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

发布时间:2021-03-01 22:16:32

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一是中国共产党要非常重视理论指导。

二是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是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文化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将这些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

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参考资料:网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要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依据,历史条件,社会背景是什么

国际上,资本主抄义国家在处在帝国袭主义资本时代,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第一次的大萧条,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出现了,这次弊端的出现,可以说是二战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苏联的诞生,让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必要条件。
国内: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资本主义的入侵,也给中国的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封建保守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根本无法健康的发展。

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哪几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

由此人们可以自然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中共的重要使命。

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是在我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

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正式提出来的,提出的背景可以从毛泽东的个人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两方面来分析:
一、毛泽东的个人文化背景:
1、青年毛泽东在文化创造和选择实践中,受杨昌济先生的教诲和影响,对于中西文化,注重二者的结合,不走极端,着眼于现实的需要和可能,形成了先中后西、先内后外、先实践后理论,进而取西资中的文化吸收、选择和创造观念。这种文化观为他日后建构自己的思想理论,为他日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了思想方法论基础。
2、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已经形成了融中西学为一体的思想倾向。他早年创办的“自修大学”设在船山学社,可以被看作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所形成的中国革命道路的象征。因为“自修大学”虽然极其强调新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但也非常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其中特别包括像王夫之这样的持批判态度的唯物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家。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干部,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毛泽东在参加那里举行的各种讨论会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文化背景:新启蒙运动及抗战时期“中国化”思潮的兴起对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1、新启蒙运动,是20世纪30-40年代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在“新启蒙运动”口号下,由共产主义理论家和左翼知识分子发起,以弘扬五四精神为旗帜进行的有关思想、文化和组织活动。新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在倡导文化之民族性的基础上,比较多地使用了“中国化”的概念:陈唯实、张申府在1936年便分别提出了“辩证法之实用化和中国化”、“科学中国化”等主张。陈伯达(为新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艾思奇在抗战爆发后到达延安,继续致力于“中国化”的宣传,后者于1938年提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运动”;美国学者雷蒙德·怀利考察认为,陈伯达对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陈“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统一起来提供了口号以及基本原理,他推动毛泽东正确地评估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遗产采取一种更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从具体历史背景来看,日本侵华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大而弱的中华民族不仅要筑起军事的国防,物质的国防,而且也要筑起精神的国防。强调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的“中国化”思潮由此应运而生。抗日战争重新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和心理结构,强化了民族意识,唤起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此为契机,“中国化”思潮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替代曾流行一时的“全盘西化论”成为文化发展主流。颂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声浪,几乎淹没了五四以来自由主义学者“全盘西化”的梦想。这也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利益的实际需要,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命运的一面旗帜,显示了毛泽东非凡的政治智慧。

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回世界的联系也日益密切答,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2、以李鸿章为代表发起的“洋务运动”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新式的学堂和一批近代的民族企业。(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3、早期的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思想的觉醒。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传播,猛烈的冲击着封建思乡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得到发展。
5、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同时,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Ⅷ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和宏观方面而论,获得了四个最重要的成果,或者说经历了理论的四次提升。

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科学概念。这个思想虽 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既要有实践的积累,又要有理论的准备。至抗日战争前期,这两个条件都已具备。

二是明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先是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要走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道路。

三是构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核心理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无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基础理论。

四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一毛泽东思想,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饮历史性飞跃成果之大全。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扩展阅读: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哪几个

马克思主义袭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有:

1、马克思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为问题,同事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点、时代特色。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Ⅹ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你的问题是问 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吧?

马哲分析版一个事件可以用两种权方法分析,一种是阶级分析法,一种是历史分析法。
其中,历史分析法就是分析一件事,要把这件事放在 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
只有了解当时,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理解当时,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条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