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少儿科

中国历史少儿科

发布时间:2021-03-02 10:51:20

㈠ 写给儿童中国历史第8本读后感

本书以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画贯串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轮廓,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叙史故事化、新鲜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写实精美的插画,足以唤起儿童对历史的兴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仅带给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真实的历史更给孩子思考与判断的智慧,是一部让孩子认识自己、喜欢历史、见贤思齐的经典巨作。 作者陈卫平,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现任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及小鲁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在台湾众多少儿读物中独树一帜,力求培养中文儿童读物写作、编辑人才,为文化生态奠定必要基础。 自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致力于儿童文学领域的对话与切磋。1990年曾率台湾儿童文学界访问团赴北京、天津进行座谈。他发起并推广“中、小学班级读书会”活动,以及“绘本阅读与欣赏”观念之普及运动,并参与讲评及讨论。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
。 自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致力于儿童文学领域的对话与切磋。1990年曾率台湾儿童文学界访问团赴北京、天津进行座谈。 他发起并推广“中、小学班级读书会”活动,以及“绘本阅读与欣赏”观念之普及运动,并参与讲评及讨论。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

㈡ 适合小学生看的历史书籍有哪些

给小学生看的历史书,不仅要有优质的内容输出,还得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然正当活泼好动年纪的猴孩子们,哪里能甘心坐下捧书来读?所以,有故事、有笑话、语言幽默、插图精彩是几个必须考虑的重点。
下边分享几个我已经给孩子淘过来的历史书籍:
1. 《猛犸爷爷》很多日常生活故事,看起来挺轻松的。
2.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个一本书挺薄的,插图比较多,有不少历史
故事和插画,也是用儿童的视角写的,不过内容方面算是一个历史轮廓,读起来感觉不是很充实。
3. 《上下五千年》这个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吧,挺正统的,就是纯文字……厚厚的三本书,买回来我家孩子没看几次。
还有一本强推的!
是一套中国通史——《少年历史课》,由天星教育出版。这套书和《明朝那些事儿》风格类似,都是将正史故事化,不仅语言风趣幽默、可读性强,并且书中很多高清全彩历史插图都是源自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看过之后就好像逛了一次历史博物馆一样。
关键是这套书是以中学历史教材为参照的,全面涵盖中学历史的重要史实与知识点,也能让孩子提前接触到教科书中的相关知识,对以后的历史学习非常有帮助。一套书一共有12本,从买来到现在我家猴孩子已经看了小半套了。平时活泼好动、一分钟都坐不住的他也会开始安安静静地看书了,真是让我省了不少心。

㈢ 古代儿童史

6月底在浙江出差,7月3日(星期一)上班后,才读到您发表在
《中华读书报》6月28日的文章。非常震惊!我的《中国儿童文学源流》
(以下简称《源流》)怎么会源自您的《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
背离》(以下简称《背离》)呢?

我们的交往只有一次书信来往,那是1995年上半年,我记不起当
时是如何知道您有一部《背离》,出于对儿童文学的爱好与儿童文学
理论著作难以买到的事实,我冒昧给您写信,希望能得到您的《背离》。
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了您的赠书,当时心理非常高兴,想到大学教授一
点也不摆架子,对后辈“有求必应”,我一定要好好拜读,以不辜负
您的关心。当时我正忙于《中国儿童文学史》一书“当代部分”的写
作,并且在《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第四编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二
上)(1949-1994)”的“第一章45年来儿童文学发展概观”的“第
三节1977至1994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中还引用了您著作中的观点。
《中国儿童文学史》第457页写到“进入80年代‘黄金时代’的中国儿
童文学”“在10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时,在第一条“对儿
童特性认识的程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们既是“自然之子”,又是“人之子”。正是从这个意义
上,有人认为只是到了80年代,“儿童终于被发现”时,中国儿童文
学“才有了自觉的表现”①。

这里的“有人”指的就是您。我在引文的注释①中写到:“参见
谭元亨:《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背离》,158页,北方文艺出版
社,1993。”但我在著述《中国儿童文学源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参照
您的《背离》,更不存在照搬您在《背离》中的观点了。

我收到您的《背离》是1995年6月,这有您在书上的题字为证。您
在书的扉页上写道:“韩进兄雅正元亨九五、六”(同时寄来的还有
您的一部名为《浪漫年华》的长篇小说,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您希
望这部长篇小说能在我社出版,因为已是正式出版物,我自然无法答
应您)。可那时我的《源流》的初稿已经完成了,怎么会写在前面的
文字,反而“源自”后面的“著作”呢?

