尔则从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切线看作描画这曲线的运动在这点的方向,这观点至今在力学上还有实际意义。
牛顿、莱布尼茨的最大功劳是将两个貌似不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建立起两者之间的桥梁,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或者“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表达出来。 在牛顿1665年5月20日(格里历31日)手写的一页文件中,有微积分的最早记载,但他的工作长久没有人知道,直到1687年才用几何的形式摘记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建立微积分主要从运动学的观点出发,而莱布尼茨则是从几何学的角度去考虑。特别和巴罗的“微分三角形”有密切关系。
莱布尼茨第一篇微分学的文章1684年在《学艺》上发表,第一篇积分学的文章1686年在同一杂志发表。他所创设的符号远优于牛顿,故为后世所沿用。它的理论很快就得到洛必达、伯努利家族和欧拉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到18世纪进入了一个丰收的时期。
任何一项重大发明,都不可能一开始便完整无瑕。17世纪的微积分带有严重的逻辑困难,以致受到多方面的非议。它的基础是极限论,而牛顿、莱布尼茨的极限观念是十分模糊的。究竟极限是什么,无穷小是什么,这在当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难题。尽管如此,微积分在实践方面的胜利,足以令人信服。大多数数学家暂时搁下逻辑基础不顾,勇往直前地去开拓这个新的园地。
数学发展特点
17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产生了几个影响很大的新领域,如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射影几何等。每一个领域都使古希腊人的成就相形见绌。
代数化的趋势,希腊数学的主体是几何学,代数的问题往往也要用几何方法去论证。17世纪的代数学比几何学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它冲破希腊人的框框,进一步向符号代数转化,几何问题常常反过来用代数方法去解决。
出现了大量新概念,如无理数、虚数、瞬时变化率、导数、积分等等,都不是经验事实的直接反映,而是由数学理论进一步抽象所产生。
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实验科学(从伽利略开始)的兴起,促进数学的发展,而数学的成果又渗透到其他科学部门中去。许多数学家,如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儿、费马等,本身也都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或哲学家。
数学知识广泛交流传播,希腊时代只有少数人在研究数学,直到16世纪,情况并无多大改变。17世纪研究人员大增,学术团体(学会或学院)相继成立,加上印刷业的兴旺发达,数学知识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总的来说,17世纪是许多新兴科目的始创阶段,而18世纪是充实和发扬阶段,19世纪是回顾、推广和改革阶段,并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下一个世纪。
Ⅱ 17-18世纪世界历史背景(概括,简短的)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欧洲殖民运动)
Ⅲ 简短介绍英国17世纪的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 1次内战初期,议会军节节失利。克伦威尔,O.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沃波尔,R.任内,国王的主要谘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
Ⅳ 17世纪到20世纪发生的世界历史重大事件
太多了啊。。。。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战二战等等。。。。
Ⅳ 17世纪发生的历史事件
17世纪 - 1601至1700年是不准确的(1600-1699)这一时期。 17世纪是一个世纪的殖民主义的发展。
17世纪,什么历史事件改变了世界和中国?
