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高中世界历史各阶段的特征

高中世界历史各阶段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02 06:45:41

❶ 1991-2016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这一时间段的阶段特征就是亚洲经济崛起
然后伴随的是经济的世界化
然后地球村逐渐展现
科技迅速发展

❷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1、先秦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开创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

3、魏晋南北朝

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

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明清

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与此相适应,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逐渐落伍了。

❸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什么意思

您好。
是指在一个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与特色,这属于现代化史观.高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史观。

❹ 高中世界史总结

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 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境,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延续和发展,近仍史的矛盾仍存在,但也有了发展。其矛盾有,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基本矛盾和斗争交织在一起,互为消长,成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形成十分复杂的局面。当前来说,和平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

按世界现代史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分为两大时期,1917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时期,这是战争与革命的阶段;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时期,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17平至2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总的特点是革命高涨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矛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从而形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在此影响下,战后西方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国际共产主义有了新发展,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共产国际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造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的不平衡。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稳定。英、法遭到削弱,美、日势力大长,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进入20世纪后,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出现了恢复和发展,美国还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涨,亚洲及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进入新阶段。

在国际关系方面,围绕着德国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之间、战败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这种调整是暂时的,隐含着不少新矛盾。英、法利用凡尔赛会议和国联,维护欧洲对世界的霸主地位;而美国则利用在太平洋的优势和对西方经济上的控制,挑战欧洲的霸主地位。但总的来说,欧洲仍保持着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
第二阶段(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总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苏联克服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193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共产国际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中心,在指导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各国革命发展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法西斯威胁面前,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给各国的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30年代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受到严重冲击。为摆脱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英、美、法等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政策。两者的目的都是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法西斯国家挑起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国被迫投入战争,各国进入战时体制。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力量得到壮大,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导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30年代中期的解体。围绕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法西斯的威胁,各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大战前,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出于自保,与英、美、德等国进行周旋;法西斯国家则加快了联合的步伐。在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这一主要矛盾的制约下,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而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也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结成同盟关系,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二战中,通过一系列国家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从而为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二战后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时期;还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时期。
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各目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由于受政治、经济的体制的制约,各国的改革历经曲折的过程。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苏联控制与反对控制的斗争日益激烈,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中苏反目,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裂。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奠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战后短暂恢复后,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美国凭借其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货币制度的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经济发展尤为突出。西欧国家加快合作步伐,逐渐开始了向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

这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大发展和第三世界兴起的时期。战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有几十个国家宜布独立,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此基础上,面对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一大批新兴独立的国家加强了团结和联合,开始了联合反殖、反霸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诞生。第三世界崛起后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时期。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社会主义阵营内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随着西欧共同体成立,日本的帽起,也形成了与美抗衡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后的复杂斗争。

第四阶段(1970年至90年代),这是新旧世界格局交替时期。

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和新探索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出现了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而导致了连续的政治动荡。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苏东剧变,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而中国开始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运动统一的模式被打破,从而开始了适应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

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长达10年的“滞胀”时期。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得势,他们借助于新的经济理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阶段。到90年代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但除美国以外,各国经济增长并不明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新旧政治格局的影响,美国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进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格局。同时,经济区域化加强,北美、西欧、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主体。但美国仍是有维持其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世界中“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维持着。

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后崩溃。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力量有了发展,建立了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期间,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和海湾国家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演变的趋势。在美苏争霸斗争中,互有攻守,但总的趋势是苏联处于守势和劣势。苏东剧变后,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美国成为唯一大国,美、日、西欧、中、俄间相互竞争、依存,成为一强多极状态。在经济方面,区域集团化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心,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生活的重大问题。

❺ 高中历史分为几个阶段,几个时代。

高中历史
一、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本期中国历史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三个阶段。

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组成。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到奴隶社会诞生之间这段历史则被称为历史传说时期。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原始社会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奴隶社会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
(1)、奴隶制的创立(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夏朝,统治时间为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中期。公元前21世纪,大禹传子,夏朝建立,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从“禅让”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朝,时间为前16世纪中期至前11世纪中期。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商朝高度的奴隶制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3)、奴隶制的强盛时期——西周。统治时间为前11世纪中期至前771年犬戎破镐京,都城在镐京(今西安)。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的统治者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巩固了奴隶主的统治,扩展了奴隶制的国家和疆域。
(4)、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春秋,时间为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476年。春秋时期的主要历史特点是诸侯争霸。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衰微,大田诸侯争霸。“春秋无义战”,争霸战争实质上都是为了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学生的灾难和痛苦。这时,以奴隶制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开始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4、封建制的形成时期——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瀛政统一中国。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方面战国七雄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征战不断,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展开强大的变法运动,以改良的办法在中国确立起了封建的政治制度。

❻ 外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历史阶段特征

1、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8世纪起,伴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推动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兴起,并走向繁荣;同时,古希腊的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公元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建立,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罗马出现了第一部成文法;后来伴随着罗马的扩展和帝国的建立,罗马法完成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并在查士丁尼当政时期,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2、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首先在意大利出现萌芽,然后在西欧国家出现;
政治上:欧美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近代自然科学产
生,诞生了经典力学;国际关系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锥形开始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3、蒸汽时代(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上:工业革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君主立宪整体;法国最终确
立共和政体;英国则进行了一会改革;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形成一股进步潮流;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进一步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思想有空想走向科学,
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从神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瓦特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机器
生产提供了动力;
国际关系上: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英国殖民霸主地位最终确
立。