我的《源流》虽然定稿于1995年,出版于1999年,但该书的初稿
却完成于1994年。因为这部书稿原是《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部分,
由于受到《中国儿童文学史》一书的篇幅限制及其他原因,将作为第
一编的“古代儿童文学钩沉”没有收入。当时听说明天出版社(山东)
将设立“儿童文学出版基金”,用于扶植儿童文学创作与理论著作的
出版,我便有了试一试的念头,决定将“古代儿童文学钩沉”独立成
册,并效仿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中国儿童文学源流》
为书名,将文稿的复印件寄给了明天出版社,希望能得到“出版基金”
的资助出版。这是发生在1994年年初的事,因为1994年8月在山东烟台
召开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年会时,我还写了一封便信,托人在会
议期间向明天出版社打听一下书稿是否有出版的机会。1999年《源流》
出版时,考虑到既然称作“源流”,时间的跨度应该到近现代为宜,
应该将中国儿童文学逐步走向自觉的全过程包融进去,才较为完整,
于是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第一编“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近代至
五四时期)”作为《源流》的“下编”收入,“上编”自然是“古代
儿童文学钩沉(近代以前)”,这便是现在人们见到的《源流》,但
整个文稿确是在1994年完成的,后来的修改定稿主要是文字上的润色,
在观点、思路与文章结构上都没有调整。这一点可以将已出版的《源
流》与寄给明天出版社的文稿复印件作对比来证明。好在复印的文稿
还留在明天出版社,您可以随时去查对。

由此可见,《源流》书稿的写作相距收到您的《背离》,其间将
近早了一年的时间,我怎么可能是在读了您的大作后再“利用”您的
“成果”来写我的《源流》呢?《源流》与《背离》本是两本毫无关
联的书,您却“创造性”的将其扯到了一起,说我将《背离》的“整
个思路、结论一股脑照搬过来”,并且说得那样头头是道、煞有介事、
义正词严,陷害于我,真不知您有何居心。难道做人可以这样吗?再
退一万步说,不论我的《源流》写于何年何月,都与您的《背离》没
有任何关系。在写作《源流》的全过程中,不论是初稿,还是日后的
修改润色,我都没有参考您的《背离》,更不用说照搬您的观点与思
路了。这始终是事实!事实终究是事实,事实可以经得起任何形式的
检验,但绝不容有人肆意歪曲!

手中有您的《背离》,不能证明我就“偷用”了您的《背离》,
这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为了证明您的猜测,您硬是将我在《源流》
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观点及著述思路与您的《背离》作对比,误导
读者得出我的《源流》“源自”您的《背离》的错误结论,诋毁我的
声誉。可惜您又不能举出具体的实例(因为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例子),
恐怕连您自己也觉得牵强而没有说服力。事实上,将童谣作为“谶语”
来考察以及采用“童谣荧惑说”,我主要是吸取了车锡伦的《作为神
学附庸的中国古代儿歌》一文的观点,该文收入由浙江少儿出版社
1985年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年鉴(1983)》中,我在书中已经
注明;至于我的“中国儿童文学不可能从传统启蒙读物中产生”的观
点、对“儿童的发现与中国儿童文学走向自觉”的论述以及对“父为
子纲”、“祖先崇拜”等传统伦理观的分析批判,我想请谭先生(以
及一切对此有疑虑、有兴趣的人们)在有闲的时候不妨找来笔者发表
过的3篇文章看一看,我在那里都有明确的论述,限于篇幅,这里不在
一一展开。这3篇文章是:

1.《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载《儿童文学研究》第
28辑,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

2.《从“儿童的发现”到“儿童的文学”》(近4万字),载
《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3.《家庭文化视野中的儿童读者——兼谈家庭文化与儿童文化之
关系》,收入《儿童文化研究丛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7月版。

上述提到的4篇文章,不仅都发表在我收到您的《背离》前,而且
那时谭先生的著作也还没有面市吧,自然没有任何“利用”您的《背
离》之嫌。如果按照谭先生在文章中绝对地以出版时间先后来判断谁
“利用”了谁,我是否也可以说您在《背离》中表现出的与上述4篇文
章中的观点、思路接近与相似的部分也是“偷自”他人的文章呢?

