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国与印度的历史关系
第一,两国关系开始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印两国都是长期被列强所欺负的国家,所以在反抗帝国主义这方面合作是很紧密的。印度当时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自己做这个组织的领袖,中国也乐见印度发挥作用,中国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第二,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独立。从刚开始建国的条件来说,印度是明显超过中国的。印度独立没有发生战争,是和平独立的。而且英国殖民印度300年期间给印度留下了很多财产。比如印度建国时铁路总长度达5万多公里,而面积三倍于印度的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只有2万公里。
第三,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印利益的碰撞。印度开国领袖圣雄甘地在印度独立后说,希望印度成为一个传统的国家,不搞什么现代化的工业,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以崇高的精神获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认可。但是甘地死了以后,尼赫鲁即声明:印度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所以他的野心一步步扩张,直到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第四,尼赫鲁所要求的土地是过去英国殖民者非法划定的,是无效的。但是尼赫鲁一口咬定要继承英国过去的权利,所以和中国发生了矛盾。后来在英美等国的鼓吹下,加之英美的军事援助,尼赫鲁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由于印度军队厌战,加之指挥落后,给人以雄壮威武印象的印度军队很短时间内全面溃败。印度国内完全震惊,国际社会完全震惊。
第五,印度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不和,战争不断。为了牵制印度,中国大力发展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这使印度心怀记恨;而中印战争的失利使印度第三世界领袖的形象毁于一旦,印度遭受战略损失。从此印度对中国怀恨在心。
第六,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GDP已达50000亿美元,印度GDP仅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而1988年印度GDP还是中国的80%多。所以印度政府很受刺激,所以也开展了“追赶中国”的运动。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效率过于低下,口号远多于行动,所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还在迅速拉大。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印度经济规模在5年后可能不足中国经济总量的10%,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所以总的来看,印度这个国家既可怜,又可恨。
⑵ 中国和印度古往今来国家关系如何
本节目里,我们就中印两国关系做一简单阐述。正如大家所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即1962年,中国与印度之间爆发了一场短暂的军事冲突后,迄今为止,中印两国间仍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中印两国最近几年都表达了致力于解决双方分歧与矛盾的诚意。中印两国之间的最主要分歧归纳起来有二点。其一是边境划分矛盾;其二是中国西藏流亡人士达赖喇嘛在印度政治避难问题。中印两国在双方交界的西马拉雅山地区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归属问题上存在分歧。印度认为,这块一直居住藏族的地区属于印度领土,但中国方面强调,这块居住着藏族的地区是属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延伸地带,属于中国领土范围。中印在这一地区存在的分歧,导致两国于1962年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在当时印度领导人保持克制的情况下很快得以结束。尽管战争早已结束,但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仍没能得以解决,后来随着中国向西藏派驻军队,达赖喇嘛率领几千名藏民前往印度北部地区。印度政府向这些西藏流亡人士提供政治避难后,中印两国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后来,随着印度指责中国支持印度国内的一股分裂势力,致使中印两国之间关系到九十年代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在冷战时代,印度与前苏联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以致于中国与前苏联因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竞争,从而促使中美关系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不断恶化,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地区和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在冷战结束前,印度也做出过希望与中国改善双边关系的意愿。最近几年,中印两国通过组建一个确定两国过境划分的专门委员会,进一步深入讨论和解决双方在边境问题上存在的分歧。该委员会成员最近几年分别在北京和新德里召开数次定期座谈会,并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在承认印度领土完整的同时宣布,做好着与印度就两国边境分歧展开政治对话的准备。与之相对,印度政府在阻止达赖喇嘛从事反中国政府活动的同时宣布:西藏问题应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承诺,中国不会支持印度北部地区的分裂主义活动。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令美国不安,美国现已制定了与印度结成战略联盟和向印度提供条件的计划,按照美国的意愿,中印两国间的矛盾越深越好,两国间的边境矛盾一直存在下去对美国有利。现今,美国、以色列政权和印度三方存在着组成战略同盟的关系的可能性,不久前,美国同意以色列向印度出售雷达预警飞机,而此前美国要求以色列取消向中国出售同类型号的雷达预警飞机的举动表明:在出售先进武器方面,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比对中国的态度积极。除此外,美国最近增加在印度的投资和美国与以色列有意向印度靠拢的政策是美国在南亚地区实施的新策略,其目的就是在中印巴三国间制造障碍。