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历史上那个王朝对西藏和新疆进行了管理和统治
新疆:
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是第一次中央王朝在西域设置机构管辖。东汉专时建立西域长属史府。清朝设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年)在新疆建省。
西藏:
元朝将西藏划归宣政院管辖,是西藏为中国领土的开始;明朝时建立僧官制度,建卫所,派人管辖;清朝时册封班禅、达赖、设驻藏大,建金瓶掣签制度,规范西藏、达赖班禅的继承制度。
❷ 关于古代对西藏和新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1、新疆
张骞凿空西域,中原政权和新疆地区有了联系,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约1500年前,唐朝在南疆设立安西四镇,在北疆设立北庭都护府,新疆地区进入中原政权的版图。
元朝、明朝继续将其纳入版图,清朝前期陆续把北疆和南疆地区纳入管辖,设立新疆省。
2、西藏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奠定了吐蕃与唐朝二百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情。
自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 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
(2)中国历史对西藏新疆的管理扩展阅读:
民族分裂势力无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家园的历史事实,虚妄地以这片土地的主人自居,无来由地臆造出一种“被剥夺感”。
破坏人们的国家认同,妄图分裂国家,把西藏、新疆各族人民排斥在这片土地之外。宗教极端势力无视自古以来新疆、西藏流行过多种宗教。
将宗教和民族等同起来,以宗教极端绑架民族,干涉人们的世俗生活,妨碍宗教信仰自由;以宗教极端制造民族隔阂,挑起民族矛盾,阻碍新疆、西藏各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
暴恐势力是由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教唆怂恿的,他们的野蛮行径根本无法撼动新疆属于中国、新疆、西藏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建家园的现实。
其针对无辜的残暴突破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更显他们的愚昧和可耻,说到底是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的炮灰。
❸ 中国古代对蒙古,新疆,西藏的管理
蒙古,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他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新疆,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设置五世班禅和五世达赖。西藏,设置伊犁将军
❹ 我国古代对新疆和西藏的管理分别设的政府机构有哪些
汉朝时在新疆复设置了“制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物;唐朝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管理新疆及中亚地区;明朝时新疆一带不属中国版图;清朝乾隆年间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清末新疆正式建省。
西藏在元朝以前一直是独立国家,1264年,忽必烈设释教(即佛教)总制院,在总制院(后改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现今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1368年明朝建立后,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 “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清朝时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就是于此时派员正式勘定的。
❺ 历史七年级历代对西藏,台湾,新疆的管理
西藏:
1、元世祖设立复宣政院管辖制西藏宗教事务;
2、清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西藏两大政教首领;
3、乾隆帝规定用金瓶掣签来决定西藏政教首领人选。
台湾:
1、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2、明朝复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
3、清康熙帝消灭郑氏集团,设立台湾府。
新疆:
1、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
2、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府。
❻ 中国历史上对西藏和新疆的出使和管理有哪些
西藏还有元朝设宣政院管辖,明朝设乌思藏都司,新疆还有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❼ 初中历史,各朝代对西藏新疆的管辖治理,设立了什么
对新疆:
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清朝,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新中国,解决新疆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对西藏: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立“长庆会盟”碑
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事务
明朝,称乌思藏,在当地设卫所;同时设立僧官制度,册封藏族各教派首领。
清朝,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新中国,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对台湾:
明末清初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661-1662)。
清朝初期 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清朝,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1945)
抗战后,1945年9月25日。台湾光复。
新中国,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❽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西藏的管理
元朝时期
主词条:宣政院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9]
元朝统一中国后,根据藏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施政措施:
刻有八思巴文的令牌[10]
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宣政院使(主管官员)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师举荐的僧人担任。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
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
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不相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这就是藏文史书中所说的“三区喀”。就今西藏自治区的地域而言,当时分归其中两个宣慰使司管辖——今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归乌斯藏宣慰司管辖;今昌都一带及那曲地区东部归朵甘宣慰司管辖。元朝在乌思藏等地清查户口,确立差役,征收赋税,建立驿站,派驻军队,镇守边疆。乌思藏宣慰司设在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下设13个万户府和若干个千户所,并征收赋税。[9]
其中,元代对于行政区域的划置,成为此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9]
明朝时期
主词条:明朝治藏历史、西藏八王、乌思藏都司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采用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11]
明朝没有沿用元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明朝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职位的承袭须经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号于天子。[11]
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袭了元朝的划置方式。在元代乌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各级官员之任免、升迁,概由明朝中央直接决定,并颁授印诰等。[11]
清朝时期
主词条:清朝治藏历史、驻藏大臣、班禅额尔德尼、金瓶掣签、达赖喇嘛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达赖五世朝见顺治皇帝[12]
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达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清世祖顺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册封;后来,五世班禅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13] 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管理,在总结元明两朝治藏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调整,例如:设置驻藏大臣总揽全藏;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赐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境国防的决定权归中央等原则;勘定今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间的界线;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辖区及权限,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
❾ 中国古代各朝是如何管理新疆,西藏,台湾的管理简表
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新疆大部自西汉便属中国,今天新疆大新疆部分从中国西汉一直到西晋都属于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时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汉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西汉出现于我国史籍。不时被北方游牧民族侵占。最后一次被侵占是在明清换代时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复故土,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
http://ke..com/view/2824.htm?fr=ala0_1_1#9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http://ke..com/view/2684.htm
台湾
远古~16世纪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荷西殖民时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郑氏执政时期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主权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