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学中国历史考试题
去高中历史书找大多都找的到。
1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准葛尔,抗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2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为了编历,他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为纪念郭守敬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古历自西汉刘歆作《三统历》以来,一直利用上元积年和日法进行计算。唐、宋时,曹士等试作改变。《授时历》则完全废除了上元积年,采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作为计算的出发点,以至元十八年为“元”,即开始之年。所用的数据,个位数以下一律以100为进位单位,即用百进位式的小数制,取消日法的分数表达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运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间,制成一些精良的计时器。
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⑵ 关于中国历史的选择题
d
ab对贵族是有力的,生产粮食应该也是有力的。而依靠军功就为平民提供了晋升的途径,这损害了原有贵族的利益
⑶ 关于中国的历史题
1.十四大确立了建抄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
2.十五大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期
4.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十四大,我国确立了城市改革的目标是进行企业改革
⑷ 关于中国历史题
1、商鞅(应是立木取信)
2、李冰主修了都江堰
3、A(云冈石窟在大同,内与洛阳无关)
4、卫青;霍去容病
5、D(两汉时期北击匈奴,将西域划入行政范围)
6、诸葛亮(这是杜甫的诗句,应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7、C(其它都由中国首创)
⑸ 历史练习题。。。。。。。。。。。。。。。。。。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回权制)国家答--(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⑹ 中国历史的题
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贞观盛世的出现,原因固多,但唐太宗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应是最重要的因内素。
贞容观盛世的出现,说明人才是真正的宝贵资源,而如何用好人才更是造就盛世的一个重要条件。统观唐太宗的用人政策及其特点,我们不难得到以下有益的启示。
首先用人须德才兼备。
其次是以诚待人。
又次,用人如器,舍短取长也是唐太宗用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