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旧中国名人历史

旧中国名人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4 06:33:55

㈠ 旧中国屈辱历史和新中国强大事例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 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 捻军起义
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 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3月 江宁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5年5月 太平军北伐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6年4月 太平军西征
1853年(清咸丰三年)5月至1857年12月 镇江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5月 大成国起义
1854年(清咸丰四年)10月 湘军攻武汉之战
1855年(清咸丰五年)1月至2月 湖口之战
1856年(清咸丰六年)2月至6月 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1856年(清咸丰六年)6月至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5月 云南回民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清咸丰七年)6月至1863年(清同治二年)6月 石达开远征
1858年(清咸丰八年)8月至9月 二破江北大营
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 三河大捷
1858年(清咸丰八年)12月至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11月 黔西南回民起义
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9年(清咸丰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
1860年(清咸丰十年)2月至5月 二破江南大营
1860年(清咸丰十年)5月至6月 楚雄之战
1860年(清咸丰十年)9月至1861年9月 安庆之战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6月 二郎场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2月至1864年4月 浙江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 天京之战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3年10月 陕西回民起义
1862年(清同治元年)至1873年 甘肃回民起义
1865年(清同治四年)5月 高楼寨之战
1867年1月23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灞桥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至十年)至1871年 金积堡之战
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 黄飘之战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2月 纸桥之战
1876年(清光绪二年)至1878年 收复新疆的战争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 中法战争
1883年(清光绪九年)5月 第二次纸桥之战

㈡ 民国时期有哪些名人

民国时期时期历史名人较多,如革命先烈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等,从事政治的于右任、孔祥熙、王士珍等,军事方面有丁超、白崇禧、王占元等,外交人才刁作谦、王宠惠、伍朝枢等,教育方面的李石曾、李书华、章士钊等,学术学者丁谦、王国维、王式通等,以下列举部分个人简介:

1、【孙中山】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㈢ 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有哪些

旧中国的屈辱历史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汗华丽”战舰上签署了和约。南京当时称江宁,该条约又被称为《江宁条约》,今称为《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1858年5月,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同年6月,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11月8日,咸丰帝下谕准许奕?签字。14日,奕?被迫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约。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还击。
南京大屠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日本军人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10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勿忘历史!牢记屈辱!抵御外强唯一出路是富民强国!

㈣ 旧中国的历史故事

旧中国是指民国还是建国初期?
这段历史真是一言难尽啊,死了很多人,活下来的都是牛人。
可以到天涯论坛里看看,里面写的不错。

㈤ 旧中国的屈辱历史

旧中国的屈辱历史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于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汗华丽”战舰上签署了和约。南京当时称江宁,该条约又被称为《江宁条约》,今称为《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1858年5月,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同年6月,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11月8日,咸丰帝下谕准许奕?签字。14日,奕?被迫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约。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
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还击。
南京大屠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日本军人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10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勿忘历史!牢记屈辱!抵御外强唯一出路是富民强国!

