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渔文化历史

中国渔文化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2 21:04:13

1. 象山石浦有什么景点

中国渔村

  1. 影视城的前期建筑是依据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故事内容来修建设的,城中气势恢宏的襄阳城、神秘莫测的活死人墓、秀丽幽雅的归云山庄、迷离奇幻的绝情谷、蓊蓊郁郁的榕树林等主要景点风格独特、创意新颖。

  2. 城内有湖光山色,也有亭台楼榭;有沟谷洞天,也有宋时古街,让人情不自禁地融入武侠意境。

  3. 《神雕侠侣》便是在象山影视城拍摄的第一部影视剧。随后相继拍摄了《碧血剑》、《鹿鼎记》、《大唐游侠传》等经典武侠剧,也是《赵氏孤儿》、《新版西游记》等热播剧的主要取景地,还拍了一些如《井岗山》等战争片。

2. 开渔节的历届精彩回顾

时间:2005年12月24日
地点:县城五岔路口主会场隆重开幕
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范汝坤致开幕辞,副市长李洪云致辞 ,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会长苏正国宣布开幕。
12月20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淡水鱼烹饪邀请赛在江川隆重举行。此次比赛有来自昆明、玉溪、曲靖、楚雄、文山、红河、大理、丽江及县内等二十二家餐饮服务单位参加,并特邀五位国家高级烹饪技师、云南烹饪大师担任评委。经过品鉴、点评,与会专家一致认定铜锅蘸水鱼、盐水鱼、渎鱼(红烧鱼)、干焙小干鱼等四个传统鱼肴菜品为江川特色鱼,认定三道菜饭店的豆腐鱼、大头鱼酒店的荔枝鱼丸、家乡园酒店的鱼跃欢歌、花苑酒楼的鸿运当头、名师饭店的地方味鱼、江川宾馆的清蒸鱼等二十二道菜为金牌菜并颁发证书。同时,明星鱼洞、家乡园饭店获得此次比赛的最佳组织奖。颁奖仪式后,各参赛单位还向安化彝族中学的贫困学生踊跃捐赠了二万元奖学金。
江川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开渔节,40多万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接待游客30.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09万元;全年鱼交易量达1万余吨,开渔节头三天就实现交易2450吨,占全年交易量的33%。名贵鱼竞卖活动中,价格最高的一条鱼卖到了8000元,推动了江川渔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打响了云南江川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品牌。今年,江川县第二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由江川县委、县政府主办,云南玉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承办,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旨在挖掘渔文化内涵,不断繁荣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推动江川水产品加工、营销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6年25日清早,江川星云湖上千舟竞发,万人捕鱼,拉开了中国云南江川第二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的序幕。市委书记孔祥庚、县委书记李宏、县长张延明等领导亲临现场,观看了入湖捕鱼仪式的壮观场面。
12月25日晚,中国云南江川第二届开渔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中心徐徐拉开帷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代表省委宣传部并以个人名义发来贺信。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孟继尧宣布开幕。县委书记李宏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延明主持开幕。晚会邀请了众多当红明星参与演出,如祖海等,气氛极其活跃,并有极富古滇国色彩的文艺表演节目,由市委书记孔祥庚作词的《抚仙湖恋歌》在晚会上首次演唱,动人的歌声传遍了江川县城,全县人民沉浸在载歌载舞的欢乐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七频道、《经济日报》、香港《文汇报》、新浪网、《玉溪日报》等44家媒体集中对江川第二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进行了报道。 2007年12月25日凌晨,全县1295艘渔船纷纷起航驶往星云湖中实施捕鱼作业,形成了千舟竞发的壮观画面,标志着江川县第三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
12月25日下午,江川县第三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开幕式在怡心园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东林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举办开渔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发挥江川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旅游活县、文化兴县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江川生态县建设,塑造江川新形象的具体行动。李东林希望“开渔节”的举办让更多人走进江川、了解江川、热爱江川、投资江川,让更多的信息、文化在活动中得以传播、交流,真正把“开渔节”办成展示江川风貌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平台,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壮大注入生机和活力,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12月25日,中国.云南.江川第四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隆重举行。敬邀四海宾朋,观千舟竞发、万人捕鱼之壮景,赏滇国故里、高原水乡之渔文化;看民间文艺表演,品星云湖鲜香美味,谋高原湖泊淡水鱼保护与开发之大计。
12月24日下午,中国云南江川第四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开幕式和江川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第四届“开渔节”文艺演出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中心隆重举行。
某集团军副军长张兆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兴荣,市委常委夏立洪,市人大副主任孔繁喜,市政协副主席钱开桢,省农业厅、省计生委、市文化局、市计生委等部门领导以及江川县县级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
