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社会保障历史演变图片

中国社会保障历史演变图片

发布时间:2021-03-04 06:28:16

『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具体内容及发展历史!

这个真不好在这里做详尽的回答

我推荐你几本书吧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内革》、
《中国劳容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

第三本书不好找,其他的大学图书馆应该都有·~~~~

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这个题目,写起来收不住,快4万字。所以印象很深~~~

祝你成功~~!

『贰』 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有哪些标志性事件

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 1、标志
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 2、背景
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 3、保障特点
 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
 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 1、标志
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 2、背景
 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 3、特点
 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 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 2、政治上:
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 1、标志
 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
 2、背景
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 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
 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
 1、标志
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 2、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保障范围的全民化、保障项目的全面化、保障水平的攀升化。

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
 1、标志
 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
 2、背景
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 。
 3、特点
 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一)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 (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打破了农业社会人身依附的主从关系,家庭的生产职能开始退化,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
 (三)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
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工人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 1、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 2、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公平化原则;
 3、凯恩斯经济理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4、《贝弗里奇报告》成为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四、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评论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 1、立法先行
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 2、循序渐进
 大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的。
 3、不断完善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在增长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调整。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
 1、天命主义禳饵论:最原始的救灾救荒思想。
 (商汤)巫术救荒“乞雨”,天子→“天帝”(万物有灵),各种灾祸皆由天帝决定,人类社会想要免除灾难的侵袭,保障生存的权利,就必须向天地禳寿,以求宽恕。


 2、大同社会论:乌托邦思想(春秋战国)
 a、孔子:大同社会《礼记•礼运》
 b、东晋《抱扑子》记载鲍敬言的话。
 另外:墨子“兼爱交利”,老子“小国寡民”,庄子“至德之世”,孟子“井四制度”。
 3、社会互助论: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组成部分。
 4、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继续以备荒并救济贫民的社会思想。
 (西周→唐→金)贾谊《论积贮疏》
 5、社会救济论:贫困救济→国家责任,灾后救济→皇恩。
 6、优待抚恤:

 二、新中国建立前的社会保障
 (一)国民党:
 制度建构:1929年国民政府广东建设厅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即起草过《劳动保险草案》,1944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拟定过《社会保险方案草案》。
 (二)中共: 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
 东北解放区:1948 《东北公营企业战士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保障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1949——1956年)
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涉及到城镇居民。
 1、社会保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险,赋予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
 一重二元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 另一重就是城市内部存在着企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

 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至今未宣布失效)。
 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 1955年4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女工作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
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 2、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
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就职工福利、社会福利事业、福利工厂、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


 3、社会优抚
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政府就非常重视对于有特殊革命贡献者的褒奖和抚恤,首先于1950年由内务部颁发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除此之外,内务部还颁布了4个有关军人优抚的条例:《革命烈士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
 关于对于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役安置,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国务院于同年5月发布的《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工作的决议》对其作了详细规定。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1957——1966年)
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劳保福利进行整顿。整顿的方针是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
 195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退休暂行规定》),它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
 卫生部于1957年制定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犯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伤害列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实现了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险的融合。

 1965年9月,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公费医疗制度作了适当改革,如第一次在医疗保险中引进了个人承担挂号费的机制。
 国务院于1965年6月发布了《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 国务院于1958年3月颁布了《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行规定》,建立了义务兵退伍复员制度。

 (三)社会保障的停滞期(1966——1978)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年,国家并未制定过真正的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进入了停滞并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有社会统筹功能的劳动保险由此变成了自我封闭的企业保险。

 对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 1、国家负责
 2、单位包办
 3、板块结构
 4、全面保障
 5、封闭运行
 6、缺乏效率


 (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1、恢复性改革阶段 (1978~1991年)
 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

 2、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
 1991~2000年这1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
 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
 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 第三,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四,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


 3、 “做实”试点阶段 ( 2000~2006年)
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
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 4、 “全覆盖”改革阶段 ( 2006年至今)
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
 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对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评价
 1、成就巨大
 2、教训深刻
 指导思想中忽略公平、建制理念中依然采取制度分割与身份差异的取向、推进策略中缺乏对制度规律的尊重或者将制度规律与现实国情因素对立起来。
 3、任重道远
 社会保障理念不清、体系结构残缺、立法滞后、责任模糊。
 4、前景光明
 我国将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叁』 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史及特征是什么

