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清代年表

中国历史清代年表

发布时间:2021-03-05 17:02:14

中国历史的朝代从远古的皇帝到清朝的年历表

夏 商 周 秦 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 唐 五代十国 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 元 明 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 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已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

成王(姬诵)

康王(姬钊)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满)

共王(姬翳扈)

懿王(姬鞯)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厉王(姬胡)

共和

宣王(姬静)

幽王(姬宫星)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桓王(姬林)

庄王(姬佗)

禧王(姬胡齐)

惠王(姬阆)

襄王(姬郑)

顷王(姬壬臣)

匡王(姬班)

定王(姬瑜)

简王(姬夷)

灵王(姬泄心)

景王(姬贵)

悼王(姬猛)

敬王(姬丐)

元王(姬仁)

贞定王(姬介)

哀王(姬去疾)

思王(姬叔)

考王(姬嵬)

威烈王(姬午)

安王(姬骄)

烈王(姬喜)

显王(姬扁)

慎靓王(姬定)

赧王(姬延)

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孝文王(嬴柱)

庄襄王(嬴子楚)

始皇帝(嬴政)

二世皇帝(嬴胡亥)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

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

明帝(刘庄)——永平

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

和帝(刘肇)——永元、元兴

殇帝(刘隆)——延平

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冲帝(刘炳)——永嘉

质帝(刘缵)——本初

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

三国(220——280)[魏、蜀汉、吴]

魏(220——265)

文帝(曹丕)——黄初

明帝(曹壑)——太和、青龙、景初

齐王(曹芳)——正始、嘉平

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

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章武

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吴(222——280)

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

景帝(孙休)——永安

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晋(265——420)[东晋、西晋]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

怀帝(司马炽)——永嘉

愍帝(司马邺)——建兴

东晋(317——420)

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

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

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

康帝(司马岳)——建元

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

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

海西公(司马奕)——太和

简文帝(司马昱)——咸安

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

恭帝(司马德文)——元熙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宋(420——479)

武帝(刘裕)——永初

少帝(刘义符)——景平

文帝(刘义隆)——元嘉

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

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

明帝(刘彧)——泰始、泰豫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

顺帝(刘淮)——升明

齐(479——502)

高帝(萧道成)——建元

武帝(萧赜)——永明

郁林王(萧昭业)——隆昌

海陵王(萧昭文)——延兴

明帝(萧鸾)——建武、永泰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

和帝(萧宝融)——中兴

梁(502——557)

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简文帝(萧纲)——大宝

元帝(萧绎)——承圣

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

陈(557——589)

武帝(陈霸先)——永定

文帝(陈倩)——天嘉、天康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

宣帝(陈顼)——太建

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圭)——登国、皇始、天兴、天赐

明元帝(拓跋嗣)——永兴、神瑞、泰常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神珈、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睿)——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拓跋弘)——天安、皇兴

孝文帝(元宏)——延兴、承明、太和

宣武帝(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

孝明帝(元诩)——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孝庄帝(元子攸)——建义、永安

长广王(元晔)——建明

节闵帝(元恭)——普泰

安定王(元朗)——中兴

孝武帝(元攸)——太昌、永兴、永熙

东魏(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元象、兴和、武定

北齐(550——577)

文宣帝(高洋)——天保

废帝(高殷)——乾明

孝昭帝(高演)——皇建

武成帝(高湛)——太宁、河清

后主(高纬)——天统、武平、隆化

幼主(高恒)——承光

西魏(536——556)

文帝(元宝炬)——大统

废帝(元钦)

恭帝(元廓)

北周(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武成

武帝(宇文邕)——保定、建德、宣政

宣帝(宇文赟)——大成

静帝(宇文阐)——大象、大定

隋(581——618)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文帝(杨坚)——开皇、仁寿

炀帝(杨广)——大业

恭帝(杨侑)——义宁

唐(618——907)