开幕式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兴荣宣布中国云南江川第四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开幕。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延明致开幕词,并代表江川县委、县政府和全县27万人民,向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川改革开放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县长指出,江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璀璨,是青铜文化源头、古滇王国中心,是镶嵌在彩云之南的一颗高原明珠,是一块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的热土。江川自古以来因湖而闻名,美丽的星云湖和神秘的抚仙湖养育了世代江川人民,也孕育出古朴、深厚的渔文化,“开渔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重要节庆活动。举办开渔节,是江川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市的号召,发挥江川渔文化优势,推进旅游活县、文化兴县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借助江川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推进生态县建设,塑造江川新形象的具体行动。通过举办开渔节,让更多人认识江川、走进江川、热爱江川、宣传江川、建设江川,让更多的信息在节日中得以传播和交流。今后,江川县将不断提高“开渔节”的水平,丰富文化内涵,把“开渔节”办成展示江川风貌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平台,经济文化的载体,生态建设的品牌,提升江川文化旅游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把江川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社会和谐、适宜人居住的高原湖泊生态县。
江川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第四届“开渔节”文艺演出在优美的《水乡欢歌》歌声中拉开序幕,整场演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渔文化特点突出,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了生态江川、和谐江川的新风貌,鼓舞全县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开创江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驻江某部队部分官兵以及部分学生、群众等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 第五届中国云南江川开渔节于2009年12月25日正式拉开了帷幕。与以往开渔节不同的是,今年的江川被21国的驻华外交官们授予了“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高原水产第一县”牌匾,更让热闹的开渔节增添了喜庆色彩。
12月25日是江川渔民欢庆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开湖已经形成了地方特色较为浓厚的地方性传统节日,自2005年举办首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年平均交易量达1万余吨,交易额上亿元。去年开渔节期间,鲜鱼交易量达6000多吨,游客50多万,带动收入2亿元。江川开渔节被评为“全国十佳县域节庆”活动,成了江川对外开放的平台。
未来几天将有大型焰火晚会、鲜鱼展销、商品展销及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各国外交官在开渔节期间拍摄的影视图片将被制作成《驻华使节眼中的“中国高原湖泊生态县”—江川》“国际摄影集”,面向世界宣传,推荐江川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 中国·云南·江川第六届“开渔节”于2010年12月24日开幕,包涵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隆重的焰火晚会。
12月24日晚上7点整,开幕式暨《古滇梦·星抚情》大型文艺演出在渔文化广场举行,文艺演出内容包括古滇青铜文化,民间、民俗、民族文化,高原水乡渔文化,同时兼备生态建设元素、流行元素、江川人文元素等,韩磊、何纾、王红星、土土等将登台献艺。文艺演出后举行了热闹非凡的焰火晚会,飞珠溅玉、瑞气万千,空中礼花将在这里争奇斗艳。12月25日早上8点30分在前卫镇三家村龚河头举行开渔仪式,游人观看“千舟竞发、万人捕鱼”壮观场面;从12月25日开始在仁和街举办鲜鱼展销活动。
江川素有“滇国故里”、“高原水乡”、“鱼米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荟萃了丰富奇特的渔文化和青铜文化。江川开渔节是一个建立在渔民、渔村、鱼米之乡丰收喜悦之上的盛大节日,从25日起,无数观渔、买鱼、品鱼的食客游人云集古滇国故里,欢度这个以“鱼”为主题的传统节日。
中国·云南·江川第六届“开渔节”由江川县委、江川县人民政府主办,旨在依托江川县特有的水资源、自然风光和高原水乡文化、古滇青铜文化、渔文化,突出民间性、民族性、民俗性和特色性,加快推进高原湖泊生态县、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中国生态美食名县建设,提升江川旅游特色产业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高原水乡,人欢鱼跃;星云湖畔,宾朋满座。2011年12月24日,“中国云南江川第七届开渔节”大型文艺演出在江川县渔文化广场开幕。
本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从12月24日至27日,其间将有传统的千舟竞发万人捕鱼仪式、开渔节大型文艺演出、大型焰火晚会、鲜鱼展销和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以展现江川高原水乡文化、古滇青铜文化和具有特色性、民俗性的渔文化。 2012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云南江川第八届开渔节大型文艺演出《渔村欢歌》在渔文化广场上演。
为突出生态美丽江川特色,本届开渔节文艺演出主要由县内文艺团体、协会和江川籍在外艺人参演,演出节目具有鲜明的江川地方特色,得到了江川群众的好评。
演出在《鱼跃中天》欢快歌舞声中正式拉开帷幕,文艺演出分为鱼欢跃、浪广风、水乡情、好风光四个篇章。舞蹈《鱼趣》、花灯《渔家的日子唱着过》、滇剧《浪广谣》、独唱《大头鱼》、非物节目《赛撒弦》等节目,生动表现了江川县高原水乡特色,展现了江川群众勤劳善良、热情大气的精神风貌。据悉,25日中午,江川县还组织各乡镇(街道)、村组文艺团体开展自娱自乐的文艺汇演。
江川“开渔节”是江川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江川对外宣传、树立形象、打造品牌的重要窗口,是江川综合展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开渔节”以来,江川连续举办了七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江川的古滇青铜文化、高原水乡文化、渔文化和饮食文化,大大提升了江川形象。2009年10月,“江川开渔节”还被评为了“全国十佳县域节庆活动”,为江川“高原湖泊生态县”建设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即将举办

