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讲中国历史书籍排行榜

讲中国历史书籍排行榜

发布时间:2021-03-02 22:01:06

㈠ 哪些书讲中国历史的,要很详细的那种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这是二十四史,官方正式,不知道你所有不论什么题材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要想要所有中国古代史的书包括野史正史,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你列出这个书目,你这辈子也不可能看完。 那我建议你先把这二十四史通读一遍,中国5000年历史,不同内容不同体例不同版本的史书不计其数,真的是不可能找全的,你先把正史读完,然后再到你们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把里面剩下的史书读完,如果还有精力,就去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再去找。 年轻人有远大抱负是好的,但是不要好高骛远,先把基础打牢,只有先把正史真正的读明白了再读其他的野史才有意义,否则只会一团浆糊。 补充: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本的《清史》还没有编写完成。 再帮你补充点历史知识,关于历史分类。 正史 史学分类书目名称。指官方编纂或认可的、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正史之名始见梁代阮教编著《正史削繁》。《隋书·经籍志》将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列为正史。唐刘知几《史通》中则把《尚书》、《春秋》及其后的纪传、编年体史书视为正史。《明史·艺文志》亦以编年、纪传二体史书为正史。清乾隆四年编纂《四库全书》,钦定自《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史为正史,私家不得擅自增益。1921年北洋军政府又增柯劭所撰《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 杂史 泛指我国古代私家著述的史书,是以记载带有掌故性见闻为主的史书。它即不同于纪传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大政的别史,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则杂芜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之疏漏与不足。它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别史 一种私修史书之称谓。指按一定体例系统记载历朝或一代大政史实的史书,不属正史与杂史之列。别史之名始见于南宋陈振孙《直录书斋解题》一书。后来的《宋史·艺文志》、清黄虞稷《千倾堂书目》及《四库全书》等多有承袭。明代柯维骐所撰《宋史新编》等即为别史。 野史 我国史书分类中杂史的一种。指与官修正史相对的私撰史书。大多无一定体例,均为杂记异录性质,然史料详实,记叙生动。野史之名始见于《唐书·艺文志》所载《大和野史》,明高儒《百川杂志》始立为一门。野史盛行于宋明两代。 稗史 杂史之一种,是中国古代记叙街谈巷议、闾巷风俗、朝野轶闻的书籍。它体裁不一,随闻而录,甚或类似小说,对研究历代社会风俗及历史事实、社会环境颇有参考价值,因此类史书多古代稗官小吏所撰,因而得名。 私史 我国史书的一种分类。指官修或未经国家认定的正史以外所有私家个人撰写的史书,如别史、杂史、野史等皆为私史。〕 专史 史书分类之一种。指专门记载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历史著作。如文化史、军事史、文学史、史学史、哲学史等,后来其意域逐渐广泛,凡是专记一人或专叙一事的史书,也称专史,如《扬州十日》、《虎门销烟》等皆属专史。 通史 史书的一种,指记载历代史实、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与只记一个时代的断代史不同,通史连续记载历代史实、轶闻,便于读者了解历史全貌。根据不同体例,通史可分为纪传体通史、编年体通史、纪事本末体通史和典志体通史。 断代史 史书的一类。指与通史相对的仅记载单一朝代史实的历史著作。断代史始创于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后世的正史皆属此类。 4 回答者: qian198683

㈡ 求推荐讲中国历史的书

《中国来通史》,是我国源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㈢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

一、如果希望了解的是正史,要求与历史真相不能有太大出入,建议阅读《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稿》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文言文不喜的话,可以寻找这些书的白话版本。
二、如果并不怎么要求正史,只是想对历史有个大概了解,野史传言故事也喜欢的话,那可看的书就很多了。
稍微接近正史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晋朝的那些事儿》等等;
小说+历史性质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之类;
历史架空小说的,以起点为首的网络小说网站,推荐读月关、贼道三痴、高月等作者的网文。