高祖(李渊)——武德

太宗(李世民)——贞观

高宗(李治)——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中宗(李显,又名哲)——嗣圣

睿宗(李旦)——文明

武后(武曌)——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神龙、景龙

睿宗(李旦)——景云、太极、延和

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天宝

肃宗(李亨)——至德、乾元、上元

代宗(李豫)——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德宗(李适)——建中、兴元、贞元

顺宗(李诵)——永贞

宪宗(李纯)——元和

穆宗(李恒)——长庆

敬宗(李湛)——宝历

文宗(李昂)——宝历、大(太)和、开成

武宗(李炎)——会昌

宣宗(李忱)——大中

懿宗(李崔)——大中、咸通

僖宗(李儇)——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昭宗(李晔)——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哀帝(李柷)——天佑

五代(907——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开平、乾化

末帝(朱真)——乾化、贞明、龙德

后唐(923——936)

庄宗(李存勖)——同光

明宗(李亶)——天成、长兴

闵帝(李从厚)——应顺

末帝(李从珂)——清泰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瑭)——天福

出帝(石重贵)——天福、开运

后汉(947——950)

高祖(刘皓,本名知远)——天福、乾佑

隐帝(刘承佑)——乾佑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广顺、显德

世宗(柴荣)——显德

恭帝(柴宗训)——显德

宋(960——1279)[北宋、南宋]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建隆、乾德、开宝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真宗(赵恒)——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仁宗(赵祯)——天圣、明道、景佑、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英宗(赵曙)——治平

神宗(赵顼)——熙宁、元丰

哲宗(赵煦)——元佑、绍圣、元符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钦宗(赵桓)——靖康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建炎、绍兴

孝宗(赵慎)——隆兴、乾道、淳熙

光宗(赵敦)——绍熙

宁宗(赵扩)——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理宗(赵昀)——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度宗(赵祺)——咸淳

恭宗(赵显)——德佑

端宗(赵是)——景炎

帝丙(赵丙)——祥兴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会同、大同

世宗(耶律阮)——天禄

穆宗(耶律璟)——应历

景宗(耶律贤)——保宁、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景福、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太)康、大安、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天庆、保大

金[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文,本名阿骨打)——收国、天辅

太宗(完颜晟)——天会

熙宗(完颜亶)——天会、天眷、皇统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贞元、正隆

世宗(完颜雍)——大定

章宗(完颜璟)——明昌、承安、泰和

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崇庆、至宁

宣宗(完颜珣)——贞佑、兴定、元光

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开兴、天兴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乃马真后(称制)

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至元

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大德

武宗(孛儿只斤海山)——至大

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

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

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

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至顺

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至顺

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洪武

惠帝(朱允文)——建文

成祖(朱棣)——永乐

仁宗(朱高炽)——洪熙

宣宗(朱瞻基)——宣德

英宗(朱祁镇)——正统

代宗(朱祁钰)[景帝]——景泰

英宗(朱祁镇)——天顺

宪宗(朱见深)——成化

孝宗(朱佑樘)——弘治

武宗(朱厚照)——正德

世宗(朱厚璁)——嘉靖

穆宗(朱载后)——隆庆

神宗(朱翊钧)——万历

光宗(朱常洛)——泰昌

熹宗(朱由校)——天启

思宗(朱由检)——崇祯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爱新觉罗胤祯)——雍正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爱新觉罗顒琰)——嘉庆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宣统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月10月1日成立

⑵ 求中国古代历史年表

原始社会
约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犬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开始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时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1351年 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 1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⑶ 中国朝代年表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替,这些中国历史朝代你都记得住吗?用朝代歌的方式方便记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本专题整理了各个版本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完整版,把这个背熟后,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你记不信了。导读(目录)展开↓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⑷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略表

史前社会

约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至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至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至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前2357~前2258

虞舜前2257~前2208

奴隶社会

夏 前2070~前1600

商 前1600~前1046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

战国时代① 前475—前221

封建时期

秦朝 前221~前 207

汉朝 前206~220

西汉 前202~8

新朝 8~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220~280

魏 220~266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朝 265~420

西晋 266~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前赵 304~329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 304~347

后赵 319~350

前凉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后燕 384~407

后秦 384~417

后凉 386~403

南凉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凉 400~420

北凉 401~439

夏国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386~589

南朝 420~589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 386~581

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 907~960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907~978