㈥ 以前的旧中国的资料

旧中国应该是指1912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到毛泽东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中国的这一段时间。
旧中国的政治形势:
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他各民族大致一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但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依然处在这三座大山极为反动、腐朽、残酷、落后的统治之下。
旧中国的人民生活:
让我们看一看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描写罢:“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国内军阀暴戾恣睢,自为刀俎,而以人民为鱼肉,一切政治上民权主义之建设,皆无可言……”"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吾国人政治上生命为之剥夺,即经济上之生命亦为之剥夺无余矣……”“中产阶级频经激变,尤为困苦;小企业家渐趋破产,小手工业家渐致失业,沦为游氓,流为兵匪;农民无力以营本业,以其土地廉价售人,生活日益昂,租税日益重。如是惨状,触目皆是,犹得不谓已濒绝境乎?……”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了一生的孙中山先生,抱着事业未竟的遗憾于1925年撒手西归。两年后的1927年,蒋介石即背叛了革命,由此激起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的反抗,开始了十年内战。接着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旧中国,始终处于腥风血雨、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支离破碎、天灾人祸、生灵涂炭、水深火热之中。
旧中国的工业:
旧中国的工业虽然从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侵略开始,经过了100多年畸形发展,但规模非常之小、产量非常之低。以国民经济经过恢复发展已经达到并超过建国前最高产量的1952年的人均量作为比较,不仅在所有品种全部低于美国同期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于 2000多倍,而且大多数主要品种的产量(如钢材、水泥、发电量、石油、布、食糖等)也低于印度同期很多。但就在如此之低的工业生产量中,外国资本还占到约70%,国内资本仅占约30%。而在国内资本中,官僚资本又占统治地位,以1946年为例,占到80%。
旧中国不仅工业规模产量小得可怜,结构还很畸形。生产资料产值很低(约占30%以下),生活消费资料产值较高(约占70%以上)。工业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多半从事一些修理和装配。工业布局极不合理,极少一点工业几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几个大一点的城市。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六个城市提供的。广大内地几乎没有近代工业,中等以下城市的所谓工业基本上是一些布坊、染坊、酒坊以及铁匠铺一类的手工业。90%的县城没有电力供应,火车、轮船、汽车等现代运输工具要在沿海、沿江或大中城市才能见到,县城以下的地方交通运输连胶皮轮的车辆都很罕见,一般都是些几乎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木轮的有的还带个铁箍的牛马车、人力车,而最穷的地方和人家连这样的车子也没有,就是肩扛人挑。
旧中国的农业:
旧中国虽然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一直到建国前,封建生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占农户总数4%的地主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50%,占农户总数70%的贫雇农仅占15%。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个体手工劳动, 几乎没有任何机械化作业,更没有电力,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停留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业产量很低,如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2162亿斤,平均亩产只有142斤,棉花22斤。全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还不能自给。
旧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
旧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千百年前没有多少不同。农村中绝大多数人家是用“黑油灯”甚至火把照明,一般的中小地主也要穿粗布、也要吃些粗粮、难得常吃细米、白饭、鱼肉,象肥皂、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是奢侈品,都要进口,是一般的百姓用不起的。经济情况好一些的地主才能住上砖瓦房。广大贫雇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常年吃糠吃菜,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农民不仅要承受地主、富农沉重的剥削压迫,还要受卷入国际市场后已侵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还要承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抓兵抓丁、苛捐杂税。旧中国的万般苦难,尤以农村为甚。
旧中国的教育事业:
旧中国虽然是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但是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极为落后。总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在农村中,数百上千人的村庄有个小学毕业的,就算个"秀才”了。建国前夕,全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仅有117000人。旧中国36年中(1912-1947)仅毕业大学生约21万人,每年平均约5800人。因此,旧中国科学技术极其落后,几乎没有象样的科学研究机构。很多有志于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也就只好到海外飘零。
旧中国的人民思想:
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由于教育与科学的落后,整个旧中国的文化是被殖民文化、封建文化、官僚资本主义文化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普遍受到这些反动腐朽文化的奴役和愚昧,先进的、革命的思想文化受到极端残酷的封闭、禁锢、镇压,人们的思想普遍受到麻痹和毒害,普遍信神、信鬼、信命运。“三从四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买鬼推磨”、等等,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信条。鲁迅把这种旧中国的反动文化统治比喻为“吃人”。
旧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由于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医疗卫生事业也极为落后。千百年来,各种瘟疫疯狂肆虐流行,整个社会没有任何有效的系统控制机构、规划、措施,劳动人民没有任何医疗保健条件,像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天花、鼠疫、霍乱、黑热病、克山病、伤寒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根本无法控制,任其疯狂屠戮戗害广大人民。因此,中国人民被殖民者羞辱的称为“东亚病夫”。再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乱连年不断,营养不良,人们特别是劳动人民生命保障能力极为低下,建国前的1949年,全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低于美国的68.6岁和印度的41岁。在整个旧中国,哪儿的农村没有“乱葬岗”?哪儿的城市和矿山没有“万人坑”?
旧中国的对外交往:
“弱国无外交”。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同胞们,倍受欺凌,尝尽辛酸。一百多年里,一次又一次的列强侵略,连篇累牍的的或明或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协定,记录了旧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羞辱史。
不容忘却的历史: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血泪斑斑的历史,至今才刚刚掀过去五十七年。它铭记在还活着的老一辈的记忆中,它镌铸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刻印在卷帙浩繁的文字遗存之中。仅仅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的祖国,曾经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国家落后到了尽头!民族祸患到了尽头!人民苦难到了尽头!四万万人民在水深火热的黑暗泥潭中,煎熬着,挣扎着。这就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