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 1、标志
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 2、背景
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 3、保障特点
 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
 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 1、标志
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 2、背景
 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 3、特点
 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 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 2、政治上:
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 1、标志
 1935年美国颁布 了《社会保障法》
 2、背景
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 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 a、举办公共工程 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 c、拉动消费 d、促进就业
 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
 1、标志
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 2、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特点
 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保障范围的全民化、保障项目的全面化、保障水平的攀升化。

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至今)
 1、标志
 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 。
 2、背景
 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两次大幅度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瓦解 。
 3、特点
 西方福利国家纷纷提高工人和雇主的缴费比例,削减社会保障支出。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一)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 (二)社会化大生产逐步打破了农业社会人身依附的主从关系,家庭的生产职能开始退化,要求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
 (三)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从而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 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
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工人的坚决斗争是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 1、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
 2、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公平化原则;
 3、凯恩斯经济理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4、《贝弗里奇报告》成为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四、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评论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总体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 1、立法先行
 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和一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 2、循序渐进
 大多数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面,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的。
 3、不断完善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是在增长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调整。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
 1、天命主义禳饵论:最原始的救灾救荒思想。
 (商汤)巫术救荒“乞雨”,天子→“天帝”(万物有灵),各种灾祸皆由天帝决定,人类社会想要免除灾难的侵袭,保障生存的权利,就必须向天地禳寿,以求宽恕。


 2、大同社会论:乌托邦思想(春秋战国)
 a、孔子:大同社会《礼记•礼运》
 b、东晋《抱扑子》记载鲍敬言的话。
 另外:墨子“兼爱交利”,老子“小国寡民”,庄子“至德之世”,孟子“井四制度”。
 3、社会互助论: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组成部分。
 4、仓储后备论:是一种主张建立谷物继续以备荒并救济贫民的社会思想。
 (西周→唐→金)贾谊《论积贮疏》
 5、社会救济论:贫困救济→国家责任,灾后救济→皇恩。
 6、优待抚恤:

 二、新中国建立前的社会保障
 (一)国民党:
 制度建构:1929年国民政府广东建设厅劳动法起草委员会即起草过《劳动保险草案》,1944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拟定过《社会保险方案草案》。
 (二)中共: 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
 东北解放区:1948 《东北公营企业战士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保障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建设时期(1949——1956年)
 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涉及到城镇居民。
 1、社会保险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险,赋予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
 一重二元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
 另一重就是城市内部存在着企业单位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

 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至今未宣布失效)。
 1952年6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 1955年4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初步建立了女工作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
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初步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 2、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制度;
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就职工福利、社会福利事业、福利工厂、生活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性文件。


 3、社会优抚
 自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政府就非常重视对于有特殊革命贡献者的褒奖和抚恤,首先于1950年由内务部颁发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除此之外,内务部还颁布了4个有关军人优抚的条例:《革命烈士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条例》。
 关于对于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役安置,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以及国务院于同年5月发布的《关于安置复员建设军人工作的决议》对其作了详细规定。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时期(1957——1966年)
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对劳保福利进行整顿。整顿的方针是简化项目,加强管理,克服浪费,改进不合理的制度。
 195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退休暂行规定》),它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
 卫生部于1957年制定和颁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犯法的规定》,首次将职业伤害列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实现了工伤保险和职业病保险的融合。

 1965年9月,为了加强公费医疗的管理,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公费医疗制度作了适当改革,如第一次在医疗保险中引进了个人承担挂号费的机制。
 国务院于1965年6月发布了《关于精简退职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
 国务院于1958年3月颁布了《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行规定》,建立了义务兵退伍复员制度。

 (三)社会保障的停滞期(1966——1978)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十年,国家并未制定过真正的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进入了停滞并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有社会统筹功能的劳动保险由此变成了自我封闭的企业保险。