3. 中国那里的鱼最多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著《养鱼经》。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据可靠史 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目前。菱湖镇已打出“中国鱼都”名片。开始筹建全国性的垂钓园区、鱼类文化馆、鱼牌楼、鱼雕塑、诗碑广场等,并与美食街相结合。在700多米长的鱼文化一条街上,观鱼类、猜鱼谜、品百鱼宴。鱼文化,正被湖州人越做越精。 湖州人的渔业技能不仅沿着历史长河千年传承,而且一直在发扬光大。近日笔者又了解到,湖州目前还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鱼养殖基地和苗种集散中心,2004年产值近亿元,又戴上了“中国白鱼之乡”的桂冠。人文历几千年传承不断裂并持续丰富,这是湖州人文甲天下最根本的原因。

4. 威海渔文化的介绍

威海市渔业开发历史悠久,沿海居民世代以捕渔为生.这里介于北纬36°版41'~37°45'、东经121°11'~122°42'之间,沿海一线属典权型的北温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所属海区处黄、渤海的接合部,四季水温波动范围1-25℃之间,海洋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山东省三大渔场中的烟威、石岛两大渔场.

5.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6. 中国渔村在哪里

象山“中国渔村”是综合性海洋文化休闲度假区,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

中国渔村的一期工程称为“阳光海岸景区”,是中国东海岸最大的原生态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渔文化民俗游”及“海滨海洋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大型休闲滨海旅游胜地,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人居为一体的海上新天地,是宋城集团全力打造的“山、海、城”三大旅游休闲基地之一。自开业以来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十大避暑休闲胜地”、“宁波市十大魅力景区”、“浙江省五十大优秀景区”、“宁波市十佳诚信旅游景区”、“长三角最具人气旅游景区”、“长三角汽车自驾游休闲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作为综合性海洋文化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渔村具备了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有地中海式的别墅建筑、加勒比海风格的娱乐区、优质的海滨沙滩、地道美味的渔村海鲜小吃、青翠的岛屿和森林资源,度假区内具备了国际最流行的海滨休闲度假五大要素——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绿色。与此同时,中国渔村紧紧围绕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渔文化内涵,无论是渔村主题别墅、三桅式古船、渔家排档、帐篷村,还是高挂的渔村风向标、渔家小船、桅灯等,都全方位展示了渔区的生活氛围。中国渔村,以其浓郁的渔区风情和丰富的海洋文化,成为象山、宁波休闲度假的一大品牌。

