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玩具历史

中国玩具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5 12:00:07

① 玩具是谁发明的

什么是玩具(toy)? 简单说,用于“玩”的器具,就叫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不公适合儿童,还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适合从0岁到100岁的所有的人群。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它让人们机智聪明。 供人们尤其是儿童玩乐和游戏的产品。距今约5000多年的古埃及文物中已有粘土、木材、兽骨和象牙等材料制成的玩偶,儿童墓葬中有小型饮具和生活用具。距今约3000年的波斯文物中发现有下设圆轮的拖拉玩具。古希腊有用线绳起动的发声陀螺和动物形象的玩具。古罗马陵墓中出土了四肢活动的牙雕人像。18世纪德国纽伦堡成为欧洲玩具生产中心。玩偶采用模印工艺,体内装置机械部件,能表演啼哭、走路等动作。还生产了音乐玩具和发条玩具等。19世纪科学技术新成就应用于玩具设计和生产,促使玩具生产的发展,出现活动画、西洋镜、幻灯等光学玩具。1878年美国科学家T.A.爱迪生采用留声机制成会说话、唱歌的玩偶。19世纪90年代,美国相继生产了电动小风扇和有轨电动小火车。中国玩具也有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500年的山东宁阳大汶口遗址发现有小型陶猪。距今约3800年的齐家文化遗物中也有陶制玩具和响铃。风筝和球类游戏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空竹、风车、滚环、七巧板、九连环等成为中

② 中国古代玩具排名

泥玩具:从考古发掘出的大量汉代"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的文物中就看出当时的模制工艺与捏塑工艺均已达到相当精致的水平。品种繁多,所创造的形象简炼生动,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对后来的雕塑艺术和乐器(如陶埙等音响玩具)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和促进。
棋类玩具:棋类玩具中的围棋,汉代开始已传出国外,至唐代被列为琴、棋、书、画人的文化修养四要素之一。象棋,到宋代形成后,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化棋类游戏玩具之一。
陀螺:据麻国钧先生所著《中华传统游戏大全》中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泥叫叫:是一种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拨浪鼓:本来是一种古乐器,后来失去奏乐的作用,成为儿童的玩具。拨浪鼓是一面小鼓,依*系于两侧的小球击鼓发声。各个地区的拨浪鼓形状不一,有长如腰鼓的,也有扁似大鼓的,还有四鼓叠加的,发声时高高低低,响亮悦耳。
挂虎、大座狮:是民间用来辟邪的挂饰,用泥土和纸浆制成,有黑白、彩色两种,线条的变化很多,色彩的对比强。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挂虎从戏中的面具变化而来,后来被农民挂于门上,用以迎新驱鬼。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风筝:集娱乐、健身、竞技、观赏甚至通讯探测等多种功能,又和当代文化艺术及民俗节令密切结合,反映了我国传统玩具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早在汉代以前,我国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被创制出来。它对后来飞机的发明和航空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萌作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据说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就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我国风筝约在12世纪已传到国外。直到1804年,英国的航空之父乔治·凯利才制造了风筝滑翔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装了发动机,成为世界最早的空中动力飞行器。

走马灯和滚灯:宋代创制出来的。走马灯的结构是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作动力,冲击灯上面类似风车叶片的风车使其旋转,从而使灯上装饰的图案跟着转动起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基本原理与汽轮机、燃气轮机相同。这样的装置在欧洲16世纪才出现。另一种滚灯,它的内部结构主要来自古代"被薰"。是两个同心圆机环,机环内有轴,托着环内盛香料的小碗,转动薰球时,小碗可始终保持向上的位置,使其相对稳定。将其移到滚灯内使用,保证了滚灯在滚动时使灯保持稳定向上的位置。其科学原理和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类似装置在欧洲1500年才由达·芬奇设计出来。

七巧板:是一种拼板玩具,大概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从我国古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成的。燕几是一种错综分合的案几,可以拼成各种图形,古人按图设席,供宾客娱乐。后来,将这种大人用的实用品缩小,就演化成了玩具七巧板。它是将一块正方形的纸板分成七块,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这种玩具很早就传到了国外。据说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一世就十分喜爱玩七巧板。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得其时他爱不释手。即使后来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也念念不忘玩七巧板。西方人还给七巧板起了“唐图”这个名字。