 对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 1、国家负责
 2、单位包办
 3、板块结构
 4、全面保障
 5、封闭运行
 6、缺乏效率


 (四)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1、恢复性改革阶段 (1978~1991年)
 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

 2、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
 1991~2000年这1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
 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
 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

 第三,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四,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


 3、 “做实”试点阶段 ( 2000~2006年)
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
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 4、 “全覆盖”改革阶段 ( 2006年至今)
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
 2007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确定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 对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评价
 1、成就巨大
 2、教训深刻
 指导思想中忽略公平、建制理念中依然采取制度分割与身份差异的取向、推进策略中缺乏对制度规律的尊重或者将制度规律与现实国情因素对立起来。
 3、任重道远
 社会保障理念不清、体系结构残缺、立法滞后、责任模糊。
 4、前景光明
 我国将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肆』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进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好,就能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安定;反之,社会保障可能成为经济社会效率低下甚至社会动荡的诱因。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一些重要经验教训值得注意。

社会保障体系应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差别很大,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稳定器,反而经常诱发社会不满,甚至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而有些社会保障制度在战后70年里很少诱发社会抱怨和社会运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安全网。造成这一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是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以美国为例,无论是对底层民众,还是政府公务员,或是自由职业者与中产阶层,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社会团结的粘合剂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成为各阶层忠诚于国家和支持政治制度的媒质。例如,美国社会保障对老年群体的反贫困效果十分明显,老年贫困率仅为9%,但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就高达47%。

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层次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多层次社会保障是指除了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险制度,还需建立来自财政转移支付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普惠型社会保护制度。此外,要大力发挥市场作用,借助税收优惠的杠杆,鼓励企业举办各种补充性制度和福利计划,引导个人购买各种个性化金融产品。希腊的例子表明,国家举办的单一层次或一支独大的制度结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其结果是事倍功半:财政不堪重负,国家承受较大压力;福利层次越单一,就越依赖国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形成“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社会文化。多层次制度下,福利来源渠道是多元的,总体福利水平并不差,且每个阶层都可找到与之对应的制度层次,他们各得其所,各有其位。所以,能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子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是多层次的。

缴费型与非缴费型计划的制度边界和功能定位应予以厘清。从经费来源的角度看,社会保障主要由缴费收入形成的社会保险制度和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的社会救助制度构成。经费来源渠道的不同决定了其制度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的是参与精神和共济原则,制度建设应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和财务可持续性;后者强调的则是社会公平和收入再分配,起到安全网的作用,实现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这种公共服务的目标。本来,这两个制度功能定位明确,相得益彰。但在有些国家,由于制度目标错配,边界模糊,功能交叉,社会保险制度不得不过多地占用财政资源,社会救助的财力分散,两个制度不能匹配,社会各方都不满意。

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投资收益的重要性。30多年前,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的发达国家不是很多,维持收支平衡是大多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自1990年美国将养老保险缴费率提高到12.4%以来,建立资金池和提高收益率的做法越来越多,目前在美国2.8万亿美元的养老基金余额中,大约2/3来自购买国债的收益;紧随美国之后,加拿大于1997年、日本和韩国于2000年相继建立起市场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机构,投资收益率十分可观。发达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市场机制的方式来提高基金的收入能力和支付能力,以此达到保持当代参保人较低的缴费比例、减轻人口老龄化导致未来参保人缴费增加的经济压力和实现代际公平的长远考虑。

『伍』 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将社会保障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新大不列颠网络全书》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对病残、失业、作物失收、丧偶、妊娠、抚养子女或退休的人提供现金待遇。”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1984)。——孟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第6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在中国,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给社会保障下了不同的定义。陈良瑾教授在《社会保障教程》中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葛寿昌教授在《社会保障经济学》中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葛寿昌:《社会保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郑秉文在《社会保障分析导论》中认为“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页
郑功成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社会措施的总称”。——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第11页

『陆』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历史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之路,经历了1949—1955年的创建时期、1955—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1977年的“文革”时期、1978—1985年的重建时期、1986年至今的改革时期。