象山“中国渔村”具体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7. 开渔节的江川开渔节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举办的开渔节。玉溪市被称为“高原明珠”,江川是云南文化的源头、古滇国的中心,素有“高原水乡”、“云烟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古滇国文明的发祥地,荟萃了丰富奇特的渔文化和青铜文化。在云南,江川开渔节历史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每年12月25日这天,人欢鱼跃,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慕名而来,体验江川独特的渔文化,感受隆重的节日氛围。而江川县素有“鱼米之乡”、“高原水乡”之称,江川县境内有星云湖,抚仙湖等几大著名的淡水湖,“开渔”这项活动则是在星云湖举办。
“开渔”则表示可以捕鱼,由于地处高原,先民们远离海域,从未见过海,因此将淡水湖称为海,“开渔”在当地俗称“开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古滇国民们早就意识到了鱼类有产卵期,只避开产卵期捕捉鱼,才能给鱼类充分的繁殖空间,合理的保护资源,才有利于长久的发展。于是先民们规定了某一段时期可以捕鱼,其他时间均为禁渔期,经过长久的琢磨,先民发现开渔期在冬天更为有利,而且冬天捕捉到的鱼儿肥美香甜,因此流传下来的开渔日则一直为冬季。而今很长的一段时期,开渔日都为12月15日,持续半个月,渔民们都可以下海捕鱼。
2004年,这项民俗首次定名为“开渔节”,2004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云南江川首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在县城五岔路口主会场隆重开幕,之后成功举办了8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即将迎来第九届。

8. 中国开渔节的简介

中国开渔节创办于1998年,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十四届。中国开渔节是以感恩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渔文化为主线的海洋民俗文化类节庆,它以浓厚的渔文化为底蕴,在承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节庆活动推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感恩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开渔节已经成为宁波市三大主要节庆之一,并跻身国家旅游局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行列。中国开渔节已经成为一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浓厚渔文化地蕴的一个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节庆活动,也是象山县对外宣传和展示形象的一个平台。这个定位主要是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经过十四年的“精雕细琢”,中国开渔节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模和格局,内容主要包括仪式、论坛、文体、经贸和旅游五大板块,以不同的形式予以生动的演绎和展示。
1、仪式
主要有祭海仪式、开船仪式、蓝色海洋保护志愿者行动、妈祖巡安仪式。
2、论坛
论坛主要是以中国海洋论坛(象山成为中国海洋论坛的永久性地址)为主。经过七年的打造,中国海洋论坛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界讨论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的一个专业性论坛。
3、文体
是以传统文化、民俗特色和时尚元素综合演绎。
一是充分挖掘、整理传统的渔文化和富有民俗特色的文艺精品
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三是大胆引进举办时尚活动。
4、经贸
经贸类主要是借助开渔节这个平台进行招商引资,每年的经贸招商工作都令人振奋,第十届开渔节上共有8个项目签约,8个项目开工,12家企业注册,总投资外资3800万美元,内资9.5亿元。同时,海鲜餐饮在开渔节期间也得到了极大地推动,依助海鲜旅游节,以“美食、美景、美女”为主题积极对外宣传和推广象山海鲜餐饮,打出了“十六碗”等海鲜餐饮品牌。在上海等地举行了海鲜节,着重推广象山海鲜特色产品和海鲜餐饮业。象山海鲜名扬沪杭甬。
5、旅游
开渔节期间,旅游是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每年都设置“开渔之旅”、“海鲜之旅”等相关旅游活动,也专门设置了如百名女记者看象山、百名海外游客看象山等活动,同时,与各旅行社合作,组织游客参加开渔节活动,结合象山港大桥的建造,第十三届开渔节活动期间,在上海世博园内举办了“开渔之旅”启动仪式,影响面很广。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0余万人次。
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而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开渔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

9. “城在港上,山在城中”,石浦古城都有哪些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

石浦古城,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是以捕鱼为生,所以也孕育出了很多生气的渔文化和渔风情。比如说渔贾文化、居高控港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居高控港是这里最主要的建筑特征,有着四条完整的街巷组成了这样古朴的石浦老街。其中这四条老街的特色也是不尽相同,比如说碗街,它因卖碗铺而得来了名字;还有福建街,它由福建人创建的,因为当时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得奖的电影《渔光曲》而出名;然后是中街,它被创建于明朝,当时十分的繁华,上百家店铺在这里谋生,还有防火防盗墙;最后就是后街,后街上全是老宅,风风雨雨都是他们一路见证过来的。

石浦因渔而兴港,也因港而兴渔,这里有着舒适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多的港湾,是历史悠久的安逸之地,也是大家饭后娱乐的休闲之地,而海洋文化和渔文化也总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阅读全文

与中国渔文化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