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下读吕思勉大师的《中国通史》觉得晦涩难懂,望指点一下
我也在看吕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按照今天的阅读习惯来看,确实文言文风格重,用词生僻。
我用的办法就是每章至少看两遍,第一遍把生僻不懂的词语网络后结合上下文标注好意思,第二遍再通读消化。
㈡ 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
《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李老师点评:
小作者围绕《中国历史故事》中的一篇《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发表感想,对黄道婆这位历史人物进行了歌颂.感情真挚,行文流畅.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小作者就故事谈故事,视角不够开放.建议在写作之前,要静下心来,列好提纲.
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 2006-12-19 14:19:00 | By:Hmily ]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㈢ 跪求一篇吕思勉先生写的《中国大历史》的读后感
用了20天才草草看完这本历史书,其间因工作以及学习上的问题,未能连续阅读,故而思考之连续性也难保证。但一直以来感觉到自己阅读之首要问题在于广度不够,目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尽量广泛涉猎。至此,我用了两个半月,在看注会的书之外,共看了《经济社会的起源》、《社会契约论》、《赋税论》以及本书,所掌握者恐不及凤毛麟角,但正如看前面三本书一般,我还是从黄仁宇先生的书中获得很多东西。
初看这本书,仅仅将其作为消遣,未必要全部看完。然于后发觉此书多有牵扯财政知识,则上升至必读之行列。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此书则重在抽取其中的财政史,其他知识则可谓意外收获了。大历史者,如作者所言,乃宏观历史,用350页文字粗粗带过我华夏五千年之文明,虽显得简陋而无所适从,但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者别具匠心地将之与世界史联系起来,则又提供了另一番视角。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第二, 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
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
第三, 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自耕农的破产与国家之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家税收不能按时按量征收,君主只好提高税率,或者变换着方式增加附加税。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如此看来,财政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那么由此及彼,现今中国财政制度的设置,对于国家之强盛必定也是举足轻重的。然目前国家财税制度所受之诟病,已经愈加明显。学财政的人应该以完善这一整套制度为己任。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除非下层有法制上的保护,上端无限制收税的权利并非执政者之福。因为全国财政并无实际上之结构,各级人员也各就自己的方式敷衍塞责。目前我国对于下层之法律保护已算有所进展,但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尚不到位。如此,要想到达作者提出的真正“数目字管理”,尚有一段距离吧。比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就常常遇到逃税偷税的现象,而要想实现如美国之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实在任重道远。
《中国大历史》这样一部号称优秀的历史学著作,我读起来却磕磕绊绊,困难重重,总没有一种顺畅淋漓的感觉,很多的观点论述也没有非常透彻的理解。不仅是我,网上也有人评论其作品“阅读起来就好像一个想要极速行走的人总要留心脚下的石头”;不仅是这本书,其他在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的同学也感觉到了类似的问题。
总结起来,三联版《中国大历史》中存在三大阅读障碍:
* 对象不同
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先生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讲课的讲义,各种比较论证的依据都很好的针对美国大学生编排设置。这样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固然能使他的美国学生受益非浅,但反过来说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却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比如,书中但凡提到长度、面积、重量、货币等概念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都是西方习惯的英尺、英亩、英镑、美元,这些单位完全不在对中国读者的生活中出现,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头雾水,很难在脑海中对它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估量。在“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中,黄仁宇先生提到“此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谓‘15英寸等雨线’……”(P25),我初读到此时一愣,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仔细看完描述后发现,这就是高中文综复习是被反复强调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才将此处论述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
另外,虽然无法准确评断当年美国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但从《中国大历史》中可以看出,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期的文科知识积累,是绝对听不懂黄先生讲课的。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P2),纵论古今横贯东西,不时提及“欧洲18世纪实证主义(positivist)的法理学家”(P17)、“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式的政治现实主义”(P18)、“占有性的个人主义(possessive indivialism)”(P27)等深奥概念;或者“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P39)、“波提切利的《爱神诞生》”(P87)等文化符号……与其说是有助于读者理解,不如说是又多了一重难题。
