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出口瓷器
中国开始出口瓷器
中国瓷器出口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日本、回韩国、印度、伊朗、答伊拉克和埃及等地,考古学家们对九世纪前后的城镇遗址的发掘中,都曾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唐代瓷器碎片。中国的宁波市古称明州,是唐代通往日本和韩国的主要通商口岸。1974年,在宁波余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发现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几百件越窑和长沙窑的青瓷、青釉褐彩瓷和黑釉器,并有乾宁五年(898年)刻款的方砖一块。这些瓷器与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唐代瓷器,在器型、釉色和装饰上都明显属于同一窑口。中国唐代瓷器的出口有海路和陆路之分。陆路即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海路则直通日本、韩国、南亚、西亚、北非和东非各地。日本学者曾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线称为瓷器之路。
『贰』 中国什么手工艺品出口最多
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它的市场定位是在生活较为富裕的人群。美国的人内均收入每年容超过3万美元,消费能力全球最强,所以美国历来是中国工艺品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工艺品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是中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工艺品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过去由国营的“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主营出口,每年出口一直在10亿美元左右。工艺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中产阶级与小康之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购买能力最强,所以美国历来是中国工艺品的主要市场。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的市场比一些国家都要大,所以进入美国如同进入了50个国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与大力开发。近年来,由于不少企业自营进出口,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己成为中国工艺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叁』 请帮我找找一下关于2005年至今的中国工艺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数据,急用,小女不胜感激!
这个复工艺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制是不可能给你提供出来的了,想提供也没有办法啊!这是一个关系商业机密问题,想你也应该知道。建义你到网上下一些电子档的数据模拟数据来看看,虽然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给你提供个参照看看:博景工艺品 进出口贸易模拟数据,也许能帮到你的忙哦~
『肆』 中国传统工艺品出口面临哪些问题
(一来)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自成本过高。
因手工艺产品行业的特殊性,许多手工艺产品的生产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人工生产的模式,手工艺产品出口企业大部分都采取“公司+加工网点+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许多企业以地理因素作为划分形成手工艺品专业镇,这种模式导致直接人工较高,其变动成本相对较高,经营杠杆系数较小,企业不能从较少的销售增长中获得较高的利润增长。
(二)产品缺乏创新,难以吸引新客户。
低成本集群型内的各种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无法进行太大的投入,对这种类型的企业来说,过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投入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在产品的样式和款式上,自主设计的较少,或模仿同行的设计多,产品款式旧,很难吸引新客户,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三)贸易渠道单一,企业发展受限。
随着市场经济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贸易模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商务运用已经势不可挡,然而,中国的许多手工工艺企业仍停留在较为传统的交易方式阶段,参加国际贸易的形式和机会处于落后的局面,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伍』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历史
葡萄牙探险家维斯科.达.伽马(Vasco de Gama)于1497年发现的一条从非洲底部直达印度的海上通道,彻底改变了西方与东方的联络。在这以前,这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是极其有限和不确定的,其绝大多数都只能经由马可.波罗在13世纪发现的陆上丝绸之路进行。这条漫长和艰巨的旅程从广东启程,到达古代奥特曼王国的康斯坦丁诺普(伊斯坦布尔),然后再抵达意大利的美第齐(Medici)家族的领土——佛罗伦萨。通过这条陆路所进行的香料、丝绸、瓷器和其他稀有商品的贸易并不能满足需求。瓷器,在明代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被用作大使的礼物,其中甚至糅合了外国的设计,以使国外客户更为之心动。在1673年,由鲁昂(Rouen)的路易斯.伯特雷特(Lois Poterat)开始神秘的进行试验,试图制造出一种玻璃状的软浆。但是,直到1708年在德国梅森,当萨克森人约翰恩.福瑞维克.波行戈(Johann Friedrich Bottger)为奥古斯都二世选帝候而进行的点石成金的试验过程中,才发现了制作瓷器的秘密原料是高岭土和中国的瓷土。由此,西方生产出了第一批瓷器——欧洲人花了一百多年才找到了与中国瓷器的抗衡点。在西方,这些本地制造的瓷器很快就成为人人渴望的对象而流行起来。紧接着,中国瓷器的出口随之陡然减少。因为相对于在欧洲生产的效率及成本,从中国进口的船运货物的费用会更高。直到这一时期以前,中国瓷器一直保持着令人垂涎的声誉。
