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唯心主义的思想内容
陆九渊,王守仁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守仁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是杰出的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陆九渊,王守仁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如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的“心即理” 思想等。
❷ 关于中国古代唯心主义思想的1000字论文
中国古代的唯心论思想
通常使用的"唯心主义"一词,是指一种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译自西文Idehism,指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第一性的,精神比物质更为根本。以此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史,从孔子的"畏天命"到程朱的理一元论、王学的心一元论,唯心主义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围绕着"天人"、"形神"、"有无"、"力命"、"理气(道器)"、"心物(知行)"等独特范畴而展开的,在思辨中,唯心主义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显现出迥异的特征。从先秦逐步展开的"天人之辨"是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问题的集中思考。三代以来,"天"被视为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它创造并主宰了世界。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孟子更以"天"为第一性的本原,认为它是人的心性的来源,它赋予人以良知、良能,所以尽心可以知性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两汉延续了"天人"关系的探讨,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构筑了一个"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世界模式,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人本于天,道出于天,竭力以天的意志来说明人事。两汉时还发展了"天人之辨"的另-个侧面,即"命"与"性"的关系。董仲舒以"偷"为上天的命令,认为人的性情就是天赋予的,所以人要自觉地服从命运的安排,从而宣扬了宿命论的思想沿此路下来,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命"与"遇",隋唐时的"命"与"力",和两宋时的"性"与"习"的探讨。"命"与"遇"探讨的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向秀、郭象的《庄子注》以遇为命,认为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所以人要随遇而安,听从命运的安排。韩愈宣扬命定论,认为人的贵贱祸福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事情,人只有随之任之。宋以后的理学家多发挥《中庸》之义, "天命之谓性",即人性是上天所命。程颢、程颐和朱熹都认为人生而有善性、善德,但受气禀而丧失了明觉,所以要通过后天的习行、修养恢复人的"天命之性"。无论是认为天命不可抗拒,还是宣扬天赋人性,都是对先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每个时代的唯心主义都有不同的重点,除了"天人之辨"在不断丰富外,哲学论争的中心问题也在变化。自秦汉到南北朝就贯穿了"形神"问题,即人的形体(肉体)与精神(灵魂)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往往认为精神可以脱离肉体而长存,精神比形体更重要,其中佛家尤其宣扬"神不灭"论,并与中国传统的有神论结合起来。"有无"问题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突出来。"有"指有形的物质存在,"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何晏、王弼论述老庄,以为有生于无,"无"为本,"有"为末。隋唐佛教盛行,佛家将"有无"发展为"空有";"一切皆空"是佛教各流派的共同主张。两宋时"有无"之争转换为"理气(道器)"之争。"气"或"器"是指具体的物质存在,"理"或"道"是指抽象的客观规律。程朱学派的理一元论认为,理先气后,理是根本,它包容、主宰自然和人类。朱熹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建立了一个理一元论的庞大体系,他的"理"是一个"实而不有,空而不无"的精神实体。陆王心学是在批判程朱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上将"有无"发展为"心物"之争。陆九渊提出:"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也,心即理也。"王阳明建立了以心统万物的"心学"体系,宣扬"心外无理、无物、无事",一切'"有"都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他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王阳明自言传孔孟心印,事实上,心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孔盂的唯心成分,同时,它也融合了佛家的思想。佛家以外部世界为虚幻,以为一切诸法(即万事万物)都是心造的,故有 "三界唯心"之说,心学承继了这一思想。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在与唯物主义的斗争中,领域不断拓宽,理论也日益精致。围绕着时代主题,唯心主义偏重于天、命、神、无、理、心等哲学范畴。它宣扬了天命、鬼神等思想,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思辨能力的发展,而且孔孟、禅宗、陆王都重视"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是有合理之处的。
❸ 中国历史上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说到代表人物,绝对是王阳明。
不过,传统上,儒家讲究天人感应,本质上只怕都摆脱不了唯心主义的影子。
❹ 请问中国古代有哪些唯心主义思想家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
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 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 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天”的学说 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同时,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董仲舒还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
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有两个要点: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被认为是天对君。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上述两点往往交错或一道出现。天人感应说牵强附会,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他宣扬这一学说,也包含着限制君权、维护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人性论 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禀受于天。他还指出,人与禽兽不同,具有先天的善质,但这种善质是潜在的,要经过教育才能转化为人道之善。董仲舒将性划分为“三品”,认为“圣人之性”是善性,“斗筲之性”是下愚者 ,都不可以名性 。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他认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属于“中民之性”,需要统治者加强道德教育。
伦理学说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并明确指出人性包括“性”与“情”两个方面。他认为,性表现于外则为仁,可以产生善;“情”表现于外则为贪,可以产生恶。因此,必须以“性”控制“情”,“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的主张 ,强调义重于利。在志与功的关系上,他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志)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
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 董仲舒认为,历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统不断循环的 。每一新王受命 ,必须根据赤黑白三统,改正朔,易服色,这叫新王必改制,但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纲常名教万古不灭的僵死教条 ,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针对这些情况,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废除盐铁官营等措施,主张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这些建议和主张在当时有进步意义。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为当时封建制度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根据。因而被尊为群儒首,成为汉代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理论家 。董仲舒著作 很多 ,据《汉书·董仲舒传 》称,“凡百二十三篇”,外加说《春秋》的《玉杯》等数十篇十余万言。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❺ 古代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和思想
国古代的逻辑思想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天道观念
“天不变,道亦不变”
中国古代的偶然、必然观念
中国古代的形、神关系
《天问》
《周易》和古代辩证法思想
阴阳五行观念
“大九洲”的世界模型
古代的社会等级观念
天命思想
中国古代的唯心论思想