这里必须提醒先生注意的是:您千万不要忘了,我在《中国儿童
文学源流》中是主张我国“儿童的被发现”与“儿童文学走向自觉”
是在20世纪初叶的“五四时期”完成的;而您在《背离》中却是主张
的我国“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自觉”到20世纪末的今天还没
有“完成”。您不妨仔细体味下面的对比文字:

《中国儿童文学源流·上编古代儿童文学钩沉(近代以前)》
“序语”: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和优秀的文学传统。
中国儿童文学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自觉于20世纪初叶,而在此之前
的漫长封建时代及远古时期,儿童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存在,不仅有吃
与穿的基本物质需求,也必然有心理与精神上的饥渴。丰富多彩的民
间文学以及古代作家笔下那些适合儿童听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就被儿童
自觉与不自觉地据为己有,成为中国儿童文学两条最为鲜活的源头。

《中国儿童文学源流·下编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近代至五四时
期)》“序语”:

儿童文学的“自觉”,是指社会开始意识到儿童区别于成人的文
学要求,而有意识地为儿童创作,并使儿童文学在事实上成为一种不
可忽视的存在,进而从一般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
学样式。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在20世纪初叶。这一时期,以1911年
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与1919年5月4日的爱国反帝运动为中心,形成了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这样两个永放光辉的“儿童文学”时期,跨越这
两个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实现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飞跃。

儿童文学的自觉与许多历史因素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
它是某些有迹可寻的社会运动的产物,最明显的是‘发现了儿童’。”
(引自《不列颠大网络全书·儿童文学》)而如果没有像严复、梁启
超、孙毓修、茅盾、鲁迅、周作人、郑振铎、黎锦辉、叶圣陶、冰心
等这样几位无法预言的天才人物出现,儿童还是不会被发现,中国儿
童文学也无以走向自觉。

《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背离》第158页:

长期以来,儿童文学处于非自觉状况,直到新时期,才有了自觉
的表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儿童史中儿童终于被发现、被还原
为“自然之子”的历程息息相关的,直到今天。严格地说,还未达到
完全的自觉。

所谓“自觉”,对中国儿童文学来说,是对其“天赋身份”的背
离,这也是整个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旋律,否则,无以概括中国的儿童
文学,也无以把握中国的儿童文学。这种“背离”的过程可以说是相
当艰难、甚至充满血腥味,但是,非如此不足以完成自己。

由此可见,你我对中国“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自觉”的理
解,不仅内涵完全不同,而且,也因此在“发现”与“自觉”的时间
上存在明显而严重的差异,这又如何解释是我“照抄搬用”了您的著
作观点与著述思路呢?您如果不愿认同我的《源流》是一部“填补空
白”的著作,这没有关系,也很正常,我们可以在学术的范围内展开
探讨与论争,但不能这样为着抬高自己,不惜践踏别人,甚至采用这
种非学术性的“炒作”方式。当然,究竟哪一部著作可以当之无愧地
被称为“填补空白”之作,这要得到儿童文学学术界的认同,您说我
说都没有用。

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爱好者,我始终将自己视作一名小学生,虚心
地向我所认识的所有的儿童文学家们请教;同时我也希望能得到包括
谭先生在内的老师及同行们的关心、鼓励、理解与爱护,本着“有则
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我诚恳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帮助。
但我要说的是: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必须顾及他人的声誉;必须尊重
他人的人格;必须与人为善。不知谭先生是否赞同我的浅见。

以上是我对谭先生关于拙著《中国儿童文学源流》“源自何处”
的答复(同时也是将事实真相告之广大读者),不知谭先生是否满意,
欢迎批评指正。文中若有冒犯先生之处,那一定不是我的本意,还请
您见谅。

欢迎到安徽来做客。顺颂

著丰!

㈣ 求给10岁左右儿童的历史课课程讲义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
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
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
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
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
家孙武等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
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
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
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
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
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源源西运。随着东西交往的密切,佛教也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
中国。公元105年,官员蔡伦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使人类的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唐代盛世(618-907年)
汉之后,经历了三国、晋、南北朝、隋等朝代,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李渊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实行一系列开
明的政策,把中国封建时期的繁荣昌盛推向了顶峰: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纺织、染色、陶瓷、冶炼、造船等技术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国水陆交通纵
横交错。七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力量不仅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牢牢扎根,甚至扩展到中亚的许多城邦。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
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宋、元、明、清(960—1911年)
唐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频繁的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了宋朝(960—1279年)。宋朝曾先后有北宋、南宋,南宋时政权南迁,将北
方先进的经济、文化推广到南方,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开发。宋代天文、科技以及印刷术均居世界前列,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堪称人类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其孙子忽必烈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
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至宋元时期相继传入世界
各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年)。其子朱棣(1360—1424年)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和宫殿,并于
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405年至1433年,他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次规模巨大的海上远航,途经东南亚各国、印度洋、波斯湾、马尔代夫
群岛,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是哥伦布时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

