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有什么特点
第一,关于古代农业。早期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耜耕)到铁犁牛耕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生产的变化。土地制度则经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三个发展阶段。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第二,关于古代手工业。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官府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实力雄厚、产品精美的官营手工业和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民间手工业并存的局面。民间手工业包括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第三,关于古代商业。在商周时期,商业也由官府所控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民间商人迅速崛起,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古代商业在艰难中发展着。宋元时期商业得到空前发展,明清时期商业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地发展繁荣。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虽然受到了官府的压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关于古代经济政策。教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土地私有化而来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着农业发展和政治稳定,古代的一些王朝制定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但是并不足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二是“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政府所沿用,这种政策在古代历史上有其客观的背景,但是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突出的。三是明清以后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B.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征 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并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较高水平,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简单协作的耜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与使用,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定型,并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明清之际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结构没有突破性进展。到了近代,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束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里产生了雇佣关系,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商业发展繁荣,城市规模与功能不断扩大,汉唐之际的对外贸易繁荣。明清之际,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但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下,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也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没有跟上世界大潮流,中国经济逐渐落后。
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政策的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二是科技的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三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其发展方向与规模一直被历代王朝控制着。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小农经济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启示 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是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农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自耕农生产积极性高,同时由于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不断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古代农耕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具有内部的稳定性、保守性和排他性,因其脆弱而对新经济因素产生本能的抵抗,既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向前发展,又阻碍了商品交换与扩大再生产。手工业和商业是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统治者奢侈享受而存在的。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巩固其经济基础、加强统治,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通过发展农业、严格控制工商业发展,既维护了统治基础,又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一政策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变革和商品流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还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明清之际,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使得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限制,已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成长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不但内部失去了经济的活力、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终于日渐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陷于落后挨打的局面。
C. 论述历史上我国经济区域的变化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
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终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详细介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一)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
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
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版合的自给自足的权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其发展方向与规模一直被历代王朝控制着。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
E.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一般指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下面从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评价四个方面简单分析:
1、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3、分析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A、有利发展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B、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评价:
A、积极性:
①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B、局限性:
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②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F. 中国的七大经济区的 经济状况及市场!
全国分为七大经济区,分别为: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珠三角经济区(广东、海南、福建)、长三角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中部6省综合经济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大西北综合经济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1.环渤海经济区。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为核心,座落于东北亚的中心,是国家政策引导发展的重点区域。
①区域优势。一是明显的区位优势,该区地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沿海对外开放的中北段,又处东北亚中心,为该区带来极强的经济辐射潜力;二是明显的人才优势,这里科技、教育水平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理想的地区之一;三是交通优势,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交通网络和独特的港群(大连、营口、唐山、天津、黄骅、烟台、威海、青岛等港口),沈大、京津、济青、京石、太旧、济德等高速公路,也将使该区有希望最先在中国建成区域性高速公路网地区;四是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样,石油、铁矿、煤炭、海洋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
②专门化部门。该区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石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钢铁、机械、电子、轻纺及棉花、水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今后除发挥现有工业潜力之外,宜充分利用智力资源,大力发展微电子、光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在农业开发上集中力量建设河北、山东的粮棉果和海水捕捞与养殖基地,加快北京、天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
①区域特点。东北区地处东北亚开放地带,石油化工、矿冶机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全国居突出地位。这里资源丰富而且地域组合条件好,石油铁矿、煤炭及粮食、甜菜、原木、畜产品均在全国占较大比重,水资源在我国北方也属丰裕。拥有比较发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
②专门化部门。东北区是以石油化工、钢铁、矿冶机电设备、汽车制造、森林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粮食、原木、甜菜、畜牧产品的重要基地。今后的方向除了加速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外,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部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包括长江三角洲14个市和沿江28个地市,面积约33×104平方千米,人口1.68亿。