(一)社会保障制度创建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社会保险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1949年到1955年,一系列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政策措施开始制定施行,全国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体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做出要在我国“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决定。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蓬勃开展,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背景下,1951年2月,由政务院公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工保险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前社会保险工作上“各行其是”的现象,该条例于1953年经政务院修正,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的范围,并提高了某些社会保险的待遇标准。《劳保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社会保险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以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国务院于1955年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等3个暂行办法,确立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的制度。从1951年《劳保条例》的制定试行,到1953年经过修改后的《劳保条例》的公布,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和病假期间生活待遇3个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从此以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

(二)社会保障制度调整时期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来。为了与当时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从1956年到1965年,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障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国家逐步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通过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使退休制度更加健全。195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本规定在全国工人、职员中统一了退职条件和退职待遇标准,放宽了退职条件,适当提高了退职待遇标准,使工人、职员的退职问题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在医疗保险制度上,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1965年9月,中央在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公费医疗应做适当改革,劳保医疗制度的执行也应当适当整顿。”根据中央的批示,卫生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劳动部、中华全总发出了《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这些规定使医疗保险制度更加适合当时的实际。[2]1956年国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草案)》,加强了对女工的保护。同时,我国社会保险的范围由过去只局限在有条件的国营企事业单位,逐步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给合作社、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国营农场、造林等13个产业和部门,随着保险范围扩大,受保人数迅速增加。到6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和单位为核心、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停滞期

始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进入“十年动乱”时期。这10年期间,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从整体上受到严重的冲击,社会保障事业被当做“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在曲折和动荡中艰难发展。

1968年12月国家撤消了负责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事务的内务部,负责劳动保险事务的工会也陷入瘫痪状态。1969年财政部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原在劳动保险金开支的劳保费用,改在税前列支。这一规定使国家的劳动保险蜕变为企业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分割为国家、企业、乡村3个相互封闭和脱节的板块。“十年动乱”中主管社会福利事业的领导机关处于瘫痪状态,许多基层单位的相应机构被解散;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被破坏、被抢占;许多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和积极分子受到迫害。据统计,1978年全国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只有728所,收养人员5.74万人,与1964年相比,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下降了52%,收养人员数量下降了60%。[3]

这期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并没有完全停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探索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到1976年,农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已达到90%以上,在农村基本上能做到“小病不出队,中病不出社,大病不出县”,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问题。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

但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各种保险设施、管理机构被取消,基金制度被废除,职工正常的退休、退职工作被迫停止,社会保险的组织基础和财政基础被破坏殆尽,整个保险工作陷入瘫痪,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

(四)社会保障制度重建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动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在1978年到1985年这7年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各项社会保障工作陆续展开。

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的第48条、49条、50条分别对劳动者的福利,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的物质帮助,革命残疾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等的生活保障问题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国家重设民政部门,恢复其职能。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恢复重建退休制度。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确立了我国特殊的养老制度——离休制度。1980年3月,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劳动保险工作的通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开始依照通知的相关规定对由于“文革”中断的企业社会保险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恢复。在社会福利、优抚和救济方面,1984年3月,以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为己任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在北京成立。198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扶贫工作列入了国家的最高议事日程。

这一时期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正常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文革”时期造成的某些后果进行挽救性的修补。

(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探索发展,原有的强调由国家和单位“一管到底”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僵化,国家开启了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1986年,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制度,拉开了社会保险改革的序幕。改革一直持续至今,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阶段

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阐述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目标。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对职工享有的社会保险项目作出了规定、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8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制度,保障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城镇困难家庭的生活。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深化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开始进入城乡统筹发展和制度创新完善的新阶段。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严重失衡,在制度设计中长期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07年,国家开始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工伤保险制度。2009年中央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回归公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改革。

这一时期,国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逐步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以及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社会保障基金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缓慢、转制成本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仍然任重道远。

『柒』 阐述一下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简史。(200字)

