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新中国以后有趣的历史知识

新中国以后有趣的历史知识

发布时间:2021-03-01 22:25:27

①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历史 300到500字

怎么想起来吃豆沙的包子了呢?

②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小故事

1、和平解放西藏

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3、大跃进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1956年对经济工作中过急情况的纠正是“反冒进”。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

会后,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召开党的各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准备掀起工农业生产的高潮。

4、四五运动

四五运动源于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悼念。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但是,“四人帮”压制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诬陷邓小平,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义愤。

5、许海峰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③ 我想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段历史,有没有一些比较客观的书可以阅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中宣版部领导必读权书。对整个中国近代现代都有详细论述。就是篇幅很长。

刘日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1950-198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可以通过中国的经济侧面了解整个新中国的概况,史料比较新。

④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多,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藏南之战,保卫珍宝岛,对越自卫还击战,回中越南海之答战,印度入侵我洞朗地区无理退出。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氢弹试爆成功,导弹,发射卫星成功,在太空歌唱东方红,一箭多星发射,嫦娥登月,载人飞船数次成功,辽宁舰,国造航母下水,核动力潜艇,无人机,高铁,青藏公路,……。发明了胰岛素,青蒿素,…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中国发起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⑤ 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大事件 越详细越好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成立。

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

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西藏实现和平解放,百万贫苦农奴获得自由。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基本好转。

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夏,《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中朝军民取得胜利。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行,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5年,万龙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1957年春,毛泽东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讲话;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0年冬,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未完)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接1960年冬)

1962年,国民经济形式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1965年,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967年,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上海市党、政各级领导权,即所谓的“一月革命”。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力图抵制“文革”的“左”倾错误,被江青一伙诬之为“二月逆流”;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未完)

⑥ 关于南京有趣的历史知识

民国时候,简称京的是南京,所谓的京沪铁路指的是南京到上海的这一段,现在不仅改成沪宁铁路,而且宁还只能排在沪的后面,难怪南京人对此不爽呢。
民国时候,北京简称平,因为连北京这个名字都被改成了“北平”,平津战役、平绥铁路、平汉铁路的平都是北京。
南京的简称宁来源于南京的一个古代称谓“江宁”。江宁现在只是南京一个郊区的名字,但宁却被用来代指整个南京。
公元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南京与北京的称谓转换的历史着实有趣。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曾经的元大都被改为北平,意为北方平定,降为一般州府;到了永乐朝,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但南边的京城又不敢轻易废弃,于是制定了两京,北京又称顺天府,南京称为应天府。这是继唐代的东西二京之后,中国再次出现两京制局面。不过,两京只是在理论上同等重要,而人们通常更愿意叫北京为京师。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被改为江宁,意为江南安宁。江宁虽为两江总督驻地,但政治地位与明朝相比,自然是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北京作为唯一的都城,连“北”字也去掉了,直接称为京城、京师。(沈阳只是陪都,所以清朝不是两京制)(另外,《南京条约》其实是《江宁条约》,后来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接下来到了民国。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从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府就设在清代的两江总督署内,今遗址犹存。其后,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军阀统治以后,1927年至1949年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又再度建都于南京。北京(京师)改为北平。
南京的民国首都没作几年,就被日本鬼子蹂躏和占领;八年之后“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又三年之后,南京被解放,从首都变成直辖市,再变成江苏省省会。
北平在日本侵华时期,曾经被日本人定为未来的支那的首都,这个使命由伟大的GCD完成。1949年,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应该感谢新中国,南京没有被改为江宁,仍然保留了“京”字。虽然现在南京的地位连清朝时期的江宁都不如,虽然现在北京的“京”字已经完全遮盖住了“北”字的含义。

⑦ 通过观看建国大业整理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高一知识点

1.人民解放战争背景、进程、影响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意义、启示

⑧ 我想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段历史,有没有一些比较客观

出国方知。

阅读全文

与新中国以后有趣的历史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