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裁减公务员

中国历史裁减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1-03-03 06:49:15

Ⅰ 我国现在大概有多少公务员哪

1000多万
,“官民比”为1:256,按宽义公务员(指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数量为1053万人)计算。

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no2/newsmore/200505/26/t20050526_62906.shtml

我国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 ———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健

--------------------------------------------------------------------------------

2005年05月26日

薛小和:最近,媒体上关于我国公务员规模的褒贬之词不少。以我国1:26的广义“官民比”指标为据,进行横向比较者得出“官民比”低于国际水平的结论;进行纵向比较者则得出目前“官民比”是历史最高的结论。你认为我国的公务员数量究竟是多还是少?

王健:“官民比”指标是指政府公务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依据几个主要国家公务员定义的范围进行统计,他们的“官民比”分别为:美国1:12,法国1:12,日本1:28,英国1:125。我国分两种情况:按狭义公务员(指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为500万人)的数量计算,“官民比”为1:256,按宽义公务员(指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数量为1053万人)计算,“官民比”为1:122。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公务员占总人口比例是相当低的。但是由于各国对公务员的定义不同,因而这种比较可比性较差。而若以财政供养人员进行国际比较,则可比性较强。

财政供养人员可以视为广义公务员,或称为政府公职人员、公务人员。美国、法国的政府公务员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相同;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为4000多万人;日本财政供养人员包括政府系统的公职人员、国会、法院、国立学校与医院、国营单位所有人员等,总数为553万人,比政府公务员多105万人;英国包括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文官及各类政府官员246万人,比常任文官多200万人。

财政供养人员或曰广义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1:12,法国为1:12,日本为1:23,英国为1:24,我国为1:26。这一比例考虑了财政支出和民众真实负担,因而是最具实际价值的“官民比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国家财力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薛小和:由此看来,我国公务员绝对数量不算多,依据各种定义的公务员和财政供养人员分别计算的“官民比”都不高。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公务员规模还可以继续扩大呢?

王健:虽然我们的“官民比”并不高,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公共产品数量与质量的需求逐步提高,公务员乃至政府规模一定程度的膨胀带有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公务员规模就是适度的。适度规模不仅要考虑“官民比”,还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行政效率,即考虑经济因素。

薛小和:那么,用哪个经济指标可以判定公务员规模是否合适?

王健:我认为,判定公务员适度规模的经济指标应该是————公务员人数与本国GDP的比例。公务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需要以单位GDP的公务员人数来衡量。

根据各国定义计算的公务员与GDP之比: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我国狭义为3.96人/百万美元、宽义为8.31人/百万美元;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日本为1.14人/百万美元;英国为0.303人/百万美元。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英国为1.58人/百万美元;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

上面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明显差距。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远多于发展中国家,其“官民比”理应比发展中国家高一些。而我国经济总量低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更是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官民比”却与发达国家相当,以至公务员占GDP的比例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这表明,我国公务员数量相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确实太多了。过多的公务员不仅占用了大量资源、影响了经济建设,而且限制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薛小和:多年来,我国政府几次精简机构,近5年就裁减了百万政府工作人员,但是按财政供养人员与本国GDP之比衡量,公务员规模还是过于庞大。那么,我国公务员的适度规模该是多大呢?

王健:政府和公务员的适度规模取决于政府处理公共事务和政策制定的能力以及市场的成熟程度,这一规模既要能保证政府有效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要,同时要避免行政成本过度提高。政府公务员的适度规模,应该是一个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规模,是政府能力和市场成熟度的总体均衡。

我国政府公务员规模适度化是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种种因素制约着公务员队伍的压缩,如我国市场成熟度低于发达国家,政府培育市场和加强市场管理需要新的机构和人员;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更多的新事务,需要增加新的公务员(如网络管理和征税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公务员);现行政府公务员制度尚未完全排除传统体制的弊端,这使政府机构增加、公务员规模扩张还有一定的惯性等等。因此,我国达到公务员规模的适度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Ⅱ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对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有什么影响。(回答请详细)最好是对相关制度上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我国在推行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同时干部体制依然存在,党政不分、党管干部、干部决定一切的苏联模式依然我故,这就很难说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干部虽不能说个个都是公务员,但公务员却人人可称干部,当干部是当官人们不再存异议,但当官的太多干部庞杂且分类不明,有老干部、领导干部、技术干部、基层干部、街道干部、村干部、后备干部、聘任制干部、任命制干部、离退休干部、企业干部、工会干部、机关干部等等,干部冗散多如牛毛,人浮于事,再没有能力的干部只要占有干部编制也难以辞退成一介平民,素质低下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干部充斥于各地机关,政府机关普遍效率低下,越往基层越甚。公务员制度改革就是要明确政府雇员身分引入竞争机制并清理庞杂的干部队伍,精兵简政,设官分职,各就各位,充分发挥官僚制理性治国的正面功能,革除官僚冗散官场病腐败等负面弊政。公务员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把国务事务分类搞清楚,因事设官,无关国务者不应列入公务员,党务工作者才叫干部,干部也不应再包括公务员。然而,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干部,在当代中国都是官,而且因其数不减仍然是世界最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改革的问题仍然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正视现实,正视官僚制治理的现状,突破意识形态教条框框,切切实实地解决“澄清吏治”这个老大难问题。官僚制治理维系着我们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具有无可替代的正面功能,官僚主义腐败也在侵蚀着官场,在损耗行政资源和效益,扭曲政府治理政府形象。