当然,印度也非常清楚,印度保持与地区大国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印度的国家利益,现今还没有迹象表明,印度会改变自己与地区大国发展合作关系的政策,但美国侧重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和降低与巴基斯坦合作关系的举动,不能说与中国没有联系。 最近几年,美国在致力于发展与印度关系的同时,将中国以自己的合作伙伴国地位逐渐列为竞争对手。在美国国内现今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从地区大国转变为一个能足够影响和左右国际事务的强大国家,从而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届时,美国与印度的战略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中国。与此同时,美国和以色列与印度加强战略同盟关系的目的,是担心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方结成战略同盟关系后,危及到美国在地区和国际社会的霸主地位。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们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会!(这是电台播音稿)
⑶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3)中国云南与印度历史现状和未来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⑷ 中国和印度比较,知晓世界上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1500字
中国和印抄度人的区别就思想而言是,印度人擅长玄思,所以印度人的宗教很厉害,中国都要那万里西行求法。中国人虽然有各种思想诸子百家,但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后百姓普遍比较愚昧和现实。印度过去和现在论经济没法跟中国比,虽然都是人口大国但是印度人的生活质量远不如中国,他们的城市化率也不如中国。可是军事上尤其是海军,印度的强大超过了中国,中国的辽宁号目前刚服役没有战斗力,而印度目前成建制的航母战斗群就好几个了,印度洋已经名副其实变成他印度的洋了,现在和过去印度是不如中国,但是为来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印度这点比中国看的远,中国目前南海都冲不出去,中国的崛起就是海洋的崛起。
⑸ 中国与印度的发展
1、都是发展中国家
2、因为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再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霸主就没他们好果子吃了
3、印度是所谓的民主国家。跟西方是同一阵营的。而且印度的发展至今不能跟中国比,对西方构不成威胁
⑹ 对比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国际扫描)
□赵建军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我们选择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 年中国为714 KWH牗千瓦小时牍,印度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在1997 年中国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 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 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领先的优势十分明显。资本资源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储蓄与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中国在1997-1999 年期间国内总储蓄GDP的比例为42.5%,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别是20.3%、23.9%。中国在1990-1999 年期间国内总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为33.7%,1995 年中国资本市场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为0.71%,而1998 年中国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仅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国升至9.4%,印度为2.5%,1998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38.9%、投资率为37.4%,印度分别为22.4%、22.7%。可见,无论是国内储蓄率或投资率,还是在世界资本资源中的地位,中国比印度高得多,这也是造成中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早,但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也超过了印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G NP 牗国民生产总值牍、 GDP牗国内生产总值牍与G NI牗国民总收入牍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首先,看GNP:据世界银行《2000
⑺ 对比中国和印度的综合状况
最佳答案检举 中国与印度国力对比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著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⑻ 中国,印度发展现状 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中国几十个造船厂同时再造军舰,最近十几年来平均每年造19艘驱护舰,两艘内航母,潜艇,大容型登陆舰,大型补给船,还有其他军用舰只。印度十几年来就造了一艘导弹驱逐舰,那甲板薄得张局踩上去忽悠忽悠的都怕漏下去,一艘航母下水了三次,现在还在船坞里趴着呢,造了一艘核潜艇还在水里泡着不能用呢。
⑼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发展
表面上平静,暗地里互相防着,相互较劲。这几年会好一点,经济争端比较明显,其他回方面答反而盖过去了,不过在领土问题解决之前两国的争端是不会停止的,印度还是会继续增强军事实力来防止中国武力解决领土问题,而中国也会不断在南亚西亚和东南亚施加影响,实际上,印度周围的国家现在大多跟中国关系良好,甚至依赖中国,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市场这几年也是在不断扩大,军事合作也在加强。但是中国这些人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与东面海域,而印度则是放在巴基斯坦以及载加强对南亚各国的控制上,所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还会比较久的保持现在的这种关系,除非南亚爆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