* 半文半白
黄仁宇先生行文中使用的很多语词,有的现在已经被别的更加白话的词语所替代,有了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一概念;有的已经几乎被淘汰出现代汉语的行列,再不出现在普通读者的阅读视线内,其中更有一些完全无法在电脑输入法中找到;这样的情况既多,又如何让读者理解黄先生的深意呢?又有很多句子结构近乎文言,我阅读时如果不用铅笔断句就几乎进行不下去。这种情况的例子举不胜举。
* 翻译问题
《中国大历史》原本是用英文写作的。书中英文单词高频率出现在括号里,这当然是一种使著作严谨的方法,但即便是在英语如此普及的今天,普通读者看到恐怕也会感到不愉快。另外本书也陷入了现在翻译作品不好读、读不通的“翻译腔”里,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
例子:英语中 “submarine sandwich”,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那种用长条形面包做成,分量超大的三明治(区别于一般糕点店或西餐馆中供应的三角形三明治)。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一个理论——他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喻成“潜水艇三明治”,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组织,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对于“submarine sandwich structure”,三联版中出现的翻译用词是“潜水艇夹肉面包结构”(P297),不解释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莫名其妙的“潜水艇”,却用生硬的“夹肉面包”代替已经成为通行的泊来词、连幼儿园孩子都知道的“三明治”,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译者的用意。
虽然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着实阻碍了我们的学习。不好理解的词句不断纠缠读者的思维,让我们疲于解读,连基本的句子都没有看懂,更遑论从篇章上把握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和思路,离从全书大局上把握他的历史观点更是千里之遥。
造成阅读阻碍并不是作者的错,黄仁宇先生写作本书时间较早,他的语文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很深,原著又是英文。也有很多读者的水平远高于我,恐怕没有感觉到我在此斤斤计较的阅读障碍问题,而早就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但我必须大胆的代表所有文化水平有限,非历史专业而又希望学习历史的普通读者说说我们的心声:我们非常愿意阅读学者的经典著作,无奈就是读不懂,太抽象了。
历史学要是成为象牙塔里少数人的学问,就失去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本意。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抽象深奥的学术,而是说不要让所有的历史都成为抽象深奥的学术。历史学需要《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也需要《易中天品三国》。我个人最推崇的,则是《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样“居中”的历史书。
如何才能让历史著作甚至历史教材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认为“普及版”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请人将类似于《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等,改写成立足中国,用语浅显,语气生动的“普及版”,应该能吸引到更多原来不读历史的读者,也能让原来读不懂历史的读者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普及版”历史书应该具有传播和市场双方面的巨大价值,当然,这需要历史学研究者和出版方的共同努力。
㈣ 谁能给一篇关于读了中国历史书的《读后感》
忧患兴邦
——论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写满了分分合合,历史沧桑;但中华民族至今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而且以崭新的姿态蓬勃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我们审视造就这一奇迹的背后因素时可以发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正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的历史激变、风云突起集中表现在中国的近代史——即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上.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变革思潮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华民族可以说是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下了清王朝的高床软枕.英吉利的一声炮响不仅炸开了一条商业经济掠夺之路,还炸开了一条西学东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全方位变革的漫长崎岖的中国近代化之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西方文化体现出的先进性对长期被禁锢思想的中国文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对万马齐喑的知识分子群更是“醍醐灌顶,犹如当头棒喝”.
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一场时代剧变中,始终处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的最前端.在鸦片战争中,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中国的不堪一击,他们认识到中国兵不精,器不良,“始知天下之大,万物之奇”,继而萌发了强烈的向西方学习意识.李鸿章甚至说,“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与那些主张“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的顽固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洋务派的胜利使得一场意图医治这满目疮痍的清王朝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在这个阶段,虽然知识分子们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面上,但其忧患意识已然被激发.