4、电气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政治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思想文化上:电的发明和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国际关系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
终形成。

5、1917年十月革命~1945年二战结束
政治上
(1)俄国十月革命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帝国主义国家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国际关系一度十分紧张。
(3)随着德、意、日等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并最终把世界拖入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经济上
(1)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权利大力干预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心焕发出活力。
(2)苏俄(联)率先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思想文化上
(1)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动影响了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逐渐兴起。
(2)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电影技术的发展与电视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新气息,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

6、二战结束以来
政治上
(1)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2)随着欧洲各国、日本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世界开始从两级对立走向多极化。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
经济上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2)在克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先后几次进行经济改革,但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伐艰难,效果不大。
(3)二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明显加快。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经济区域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思想文化上
(1)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使4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扩展到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理论的突破带动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革命,科学技术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一种鱼传统戏剧风格廻异的戏剧流派——荒诞派。行动派音乐、美术发展也十分迅速。

❼ 高中历史中国18401895历史阶段特征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1、政治:
(1)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一鸦(1840-1842),二鸦(1856-1860))
(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抗争:①虎门销烟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体现:持续时间14年,《天朝田亩制度》;体现时代特征: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资政新篇》,结果:联合绞杀,宗教:外来宗教。
2、经济: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③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工人阶级产生
(3)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逐渐多元化:服饰:西装、长袍马褂并行不悖;上海成为租界;在华传教士办报;
3、思想:向西方学习,萌发新思潮: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从“夷务”到“洋务”

❽ 世界市场形成阶段性特征是什么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第一,15-18世纪,世界从相对隔绝到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开始了早期的殖民侵略扩张。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金银财富由美洲涌入欧洲,非洲的黑人奴隶、亚洲的香料珠宝给欧洲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商业革命使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性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大西洋,英法荷成为商业强国,阿姆斯特丹、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欧洲与世界各地的商业贸易迅速扩张,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商业经营方式也随之发展。欧、亚、美、非洲联系加强。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一时期,交易所、股票、银行、保险、公司等“市场扩展的制度性保障”建立起来。
第二,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相互依赖的物质基础,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新兴工业世界的范围,加速了各国各地区间的商业流通。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种类发生重大变化(棉纱、纺织机、铁制品、运输工具、半成品、原料)。尽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已越来越按同一市场的机制运行。“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已大体形成。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

第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迅速发展。此前的世界市场是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市场。进入垄断阶段后,垄断资本家兼商人、生产者和银行家三重身份。世界市场由原来的商品销售市场为主发展到兼有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两个新的内容。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上的国际交通、通讯业是世界市场的技术保障;形成了世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世界贸易规模有了极大的增长;世界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国际条约盛行,主要有卡特尔瓜分市场的协定和各国的贸易条约,国际贸易条约和最惠国原则广为推行。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经济上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❾ 世界近现代史四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和主要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19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内开始确立。具体表现:
1、经济上: (1)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直接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地租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发展起来。 (2)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2、政治上: 在荷、英、法、美等国,新的阶级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当权发展资本主义,这样,这些国家先后爆发革命或战争,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还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反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上,就是革命过程的曲折与反复,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较少。
3、思想上: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矛头指向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出现了启蒙思想,在反动教权主义的同时,还批判专制主义,启蒙运动不仅解放了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