楚 924~960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朝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朝 907~1125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 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西夏 1038~1227

金朝 1115~1234

元朝 1206~1367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1279年灭南宋

明朝 1368~1644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

清朝 1616~1911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 1644年入关

民主时期

中华民国

公元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今

⑸ 中国历史纪年表

朝代 起止年代(公元) 创始人/掌权人 都城
夏 前2100年-前1600年 启 阳城
商 前1600年-前1100年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年-前771年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21年 / 洛邑
秦 前221年-前206年 始皇(嬴政) 咸阳
西汉 前202年-8年 高祖(刘邦) 长安
新 8年-23年 王莽 长安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 洛阳
三国(魏) 220年-265年 曹丕 洛阳
三国(蜀) 221年-263年 刘备 成都
三国(吴) 229年-280年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年-316年 武帝(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年-420年 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年-439年 / 洛邑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齐 427年-482年 萧道成 建康
梁 464年-549年 萧衍 建康
陈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洛阳
东魏 534年-550年 元善见(高欢立) 邺
西魏 535年-557年 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周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隋 581年-618年 文帝(杨坚) 大兴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唐 618年-90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第1任 618-627年 高祖(李渊) 长安
第2任 627-650年 太宗(李世民)
第3任 650-684年 高宗(李治)
第4任 684-684年 中宗(李显)
第5任 684-684年 睿宗(李旦)
第6任 684-705年 武则天
第7任 705-710年 中宗(李显)
第8任 710-710年 殇帝(李重茂)
第9任 710-712年 睿宗(李旦)
第10任 712-756年 玄宗(李隆基)
第11任 756-762年 肃宗(李亨)
第12任 762-780年 代宗(李豫)
第13任 780-805年 德宗(李适)
第14任 805-806年 顺宗(李诵)
第15任 806-821年 宪宗(李纯)
第16任 821-825年 穆宗(李恒)
第17任 825-836年 敬宗(李湛)
第18任 836-841年 文宗(李昂)
第19任 841-847年 武宗(李炎)
第20任 847-860年 宣宗(李忱)
第21任 860-874年 懿宗(李凗)
第22任 874-889年 僖宗(李儇)
第23任 889-904年 昭宗(李晔)
第24任 904-907年 哀帝(李柷)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 /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第1任 960年-976年 太祖(赵匡胤) 开封
第2任 976年-998年 太宗(赵炅)
第3任 998年-1023年 真宗(赵恒)
第4任 1023年-1064年 仁宗(赵祯)
第5任 1064年-1068年 英宗(赵曙)
第6任 1068年-1086年 神宗(赵顼)
第7任 1086年-1101年 哲宗(赵煦)
第8任 1101年-1126年 徽宗(赵佶)
第9任 1126年-1127年 钦宗(赵桓)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 临安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赵构) 临安
第1任 1127年-1163年 高宗(赵构) 临安
第2任 1163年-1190年 孝宗(赵昚)
第3任 1190年-1200年 光宗(赵敦)
第4任 1200年-1225年 宁宗(赵扩)
第5任 1225年-1265年 理宗(赵昀)
第6任 1265年-1275年 度宗(赵禥)
第7任 1275年-1276年 恭宗(赵显)
第8任 1276年-1278年 端宗(赵昰)
第9任 1278年-1279年 卫王(赵昺)
辽 916年-1125年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年-1227年 李元昊 兴庆
金 1115年-1234年 完颜阿骨打 中都
元 1271年-1368年 世祖(忽必烈) 大都
明 1368年-1644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明 1368年-1644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第1任 1368年-1399年 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
第2任 1399年-1403年 惠帝(朱允炆)
第3任 1403年-1425年 成祖(朱棣)
第4任 1425年-1426年 仁宗(朱高炽)
第5任 1426年-1436年 宣宗(朱瞻基)
第6任 1436年-1450年 英宗(朱祁镇)
第7任 1450年-1457年 代宗(朱祁钰)
第8任 1457年-1465年 英宗(朱祁镇)
第9任 1465年-1488年 宪宗(朱见深)
第10任 1488年-1506年 孝宗(朱佑樘)
第11任 1506年-1522年 武宗(朱厚照)
第12任 1522年-1567年 世宗(朱厚熜)
第13任 1567年-1573年 穆宗(朱载垕)
第14任 1573年-1620年 神宗(朱翊钧)
第15任 1620年-1621年 光宗(朱常洛)
第16任 1621年-1628年 熹宗(朱由校)
第17任 1628年-1644年 毅宗(朱由检)
清 1644年-1911年 世祖 - 顺治(福临)① 北京
清 1644年-1911年 世祖 - 顺治(福临)① 北京
第1任 1644年-1662年 世祖 - 顺治(福临) 北京
第2任 1662年-1723年 圣祖 - 康熙(玄烨)
第3任 1723年-1736年 世宗 - 雍正(胤禛)
第4任 1736年-1796年 高宗 - 乾隆(弘历)
第5任 1796年-1821年 仁宗 - 嘉庆(顺琰)
第6任 1821年-1851年 宣宗 - 道光(旻宁)
第7任 1851年-1862年 文宗 - 咸丰(奕詝)
第8任 1862年-1875年 穆宗 - 同治(载淳)
第9任 1875年-1908年 德宗 - 光绪(载湉)
第10任 1908年-1911年 恭宗 - 宣统(溥仪)
附注:
① “创始人/掌权人”的列表为“年代 - 年号(皇帝姓名)”其中清朝皇帝姓名均隐藏了其姓“爱新觉罗”。如“世祖 - 顺治(福临)”表示清世祖皇帝是 “爱新觉罗·福临”,其年号是“顺治”

