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经验和教训
获得国家独立是前提。
㈡ 【高分悬赏】历史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1957~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主要专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属因此必须以经济建为中心并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即建国以来“左”倾错误的发展)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约达二十年(1957—1976年)之久的时间内,我党在这两个大问题上连续发生严重失误,主要表现为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更严重的是两方面的失误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
㈢ 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谈谈“道路自信”的理论源泉和历史依据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就会失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会失去未来。党的十八大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论述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时强调,全党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自信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
民族自信心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这种信心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近代中国,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然而,多少次旗竖旗倒,多少次人聚人散,多少英雄饮恨苍天,多少豪杰壮志难酬,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照亮了中华民族独立的道路,指明了民族振兴的前程。然而,中国的事情终究要靠中国人自己才能办好。中国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无论是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都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富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终于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顺应时代潮流、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完全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共性,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也是完全切合中国实际的制度设计。
回望近代中国的历程,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接受实践检验,所以要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任重道远,所以必须不断发展。这是我们从中国近现代史、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感受。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中华民族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自信,这种自信理应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自信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征的高度认同
一个执政党,确定什么样的执政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进行什么样的制度设计,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几个重要影响因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今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问题,并对各自的内涵作了科学阐释。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开辟的。它既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相异,也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又体现了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它在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的制度保障、发展的动力方面具有创新性。这条道路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任务,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发展目标的发展道路,在发展内容上具有全面性。这条道路,延续了并从根本上发展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期盼和追求,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始终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科学性;这一理论体系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系统性;这一理论体系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充实新的内容而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这一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体现了我们党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强大的活力,具有创新性;这一理论体系是在不断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开放性特征。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而制度问题同样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通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而取得的伟大成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厚重的现实依据。
坚定自信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
一个民族要树立自身的民族自信心,还必须拥有对于本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光辉前景的确信。党的十八大坚定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科学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光辉前景的自信,这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如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进而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整体规划和部署,这必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用正确道路导引实践,用科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基本制度保障实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八项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力量、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价值取向、基本目标、国际战略和领导力量。这些基本要求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一道,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践指南。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要不断增强理论自觉自信,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按照十八大要求,当前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必须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必须继续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必须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努力以新的思想观点和理论认识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三是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合理引导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前,世界仍然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要既立足于中国,又要放眼世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中国的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和平发展。
㈣ 论中国近现代历史衍变的经验和教训 1500字左右
像这种帮你做作业的你不扔出五百分没人帮你答!
㈤ 中国革命历史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思想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世界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的先进分子透过战争和战争带来的严重危机,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失去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信心和追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启示,中国的革命开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下,中国人民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追寻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革命斗争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6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24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间
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遭受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党的八七会议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严厉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随后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100多次武装起义。但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失败了。
面对新的失败,共产党人仍然没有气馁,他们开始了新的思索:怎样进行土地革命,怎样进行武装斗争,怎样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怎样革命,怎样取得胜利。
在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并集合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的中国共产党内,始终存在着一股不屈不挠为真理而奋斗的健康力量。他们善于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善于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走上了一条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征程。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批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1927年之后的几年间,毛泽东不仅率先在实践中通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先在农村中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然后再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且在理论上也初步论证了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和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的革命的基本问题,如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方向和前途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证。这期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重要文章,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
——关于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以及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原则与方法;
——关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关于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关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
——关于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总之,在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应当怎样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1929年的古田会议在他的主持下确立了农村与战争环境下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思路。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确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观念,并且把小块红色政权的发展同全国政权的取得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切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理论。更为重要的是,1930年5月,他撰写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的事业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需要学习别国的经验,但是,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某个结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这些论述,已经包括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㈥ 中国历史经验教训
政治腐败,国力虚弱,社会混乱。
这是大部分朝代的原因
㈦ 论中国近代史演变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1农民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必须依靠农民才能取得中国革命胜利。但是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都失败了,这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近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由于受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自然经济的抵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说明资产阶级也也不可能领到中国革命去得胜利。
3中国共产党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识到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就不能去得胜利。
教训: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没有发动广大群总。改革过程急躁,甚至对列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无法战胜一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
3在国民大革命中,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陈独秀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汪精卫发动了7.15反革命政变。共党从此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自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
4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部队进攻长沙受挫,率部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广大,有着众多可以依靠的农民,而敌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此后,中国的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而长征则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结束了左倾思想在中央的统治。
5中国革命要去得胜利,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㈧ 从中国古代国防中总结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中国自古都是以防御为主,御敌于国门之外,国力弱,修长城,国力强,专主动出击,属横扫亚洲(元朝).只有抗日战争,鬼子进来了,抵挡不住,毛泽东主席采用诱敌深入,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当然,蒋介石也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只不过是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现代国防不光是军队要掌握在人民和有作为有担当的政权手中,军人必须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铁一样的纪律,更是需要防卫星、防网络、防货币金融、防外太空等等。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