通常使用的"唯心主义"一词,是指一种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译自西文Idehism,指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第一性的,精神比物质更为根本。以此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史,从孔子的"畏天命"到程朱的理一元论、王学的心一元论,唯心主义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围绕着"天人"、"形神"、"有无"、"力命"、"理气(道器)"、"心物(知行)"等独特范畴而展开的,在思辨中,唯心主义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显现出迥异的特征。
从先秦逐步展开的"天人之辨"是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问题的集中思考。三代以来,"天"被视为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它创造并主宰了世界。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孟子更以"天"为第一性的本原,认为它是人的心性的来源,它赋予人以良知、良能,所以尽心可以知性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两汉延续了"天人"关系的探讨,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构筑了一个"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世界模式,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人本于天,道出于天,竭力以天的意志来说明人事。两汉时还发展了"天人之辨"的另-个侧面,即"命"与"性"的关系。董仲舒以"偷"为上天的命令,认为人的性情就是天赋予的,所以人要自觉地服从命运的安排,从而宣扬了宿命论的思想沿此路下来,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命"与"遇",隋唐时的"命"与"力",和两宋时的"性"与"习"的探讨。"命"与"遇"探讨的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向秀、郭象的《庄子注》以遇为命,认为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所以人要随遇而安,听从命运的安排。韩愈宣扬命定论,认为人的贵贱祸福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事情,人只有随之任之。宋以后的理学家多发挥《中庸》之义, "天命之谓性",即人性是上天所命
❻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历史观简单的说是复你对历史发展的制看法.
在中国,如果问你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那其实就是后一句话了
:基本观点是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基本内容就是历史尽管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但是他的发展也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而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这个规律,就是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相信不用多说了吧,楼主应该知道德.
历史唯物主义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以前,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已经斗争了很长一段时期.随着遗传学,
进化论,物质结构,天文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
唯物主义基本取得了胜利和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在历史领域,
却很难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任何人都知道,历史是人的历史,
社会是人的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任何一个影响起进程的决定都是由人作出的.因此,
这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历史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显然这是一个唯心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就在于,他告诉我们,
其实历史发展也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的,他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其发展是要严格遵循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因此,
我们说,历史唯物主义,是把"
维心主义从最后的庇难所中赶了出去".
❼ 历史唯心主义的代表
代表人物
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主观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门格尔、帕累托、希克斯
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门格尔、希克斯等人实际上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异”。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一步而言,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精神症状。
可恨的是,希克斯、门格尔等人糟蹋了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效用和函数。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糟蹋了效用的概念。效用本来可用于描述商品满足人某种需要的能力,可是希克斯等人出世以后,效用就成了人的主观感觉,从而“商品具有的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客观的能力”这一重要的内容就没有了合适的概念去表示。
希克斯等人还糟蹋了函数。学过数学、物理等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函数都是指变量之间的固定的统一的关系。一旦上升到了函数,必将是一个客观的、精确的规律。可希克斯等人的效用函数却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已。同样的2件棉衣和3个面包,张三的效用函数的取值今天为8、明天为10,李四的效用函数取值明天30、后天50。这哪里还是函数?当然,严格而言这也可称为函数,不过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人类创造函数这一概念,是专门用来解释规律的,而到了经济学家这里,函数却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 代表人物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
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 “理”;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❽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是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真实的确良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在自我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约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历史唯心主义不在这个概念中,历史唯心主义是唯心史观
❾ 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及其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一词,是指一种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译自西文Ideism,指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第一性的。
中国古代哲学史
春秋时期有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孟子以"天"为第一性的本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构筑了一个"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世界模式
向秀、郭象的《庄子注》以遇为命,认为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所以人要随遇而安,听从命运的安排。
韩愈宣扬命定论,认为人的贵贱祸福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事情,人只有随之任之。
宋以后的理学家多发挥《中庸》之义, "天命之谓性",即人性是上天所命。
程颢、程颐和朱熹都认为人生而有善性、善德,但受气禀而丧失了明觉,所以要通过后天的习行、修养恢复人的"天命之性"。
何晏、王弼论述老庄,以为有生于无,"无"为本,"有"为末。
隋唐佛教盛行,佛家将"有无"发展为"空有";"一切皆空"是佛教各流派的共同主张。
两宋时"有无"之争转换为"理气(道器)"之争。"气"或"器"是指具体的物质存在,"理"或"道"是指抽象的客观规律。
程朱学派的理一元论认为,理先气后,理是根本,它包容、主宰自然和人类。
朱熹说:理在事先,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陆王心学是在批判程朱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上将"有无"发展为"心物"之争。
陆九渊提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建立了以心统万物的"心学"体系,宣扬"心外无理、无物、无事",一切'"有"都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
❿ 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都包括什么
历史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
一、定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回的非科学的历史观答,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
二、内容
1、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
2、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
三、表现: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四、举例: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