⑹ 中国历史年历表

原始社会
(距今约40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距今约400万年前 蝴蝶腊玛古猿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
距今约200万年前 巫山人已在川东生息
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已在云南元谋盆地生息,打制石器问世,先民已知用火
距今约100万年前 蓝田人已在陕西蓝田地带生息
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燧人氏)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面貌上保留了猿类的某些特征,已经能够保存火种,并用火烧烤食物,手脚分工明确,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距今约20万年前 金牛山人已在东北辽河流域生息,标志着人类开始由直立人向智人进化。
距今约15万年前 丁村人已在山西南部生息
距今约10万年前 许家窑人(伏羲氏)已在晋北古大同湖畔生息,飞石索已用于狩猎
距今约5万年前 骨针在辽宁小孤山制成
距今约3万年前 峙峪人已在晋北桑干河流域生息
距今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息,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距今约3万年前 下川文化在晋南形成
距今约1万年前 (神农氏)原始农业在中华大地出现
约公元前6000年 裴李岗文化在中原地带形成,龟甲占卜在中原出现,文字符号萌芽,骨笛制成,粟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猪狗鸡在中原已家养
约公元前5850年 大地湾文化在陇东形成,黍子、油菜已种植,原始混凝土制成
约公元前5000年 河姆渡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稻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骨耜已为稻作农具;半坡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形成,龙虎观念萌生,彩陶艺术出现,壁画出现 母系氏族公社
约公元前4300年 大汶口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酿酒器皿制成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990年 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形成,男女合葬出现,动物殉葬风俗已见
约公元前3500年 红山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东部及辽西形成,玉猪龙崇拜形成,石砌祭坛出现
约公元前3300年 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上游形成,彩陶艺术进入盛世,青铜刀已用范铸;良渚文化在长江下游形成,天圆地方观念形成,原始混凝土已用于建造
约公元前3000年 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汉江地带形成,崇祖观念萌生,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筑成
约公元前2600年 龙山文化在黄河下游形成,文字与文书出现,山东邹平丁公村古成筑成
约公元前2550年黄帝与炎帝结盟,华夏族形成;涿鹿大战,筮卜出现;阪泉之战,史官出现,仓颉造字
约公元前2450年 颛顼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372年 喾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297年 尧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227年 尧让位于舜
约公元前2179年 舜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约公元前2155年 大禹治水
约公元前2142年 禹征三苗
约公元前2120年 禹朝诸侯于会稽
约公元前2100年 禹划天下为九州
约公元前2090年 禹铸九鼎
约公元前2000年 齐家文化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带形成,石磐已成为重要乐器之一,青铜镜已有制造;二里头文化在黄河中游豫西晋南形成,酒器青铜爵已铸造,宫殿已建筑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历时470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启称夏后建国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历时554年)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历时275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秦襄公带领军队救援周王朝,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送有功,襄公被封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周朝的后半段。
周王室东迁洛邑以后到灭亡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首位君王为周平王(宜臼),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
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持续了二百多年,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代”。
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以“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1]
春秋(历时294年)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向帝制社会转变阶段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雒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即春秋五霸)。
战国(历时254年)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魏国李悝将变法首次付诸实践。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第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
帝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
秦(历时16年)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秦朝)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历时4年)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历时210年)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兵出击匈奴,大败匈奴,经过此次漠北之战,匈奴无力与汉朝对抗。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历时16年)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
东汉(历时195年)
(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历时60年)
(220年到280年)
220年 曹魏建立 皇帝:曹丕(魏文帝)
221年 蜀汉建立 皇帝:刘备(昭烈帝)
229年 孙吴建立 皇帝:孙权(吴大帝)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63年 魏灭蜀
西晋(51年)
(265年到316年)
265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曹魏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正式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历时103年)
(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历时169年)
(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历时37年)
(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 隋军挥师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历时289年)
(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十国(89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历时167年)
(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李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于会宁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历时149年)
(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历时97年)
(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历时276年)
(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满清(历时267年)
(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3年 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49年)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英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八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加入荷比西三国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近代史
(近代史按史学家普遍定义年限为:1840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秋收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现代史
社会主义社会(1949年—)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10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0年 北京亚运会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2010年 上海世博会