回顾中国社会保障事业50多年发展历史,可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总结为3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可以算作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以国有单位为核心的单位保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以来可以算作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以职业人群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进入新的阶段,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划分三个阶段,是使所有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同志都有一种认识上的自觉:我们今天和明天从事的工作,不是过去工作的简单 “复制”,而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去干一番造福全民的大事业。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诞生已有120多年历史,目前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制度。虽说五色杂陈,但有一条共同规律,就是各国都依据本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等来选择和调整社会保障的模式和政策架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张德江副总理在谈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也提出中国特色的概念,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从中国国情特点出发,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我认为,就社会保障体系而论,有5条称得上是中国特色:

其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少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影响巨大。回顾历史,俾斯麦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1883年,贝弗里奇写 《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报告的1942年,德国、英国的人口都仅超过千万;即使美国1935年颁布 《社会保障法》时,人口也不过上亿。而我国要建立覆盖城乡10多亿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量级是别人的10倍、百倍。人口众多这一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应当把保障公平作为本质要求和首要原则。如果把各国比作在道路上高速行进的车辆,那么别国是轻型跑车,至多是载重3吨的小卡车,而我国是载重13吨的重型货车。面对各种陡坡、急弯、颠簸路况,如果没有更强的平衡、稳定机能,我们这辆车非跑散架了不可。所以,我们不能选择缺少互济功能的完全个人账户式的制度模式,而要坚持把公平排在首位,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加大社会财富再分配力度,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防止和消除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架构中需要有普惠式的制度安排,但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特点,又决定了普惠制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主体的制度。试想,如果我们选择 “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13亿人找政府、等政府,不但我国财力不堪重负,而且将造成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消退。所以,中国应当把缴费型的社会保险作为核心制度,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防止单位和个人对政府和社会的过度依赖。结论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这个公平,既包括在宏观层面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也包括微观层面实现权利义务对等的规则公平;这个效率,既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宏观层面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包括在具体政策设计上引导和鼓励劳动者多劳多得多缴费、早缴费、连续缴费和长期缴费。

其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从低水平起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水平;而绝不能脱离实际,开 “空头支票”,吊高胃口。同时,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要把弥补制度缺失作为优先目标,先解决 “从无到有”的问题,再循序解决 “由低到高”的问题。从一个完整的国民保障体系的角度观察,我国目前最大的制度缺失,一是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这两个问题,都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密切相关,而且日益突出。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进城的基本是农村精壮劳动力,留乡的多是老弱妇孺。如果现在不对农民和农民工的养老保障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届时社会分化将十分严重,也难以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结论是:过去20多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以城市为中心,围绕企业改革的目标推进;按照党的十七大 “覆盖城乡”的要求,新时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把 “涉农”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优先目标,同时加快扩大已有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从低水平起步,搭建起比较完整的体系构架。

其三,地域广阔,差异巨大。有人说中国 “沿海城市像欧洲,内地农村像非洲”,形容差别之大。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巨大的差别,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两个取向:一是要促进制度的总体性和统一性,努力缩小而不是扩大差别,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考虑、整体设计、统一管理,防止制度设计的 “碎片化”而加大运行中的摩擦;视各保障项目的特点提高统筹层次,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政策和社会互济;对不同群体间有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要精心留好 “接口”。二是要适应我国现阶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和法律规范下,充分考虑和体现这种差异,给地方一定的弹性空间;对超出基本保障水平的更高需求,以政策优惠鼓励建立补充性保险,发展商业保险;在农村,还要继续发挥家庭和土地保障的作用。结论是: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整体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形成可衔接、可转移、可累计的政策和管理平台,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四,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已进入老龄化,在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上各有难题。而我国特色在于,特定时期的人口生育政策造成老龄化来得早——西方国家都是完成工业化之后进入老龄化,而我国是 “未富先老”;来得快——西方国家老龄化率从5%上升为10%,普遍用了40多年时间,而我国只用了18年;持续长——由于人口基数特大,预测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进入老龄化高峰后,要有40年左右的高位保持期。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要有更强的忧患意识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增进各个群体现实利益的同时,还要为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预做政策和资金准备。结论是:其一,加快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完善投资政策,实现保值增值;其二,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的老年人管理服务体系,并使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更适应于老龄社会的需求;其三,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迟早要提上日程,但要综合考虑就业因素。