Ⅲ 公务员的发展历史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 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是中国古代一部筛选人才的机器,它在清代光绪31年(1905年)被废除,但在现代的考试制度中,我们仍然能触摸到科举的强脉余音。目前我国的高考、中考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形式上也与科举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继承了科举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科举制度不仅是“科举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认识今天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坚持考试选才的意义所在。

中国公务员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及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产生的,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20世纪末中国开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历程,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调研准备、试点试验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的人事制度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转变等。但是,从根本上讲,中国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与运用只是一种制度模仿或移植,并不是中国社会自然演进而“内生”的制度。它的建立是简政放权的政策性结果,呈现出自上而下、被动性、保守性的特点。而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忠孝、仁义”的为官准则、三纲五常和宗法儒礼的致仕之道等理念与现代公务员制度内涵的对立与冲突,使得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与运作所依赖的社会基础显得相对薄弱。因此,中国在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制度变异性较大。

中国的法律相当程度上具有重视成文法的大陆法系的特征。从开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探索之初就致力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法规体系的建设。1985年,《国家工作人员法》草拟出台,次年更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标志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迄今,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主导,由40个左右的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为配套的公务员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这使中国公务员管理的各主要环节基本达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公务员的责权利也受到更有效的保障。

德才兼备”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所谓德才兼备,是“德”与“才”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既要坚持政治立场、思想品质标准,又要重视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国家公务员录用要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在晋升时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所谓公务员管理体制,是指对公务员管理权利的配置和划分,及其相应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并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统。公务员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并服务于本国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

与中央集权的强政府传统相适应,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在中央设立国家最高公务员管理机构“人事部”统一指导监督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地区分别建立人事部门,贯彻、实施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具体办理本部门、本地区的国家公务员的管理事务⑥。地方人事部门既受同级政府的直接领导,又同时受上级政府人事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种人事制度的格局是由中央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符合中国国情,对推动中国的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务员制度建设中涉及许多具有共性与规律性的问题,英国文官制度改革中的许多方法与措施值得思考与借鉴,关键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行政环境,探索促进中国政治文明与经济文明共同发展的公务员建设道路

Ⅳ 历史上哪个朝代公务员工资水平最低

  1. 历史上公务员待遇最差的朝代是明朝,以至后人在修《明史》时竟得出了“自古官俸内之薄,未有若容此者”。

  2. 历史上公务员待遇最好的朝代是宋朝,不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还有一份减免赋税的职田。

  3. 历史上公务员人数最少的朝代是唐朝,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

Ⅳ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对公务员制度发展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在总结历史
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改革,推动了中专国古
代文明的属发展。世界文明史上率先建立了文官考试
录用制度,孕育了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但是,随着
中国封建社会腐朽性的逐步加深,包括科举制在内
的古代文官选拔制度最终走向了衰落。今天我们用
历史的辩证的目光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
观其擅变,评其利弊,对于当今人事制度的改革、
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完善有着历史的借鉴意义。

Ⅵ 求中国公务员的历史发展

想想八股就知道了吧~

Ⅶ 中国现在有多少公务员,会不会裁员

有可能裁员,2015年中国公务员数量是710万,加上“参公”(参照公务员待遇的事业编制人员)97万,共800多万。公务员占人口比例是160分之一,只算公务员的话这个比例十分之低,低于绝大部分国家。同时各级政府对公务员指标掌控极其严格,数量是中央统筹层层分配的,随便找一个你认识的公务员问问,他都会告诉你在其所在的部门增加一个公务员指标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Ⅷ 为什么中国的公务员只招聘不裁员

你可能有所不知道,每年公务员都有自然裁员,比如说退休、辞职、辞退等

Ⅸ 明朝真的是中国历史上公务员工资最低的朝代吗

应该是,当时的明朝政府发的工资太少。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裁减公务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