㈣ 讲中国历史的书

又不是给小朋友读的来,又插有自具体典故的,事实上这两个要求还真挺矛盾的……
大网络全书的中国历史卷算是勉勉强强符合你要求的“最全最著名”了。除此之外,我反正未见再有什么一整套的书很严肃地从史前讲到当代的了都是以古代为限或者以近代为限之类的非“通史”了。
钱穆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倒是著名,不过基本没什么具体典故。严肃的通史还有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50年代翦伯赞领头编写的并且一直改版到现在的《中国史纲要》;勉强算的话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也可以。不过严肃的学术书籍可就没什么“具体典故”了。要是具体典故多的书,那不是哄小孩的就是不完整的或者是猎奇的。
当然,虽然我猜你应该没那毅力和恒心,不过还是推荐一下二十四史好了。 纪传体的书既不是流水账而且有有趣的典故外加全部加在一块也很完整了。一点一点地看希望你在60岁之前能够看完。
嗯,楼上提的蔡东藩的所有的历史演义确实不错。
哦对,前面居然忘写白寿彝领头编的《中国通史》了……这个可全了。

㈤ 推荐几本讲中国历史的好书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其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值得细看!!! 如果这些看过了,或者不喜欢古典的!!! 可以看看现代的, 《平凡的世界》; 《穆斯林的葬礼》; 《少年天子》; 《都市风流》; 《年轮》。 尤其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的确值得一看。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 《史记》; 《战国策》; 《资治通鉴》; 《三国志》; 《汉书》; 《后汉书》。 尤其是《史记》、《三国志》值得一看!!! 如果喜欢国外的名著,可以看看, 《笑面人》; 《简爱》; 《茶花女》; 《三剑客》; 《双城记》。 我所介绍的这些书,知识含量都是很高的, 无论哪一本,只要你细心看过,就一定会有收获!!! 另附 52我爱E书: http://www.52ebook.com/default.htm 如果需要解压口令是: www.52ebook.com

㈥ 比较有名的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5、《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

㈦ 关于中国历史最好的书

1、如果是正统的了解,《二十四史》和《中国通史》可以考虑。以购买纸质书籍为佳,即可闲时阅读,也可收藏留念。

2、如果是普及的学习,《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通论》最好不过,电子纸质皆可,即可丰富生活,也可增加学识。

3、如果是休闲的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和《轻松幽默侃唐朝》强烈推荐。以电子书籍为佳,即可改变视角,也可陶冶情操。

拓展资料: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㈧ 比较有名的中国历史书籍

1、《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2、《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断代史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4、《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5、《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㈨ 中国十本最好的历史书

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以“极简”为名的历史书最近几年在国专内泛滥起来,起始属于那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事实上在西方写“极简历史”的传统已经延续很久,这种史书的写作也自成体系,和大部头的多卷本通史有很大...
2.
三 钱穆《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中国史,钱穆好像已经成了跳不过去的

㈩ 最全最著名讲中国历史的书籍是什么

又不是给小朋友读的,又插有具体典故的,事实上这两个要求还真挺矛盾的……专
大网络全书的属中国历史卷算是勉勉强强符合你要求的“最全最著名”了。除此之外,我反正未见再有什么一整套的书很严肃地从史前讲到当代的了都是以古代为限或者以近代为限之类的非“通史”了。
钱穆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倒是著名,不过基本没什么具体典故。严肃的通史还有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白话本国史》;50年代翦伯赞领头编写的并且一直改版到现在的《中国史纲要》;勉强算的话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也可以。不过严肃的学术书籍可就没什么“具体典故”了。要是具体典故多的书,那不是哄小孩的就是不完整的或者是猎奇的。
当然,虽然我猜你应该没那毅力和恒心,不过还是推荐一下二十四史好了。 纪传体的书既不是流水账而且有有趣的典故外加全部加在一块也很完整了。一点一点地看希望你在60岁之前能够看完。
嗯,楼上提的蔡东藩的所有的历史演义确实不错。
哦对,前面居然忘写白寿彝领头编的《中国通史》了……这个可全了。

阅读全文

与讲中国历史书籍排行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