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名人幼年丧母的故事
1、《居里夫人的故事》中主人公居里夫人半生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终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谓一生都在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她却懂得用恬淡的心态去面对清贫,用卓越的努力去赢得光荣。她认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在这样一位庄严、勇敢、高雅、和平的伟大女性面前,时间的游走显示了它的无力,岁月的长河始终无法将这个名字从人类的纪念册中抹去。她如一朵铿锵玫瑰,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枯萎凋谢,而始终在天地间某个角落里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
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3、鞭打芦花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闵子骞诚挚善良、好学上进,拜孔子为师。
闵子骞生母死得早,父亲娶后妻又生两子。继母经常虐待他。每到冬天两个弟弟都穿的用棉花做成的棉衣,而继母却用芦花给他做棉衣。在寒冷的冬天可想而知。
一天,闵子骞牵车是由于寒冷打颤,将绳子掉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毒打,芦花做的棉衣随着打破的衣缝中飘出。经查问才知道闵子骞遭受继母的虐待。父亲回家后立刻要休妻。闵子骞跪求父亲原谅继母,闵子骞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受冷。”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道后很是后悔知错,从此对他视为亲生。
这就是二十四孝之一的‘鞭打芦花 芦衣顺母
’的故事,我们在摈弃旧道德旧礼俗的同时,更要将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东西传承下去。
❷ 历史上,几岁丧父,几岁丧母的名人
十岁左右就登基的皇帝就是,因为他们等到老爸死了就可以当皇帝,皇帝应该很有名吧。
比如清康熙帝,八岁当皇帝,也就是八岁死了爸
还有明万历帝,十岁当皇帝
再如汉献帝、汉灵帝
还有很多很多小孩皇帝
❸ 幼年丧父叫“孤”,幼年丧母呢
孤哀子来
gū’āizǐ
[son bereaved of his parents] 旧时父丧称孤源子,母丧称哀子,父母俱丧称孤哀子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礼记·杂记》
如孤子,衣纯以素。——《礼记·深衣》
网络上就有!
❹ 幼年丧父的名人有哪些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孔子两岁的时候即公元549年就去世了。
❺ 少年丧母在古文里叫什么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版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权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丁忧”作为一种习俗,一种伦理,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在中国存在和沿袭了数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不得不黯淡下来。“
❻ 谁能列举下历史上幼年丧父的名人
郭靖、杨过、乔峰、胡斐、张无忌、袁承志
❼ 有没有历史人物小时候丧父丧母,经过艰苦生活、现实残酷最后成为英雄好汉或者历史名人
包拯幼年时即无父无母,由兄嫂养大成人,最终名垂青史!
❽ 幼年丧父叫“孤”,那幼年丧母叫什么
幼年丧母叫:哀
哀拼音:āi
释义:
1、悲痛:悲哀。哀求。哀叹。哀鸣。哀思。哀鸿版遍野(“哀鸿”权,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悼念:哀悼。默哀。
3、旧时称死去母亲。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哀,闵也。从口,衣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哀,怜悯。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衣”作声旁。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哀恸[āi tòng]
极为悲痛。
2、哀告[āi gào]
苦苦央告。
3、哀戚[āi qī]
悲伤;悲哀。
4、哀泣[āi qì]
悲伤地哭泣。
5、哀歌[āi gē]
悲哀地歌唱。
❾ 文言文中幼年丧父称“孤”,幼年丧母是什么
幼年丧父为孤,幼年丧母却不为独,独是指妇人年老后没有子女,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可见古时没有父亲的孩子为最可怜的,成其为孤,也可能缘于当时的三钢五常吧。
❿ 历代皇帝有多少是幼年丧父或丧母的
这个应该很抄多,挑几个袭有名的说:
汉昭帝刘弗陵,8岁丧父,7岁丧母
晋成帝司马衍,5岁丧父
晋穆帝司马聃,2岁丧父
北魏孝文帝,9岁丧父
北魏孝明帝,5岁丧父
后周恭帝柴宗训,6岁丧父
宋哲宗赵煦,9岁丧父
明英宗朱祁镇,9岁丧父
明神宗朱翊钧,10岁丧父
清世祖顺治帝,6岁丧父
清圣祖康熙帝,8岁丧父,10岁丧母
清穆宗同治帝,6岁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