关键词“变革”。
政治制度
17世纪,改变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件事,1640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我在1640年查尔斯召开新议会事件,到1688年底詹姆斯二世退位事件,作为一个新的贵族代表,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英国。因此,在1640年,被认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社会制度的世界,开始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主义终将取代封建主义。
1644满清入关的该事件。这改变了什么?皇帝的汉族人,满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清代皇帝视为改变政权。少数民族,中国民族的发展,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皇帝倒是皇帝或皇帝。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被掩盖起来,缓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已延长另一个200年(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后来的满族政权的腐败,屈辱在国外帝国主义列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民族的故乡。
科技
(也应包括在过去的16世纪)17世纪在欧洲,已经结束长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约束人的自由发展带来的觉醒思维的繁琐哲学和神学教条权威逐渐被摧毁。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和机器生产的过渡,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的快速发展。例如,在帆船,为了确定船只的位置,需要更先进的天文观测。军事,弹道成为中心话题。精确的钟表制造,运河的开凿,堤坝和行星的椭圆轨道理论等方面的建设,都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初等数学自古希腊以来,已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在那个时候。
在科学史上,这期间一直多项重大活动,在数学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话题。第一哥白尼哥白尼神学支柱地心说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他的门徒雷蒂罗库斯看到日益复杂的天文观测预计三角函数一份详细的表格,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并开始生产,每10“正弦切线和割线表,然后依赖于手算的Retiro阿达姆库斯和他的助手,努力16世纪的下半年,12年,直到去世后由他的弟子奥托完成。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大量先进的天文观测,并在此基础上,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总结了三大定律发现开普勒行星运动,导致后来牛顿万有引力“新立体几何木桶木桶由无数圆形薄片的积累,从而计算出它的体积。这是结石的前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主张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想法有巨大的影响,对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物理和数学)。他的学生卡瓦列里成立了非原则性。依靠这个原则,他解决了很多,现在可以解决的问题有更紧密的集成方法。 “形影不离”的理念,在1620年,开普勒和伽利略,牛顿,莱布尼兹过渡是希腊欧多克索斯穷竭法。意大利在16世纪代数方程组的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塔塔以利亚,卡尔达诺,法拉利,邦贝李等人已发现,以改善通用的解决方案,三,四的方程,并首次使用的假想。这是希腊不定代数以来最大的突破。法国吠陀设置他们的前辈之大成,创造了大量的代数符号,字母代表一个未知数,改进的计算方法,代数大大改变。史蒂芬数字计算,系统地阐述和使用十进制纳皮尔,然后创建了一个数大大加快了运算速度。帕斯卡发明的加法机后,莱布尼茨发明乘法机,虽然其不太实用,但,机械计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7世纪初,初等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的主要议题已经基本形成,但数学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进入下一阶段的数学史:数学变量在此期间加快次不同的是,前一段时间和时期通常被称为初等数学上一期()静态方法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各个元素,这一时期与运动的视图探索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可变成立作为起点,然后蓬勃发展的演算数学解析几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概率论和射影几何在新的领域。但它似乎已经辉煌强大的牙石覆盖。涌动着的趋势分析,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到了18世纪,其内容丰富,应用范围广泛,令人目不暇接。这期间,数学,大体上相当于大学二年级学习内容。有时被称为经典的高等数学,小学和中学数学区分这一时期因此称为古典时期的高等数学。解析几何,解析几何“出版作为一种象征。”几何原本“的优点,可以归结为三点:统一的反对派在过去的两个研究对象”形式“和”引进一个变量,代数的方法来解决古典的几何问题,最终放弃了希腊人齐限制;改进的代数符号。法国数学家费马也分享解析几何的荣誉创办了他的研究结果的时间可能会早在笛卡尔,但年底公布。他是一个业余的数学家,数论,概率论,光学方面的重要贡献。他一直的演算,都提出了需求函数的极大极小方法的要点。他创造了很多数论定理,费马大定理“的最有名的,但只有一个猜想,尚未得到证明。概率论中的权益,可能已被产生保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家思考一些特殊的概率赌博请求费马,帕斯卡,惠更斯早期概率论的创始人,18世纪和19世纪后,拉普拉斯,泊松等人的研究,概率论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庞大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在同一时间, 17世纪是在该领域的几何还有另一个显着的变化,这是决定性的进展建立射影几何。Zhage和Pascal,前者引入了一个点在无穷大,无穷远线讨论极端线,传输,观点和等问题,他发现德Zhage定理“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帕斯卡尔1640圆锥曲线,圆锥曲线阿波罗尼奥斯以来最大的进步。但大部分时间致力于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的数学家,射影几何,不采取认真,直到18世纪结束前,重新吸引注意力。 17世纪是一个多产的时期,最辉煌的成就是发明了微积分。数学的整个历史似乎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需求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同时回来的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的科学和技术工作者,食物和衣服一样,甚至没有片刻从微积分。
科学的历史,伟大的艾萨克·牛顿和莱布尼茨,生活在这个世纪,他们的辉煌成就,辉煌的世界,改变了世界。
舒的我这里有大量的参考数据,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一大段叙述事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科技成果,当今世界上的人,还在学习使用。
改朝换代,完成了解放人的心灵,以确保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比以前的系统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其在世界各地流行。因此,科技成果,作为“一件大事”了详尽的叙述。 17世纪,在世界上的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满意请采纳。
