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马克思原著中关于世界历史

马克思原著中关于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3 04:24:49

㈠ 马克思原著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描述,要英文版的,最好能注明下出处。。先谢过了

你说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描述,很可笑。因为马克思没有完整的版本,是零星的一些观点。

㈡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㈢ 关于马克思的原著

我也不知道啊.....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从异常艰苦的反抗压迫,到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再到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新社会,我们每天要接受的新鲜事物正在以惊人的加速度增长,信息时代带来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呢是否也在经历这种变化?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但并没有告诉是否物质发生变化的瞬间,意识也产生了同步的改变呢?接受这种变化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在旧的意识和新的意识之间的间隙里,人们在做什么,人们的意识是否会迷失方向?衡量的标准是什么?且停住,这样问下去,显然是没有穷尽的。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需要我们来作一番思考。

一,新时代下人们信仰的缺失

为什么笔者认为现阶段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呢?社会趋于稳定,繁荣,富

强,这是好事,但是曾经指导我们前进的马克思主义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我们已经感觉不到切肤之痛,我们似乎不需要信仰什么就能一天一天机械的生活下去。但是我们难免会感觉到苦闷,感觉到寂寞和无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可以信任的标准,仅仅是依靠习惯,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接触马克思主义都是通过书本,而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我们机械的学习,机械的应付考试,至于是否能够学以致用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似乎没有怀疑的能力,因为我们的生活似乎很稳定,我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我们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甚至是写论文交作业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抄袭来的。

人们做过一个试验,把青蛙放在一锅沸水中,青蛙马上就跳了出来,而把青蛙放在温水中慢慢加热,青蛙却在不知不觉的温度变化中渐渐的失去了生命。当然我相信,青蛙在水变得很烫的时候也挣扎过,但是终究没有跳出去。为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一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者更简洁一点,居安思危。

笔者想要表述的是:在只有两种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是青蛙的例子,是在滚烫的水中被煮熟,还是奋力一跳逃出生天,很容易做出选择。但是在面临两种难以分辨的情形下,它似乎难以抉择,这时候能够跳出沸水的青蛙真的是值得敬佩了。如果有,这些青蛙肯定是了解到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就是危险,所以早有准备。由物及人,我们是否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呢?

回到信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在生存还是灭亡的年代,在现实绝望的境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按照上述的推理,在绝境做出选择其实并非太难,种种因素使然,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切实的,有效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绝境下,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拯救中国,能够指引前进的方向,这就引发我们对于今天的思考。

这个思考就是我们失去了生死存亡关头作抉择的大背景,我们被投入一种相对安逸的境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我们得到的都是间接经验,未经我们亲身实践过的,按照马克思的著作的说法,斗争是推动一切事物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显然,我们不可能通过人为进行斗争的实践来检验真理,这就产生了矛盾。我们既要接受这样的理论,但是却难免有些怀疑,因为我们毕竟没有经历过,而且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不能重演,这些理论对于将来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相信,那么,这些理论就是无用的。

为什么不相信,因为没有所谓的绝境,我们不能感同身受。我们表面安逸的下面存在多少不确定的因素,没有人能说清楚,除非他真的是上帝。真的没有绝境吗?笔者认为,是有的,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真的没有斗争了吗?是有的,只是这种斗争已经不是那种血光剑影的斗争,或许,它已经转化成为人们的竞争,内心的困惑。但是因为不容易感觉到,所以如果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另一个方面,即使花费更多的心血,取得的成就也不会像原来那样的轰轰烈烈,因为主要以和平的形式存在的世界里,发展才是主流,革命仅仅是历史的瞬间,是需要机遇的,有太多的偶然性,就像从夜空滑过的流星。

二.新的时代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简简单单地从书本上,从课堂上,从中央的政策中机械的学习吗?在追求功利的今天,人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追根究底,这是一个重新树立信仰的问题,人们有了多重选择,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了,人们觉得那是中央的事情,那是政府的事情,与我何干呢?

一种信仰,一种思想,在取得主导地位之后,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思维产生某种限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教条式的灌输之后,更是如此。因为讲来讲去,没有太多的新意,讲述得更多的是历史,更多的是对辉煌历程的回忆,而不是在新的阶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内心的困惑。人的精神需要鲜活的思想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是随便喊来听听的,怎么与时俱进,表现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我们更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精神辅导,我们如何认清自己,如何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

笔者始终认为,是我们选择一种思想,而不是思想来选择我们,诚如李大钊先生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或许是适合我们的,之所以用或许,是因为,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还不能说它就是正确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但不要忘记一个大背景,在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生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被动接受的,但传播学告诉我们,传播效果是由受众决定的,传播效果并不以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转移,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播者是无法把受众当作傻瓜的,受众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

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好的,但是由于传播者的传播手段不当,说教而不是真正从受众来考虑,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很多人讲,但真正去做的人有多少呢?