㈦ 旧中国的故事

第二次鸦片战争 它的起因是,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采取阳奉阴违战术,违反合约,暗中阻止与欧洲的贸易,使英法的贸易不能开展下去,英法恼羞成怒,又找了两个由头开战。从而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按说本应该到此为止,但咸丰皇帝受不了了,认为损害了天朝颜面,责成僧格林心伏击了在大沽口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当场用大炮炸死了多名,这也是高中历史书上所说的大捷,又扣押了十几名前去交涉的使者,清廷认为只要抓住匪首,其余军队就会不战而降。就这样英法登了陆,直奔北京杀来,咸丰逃到了热河,而那些被扣押的使者活着的只剩下几人了,后来的事,便众所周知了,英法为了向清政府示威,火烧了圆明园。
此战可谓奇耻大辱。有两方面:第一方面,英法联军可谓残忍凶暴至极,被屠杀的京师民众可谓不计其数,满清耗费数百年的民脂民膏建造起来的圆明园,万寿园(颐和园的前身)被一把火烧尽。而更为痛心的是储藏在两园之中,满清数代皇帝从民间搜刮得来的字画古董,历代瓷器,大多是极精品,我国现在流失海外的国宝,很多就是圆明园的.还有数量极多的,从康熙直到咸丰,不惜工本,制造出来的工艺品.(说句实话,本人及其不喜欢清代的建筑和工艺品,尤其家具,装饰品,服装,做工虽及其考究,材料及贵重,但十分繁复俗气。而其中集大成者就是故宫,里面的建筑大多是清朝造的。可谓俗不可耐,根本不能与汉朝的大气,唐朝的雄浑,宋代的清雅,明代的简洁相比。)但毕竟都是国宝。经此一烧,可谓中华文明的浩劫。
第二方面:偷袭和扣押英法公使的做法,极其没有信义,使得我中华在外国人眼里成了没有信义的野蛮国家,之后打赢了也就算了,还不堪一击,最后被打趴下还得和谈,简直丢尽了脸面。所以二次鸦片战争,在很多方面都称得上耻辱,有所遭受到的耻辱,也有自己做出来的,当然英法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其火烧圆明园,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偷袭和扣押公使的刺激。总而言之西方我国印象的急转直下就从这里开始。
甲午海战
这不用说,是众所周知的奇耻大辱。可是让我胆寒的是,开战之前,日本举国上下,积极备战。上至皇室,明治天皇节食,皇后卖首饰。下至平民百姓,妓女捐卖身钱,士兵因为天皇一天只吃两顿,他们自觉只吃一顿,拼命攒钱买吉野号。当时,明治的口号是越王勾践能卧薪尝胆,他也能做到。这使我想到,在抗美援朝时,全国各界节衣缩食,用来购买飞机大炮,和小学语文书上的一个苹果的故事。
经此一战,蕞尔小帮日本迅速崛起,而老大帝国,加速没落。而对清廷的改良惨遭失败,一部分的国人觉醒,发现要救中国只有推翻清朝一法。后来,经过百日维新,庚子国变,和对清廷所谓的“新政”绝望之时。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说句实话,本人是觉得改良比革命要好,循序渐进总比突如其来要来得稳定,和易于接受。但满清贵族的食古不化,狭隘短视,死抱着利益不放,实在是无出其右。辛亥革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谓最符合汤武革命的标准。
受辱致死的中国武官

陆安

1903年,美国旧金山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谭锦镛,因不堪忍受美国警察的殴辱,自杀身亡。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谴责美国当局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的野蛮行径。中国著名维新派人物梁启超闻讯,拍案而起,怒道:“堂堂中国, 受此侮辱,天理何容!”
那么,谭锦镛是因何受辱致死的呢?原来,谭锦镛是奉公使之命,8月13日从华盛顿来旧金山处理外交事务。办完公务,天近黄昏,他走在一座大桥上。一个美国警察与他擦身而过,出言不逊:“中国人,黄猪!”并抬手掀掉他的帽子肆意侮辱:“哈哈,长辫子,猪尾巴!”谭锦镛强压怒火,拾起帽子,用英语说:“请先生自重,中国人也是人!”“中国人是人?”美国警官嚎叫着打了谭锦镛一记耳光。谭锦镛忍无可忍了,当即回敬了这个家伙几拳。不料,这家伙吹响警笛,召来几个巡警,将谭锦镛按倒在地,一阵毒打;打完后,拖到桥下,将他的辫子缚在篱笆上示众。面对这群如狼似虎,骄横跋扈的美国警察,堂堂的中国武官,竟无力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甚至连个人的尊严也捍卫不了,他的心碎了。
美国警察对谭锦镛百般戏弄侮辱,然后,将他扣上手铐,押进旧金山警察局。谭锦镛出示使馆武官证件后,美国警察狂叫:“凡是中国人都得挨打,谁也破不了例!”折腾到深夜,一位当地华侨商人花钱疏通,谭锦镛才被释放。
平白无辜遭此凌辱,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谭锦镛越想越颓丧,终于走上高桥,投水自尽,在近代外交史上记下了沉重的一页。