Ⅵ 17到18世纪西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欧洲从封建社会开始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期,这两百年欧洲大国的争霸战争不断,先是法国霸主路易十四,后是瑞典丹麦争霸,三十年战争(第一次欧洲国际战争),普鲁士崛起,沙俄面向欧洲(彼得一世的改革),波兰由盛转衰俄普奥三家瓜分波兰,土耳其的衰落等等。各国总的趋势是,民族国家正在欧洲崛起,大帝国的分裂,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开始变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奴制度解体,各个君主国的统治趋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开明君主制(有别于以前的封建制统治)。总之这个时期的欧洲为以后开辟了19世纪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Ⅶ 17到18世纪西方的历史背景
17世纪时欧洲正是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
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兴起。航海贸易开始繁密。
(1)17世纪英国赢得了海上贸易和殖民霸权。当时的世界贸易分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贸易圈。太平洋的贸易主要集中于欧亚,欧洲明显偏爱进口,而且进口商品的种类不断大众化。而与美洲殖民地的广袤市场则更大程度上为英国工场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大西洋贸易圈则在17世纪中期荷兰的主导下发展成为“非洲——欧亚”贸易和世界经济分工的一个重要附属部分,人口贸易和殖民地贸易不仅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贸易为主要内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是工业革命能够持久进行的原动力,“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
(2)农业革命,15世纪末羊毛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的过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为最先被侵蚀的对象,大租佃制经营在英国农村中也逐渐居于统治地位。农业劳动力的释放、农业技术的改良和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消费品和原料,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3)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缓慢发展。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借助由地中海到北欧的过境贸易中产生的大量商业资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国那样由根植于本国的商品生产的增长在欧洲较早发迹。大量游离于生产之外的商业资本较早和超量出现,使法国庄园经济较早解体,庄园农奴和土地较早分离。商业资本增长进一步导致劳动力与土地生产资料的分离速度加快。由于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工业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的货币资本和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便从农村流入城市并成为社会动荡的源头
政治方面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商业革命,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有利的位置,贸易发达,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特别是制呢业(羊毛加工业:英当时民族工业),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现圈地运动(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村中的扩展过程,变地主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市场等),产生了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都铎王朝时期推行重商主义,对外争夺海上霸权。英国出现清教徒运动。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1640年—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新议会的召开:资产阶级提出政治要求),内战,建立共和国,护国主制,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说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是曲折的,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89年议会颁布《权议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最终是在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欧洲文化复兴和启蒙提供了可能。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之中,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注: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
18世纪的欧洲处在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
18世纪上半叶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两个1荷兰,2英国
由于1789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就是三个,加上法国(北欧的情况不是很清楚,18世纪瑞典的便帽派和礼帽派做过斗争,不知有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
封建国家很多,主要是普鲁士,奥地利,俄国,波兰,意大利各邦,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主要是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大力发展起来
首先声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在17世纪。英国英国的革命是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自15世纪结束与法国百年战争后,进行圈地运动,加上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英国借此机会大大开拓海外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形成了,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加上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政策支持和16世纪重商主义的流行,英国的经济发展很快,革命的物质基础也形成了
相比之下,17世纪的法国经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专制主义,封建势力达到巅峰,18世纪路易十五还统治了多年,17世纪的德意志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浩劫,更加分崩离析,18世纪在普鲁士的崛起下慢慢发展,18世纪的奥地利经历了玛丽亚特雷莎和 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封建主义还有待于发展,18世纪的俄国经历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的统治和扩张,农奴制进一步巩固
17、18世纪的西班牙已经衰落,意大利依然分裂,总的说来,进行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就想1566年荷兰进行革命时,英国处于伊丽莎白时代还没有条件进行革命一样;1640年,英国革命的时机成熟了,可是法国不行;1789法国进行革命了,德国还是等到了1866年对丹战争才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一,革命条件不一
一般来说,改革是统治阶级发起的自上而下的变革,革命是被统治阶级自下而上的变革,改革比较缓和,革命比较剧烈,改革往往保留大量残余,革命比较彻底
Ⅷ 16、17世纪的世界历史
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回才开始。在这答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而15 17世纪的历史通过地理大发现变成了世界的历史。而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则奠定了世界统一大历史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北美和南美 亚洲成了殖民地 世界从此联系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