明朝后期,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迅速崛起,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年),定都北京。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1661—1722年在位)统
一了台湾,遏止了沙俄的入侵。他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由中央政府最终决定西藏地方领袖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在其统治下,中国疆土面积超过1100万平
方公里。

㈤ 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内容简介

简介:《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套装共4册)》对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统介绍。在世界东方的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屹立着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她是谁?她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该书还精选了许多副精美图片,可谓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立体再现一幅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历史是一面镜子,它鲜活、真切、有血有肉,让它成为亲切的叮咛,让孩子们重温先人的世界。

第一册:创世

第二册:先秦

第二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四册:宋元明清第四册近现代

0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引子)

0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盘古和女娲的神话)

0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0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中国的“亚当”和“夏娃”)

0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汾河边的小哥俩)

0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爱美的山顶洞姑娘)

0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一万年前的弓箭手)

0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妈妈当家的黄金时代)

0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爸爸当了一把手)

1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四千年前的三次“世界大战”)

1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神秘的颛顼)

1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帝尧的时代)

1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尧舜禅让的传说)

1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原始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1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引子)

1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家天下”的揭幕式)

1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扑朔迷离的第一王朝)

1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漂漂亮亮的坏国王)

1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仁慈的“大巫师”商汤)

2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甲骨文记录的历史篇章)

2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暴君商纣王的下场)

2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谜样的三星堆)

2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夏、商(文明历史几多长)

2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引子)

2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封建制度的设计师)

2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落汤鸡国王)

2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穆天子的“西游记”)

2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赶走国王的“共和”时代)

2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烽火戏诸侯)

3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卷起被子搬家的国王)

3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春秋五霸”走马灯)

3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伍子胥过昭关)

3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3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万世师表孔夫子)

3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老子和《道德经》)

3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改革家的命运)

3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西门豹治巫婆)

3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马陵道恩仇记)

3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两个斗嘴的大说客)

4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完璧归赵与将相和)

41、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囤积国王的大投机商)

42、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荆轲刺秦王)

43、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西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时代)

44、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引子)

45、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千古一帝秦始皇)

46、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徐福传奇)

47、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指鹿为马的阴谋家)

48、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大泽乡的燎原烈火)

49、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楚汉相争的故事)

50、讲给孩子的中国历史--秦、西汉(吕后和汉文帝)

(5)中国历史少儿科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刘兴诗,男,1931年5月8日(农历3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籍贯四川省德阳市,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果树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知名科普作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级顾问。

194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刘兴诗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截至2013年7月,在境内外共出版232本书,获奖144次。

其中,美术片《我的朋友小海豚》获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童话《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系列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坛中。

㈥ 经典中国儿童故事有哪些

经典儿童故事(一):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说明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经典儿童故事(二):三个和尚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 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长和尚。他一到庙里,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但两个人一次只能抬一只水桶,怪麻烦的。他们都斤斤计较,而且要求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不可以走太快,也不可以走太慢,谁都想占谁的便宜。不过,虽然吵吵闹闹,但他们总算每天还是有水喝,有饭吃。

后来,又来了个胖 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经典儿童故事(三):小马过河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十分美丽的小河边。除了妈妈过河给河对岸的村子送粮 食的时候,他总是跟随在妈妈的身边寸步不离。 他过的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

有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 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 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 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犹豫中的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
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高兴地跑回
河边准备淌过河去。

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
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睁者圆圆的眼睛,很认 真地说:
"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 牛伯伯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这可怎么办呀?只好回去问妈妈。

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
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没关系,咱们 一起去看看吧。"
小马和妈妈又一次来到河边,妈妈这回让小马自己去试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马小心地 试探着,一步一步地淌过了河。

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 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小马深情地向妈妈望了一眼,心里说:"谢谢你了,好妈妈。" 然后他转头向村子跑去。

经典儿童故事(四):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森林中各自玩耍时,蓝猴抬头看到了又圆又亮的月亮,梦想拥有它,于是吹了一声口哨把大伙召来,它们采用接竹竿的形式摘起月亮来,无奈竹竿接再长,月亮仍高高在上。黄猴看到井水中月亮的倒影时,也兴奋地吹起口哨召来大伙。