九连环:也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据考证它的历史最少有几百年。宋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行,它的结构比拼图玩具稍微复杂一点,是用铁丝和铁片制成的。它共有九个环和一个柄,玩法是要把九个环一个一个套到柄里去。然后一个一个取下来。看起来不难,真正玩起来却颇费周折。15世纪已流传国外,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 Ring,认为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

华容道:它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这个玩具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少。据国外资料声称,美国数学家加德纳已经创造了步数最少的世界记录81步。

③ 中国民间传统玩具介绍

1、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2、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3、陀螺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eluo"ge读第二音调,luo读第一音调。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

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4、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之一,流传甚广。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旋转一会儿后,才会落下来。它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5、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④ 中国传统的玩具有什么

1、拨浪鼓

拨浪鼓的产生在鼓之后,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就曾经发现过疑为鼓的器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长形,木制,类似今天的腰鼓。这件建鼓的形态绝似一只巨大的拨浪鼓,只是未装双耳。

战国时期,还有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鼓皮用两排互相交错排列的鼓钉固定,类似现代“大鼓书”说唱艺人所用的鼓。鼓身由三只金属环拴挂在鼓架上。鼓架以髹漆木雕工艺完成,双凤背向共挑鼓身,底座是背向的双虎。这些鼓的出现,为拨浪鼓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2、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的传统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3、陀螺

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中国还出现了另一种有趣的玩具——竹片蜻蜓。这种玩具18世纪传到欧洲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陀螺”,可见,真正的陀螺比这更早到传到了国外。

为什么把竹片蜻蜓叫作“中国陀螺”呢?原来正式提出“陀螺”这个术语的,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物理学家傅科 。在英语中,陀螺就是“回转体”的意思。陀螺是在地上转的回转体,竹蜻蜓是在空中转的回转体,所以竹蜻蜓也可以说是一种陀螺。

4、竹蜻蜓

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

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

5、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⑤ CTE中国玩具展的历史和地位怎么样

很多玩具企业是冲着中抄国玩具展的超大规模而来,众所周知2017年的CTE中国玩具展展会面积超过18万平米、展商突破2,000家,品牌数3,600个,亚洲第一的规模打造出金字招牌。但是在这个巨大规模的背后其实是深厚的历史渊源,CTE中国玩具展的主办方是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它成立于1986年,已有超过30年历史,是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社团组织,拥有三十一年的深厚历史,协会会员基本由行业骨干企业、国际品牌及代理商组成,他们代表着玩具和母婴行业权威,代表着丰富的渠道信息和行业力量,这种历史积淀的力量在今年的中国玩具展上将得以集中体现。CTE展会全面涵盖了玩具类、幼教类、模型机械类和检测机构、配件、原材料等其他类别,项目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形成了具有增长趋势的特色展馆,在玩具展,你不仅能了解产品体系,更能掌握行业脉络。

⑥ 有关中国玩具变化的纪录片有什么

五集纪录片《玩具的故事》将围绕玩具发展史中那些带给人们感动与触动的片段,展专示时代变换中的玩具属所带给人们的影响,追忆几代人孩童年代的幸福印记,寻找蕴藏在这些被人熟知物件中的生命热度。 本片将以全球化的视野及多方位视角对中国玩具发展史进行真实叙事,并展望未来的玩具产业之路。 玩具 —— 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忠实伙伴,它将人生中第一份的趣味与惊喜带给孩童,也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学习经验的 。 纪录片《玩具的故事》 —— 为数亿中国观众打开一道历史光阴的“门”! 为中国玩具产业走向世界探寻下一扇“门”! 为中国的玩具人敞开内心里最深的“门”! 更为帮助优秀玩具企业在观众心目中竖立起历史标杆地位! 门 中国第一部以玩具为题材的央视级别大型纪录片 第一部从全产业链角度揭示玩具背后秘密的“产业史实片” 第一部从人文角度展现玩具与人羁绊关系的 “光影巨制” 《 玩具的故事 》 第一,意味着高度 那是创作的高度 是镜头的高度 是对中国玩具产业发展史进行真实纪录的高度 第一,并不是炫耀 正如人们孩童时代得到的第一件玩具 正如众多中国玩具企业在追赶世界品牌时迈出的

⑦ 如何认识中国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任何人都不会忘记它曾经给予自己的快乐和启迪。我国古代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它的独特工艺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喜爱。

我国古代的儿童玩具主要是泥、木、草、竹、布做的,由于这些东西不易保存,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多,因此对它的研究只能结合古代的文献记载和传统工艺的挖掘去分析,找出一些头绪来。