作为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么多知识,但如何与运用这些知识,主线就是我们的信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信仰的不是那种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真正的能指导自己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我的地盘我做主,然后去丰富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让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来丰富我们,作为我们得到物质利益的阶梯。相信这样的话已经很浅显,不需更多解释,更正式一点,那就是实现角色的转变。

在今天,大学生被贬值,为什么会贬值,大学生确实贬值了,是因为造出来太多教条思想的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说,大学生就是代表了最先进的文化?为什么不能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呢?这个社会的规则是拿来适应的,不是拿来改造的,大学生这样想的话,将必然失去信仰,必然迷失在琐碎的生活里。

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都不能代表最先进的文化,那还有谁能代表呢?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宣称高低贵贱没有差别,其实是粉饰太平,自欺欺人的,我们需要实现那个大同的社会,但是现在还做不到,这是实事求是,如果不能让大学生来肩负起我们向那个美丽的新世界的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估计仍然有很多弯路要走的。

大学生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只是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来上大学,来上研究生,为了生活而生活,是无法好好生活的。所以,我认为,关心政治,不是教条的按照别人的准则写几篇报道,喊几个口号而已,更多的是要有使命参与这种准则的制定,并通过实践来证明,不断调整,最终的目标是让整个社会更好的发展。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需要勇气的。

谁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是我们,所以,我的地盘我做主。

虽然我的也是复制的。
但是觉得我的复制总比楼上的不知所云的复制要强的多~~
而且这类东西本身就是废话连篇的东东
呵呵 ~~希望你能满意

㈣ 请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马克思著作:
1.《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4.《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

5.《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和恩格斯合著)

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7.《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和恩格斯合著)

8.《罢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

9.《哲学的贫困》(1847)

10.《工人联合会》(1847年)

11.《共产党宣言》(1848年)(和恩格斯合写)

12.《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

13.《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14.《〈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15.《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年)

16.《福格特先生》(1860年)

17.《剩余价值理论》(1862年-1863年)

18.《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

19.《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

20《法兰西内战》(1871年)

21.《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4年)(后两卷由恩格斯整理)

恩格斯著作
1.《反杜林论》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3.《自然辩证法》

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5.《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至于说那几本比较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比较推荐马克思的《资本论》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拓展资料:

恩格斯还写了《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等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史、为马克思及其战友作传的文章。此外,他还就宗教、妇女、文学、美学、史学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见解,不愧为一个网络全书式的思想家。

恩格斯在同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军事理论遗产和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战争、军队、军事学术和军事史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基础。

㈤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的前版程;它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将社会主义最终由理论变为现实奠定了思想基础。它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制度。例子:巴黎公社的成立,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㈥ 马克思的原著有哪些 要详细资料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3年), 论犹太民族问题 (1843),1844年经济和哲学手稿 (1844年),论费尔巴哈 (1845年),哲学的贫困 (1845年),雇佣劳动与资本 (1847年),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59年),剩余价值理论共三卷(1862年), 工资、价格和利润 (1865年),资本论第一卷 (1867年),法兰西内战 (1871年),哥达纲领批判 (187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 神圣家族 (1845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关于美国内战 (1861年), 资本论第二卷 (1893年), 资本论第三卷 (1894年)Karl Marx卡尔•马克思 (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马克思的哲学哲学——解放的头脑‘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的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的解放的头脑,也就是说,它是解放者(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证明它的合规律性,哲学作为人的解放的头脑就应当承担这样的一个任务。‘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他能生产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数据和生产数据,而动物不能。 人一旦进入生产劳动,他就同其它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了。 因为要劳动,所以必须事先结成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人们的劳动生产力制约着他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生产方式,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的社会存在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便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了。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物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的活动产物,但他们一旦形成,便反过来成为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客观的力量。 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客观趋势的。马克思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说明人时,他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人通过自己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得到改造,获得自己的新的质量和素质。人改造世界,世界也改变人。因此人只有在实践基础上,在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得科学的唯物的说明。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明人的问题的根本特征。

㈦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在那本书里提到

马克思主义一书里有

㈧ 马克思的哪部著作系统的揭示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资本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

作者: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Heinrich Marx,1818年—1883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首次出版: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正式出版,其余各卷在他1883年逝世以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全书名:《资本论》
被誉为:
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巨著,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 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 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 的体现。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 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㈨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内涵及意义

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世界。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来了解世界的变化

㈩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有哪些

1、《共产党宣言》

作者是恩格斯。该书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原著中关于世界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