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

发布时间:2021-03-02 03:47:14

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理论飞跃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回代表答"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大历史课题.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

㈡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伟大革命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次伟大革命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三次伟大革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入总给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而提出的科学论断。

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设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

(2)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扩展阅读:

站起来”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时代主题,是“富起来”“强起来”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奋斗目标。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中国人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代表最先进的阶级,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显示出旺盛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带领中国人民勇于斗争的先锋队。

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引上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

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在赢得政治独立之后又赢得经济独立,而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立足国情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

㈢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哪三次转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具体内容如下:

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首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独立国家。其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转变。

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就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指导社会主义改造。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个阶段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战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3)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扩展阅读

党领导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如下: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㈣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1,辛亥革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2,抗日战争。中国首次打了胜仗。
3,抗美援朝。中国在家门口和美国打成平手。

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实现了那三个伟大转变

中国来共产党在领导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㈥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第二次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三次还没有发生!“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只是邓小平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补充来说,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里进行革命并最终建立社会主义问题的一系列的实践、理论及方法论。毛泽东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的又一建立社会主义的方式直到今天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有借鉴意义。
2:邓小平理论则是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明确的系统的完整的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国家之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的完善和补充。邓小平理论是目前为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但适用于中国也使用于其他的一些正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

至于第三次么,还没有。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目前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任何企图超越这个阶段(即当前实践)的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其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㈦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二次历史性专飞跃——社会主义属从理论发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完善。

㈧ 中国近代三次历史性飞越是什么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三次飞跃,三次理论成果对吗

不对,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具体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是: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9)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扩展阅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阅读全文

与中国三次历史性飞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