我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玩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埙[xun勋]和陶猪。陶埙发现于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是一个橄榄形上端尖下端圆的陶器,上端有一小孔,轻吹可发出声音,这可能就是后来陕西玩具“鸡叫叫”的先声。陶猪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长七厘米,形制粗糙,仅具雏形,可能是一件烧制过的玩具。这类玩具,别的地方也有发现,有的是小鸡的形状。

商周时的玩具,郑州二里岗曾经出土过商代的陶虎、陶羊、陶龟、陶鱼等。这些陶器造型匀称,风格淳朴,有的细部(如眼睛、鼻孔、牙齿、爪部)用阴线刻画,很有神采。这些可能是装饰品,也同时兼小孩的玩具。

汉代的玩具,据文献记载,已有假头、假面(捏制或烧制)、竹马、“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不过,从出土文物看,还远不止此。汉代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少像小陶龟、陶猪、绿釉骑马人哨、绿釉陶狗、绿釉变形青蛙、绿釉陶鱼之类的小工艺品,造型简练活泼,肯定是玩具。从这些玩具,可以想见当时那些泥作、帛作、木竹作的玩具的形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充分表现了当时儿童骑竹马(饰有马头的竹竿)嬉耍的活泼和天真的神态。

唐代由于陶瓷技术的提高,玩具也进入“三彩”和瓷器的领域。江苏镇江曾出土一件三彩玩具虎,双耳耸立,昂首啸叫,十分威武。唐代一些民间瓷窑当时还烧制不少供人玩赏的小件陶瓷雕塑,如位于今四川境内的邛窑、位于今湖南长沙附近的铜官窑,烧制了大量的虎、狗、羊、象、麻雀、龟、鸽、青蛙、狮子之类的瓷玩具,这无疑给当时的儿童们增添了不少欢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塑劳动泥俑等,大概也是玩具。

宋代的玩具比较多。当时的画家苏汉臣画了一幅名叫《货郎》的画。从这幅画中,我们见到的儿童玩具大概就不下百数十种。当时城市中专卖儿童玩具糖果的很多,仅玩具糖果一项,就有打娇惜、虾须、糖宜娘、打秋千等名目,同时,毽子、陀螺、不倒翁、泥模等玩具也很流行。从考古发掘看,宋代的瓷质玩具像花哨虎、龙、双人龙、骑马人、狗、卧童、盘髻娃、爬娃、喂乳妇女、相扑等都很风行。这些玩具,不仅造型精细美观,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很全面。

宋代最具特色的玩具是“泥孩儿”。“泥孩、儿”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有“摩睺[hou喉]乐”、“摩喝乐”、“土稚”、“土宜”、“巧儿”、“黄胖”、“迎春黄胖”、“湖上土宜”、“迎春土宜”等叫法。产地有鄜州(今陕西富县)、汴梁(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苏苏州)、昭文(今江苏常熟)等地。当时著名的雕塑名家也很多,1976年江苏镇江宋代遗址中出土了一组“泥孩儿”,上有雕塑工匠的戳记。此组“泥孩儿”共五人,用泥塑成后烧制。其中两个小孩摔跤,一个仰面跌倒,一个虽然胜利了,但也被拖拽趴下。旁观的三个小孩,出自各自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神态,整组作品形态生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儿童天真活泼的气息