㈤ 谁读过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请说说读后感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版中国通史。吕权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IEl籍读得最多的_位学者l’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吕思勉国学基础深厚,治史的意趣却不保守。、本书渗透蓿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谭其骧称吕恩勉以史学名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
㈥ 读完《中国史》后有什么感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奇迹犹如星夜的盏盏繁星,数不胜数,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
㈦ 重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吕思勉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ZHU名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重读中国近代史》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等,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ZHU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㈧ 读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来国历史故事》是我的自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的悠久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相齐、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周武王伐纣等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足智多谋,有的表现了友谊的珍贵,还有的是讲一些尔虞我诈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女纺织家黄道婆》这个故事了。
黄道婆善良、好学、诚实的品格,让我钦佩。她家境贫穷,父母养不活她,就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黄道婆整天都要干活,还要被公婆打骂,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因为她的勇敢,她终于逃出了公婆家,到处去流浪。有一天,黄道婆偷偷地上了一条船,跟着船一起来到了海口市。她和当地居民一起学纺织。但她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过了三十多年,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乌泥泾镇。她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传给了镇上的妇女,从而生产出了大批的“乌泥泾被”。当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
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从书中,我知道了黄道婆,了解了黄道婆为了家乡的发展,她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她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㈨ 读吕思逸先生中国通史之困惑
吕思勉的《中国来通史》以及其他历源史著作门槛比较高,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积淀才能读下去。
建议你从一些相对简单的历史读物入手,比如《上下五千年》,之后再读一些正史(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等,当然,二十四史卷帙浩繁,通通读完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史书或者篇章来读,最经典的前四史是重磅推荐哈。等你了解了一些历史脉络之后,就可以读一些历史学者的理论性著作或者文章了。
至于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建议你至少读完《上下五千年》后再读,结合正史来看,因为书里面的注解大多都是引自正史(二十四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㈩ 求《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奇迹犹如星夜的盏盏繁星,数不胜数,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芒。这不仅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的精神源泉,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会延续在民族文明发展血脉之中,每当我们回首历史,都会?中发现许多可贵的东西,引发我们的思考和精神上的领悟。
赵威编著的《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一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史料,按历史年代顺序以点连线。内容简介赵威编著的《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一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史料,按历史年代顺序以点连线。同时,力求语言生动,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浩繁的中国历史知识。除此之外,《一口气读完的中国历史》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中国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集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可以作为学生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良师益友。目录华夏文明的曙光——远古传说
“中国”和“九州”
远古的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
黄帝战蚩尤
尧舜“禅让”和大禹“传子”
大禹治水
青铜主宰——夏、商、西周
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少康复国
夏桀亡国
奴隶宰相伊尹
盘庚迁殷
武丁中兴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华夏文明的曙光——远古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开辟。宇宙就像个大鸡蛋,混沌一团。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着。大约经过了18000年,盘古醒来了,睁开双眼,发现上下四方浓黑一团。他非常恼怒,挥动双臂,用力向混沌黑暗砍去。只听“哗喇”一声巨?,大鸡蛋破裂了,多少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徐徐上升,散发开来,成了蓝蓝的天空;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厚厚的大地。盘古站在天地之间,感到非常的快慰。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合拢,于是,手撑青天,脚踏大地,身子不断猛长,每天要长高1丈,也就使天地每天高1丈。经过了18000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子也有9万里长了。正是靠了他的神力,天地才开辟出来,黑暗混沌一去不复返,但是,巨人盘古耗尽了精力,劳累而死。
本想创造一个无限光明美好的世界,但他壮志未酬。就在临死?,他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中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空中的星辰。他的手足四肢和身体,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极和高大雄伟的五岳。他身上的血液,成了江河。全身的筋脉,成了大地上的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玉石和地下的宝藏。皮肤上的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据说,盘古死后的精灵魂魄凝聚变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就是世上万物之灵。
这个故事以神奇的想象,表现了上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形成、人生和万物的起源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释,表达了人在天地万物之间所特有的万物主宰者的地位,热情歌颂了盘古这个顶天立地为人类造福的英雄。至今,民间仍习惯地认为天地是盘古开辟的。
女娲炼石补天
神话是一些想象力丰富,情节美妙动人的故事。它有关于自然现象的,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我国古代神话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史前神话。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等许多原因,史前神话完整流传下来的较少。关于人类的来源,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一种·说法是由盘古氏死后的精灵变化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由女?亲手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