㈧ 旧中国的历史

台湾光复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使台湾重回中国领土。“光复”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1]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后,于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的对日本的受降典礼。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台湾光复”自此就被各界大量运用。其词亦有另一说法,表示是缘由自1947年8月由台湾仕绅筹组的台湾光复致敬团。

中日甲午战争后,本来为中国领土的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进入日治时期。

二次大战期间,在1943年开罗会议中,同盟国同意战后台湾归还中华民国。1944年4月在重庆的中华民国政府,委由中央设计局设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并任命陈仪为主任委员。该调查委员会对当时日治下台湾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等各方面作出颇为详细的调查。

战后,设于重庆的国府对于如何接管台湾有两派意见,一派建议完全与进驻其他“沦陷区”相同,设立“台湾省”。另一派则主张在台设立拥有军警等特别公权力的“特别行政区”。当时的中国领导者蒋介石先生采纳陈仪《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的意见,设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负责接收台湾,全部公署行政人员初定为2000名。但最后接管计划中的规划并未完全实施,长官公署制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为人诟病,甚至被称为“新总督府”。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同年8月29日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于9月1日于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部”。同时命陈仪兼任“台湾警备司令”

经过准备后,10月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前进指挥所于台北成立,接收人员分别在10月5日-10月24日分别由上海或重庆飞抵台湾。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于上午十点于台北公会堂举行。降方为日本国所属台湾总督府,而陈仪则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同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运作,机关处所设于原台北市役所(即现在行政院院址)。

主要参加人员有

陈仪、葛敬恩、柯远芬、黄朝琴、游弥坚、宋斐如、李万居(国民政府代表)
林献堂、陈炘、林茂生(台湾代表)
安藤利吉、谏山春树(日本代表)

10月15日,中国军队在台湾基隆登陆,台湾民众传诵著杜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诗句,唱著“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哈哈!到处欢迎,哈哈!到处欢迎,六百万民同快乐,壶酱箪食表欢迎。”的歌曲(陈保宗词,周庆渊曲),热烈欢迎中国军队进入台湾。二二八受难者家属阮美姝回忆父亲阮朝日当时兴奋的情景:“我父亲八月十五日竟然用跳回来,人还没进门就听到他的声音,大声说我们回归祖国了,我们要做中国人了,不再做日本人!”

中华民国各级政府机关,在叙述二次大战后历史时,仍大量使用台湾“光复”一词。但在民间人士由于各自因素,不认为台湾当时是被“光复”,而使用“二战结束”或“终战”等词。因此,台湾光复一词除了官方现在已鲜少被使用。

一般认为,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重新拥有台湾的主权,这也是中华民国官方的立场。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人士则认为:《开罗宣言》虽然表达了同盟国支持中华民国接收台湾的立场,但仅是新闻公报而不是正式条约。二次大战日本是向同盟国投降,而不是仅向中国投降。由受降典礼上挂有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及元首肖像可得知,国民政府只是代表同盟国暂时军事接管台湾。但国民政府因国共内战失利,来不及正式签订领土转移的条约,因此“台湾地位未定论”认定中华民国并未重新收回台湾主权,因此不能称为光复。
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之后,贪污事件频传,米、盐、糖等民生物资上涨十倍以上,通货膨胀严重,民众参政权利和日治时期相比仍未改善,后来更爆发了二二八事件。部分人士对这些不当统治行为反感,虽然不一定反对中华民国接收台湾主权,但对带有胜利意味的“光复”一词不以为然。
台湾在二次大战期间是日本领土,因此属于轴心国阵营,部分人士认为“光复”一词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未能反映台湾的特殊历史背景。

㈨ 旧中国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秦始皇,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毛主席,林则徐,康熙

阅读全文

与旧中国名人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