二、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70年代)
基本特征:
在工业革命推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亚洲的日本确立,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 具体表现:
1、经济上: 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生产过渡,1840 年前后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19世纪中期,法、美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后,俄、日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2、政治上: (1)欧洲封建君主们在联合打败拿破仑后,疯狂进行反攻打算,残酷镇压各种革命活动,欧洲大陆一片 黑暗。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确良848年革命摧毁了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反动秩序,并为新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2)19世纪60、70年代,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它们希望进一步清除 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资本主义更快发展。因此,欧美各国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障碍,亚洲的日本也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3、思想上: (1)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亚当`斯密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理论,因为适合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逐渐流行起来。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思想。 (2)工业革命的深入,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镇压工人运动: 资产阶级在继续反封建的同时,其阶级的反动性日益增长。
5、殖民扩张: 对原料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积极地对外扩张。其中,英国和俄国表现最为突出。扩 张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克里米亚战争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一方面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社会体制。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三、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扩展和深化的过程。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阶段特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对内垄断组织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侵略扩张。 具体表现:
1、经济上: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从此成为一种经济模式。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美国和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垄断经济发达,再加上其它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步伐最快,超过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资本大量输出,过早地偏离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因而经济发展缓下来,日本通过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扶植垄断经济,对外竭力进行侵略扩张,使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强国。俄国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束缚,仍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上: (1)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2)由于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了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走政治民主道路国家,以英、美、法三国为典型;第二类是走专制主义道路的国家,以俄、日、德三国为典型,这是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
3、思想上: 政治、经济领域里的巨大变化,反映在思想领域,原来支配资产阶级思想界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渐衰微:社会主义思潮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裂,在双方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斗争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
4、殖民扩张上: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乃到垄断的形成,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成为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共同要求。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帝国主义在经济上、领土上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最终形成了)。这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中,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5)
基本特征: 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的现象。到了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和平发展的局面,各国经济开始复苏、繁荣。但好景不长,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使各国开始面临更严重的政治危机,纷纷寻找出路,原有的国际体系开始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具体表现:
1、经济上: (1)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争破坏严重,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意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但美、日两国从一战中受益拓宽了海外市场,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实力大增,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英国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动摇,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在美国“金元“帮助下,西欧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资本主义国家在1924年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3)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危机,美、英、法等国采取的方法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其中尤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典型。德、日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同时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
2、政治上: (1)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运动一度高涨,到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 (2)经济大危机后,英、美、法坚持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德、日则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在法西斯侵略面前,英、美、法推行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3)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也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它们对法西斯的态度由纵容到反击,世界反法西斯聪明建立,反法西斯力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电子信息时代(1945- )
基本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经历了“恢复-繁荣-滞胀-稳定发展”等四个时期,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正式形成与发展,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政策,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 具体表现:
1、经济上: (1)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国依靠美国的援助,迅速恢复生产。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尤为突出。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未解决,70至8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 (2)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在美国的倡导下又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既是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端,也成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确立的标志。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地位由于日本、欧共体的崛起而发生严重动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在迅速增强。(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殖民体系全面崩溃之后,依然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和资本优势,变相掠夺剥削第三世界国家,加强经济的渗透和控制。
2、政治上: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国家和政府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它的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发展,它为适应生产力而产生,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二战”后初期,欧洲力量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西欧、日本惟美国马首是瞻。70年代以来,美国霸主地位严重动摇,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了“冷战”局面。随着苏东剧变,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❿ 高中世界史时间表 急!!!

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 世界现代史从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境,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延续和发展,近仍史的矛盾仍存在,但也有了发展。其矛盾有,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基本矛盾和斗争交织在一起,互为消长,成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形成十分复杂的局面。当前来说,和平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

按世界现代史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分为两大时期,1917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时期,这是战争与革命的阶段;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时期,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17平至2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总的特点是革命高涨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矛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从而形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在此影响下,战后西方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国际共产主义有了新发展,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共产国际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造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的不平衡。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稳定。英、法遭到削弱,美、日势力大长,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进入20世纪后,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出现了恢复和发展,美国还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涨,亚洲及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进入新阶段。

在国际关系方面,围绕着德国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之间、战败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这种调整是暂时的,隐含着不少新矛盾。英、法利用凡尔赛会议和国联,维护欧洲对世界的霸主地位;而美国则利用在太平洋的优势和对西方经济上的控制,挑战欧洲的霸主地位。但总的来说,欧洲仍保持着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
第二阶段(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总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苏联克服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193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共产国际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中心,在指导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各国革命发展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法西斯威胁面前,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给各国的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30年代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受到严重冲击。为摆脱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英、美、法等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政策。两者的目的都是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法西斯国家挑起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国被迫投入战争,各国进入战时体制。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力量得到壮大,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导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30年代中期的解体。围绕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法西斯的威胁,各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大战前,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出于自保,与英、美、德等国进行周旋;法西斯国家则加快了联合的步伐。在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这一主要矛盾的制约下,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而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也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结成同盟关系,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二战中,通过一系列国家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从而为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二战后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时期;还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时期。
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各目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由于受政治、经济的体制的制约,各国的改革历经曲折的过程。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苏联控制与反对控制的斗争日益激烈,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中苏反目,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裂。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奠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战后短暂恢复后,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美国凭借其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货币制度的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经济发展尤为突出。西欧国家加快合作步伐,逐渐开始了向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

这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大发展和第三世界兴起的时期。战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有几十个国家宜布独立,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此基础上,面对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一大批新兴独立的国家加强了团结和联合,开始了联合反殖、反霸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诞生。第三世界崛起后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时期。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社会主义阵营内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随着西欧共同体成立,日本的帽起,也形成了与美抗衡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后的复杂斗争。

第四阶段(1970年至90年代),这是新旧世界格局交替时期。

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和新探索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出现了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而导致了连续的政治动荡。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苏东剧变,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而中国开始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运动统一的模式被打破,从而开始了适应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

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长达10年的“滞胀”时期。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得势,他们借助于新的经济理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阶段。到90年代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但除美国以外,各国经济增长并不明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新旧政治格局的影响,美国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进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格局。同时,经济区域化加强,北美、西欧、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主体。但美国仍是有维持其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世界中“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维持着。

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后崩溃。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力量有了发展,建立了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期间,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和海湾国家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演变的趋势。在美苏争霸斗争中,互有攻守,但总的趋势是苏联处于守势和劣势。苏东剧变后,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美国成为唯一大国,美、日、西欧、中、俄间相互竞争、依存,成为一强多极状态。在经济方面,区域集团化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心,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生活的重大问题。

阅读全文

与高中世界历史各阶段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