⑺ 中国历史帝系年表(从五帝到清朝)

三皇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姬轩辕
少昊己挚
玄帝姬颛顼
帝喾姬夋
帝挚姬挚
唐尧伊祁放勋
虞舜姚重华
夏朝
大禹姒文命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桀帝姒履癸
商朝
成汤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帝)
周朝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
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周庄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齐
周惠王姬阆
周王子姬颓
周襄王姬郑
周王子姬带
周顷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灵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王子姬朝
周元王姬仁
周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安王姬骄
周烈王姬喜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姬杰
秦朝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汉朝
西汉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高后吕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昌邑王刘贺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shì)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孺子婴刘婴
新朝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
玄汉
汉延宗更始帝刘玄
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
成家
公孙述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章帝刘炟
汉和帝刘肇
汉殇帝刘隆
汉安帝刘祜
汉少帝刘懿
汉顺帝刘保
汉冲帝刘炳
汉质帝刘缵
汉桓帝刘志
汉灵帝刘宏
汉少帝刘辩
汉献帝刘协
三国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蜀【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
汉孝怀帝刘禅

*武烈帝孙坚
*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
吴大帝孙权
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乌程侯孙皓

西晋
*宣帝司马懿
*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赵王司马伦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十九国
成汉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汉)昭文帝李寿
(汉)末主李势
汉赵
(汉)光文帝刘渊
(汉)梁王刘和
(汉)昭武帝刘聪
(汉)隐帝刘粲
(赵)秦王刘曜
后赵
明帝石勒
文帝石弘
武帝石虎
正帝石世
成帝石遵
仁武帝石鉴
兴武帝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冉闵
惠帝冉智
前凉
*武穆王张轨
昭王张实
成王张茂
文王张骏
桓王张重华
哀王张耀灵
威王张祚
冲王张玄靓
悼王张天锡
凉王张大豫
后凉
*景昭帝吕婆楼
懿武帝吕光
隐王吕绍
灵帝吕纂
后主吕隆
西凉
武昭王李暠
后主李歆
末主李恂
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傉檀
北凉
文王段业
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犍
高昌王沮渠无讳
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开封公慕容详
赵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
归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昌平王段随
中帝慕容觊
文帝慕容瑶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云
文成帝冯跋
昭成帝冯弘
南燕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胡夏
*桓帝刘卫辰
武烈帝赫连勃勃
德武帝赫连昌
平武帝赫连定
前秦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厉王苻生
世祖苻坚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后主苻崇
后秦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盘
厉武王乞伏慕末
代国
太祖拓跋猗卢
太宗拓跋普根
世祖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郁律
惠帝拓跋贺傉
炀帝拓跋纥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谯纵
南北朝
南朝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元帝刘劭
孝武帝刘骏
前废帝刘子业
明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准