蓝猴搔搔脑袋再生一计,大伙又一个接一个倒挂金钩捞起月亮来,可是月亮果然被捞进葫芦瓢里时,它们又为谁拥有它打起架来,结果,葫芦瓢落地,月亮“碎”成一片,真应了“水中捞月一场空”。

经典儿童故事(五):掩耳盗铃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㈦ 适合讲给儿童的中国历史百科电子书

中国儿童网络全书(自然科学卷)儿童注音彩图版电子书
遥望太空
银河系王国
星星的故事
光热使者——太阳
孤寂的水星
闷热的金星
生锈的火星
行星老老大——木星
美丽的土星
“懒小孩”天王星
风暴继续的海王星
地球卫兵——月球
星际“锍浪汉”
摸索宇宙的航天器
精明的人工卫星
太空客栈——空间站
其次章 认识美丽的地球家园
地球的故事
高低起伏的大地
大地“震怒”了
爱“发怒”的山
岩石和土壤
河流和湖泊
蓝色世界——海洋
地球的外衣——大气层
变动无常的天气
“狂躁”的风
干姿百态的云
形形色色的降水
第三章 解读奇妙的生命
微观世界的大发现
认识植物
植物家族
植物的生命体系
植物的繁育体系
植物与人
了解动物
海洋里的下等动物
陆上大军——虫豸
水中主人——鱼
水陆两栖的动物
生命力顽强的爬行动物
史前霸主——恐龙
天空主宰者——鸟
喝乳汁长大的动物
动物与人
我们的身体
长相的秘密
人体指挥体系
感知周围世界
身体自如运动
体内的不自主运动
宝宝诞生了
第四章 领略神奇的科学
便利易用的数字
奥秘无限的图形
有趣的图案
时候离不了的空气
无处不在的水
用处多多的金属
运用遍及的选料
火与燃烧
古老而神奇的焰火
奇妙的热冷现象
五花八门的力
声音的世界
光的世界
粲焕的色彩
电的世界
磁的世界
家庭剧院——电视
越来越聪明的电脑
能力非凡的机器人
便利联络的通信技艺
法术盛大的互联网 书摘插图 首先章 摸索广阔的宇宙
茫茫宇宙,充满了无尽的神奇与奥秘;点点繁星,勾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本章呈现了一个多彩变幻的太空:银河系侧看像大铁饼,俯瞰像大旋涡;太阳脸上也会长“雀斑”;火星的脾气不太好,不常会爆发一次;月亮很害臊,总是把它的另一半脸藏着不让人看……这完全是何等神奇呀!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摸索这个广阔而奇妙的宇宙吧!

㈧ 推荐几本适合孩子看的历史书

编年体的,最适合小孩的就是《上下五千年》了,应该可以买到合订本的。追梦骓的《经典历史故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纪江红的《历史时空》 其次的选择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了,一年级的话可以买白话文版的,到初中后就建议读《史记》的文言版。。到高中后则可以读《世界通史》了

㈨ 有看过陈卫平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么

有的,《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是一套适合10岁以下孩子阅读的历史书,选出了自盘古开天辟地到清朝末年,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包括文学家、艺术家、冒险家、发明家、教育家……用说故事的方式讲述这些历史人物的精彩事迹,为孩子构建一个完整清晰的中国历史轮廓。书中配套的有声故事运用声音的力量,在孩子熟悉文字符号之前,让历史提前走进他们的生活。

作者陈卫平曾经编写了《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出版后获得巨大的反响,意料之外的是,有更多的家长提出了他们的心声与期望,希望孩子在更小的时候就能开始接触历史。

因此,作者策划了《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一全新作品,重点考虑了怎样将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最有效、最能吸引孩子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在孩子读历史、听历史的过程中,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模拟体验”的感受,同时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多元化思考。

(9)中国历史少儿科扩展阅读

陈卫平 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写给儿童的人文小网络》《谁需要国王呢?》等。

陈卫平此前凭借《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4册)在大陆童书界占有重要一席,这本书不仅荣获第10届文津图书奖,还多年雄踞当当童书畅销榜首位,至今销量近千万册。

而《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是他专门为10岁以下儿童创作的历史作品,与《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说给儿童的伟人故事》一起,算得上是其所在的台湾小鲁文化的压箱底之宝,在台湾已经畅销近30年。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陈卫平说,这是一部用文字和声音共同表达的给孩子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说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陈卫平:历史应成为真正的生命学问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少儿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