①区域特点。全国最大的经济技术核心区,这里矿产资源不足,但农业发展水平和商业化程度较高,水资源比较丰富,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借助长江和江河湖海相通的优势,成为内联中、西部的中国与亚太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地方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建立起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均较发达的综合经济区。该区在科技文化水平、内外贸易的发达程度上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②专门化部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制造业为主体,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汽车、钢铁、石化等产值占全国同类行业的1/3~1/2;沿江地区以纺织、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在城市化进程中,该区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是全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基地。今后的方向宜积极开拓光导纤维、激光、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新技术,重点发展微电子、汽车、造船、发电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乙烯及后续加工材料和深加工、轻纺产品等,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中心与金融、贸易、信息中心。
4.中部五省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面积87.12×104平方千米,人口3.13亿。
①区域特点。地处中国中部地带中段,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带向西部的过渡带和上海、连云港、广州三个对外开放“窗口”的连接地带。水土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色金属、水能、铁、非金属等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和科技力量比较雄厚;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②专门化部门。该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水稻、棉花、淡水产品、油菜籽等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部门已成体系,今后的重点是以大运量、高耗水工业为主体,建立由冶金、纺织、汽车、化工等组成的沿江工业地带,担负起我国经济开发中“承东启西”的桥梁和基地作用。
5.东南沿海经济区。目前包括广东、福建两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今后可将港、澳、台划入。目前该区面积29.93×104平方千米,人口9800万。
①区域特点。该区位于东南沿海,与港、澳、台毗邻,海外侨胞众多,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有着特殊的有利条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特区集中的地带。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条件良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产地;锰及有色金属、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已有相当基础,是中国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
②专门化部门。地方资源为该区奠定了
G.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
只是概括...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征 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并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较高水平,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简单协作的耜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与使用,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定型,并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明清之际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结构没有突破性进展。到了近代,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束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里产生了雇佣关系,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商业发展繁荣,城市规模与功能不断扩大,汉唐之际的对外贸易繁荣。明清之际,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但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下,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也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没有跟上世界大潮流,中国经济逐渐落后。
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政策的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二是科技的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三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各经济部门的地位、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其发展方向与规模一直被历代王朝控制着。在古代社会经济中,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小农经济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启示 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是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农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自耕农生产积极性高,同时由于人口膨胀和土地兼并,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不断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古代农耕的一大特色。这一模式具有内部的稳定性、保守性和排他性,因其脆弱而对新经济因素产生本能的抵抗,既保障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向前发展,又阻碍了商品交换与扩大再生产。手工业和商业是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统治者奢侈享受而存在的。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为了巩固其经济基础、加强统治,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通过发展农业、严格控制工商业发展,既维护了统治基础,又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一政策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变革和商品流通,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还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明清之际,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海禁政策,使得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受到限制,已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成长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不但内部失去了经济的活力、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终于日渐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陷于落后挨打的局面。
H. 中国的基本经济区有哪些请给标准一点的答案,谢谢
1958年,中央为了加强对地区经济的计划指导,协调各大区内省、市、自治区间的内经济联系,根据当时容的实际出发,考虑历史关系和政治、经济、军事需要,将全国划分为7个大区,相当于基本经济区。
1961年,华中区与华南区合并成中南区,全国形成为六大经济协作区:
东北经济协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北经济协作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华东经济协作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中南经济协作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西南经济协作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北经济协作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省及香港、澳门未包括在内。
I.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有什么特点
一、农业
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即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
(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
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自耕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基本模式: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3)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
③耕作技术的成熟:春秋至秦汉:两年三熟,代田法,区田法——魏晋:《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宋元:精耕细作全面成熟,稻麦复种制,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4)经济重心南移:①过程: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②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代表:商周时期的井田制:①演变: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②实质: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③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战争使劳动力减少;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④瓦解的影响: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有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三种;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将公田转为私田、赏赐、买卖等)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屯田制,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均田制。a.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b.实施前提: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c.实施效果: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4)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出现条件: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特点: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耕织结合、铁犁牛耕、自给自足。
▲地位及影响: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d.局限: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②田庄式经营:以东汉、唐为典型。
③租佃制经营: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
3.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6)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
(7)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二、手工业
1、手工业发展概况
▲冶金业