高帝萧道成
武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武帝萧衍
临贺王萧正德
简文帝萧纲
豫章王萧栋
武陵王萧纪
元帝萧绎
闵帝萧渊明
敬帝萧方智
后梁
宣帝萧詧
明帝萧岿
靖帝萧琮

武帝陈霸先
文帝陈蒨
废帝陈伯宗
宣帝陈顼
炀帝陈叔宝
北朝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衍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秦王杨浩
隋越王杨侗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南周(武周)
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
唐朝复辟
唐中宗李显
唐殇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chù]
渤海国
渤海高王大祚荣
渤海武王大武艺
渤海文王大钦茂
渤海前废王大元义
渤海成王大华兴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义
渤海简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渤海宁王大彝震
渤海雍王大虔晃
渤海厉王大玄锡
渤海赧王大玮瑎
渤海后废王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
太祖朱温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瑱(朱友贞)
后唐
*太祖李克用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闵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后晋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贵
后汉(包括北汉)
高祖刘暠
隐皇帝刘承佑
湘阴公刘赟
世祖刘旻
睿宗刘钧
少主刘继恩
英武帝刘继元
后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郭威义子,实为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过继之后改名“郭荣”,所以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荣”)
恭帝柴宗训(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宗训”)
十一国吴越
太祖钱鏐
世宗钱元瓘
成宗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倧
忠懿王钱弘俶
闽国
太祖王审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钧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荆南(南平)
武信王高季兴
文献王高从诲
贞懿王高宝融
荆南侍中高保勖
荆南侍中高继冲
南楚
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前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后废王马希崇
南吴
太祖杨行密
烈宗杨渥
高祖杨渭
让帝杨溥
岐国
忠敬王李茂贞
桀燕(杰燕)
桀王刘仁恭
燕王刘守光
南唐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后主李煜
南汉
*烈宗刘隐
高祖刘岩
殇帝刘玢
中宗刘晟
后主刘鋹
前蜀
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王宗衍)
后蜀
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世宗耶律阮
辽穆宗耶律璟
辽景宗耶律贤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辽
辽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后萧塔不烟
辽仁宗耶律夷列
承天后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耶律直鲁古
辽恭帝耶律屈出律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赵匡义)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南宋
宋高宗赵构
元懿太子赵旉
宋孝宗赵眘
宋光宗赵淳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
宋恭帝赵显
宋端宗赵昰
宋帝昺赵昺
西夏
*太祖李继迁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谅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顺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纯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顼
献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完颜晟
金熙宗完颜亶
海陵王完颜亮
金世宗完颜雍
金章宗完颜璟
卫绍王完颜永济
金宣宗完颜珣
金哀宗宛颜守绪
金末帝完颜承麟
元(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睿宗(监国)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马乃真后(称制)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元世祖(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成宗(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
元武宗(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
元仁宗(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英宗(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元文宗(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元惠宗(乌哈图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⑻ 中国历史纪年表(上古时代至清朝)谢谢!

最全的恐怕只有《辞海》的附录里最全了。在网上找找辞海,就可以查到了。

⑼ 清朝皇帝年代顺序表

清朝皇帝按时间排列为:

努尔哈赤,年号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1627年登基,在位10年。福临,年号顺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玄烨,年号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胤禛,年号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弘历,年号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颙琰,年号嘉庆,1796年登基,在位25年。旻宁,年号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奕詝,年号咸丰,1851年登基,在位11年。载淳,年号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载恬,年号光绪,1875年登基,在位34年。溥仪,年号宣统,1909年登基,在位3年。

(9)中国历史清代年表扩展阅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清代年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