⑧ 中国古代的玩具有那些

近年来,魔方这种智力玩具风靡全球,在我国也曾引起了一阵“魔方热”。其实,智力玩具的老祖宗是在我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大可与魔方媲美的智力玩具,它们历史悠久,为世代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而且,早在几百年前,它们就传到了国外,使许多外国人着了迷。 七巧板(图1)是一种拼板玩具,大概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从我国古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成的。燕几是一种错综分合的案几,可以拼成各种图形,古人按图设席,供宾客娱乐。后来,将这种大人用的实用品缩小,就演化成了玩具七巧板。它是将一块正方形的纸板分成七块,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这种玩具很早就传到了国外。据说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一世就十分喜爱玩七巧板。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得其时他爱不释手。即使后来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也念念不忘玩七巧板。西方人还给七巧板起了“唐图”这个名字。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了。 清代有一位叫童叶庚的人,将七巧板加以改进,七块变成了十五板,改名为“益智图”(图2)。顾名思义,就是有益于智力的图板,这就更名符其实了。它比七巧板拼的图样多,更吸引人了。古代许多文人还用它拼成戏文诗意。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先生亦特别喜欢这种玩具。 九连环也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据考证它的历史最少有几百年。宋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行,它的结构比拼图玩具稍微复杂一点,是用铁丝和铁片制成的。它共有九个环和一个柄,玩法是要把九个环一个一个套到柄里去。然后一个一个取下来。看起来不难,真正玩起来却颇费周折。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智力玩具和历史故事联系起来,使人兴致倍增。“华容道”(图4)就是其中之一,它联系着《三国演义》里一个故事:东汉时代,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好不容易才从华容道上逃了出来。它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棋盘下方有一个两方格边长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这个玩具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少。据国外资料声称,美国数学家马丁·加德纳已经创造了步数最少的世界记录:81步。其实,据笔者获悉,早在抗战时期,我国新四军里就广泛流传这种玩具,他们早已经创造了这项世界记录,只是限于当时条件没有公开发表而已。 值得一提的还有两种玩具,它们是骨牌和骰子。骨牌是长方形的,上面刻着几种花纹;骰子是正立方体形的,六面刻有点子。这两种东西本来都是有益的玩具,可悲的是,后来竟被当成了赌博工具。然而庆幸的是,一些有心人将它们加以改造,又演变成了全新的智力玩具:“伤脑筋十二块”和“包你迷”。 “伤脑筋十二块”(图5)几乎是在国内外人士不约而同的研究下诞生的。“伤脑筋十二块”是中国人取的名字,它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玩具的构造和功用。它也是拼板玩具,共十二块,每一块都是由五个小正立方体组成的,形状各不一样。它不仅可以拼出许多平面图形,而且可以拼出有趣的立体图形,甚至还可以当棋子在国际象棋棋盘上下棋。国外叫这种玩具为“潘多米诺”,意思就是骨牌,这倒也说明了这种玩具是从中国的骨牌演变而来的。 “包你迷”(图6)也是中国人起的名字,意思是十分迷人。而国外人取的名字叫“立即疯”,意思是玩起来可以达到使人马上发疯的程度。这种玩具很简单,找四个一样大小的正立方体木块或纸盒,依图6所示的色标,在它们的六个侧面上涂上四种不同的颜色,比如红,绿,蓝、白。玩法是把四个正立方体叠成一个正立方棱柱,使棱柱的四个侧面都分别有四种颜色。这个要求看起来也不太难,实际上一玩就知道谈何容易! 我国古代智力玩具的深刻意义可以用外国对“华容道“的评价来说明,国外把“华容道”誉为“智力游戏界四大不可思议”之一,这不是夸大之词。九连环包含数学里深刻的拓扑学原理,七巧板、益智图,伤脑筋十二块与几何学、空间铺地锦和对策论有关,包你迷则涉及“离散数学”课题,而所有这些玩具几乎现在都和电子计算机挂上了钩。美国有位计算机专家,研究出了一种用机器人解七巧板问题的程序。华容道被编进了国外大学电子计算机的教科书。它们都已成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可见其对智力开发的极大作用。 香包 古时候 ,每当端午节,家里的长辈用棉布、丝绸等材料制成香包,在里面填上带香味的药材,戴在小孩子 的胸前或挂在床头,可以除病 求福。等过了端午节就把戴过 的香包扔掉,表示弃除疾病 。 所以你在路上看到别人扔的香 包,可千万不能捡啊。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空竹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挂虎与大座狮 挂虎、大座狮是民间用来辟邪的挂饰,用泥土和纸浆制成,有黑白、彩色两种,线条的变化很多,色彩的对比强。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挂虎从戏中的面具变化而来,后来被农民挂于门上,用以迎新驱鬼。 泥叫叫 泥叫叫是一种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⑨ 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玩具有哪些

风筝、拨浪鼓、九连环、陶响球、空竹。

1、风筝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2011年4月16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在此间宣布,中国潍坊举办的万人同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拨浪鼓

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

拨浪鼓古称鼗、鼗鼓、鞉鼓。藏语称达玛如、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为东巴鼓、手摇鼓。又称小鼓、货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区又称摇咕咚。

3、九连环

是中国传统民间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2003年3月8日,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连环,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4、陶响球

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出土的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 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

5、空竹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清朝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戏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而且动作花样繁多,技法多样,引人入胜,受人欢迎。

阅读全文

与中国玩具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