(1)青铜时代(夏商周-春秋):商周时期是其繁荣时期,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冶铁业(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①冶铁技术的进步:春秋:生铁、块炼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16世纪前领先世界)——南北朝:灌钢法(古代最先进)。②燃料: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明代流行)。
▲纺织业
(1)丝织业:上古时代发明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后工艺发展——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远销欧洲,获“丝国”之称——唐:缂丝技艺——明清: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棉纺织业:宋代:出现——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衣被天下”)——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陶瓷业
(1)制陶:新石器时代出现,唐代的唐三彩享誉中外。
(2)制瓷(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南北朝:白瓷——唐:制瓷业成为独立工业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珍贵;瓷器成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宋: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景德镇成为瓷都——元:进入彩瓷生产期,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1)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2)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产品远销欧亚非。
(3)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
▲官营手工业:夏商周时期推行“工商食官”政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不断萎缩。特点:规模大、分工细、组织严密、管理完善、主要生产军用品和皇室、贵族消费品,代表手工业最高成就;产品不流通,对工匠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激化矛盾。
▲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在市场流通。
(4)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
(5)随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三、商业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1)原始末期:偶尔以物易物。
(2)商朝:职业商人和货币出现(“商人”由来)。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商业活动为官府所控制。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出现,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构成中国古代商业的两种主要经营形态;各国铸造货币,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城市繁荣,出现大都会(临溜,邯郸)。
(5)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发展。
(6)西汉: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中外贸易发达;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出现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
(7)隋唐:商业蓬勃发展,南北经济交往和对外贸易发达。①原因: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政府重视,政策开明。②表现:a.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b.市场发展:市坊分开;有严格的时间限制。c.金融货币: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d.对外贸易: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市舶使专管外贸。
(8)宋元时期:进入新的高峰期。①宋代表现:a.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早市和草市;集镇兴盛,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c.交换品种速增,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d.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e.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②元代表现:a.纸币广泛流通。b.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c.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9)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表现: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与农业、手工业相辅相成,各期发展不平衡。
(2)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乡村中有草市,且有夜市和晓市等。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形成地域性商帮。
(5)商业领域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产生的基本条件: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出现雇佣关系。
(2)产生概况:①时间、地点、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地区,纺织部门。②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发展非常缓慢;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就全国而言,不占主导地位;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拓展,妨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具体表现:封建政府重农抑商,征收重税,限制工场规模,残酷剥削农民,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束缚了萌芽的发展;“禁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发展,妨碍了国外市场的扩大。
③思想上:长期以来重农抑商、重利轻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致富后热衷于买田置地而很少投资扩大再生产。
④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失去海外市场和先进技术。
(5)认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保证国家赋税与徭役来源。
(3)演变过程:
①战国:商鞅变法首次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②汉代:进一步加强。③中唐至宋元: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④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
(4)评价:①重农抑商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②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③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3、“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明清时期严格限制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经济政策。
(2)原因:①根本原因: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②直接原因:明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清政府盲目自大,自认“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交流。
(3)表现: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②清朝:禁海、迁界;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如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评价:①积极:曾起过一定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的主权。②消极作用为主: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J.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一、农业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即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
(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
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自耕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基本模式: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3)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
③耕作技术的成熟:春秋至秦汉:两年三熟,代田法,区田法——魏晋:《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宋元:精耕细作全面成熟,稻麦复种制,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4)经济重心南移:①过程: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②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代表:商周时期的井田制:①演变:商代出现,西周盛行,春秋后瓦解。②实质: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所有。③瓦解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根本原因);战争使劳动力减少;各国税制改革,立法确立土地私有制。④瓦解的影响: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3)封建社会:①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有君主私有、地主私有、自耕农私有三种;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兼并(将公田转为私田、赏赐、买卖等)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②封建土地国有制:
A.三国:屯田制,军屯、民屯;保证军粮,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B.北魏至中唐:均田制。a.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其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b.实施前提:国家控制足够多的土地。c.实施效果: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4)土地经营方式:
①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至明清一直占主导。
▲出现条件: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特点: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耕织结合、铁犁牛耕、自给自足。
▲地位及影响: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d.局限: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②田庄式经营:以东汉、唐为典型。
③租佃制经营: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占主导。▲租佃式经营普及的意义: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减弱,农民有选择雇主和支配产品的自主权,甚至与市场发生联系,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和商品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