在欧洲人继续摸索瓷器成分的时期,他们还是继续依赖从中国进口瓷器。连接中国和地中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将各种货物从东方带到了西方。但是,由于东印度贸易公司的介入,加快了东西方之间海上贸易的速度。在欧洲的航海民族中,尤其兴盛的有葡萄牙、荷兰及英格兰,他们很快制造出了能远航到南亚的船只。远洋轮船的出现以及人们能准确量度时间、经度和纬度的能力,宣布打通了一个所谓的“探索的远航之旅”,由此而开启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致富之路。欧洲的国家,从这些贸易中获利而富有,但是却岁还了与之交易的国家的利益。皇室的承购及殖民地的争夺是这些欧洲国家为了那些有价值的贸易伙伴和贸易路线而竞争。虽然瓷器是在中国南方的景德镇制作的,但是中国主要的贸易港口在福建和广东,因此,每个欧洲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的仓库,各自都被制约在相应的地方进行交易,在福建、广东当地或者到达欧洲的目的地后以市场价格进行拍卖或销售,这意味着空间是有限的。16世纪,东印度贸易公司是由葡萄牙人所掌控的,后来在17世纪掌控权转移到了荷兰人手中,而后再18世纪被英国人所取代,到了后期也就是从1664年开始公司里包括法国、德国和北欧五国,甚至在1784-1785年还包括了美国。
『陆』 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是
丝绸瓷器,陶器别的国家也有,别的国家最喜欢丝绸了,所以把汉和外界联系的那条路成为丝绸之路.
从别的国家交换来的汉血马最贵了.
『柒』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史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按照行业分类
1、冶炼
商周:青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
2、陶瓷
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3、纺织
元: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明:纺织工业大规模发展。
二、按所有制分
1、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产品精美,不进入市场,仅供皇室贵族,或武器。
2、民营手工业:明中叶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民营超过官营;明朝后期,苏杭纺织业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特征:雇佣关系)
3、家庭手工业:农业的补充,主要供家庭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7)中国工艺品出口历史扩展阅读: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分布影响较大,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的发展,区域性和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
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产品走向全国,这些都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如果没有活跃的商品经济,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各地区的手工业分工及专业性手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中国古代手工业很发达,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场合,手工业服务于农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捌』 民间工艺品有那些,历史的
材质:陶瓷、泥来塑、布艺、木头、自灯彩、吊饰、
丽江木刻
、桦皮工艺、漆器工艺、
兽皮工艺、
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
土家族:黄杨木雕、瓷器、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
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民间:剪纸,泥人,皮影,香包,布老虎,面人,糖人,刺绣,根雕
『玖』 关于中国工艺品的发展历史的200字小短文
一、原始社会的美术教育
教育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出现而发生
,
美术教育也在人类制造劳动工具中诞
生。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始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
具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萌发了原始的审美观念。新石器朝代,在以磨制石器、
发明陶器、编织、纺织、牙雕、玉雕等工艺的发展中,尤其在壁画和陶器的制作
与装饰中,人类早期的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使这些观念得以延续和发
展的活动是原始的美术教育,它带有明显的无意识特征,表现为父子、长幼之间
传手教的原始教育形式。
二、奴隶社会的美术教育
约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生
产状况下,人类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促进了美术教育脱离了原始
状态,最终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社
会活动和社会组织。出现了学校,在学校教学内容中,礼乐是重要的内容,它蕴
含着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工具,也作为其内部道德伦理
关系协调的武器。
商朝的建立,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商的学校教育以宗教和军事为主,具
有武士教育的特点,但它还是出现了“六艺”教育:礼(仪式、行为)、乐(音
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此时虽没有
明确提出美术教育的内容,但“礼”、“乐”、“书”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在
一定程度上包含着美术教育的相关内容。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教育空前发达,“六艺”成为西周学校最主
要的课程。并由商崇武教育转变为以“明人伦”为主的文武兼备的教育,“六
艺”得到的充分的重视,它虽然没在当前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教育思想,但“六艺”本身也已经包括了这些内容。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
面。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指
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把
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自觉的人格,主张通过艺术的潜移
默化,实现人的基本价值。
在整个奴隶社会时期,“六艺”中的“礼”、“乐”、“书”在人们的认识
中已占在重要位置,并提出了美术教育功能,但在学校教育中还未有一席之地。
三、战国、秦汉的美术教育(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开始了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铁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也同时促进了私学的产生,美术作品内容以人物画为主,重在为维护封建礼