其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国有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有2000多年基本由中央政府统一治理的社会政治史。这一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特别是现阶段,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须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立法,增加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那种把社会保障全面推向市场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同时要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传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支持志愿者公益行动,鼓励社区群体和邻里互助,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提倡家庭和睦等,在政府主导下,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构建社会保障的大厦。

以上这些特色,决定着我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战略选择和基本原则,准确认识和把握好上述特点,才能形成认识和行动上的自觉,设计、建设、管理、实施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

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经过五个时期:

它虽然与历史上的社会保障实践有着渊源关系,却又与旧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直接继承关系。考察社会保障制度50年来的实践,可以划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1、创建时期(1949—1956)。

这一时期以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以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重要标志,加上此前建立的优待抚恤制度,以后施行的救灾救济、公费医疗政策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退职制度等,到1956年时已初步创立了以国家为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套制度对于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新生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2、调整时期(1957—1968)。

这一时期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央决定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国务院为此先后颁行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暂行规定》等,卫生部、劳动部、内务部等亦发布有关决定,对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五保保障和军属优待制度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成效是退休制度趋向正常化、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但因受当时政治上日益趋“左”和经济波折的影响,对社会保障的调整任务并未完成。

3、挫折时期(1969—1977)。

“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以1968 年底撤销主管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事务的内务部为起始标志,1969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更造成劳动保险从此失去统筹机能并蜕变为企业或单位保障制。作为企业职工劳动保险统筹管理部门的工会组织亦被停止活动,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办社会和社会保障单位化,并最终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了相互分割的板块结构状态,即国家保障制、企业保障制和乡村集体保障制三个相互封闭、脱节的板块组成的社会保障模式。

4、修补时期(1978—19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扭转社会保障领域的混乱状态创造了较好的政治、社会条件。1978年五届人大决定重新设置民政部,结束了全国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事务无主管部门的局面;国务院则先后颁行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军人抚恤条例》等法规,有关部门亦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等;同一时期,还在部分地区开始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及救灾保险等的改革试点。但就社会保障制度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正常的退休制度,是对挫折时期造成的某些后果进行挽救性的修补。

5、创新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确定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从而在根本上触动了板块式结构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如乡村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乡村集体保障制失去了现实基础,而城镇经济改革所带来的经济主体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化,均决定了只有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重大变革,才能使这项事关亿万国民切身利益的事业获得真正的发展。

因此,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摸索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90年代进入创新式的改革、发展时期。自1990年起,全国人大加强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立法工作,先后通过了《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国务院则在继1991年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不仅制定了失业保险条例、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规,还制定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深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镇住房福利制度改革政策,制定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走上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

二、尽管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过程非常曲折,但50年来的实践却雄辩地证明了它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

1、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并未出现过因为灾祸、贫困等而导致的社会动乱。这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灾害频繁、发展落后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中,除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保障功能外,自50年代初期相继建立的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待抚恤、公费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亦使亿万国民在各种灾祸及贫困面前免除了生存危机。这正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2、社会保障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①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政府通过经常性的救灾救济措施来解除城乡贫困人口的即期生存危机,更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工程劳促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阶段。

②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国家通过传统的公费医疗、乡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目前正在建立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等,使亿万国民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不仅早已洗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而且人均预期寿命日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义务教育等的实施,使全国人口的文盲率由建国前的90%以上降到现在的10%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日益扩大。

③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如养老金使老年人得以安享晚年,医疗保险使疾患者免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失业保险支持着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康复事业帮助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等,人民免除了许多后顾之忧,安全感、信心感的提升又促使着生活质量的提升。

④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力地维系和润滑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玖』 请问你这个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出自哪里呀,有急用

我国自1984年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十多年来,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数最多、保障项目基本齐备的国家,形成非常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社保大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正在逐步走向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新时代。

(9)中国社会保障历史演变图片扩展阅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演进

(一)1978-1991年:社会保障制度恢复改革阶段

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一些改革措施也积极促进了“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

(二)1991-2000年: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

这10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三)2000-2006年:社会保障制度试点落实阶段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8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四)2006年-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全民覆盖阶段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我国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全体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同时,这个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阅读全文

与中国社会保障历史演变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