教服务。
秦王朝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全国兴办官学,
形成了以官学为主
,
以私学为辅的局面
,
强化了教育服务政权的职能
。
并在建筑、
雕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存的秦兵马俑就足以说明秦王朝时期的
美术教育在受教育规模、美术水平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汉武帝推行了一套学校制度
,
它把官学
(太学
、
郡国学)
和私学结合在一起,
还建立了专门研习文学艺术的学院——鸿都门学
(因学校设在洛阳而得名)
。这
里正式开设了“字画”这一课程,它是我国最早的专科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
现的文艺专门学院。汉代的美术教育仍是师傅带徒弟的师徒、父子方式传授绘画
技能。当时的美术主要功能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美术教育主要为统治者培养
从事为政治服务的工作者。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美术教育(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面
貌。此时在中国的历史是出现了第一批有明确记载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但当时的美术传授,还是沿袭了师徒、父子式的传
授形式,有明显的师承关系,如:卫协师曹不兴,顾恺之师卫协,陆探微师顾恺
之。此时美术教育的功能仍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可喜的是这时人们已经认识
到了美术的欣赏功能,认为山水画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快,是其它文学艺术作品
无法比拟的。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美术教
育也有了重大发展。宫廷绘画日益兴盛,唐明皇创置了我国最早的翰林院,并广
招艺术人才奉于宫廷,授予官职,同时也集中了一些画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宫
廷绘画力量,虽无画院之名已具画院之实,奠定了出现画院的基础。此时的绘画
技能技巧的传授仍是靠师承关系,但因绘画分科的细化,出现了大量专长一科的
画家,并提出了绘画应向自然学习,积累素材,才能造化在手。这一主张的提出
为师徒、父子师承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美术关注到了美术欣赏的意义
,
打破了单纯追求美术的思想教育
和道德教育功能,开辟了美术的欣赏功能;在美术教育中提出了“师法自然”的
艺术主张,使师承学习不再是唯一的方式,成为这种美术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
“自然”成为了“师”外之“师”,为关注人的自身感受提供了契机。
五、五代至两宋的美术教育
五代时期,绘画继续向前发展,蜀地绘画空前兴盛,后主孟昶创立了翰林图
画院,我国历史上的画院正式诞生了。画院除为皇帝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
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美术教育的形式主要采用临摹的方法,
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
,
教师教学也是选择好的临本或自行绘制临本供学生学
习。具说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卷》就是专为其子习画所绘。
自北宋开始,宫廷画院承担了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两种功能。宋微宗崇宁
三年(
1104
年)设立画学,这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其录用考试
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艺术主张,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又强调
立意构思,多摘取诗句为题目。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道
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
“方言”、“释名”等,此外设问答(绘画理论)。可见此时的美术教育不仅关
注绘画的技能技巧,也关注到了绘画理论,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
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画家,恢复翰林图画院,又一次掀起了宫廷绘画
的高潮。同时,辽金为政法需要也设立了画院,培养自己的美术人才。
五代、两宋是古代画院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
扩大。这与五代、两宋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美术与美术教育重要的政治作用,大
力的支持和推动美术与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六、元代至清末的美术教育
元代的美术教育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
,
但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的思
想。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元代的政治与文化的高压统
治,绘画创作的内容多从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转向了描写自然美的山水画、花
鸟画。取消了宫廷翰林图画院的制度,在工部、将作、大都的官署中设置了梵像
提举司、织佛像提举司、画油具、画局等机构,这些机构本身除了进行美术创作
外,仍有美术教育的功能。元代失意的文人画家成为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强大
力量,涌现出大量的知名画家。他们抛弃了统治者所追求的“成教化、助人伦”
的教育功能,而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和“写胸中逸气”,强
调了美术的欣赏功能、娱乐功能、宣泄功能,绘画朝着强调自我表现,写主观感
受的方向发展。
明朝恢复了汉族传统的文化典章制度
,
在锦衣卫中隶设各种宫廷美术创作机
构,发挥着画院为满足统治者进行美术创作的功能,但其美术教育功能被大削
减。明万历年间,欧洲宗教组织,带来了大量的西洋圣像,这些美术品对中国人
物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人物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清沿用明代体制,但设立了专门机构
------
画院,并对宫廷绘画设有专门的
场所。美术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功能成为宫廷美术创作的出发
点,涌现了大量描绘帝王、后妃、宫廷生活等为帝王歌功颂德的美术作品。外国
传教士加入宫廷画家的队伍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
,
他们擅长以西洋油画或中
西结合的形式表现宫廷生活,彼得统治者赏识。这些西洋传教士在宫中授徒,开
创了西洋美术教育的先河。这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画家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
明清时期还有一支庞大的画工队伍,以绘画为终身职业的绘画工人,也称丹
青师傅。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没有文化。但他们在工场或作坊中做学徒,在
实践中学习,成为宫廷画工或民间画工。他们也为美术发展和美术教育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版画的形式复制名家名作的形式,也就是画谱。画谱的
出现为美术欣赏、美术交流、美术平民化提供了平台,也为临摹教学提供了更广
泛的范本教材,推动了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其中以清康熙十八年
(
1679
年),浙江画家王概根据李流芳的课徒画稿整理、增编而成的《芥子园画传》影
响最大。画谱成为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画谱影响
了自画谱产生后的大批画家。
总之,元、明、清时期,虽没有画院,但都有宫廷画家。美术服务政治的思
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依旧。元失意文人成为宫廷之外的重要美术创作力量,开
辟了美术重自我表现,强调主观感受的新方向。西洋画家的出现为美术创作和美
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明清版画画谱的出现为师徒、父子的师承美术教育形
式、“师法自然”的美术教育形式外的自学形式成为可能。
我国古代的美术教育,在普通学校的教育中始终没能占一席之地。宫廷画家
和在野的文人士大夫画家学习绘画都从临摹入手,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掌
握笔法、墨法,并通过父子、师傅的师承方式进行。隋唐时期提出“师法自然”
的主张,元代文人以强调自我表现、追求感受为发展方向,明清西洋画家的出现
为民族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版画画谱的出现使自学成为可能。一个以临摹继
承传统,“师法自然”获得素材,借鉴西洋取得突破,依助版画取得发展的古代
美术教育格局已经形成。
『拾』 思考题: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历史发展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 “夕阳文化”,只能当作是古董或是文物而珍藏起来,对于这种观点是不值一驳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对标志并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是具有相当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造型,但它同时也是实用美术,它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近年来标志成为了CI策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产品的名称,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业形象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标志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
可是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呢?当然不是。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吧。
中国电信的标志是以“中”字及中国传统图案的回文作为基础,经发展变化而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图案,寓意为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象征中国电信时时畅通,无处不达,形象的表达了中国电信的特点:科技、现代、传递、速度、发展,该图案装饰效果强烈,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感,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得极具现代感的经典之作。
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也是此类设计的佼佼者。王府饭店地处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级饭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饭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风格,所以该标志采用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形,经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经纬穿插,表现出王府饭店的规范管理、优秀服务的含义。在细节处理上,作者在四角处的线条有意断开,意在描绘“井”字,暗示饭店位置,同时“井”字寓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图形中间的“王”,既是五府饭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饭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
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祖圣和先贤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设计这个概念中,我们则把这种形式称之为“互让”。也正是因为这个太极图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联合国选定中国传统太极图案作为2001年8、9月间在南非举行反对种族歧视世界大会这一盛会的会徽。设计者对太极图案进行了艺术加工,将黑白两色的阴阳两极增加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作为过渡,象征着各国人民虽然种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却能取长补短、和睦相处。这个标志,不仅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向世界传播。
现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了。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
正式的标志更为出色,这个标志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民族与国家,代表着喜庆与祥和。二是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活力。这个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赞不绝口,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